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票收入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收入,是无形资产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指引及参考。企业日常经营、购买行为中可能涉及到不开票收入的情况,那么这些收入到底应如何入账呢?

一、不开票收入是指具有实质性经济效益的收入,应作为企业的正常收入。
只有具有实质性经济效益的收入才可以计入企业的正常收入。因此,不开票收入应考虑到企业及所有者信用形象,追求经营效益的核算效果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回避实质性审计,确保经营收入账实情实,及时记录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二、不开票收入应采用实物凭证的方式入账。
如果企业能够提供实物凭证,则应采用实物凭证的方式入账,实物凭证收入的发生凭证有以下几种:记账凭证、支付凭证、付款凭证等。例如,企业收取礼品后给予捐赠凭证,此时就必须采取实物凭证的方式入账。
三、不开票收入可以采用虚拟凭证入账。
在不能提供实物凭证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虚拟凭证的方式入账。虚拟凭证收入发生凭证有以下几种:电子收付和现金凭证等。电子收支凭证是普遍采用的凭证之一,它可以在不影响报表的真实透明度的情况下快速隔离收入项,使企业更加便捷地完成入账工作。
四、不开票收入可以通过无凭证收入入账。
当企业无法提供任何收入凭证时,则必须采取无凭证收入的方式入账。无凭证收入是指不依赖实物凭证或虚拟凭证的收入。无凭证收入的方式入账,可以采取预算制、实物转移收入和扣减费用等方式来完成,以确保企业报表及收入账目的真实可信,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建立正确的财务会计体系,筑牢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经济收入的质量,是企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不开票收入的入账,一般采用实物凭证的方式、虚拟凭证的方式以及无凭证收入的方式来完成,以保证报表的真实透明,使收入账实、情实,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效益。
(一)not开票收入需按权责发生原则进行入账
决定不开票收入的入账,首先应当明确它属于权责发生制账务原则中的怎样一种收入,才能有效的进行准确的入账。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一定要把利润中的收入与有关的费用同时纳入本期损益中,要按照收入来源产生的原因发生事件,当收入催征到税款时,就要把它与收入相应的费用同时记录到账簿上,以便准确体现它们营业活动的客观事实。
(二)不开票收入应按实际发生情况而定
此外,如果不开票收入的入账,还必须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登记 和入账,不可按照可能发生的情况登记入账。例如,社会捐赠收入,单位收捐赠款,应当以受捐赠时所发出的收据为依据,按照实际收入金额登记入账,而不应当按照发出收据时列明的预期收据金额进行出纳登记和账务处理。
(三)不开票收入作为原始凭证在入账
收入的原始凭证就是不开票收入的原始凭证,也就是企业交易的依据。从原始凭证的格式来看,一般来说,不开票收入应该具备的基本格式是:收款日期,收款人,来源,收款金额等;如果是社会捐赠的收款,还应该加上捐赠志愿书以及捐赠单位。
(四)不开票收入入账要精细化
在企业的日常账务处理中,把不开票收入实际发生事件的信息记录全面准确地填写在原始凭证上,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如果收据缺失,就不能正确地登记账;如果不能准确地写出交款人的名字、交款事由,也会影响账务准确登记;相反的,如果交款事由写得太详细,可能会影响凭证的简练,也无法登记。
(五)记账时实行内部审核
记账时,还应当实行内部审核,确保账务入账正确,了解账务处理的情况。所收到的不开票收入,应当尽可能调出交易的依据,如证件、收据等原始凭证或者收藏物,有效的保证收入准确,一般来说,财会部门应当收完不开票收入后,在凭证上做以下的验账:一是收到的收款是否准确;二是交款人是否为正确的单位;三是收款日期是否正确;四是付款金额是否准确;五是记账凭证是否规范有效等问题,要求准确、完整地总结出账务事项,以确保不开票收入准确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