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米行业市场供需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中国大米行业一直以来都在发展,它几乎覆盖了全世界人口,中国大米行业的供需及进出口情况也一直备受国内外关注。
一、中国大米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1、供求总量
2016年,我国稻谷总产量约为1158.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3%,而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1107.1亿公斤和1111.8亿公斤,都比上年减少。2011-2015年,我国稻谷总产量较稳定,其总产量年均为1109.6亿公斤。
2、供求对比
2016年,中国大米供求总量为1158.8亿公斤,而实际消费量仅为968.9亿公斤,远低于供给总量,这里涉及到中国大米的供过于求的问题,向社会收购的产量量大但未消耗的米量却比较大,仅到2016年4月份,中央储备粮仓库的粮食存贮量就高达3060万吨。
3、市场价格变化
从价格角度出发,2015年,我国稻谷价格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年平均价格仅为3255元/吨,较2013年的3208元/吨有所上涨,而2014年的3267元/吨仅比上年略有下降。2015年下半年金价上涨对大米价格把控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米价格普遍上涨后,年末普遍较去年同期上涨,优质大米价格普遍较入市价格上涨了近100元/吨。
二、中国大米进出口情况分析
1、中国大米进口
中国大米的进口需求一直在增加,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大米进口量均超过200万吨,2016年中国大米进口量达到348万吨。从中可以看出,最近几年中国大米的进口量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城乡消费者对不同米品的追求,在不断攀升的态势中。2018年,我国大米进口量可��达到400万吨。
2、中国大米出口
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的大米出口量一直在急剧减少,以2016年为例,中国出口量从2011年的592.6万吨降至2016年的48.2万吨,下降了92.1%,主要原因是国内政策改变。2016年,国家粮食局不再开放大米出口,不再发放大米出口许可证。2016年,中国大米出口量不稳定,大米出口的主要国家为文莱、泰国和韩国等,出口数量较少,只有48万吨。
综上所述,中国大米行业的供需及进出口情况形势比较复杂。总的来说,我国大米行业的供求总量较稳定,在2015-2016年度以来,由于国内政策影响,市场价格走势有所回落;进口量持续增加,但主要出口国则出现了大幅减少。这也说明,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中国大米行业应把握战机,抓住发展新机遇,特别是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改善国内市场环境及价格稳定机制,努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米糕行业,从而保持长期健康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