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净损失计入发生原因

固定资产处置的净损失指的是出售所得收益低于原值的净损失,常常是由于处置时间过久、技术滞后、价格过低、备件成本过高、市场行情不佳等情况造成的。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将自己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以清理库存,改善企业的财务比率,但这种情况也会带来净损失。
因此,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净损失则应记录在发生原因账户中,包括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账户、投资收入报补损失账户等,以便反映取得实际净收入。
二、计入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净损失,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正确计算一定的会计处理。
首先,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净损失,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将该损失的全部金额抵减原账户上的原值,作为固定资产的真正成本和开支,折旧费用仍从原值中减除;其次,固定资产处置减少的原值也应作为费用加到下一期期末费用中,以便正确地反映处置的损失。
最后,减少的原值要告知税务机关,将处置的净损失作为减免的税收,一般是应交税收金额的5%,这种方法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正确地计算和反映处置损失。
三、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对企业的影响
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净损失,不仅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产品或流程的安全性。
首先,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净损失的减少,会直接影响企业报表上的收入;其次,固定资产处置也会影响企业的流动性,由于减少的来源资金,对于出租、分期付款等方式支付货款的企业都有影响;最后,固定资产处置的净损失对其他持有者也有影响,在投资者看来,企业经营不善、对投资者可能报酬低于预期,可能会对投资者的投入产生影响,使投资者不愿再投入资金。
因此,企业在经营时,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固定资产处置的影响,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如果要处置固定资产,最好事先制定好预备措施,充分考虑处置后对企业的影响,以期避免固定资产处置对企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