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新型农药
新型农药是指具备环境和谐或生物合理的特征。具有安全、广谱、高效、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与环境相容和免除有害副作用特性的农药。新型农药可以在保障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利影响,并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小。与传统农药相比,新型农药更具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新型农药有哪些类型
(1)植物源农药,主要原料直接来源于植物体。如苦参碱、印楝素。
(2)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原料为活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如白僵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3)矿物源农药,主要原料为自然界的矿物质。如矿物油、硫磺。
(4)天敌生物农药,主要为自然界本身存在、同时对病虫害有防治效果的人工繁殖动物。如松毛虫赤眼蜂、平腹小蜂。
(5)生物化学农药,主要原料在生物体中已经存在,对病虫害没有直接毒性,通过调节、干扰作物或病虫害的生长发育起作用。如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诱虫烯。
(6)蛋白或寡糖素类农药,使用后能诱导植物对病害产生抗性。如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香菇多糖等。
(7)农用抗生素类农药,主要原料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如春雷霉素、宁南霉素、阿维菌素。
3.为什么新型农药不太受农民欢迎
(1)观念难改:多少年来,在农民头脑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传统观念,那就是毒性大的农药杀虫效果肯定比毒性小的农药好。特别是在使用农药预防病虫害的实践中,他们基本上掌握了传统农药的使用方法。常言说:
习惯难改 ,因此近年来虽然不断有高效低毒农药上市,可仍然有很多农民对传统的化学农药情有独钟。
(2)宣传滞后:让农民接受一项新事物的过程比较缓慢,而且种庄稼是种一茬收一茬,一旦有个闪失,就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新型农药宣传时,广告必须跟上,而且形式应多种多样,语言应通俗易懂。
(3)示范较少:由于东西南北温差大,气候变化多端,南方适用的,北方不一定适用;平川适用的,山区不一定适用。而农民无论使用什么新技术,都非常讲究适用,因此农技部门应该首先建立更多试验田来指导使用。实际推广中,可以让种田大户免费试用一些新农药,取得经验,让农民亲眼看见,亲耳听见,这样一来接受新农药的速度自然要快得多。
(4)价格较高:新型农药由于产量不大,种类相对没有传统农药全,再加上前期研制经费,所以生产成本高,售价也相对贵一些。
以上就是有关于新型农药的定义、类型及难以推广的原因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新型农药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农业绿色发展?2021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一览
什么是有机农产品?特点有哪些?
什么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条件有哪些?
农药行业龙头企业有哪些?中国农药十大企业排名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