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的角度考虑,法律既不允许外借单位原始凭证也不违反法律,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有利的。

一、从法律角度考虑,单位原始凭证不可外借
总的来说,财务凭证是每个企业必须存档的重要资料,是会计核算的凭据和证明,也是纳税的凭据,是企业核算关账的重要依据,它是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报送税务报表的依据。
所以,法律禁止外借单位原始凭证,中国法律规定凭证的形式有哪些?根据《公司会计凭证管理办法》,单位的原始凭证应用合同、发票、发票明细表、章程、工资发放凭单、费用凭证、关联凭证、清单等书面形式表示。
法律规定,原始凭证是企业的重要凭据,禁止外借或移交使用。如果企业将原始凭证外借,可能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报表报送,不利于企业正常经营。
二、外借单位原始凭证可以给企业带来好处
尽管法律不允许外借单位原始凭证,但外借可以给企业带来一些益处。
1、可以更好的把控企业财务和税务状况
企业通过外借原始凭证可以更加有效和迅速地把控企业财务和税务状况,及时发现企业的问题,避免税收落后,避免企业财务损失,大大增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分配
企业需要外借原始凭证时,可以加快企业分配的调整,较好地处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问题,避免企业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对资产负债的及时调整。
总的来说,虽然单位原始凭证不可以外借,但是外借也可以给企业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而且有利于企业正常经营,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
对于原始凭证外借的问题,跨单位发生的 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有关原始凭证外借的问题也是许多部门和企业间遵循的一大难题。综合来看,跨单位原始凭证外借应该谨慎考虑。
首先,原始凭证的外借是直接关系到企业账务信息安全和真实性的问题。如果企业将原始凭证外借,就容易增加财政信息泄漏、变造的危险性,存在着原始凭证变更、账务科目不一致的情况,不仅会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还会影响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因此,企业应该谨慎考虑原始凭证的外借问题,原则上应该严格控制和管理原始凭证的外借行为。
其次,对于原始凭证的外借问题,要从财务会计准则的角度加以考虑。财务会计准则对原始凭证的要求是适当的内部控制和保管,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健全财务会计准则,严格控制和管理原始凭证的外借行为。
再次,跨单位原始凭证外借也得考虑法律风险。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在原始凭证的外借行为上,企业都有必要考虑相关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企业法律责任认定、债权债务确认等。由于,企业原始凭证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较多,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发现账务信息是否可以得到保护,将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对于跨单位原始凭证外借,建议在进行财务会计系统方面考虑加强完善,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报表体系,改进财务管理机制,以便于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性,为财务会计准则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企业还应当制定严格的政策,明确财务活动、财务管理及财务会计报表的作用和职责,避免原始凭证外借及相关风险,保护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
总之,原始凭证外借的问题,企业还需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从财务会计准则和法律角度考虑,同时要注重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体系,最终避免跨单位原始凭证外借带来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