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AS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是由传统领域的AIDMA模型发展而来的,是电通公司基于网络媒介普及和发展的大背景而重构的消费者行为模型为,它更适用于当今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营销。
AIDMA模型最早由美国广告学家Lewis在1898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信息到产生购买行为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set(激发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购买行动),五个递进式消费者行为环节构成了完整的营销过程。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消费者通过大众媒体的广告、他人介绍等方式获取商品信息,对商品产生兴趣进而形成购买欲望,留下记忆后做出购买行为。但随着网络时代到来,无论是谁都能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当消费者注意到商品、服务或广告之后,开始对感兴趣的信息主动进行深入挖掘,并将获得的信息与他人分享,这种主动的信息接触越来越普遍,消费者己成长为具有“独立而个性化的消费态度,希望参与市场和销售的愿望以及对市场的明确关注结合在一起的新客户,也就是说,除了从业到消费者的信息传递之外,消费者自主进行的信息搜索与信息分享这两大行为特征对最终决定购买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消费者诉求为中心的AISAS行为模型被重构出来。
A--Attention:引起注意:消费者通过大众媒介、户外、互联网移动终端、口碑传播等方式接触产品信息。通过全方位的传播引起潜在消费者的注意,也实现普通大众与潜在消费者的分流。
I--Interset:激发兴趣:潜在消费者对品牌营销传播的信息产生兴趣,在被动告知的基础之上又有了对品牌信息的新需求,从而开始卷入到整个营销活动中。
S--Search:信息搜集:在消费者兴趣被激发后,必然需要进一步了解品牌和产品,最便捷的是通过网络搜集。
A--Action:产生购买行动:如果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感到满意,则产生购买行为。
S--Share:信息分享: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并不是品牌营销的终点,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体验心得分享才能够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信息的分享有可能引起其它消费者的注意,成为下一个营销活动闭环的起点。
AISAS模型扩大了AIDMA模型中行为变化的过程,即把购买行动(Action)扩大为信息搜集(Search)、产生购买行动(Action)和信息分享(Share)。

其中,信息搜集(Search)和信息分享(Share)分别是是产生购买行为和吸引潜在消费者的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主要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口碑形成。值得注意的是,AIDMA模式强调的是A—I—D—M—A的过程,必须一步步有阶段性地推进,而AISAS则不必拘泥于过程顺序。

在如今的创意营销作用下,只要营销活动引起了消费者兴趣,即时没有最终购买,用户也会乐意分享品牌或产品相关的内容,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应当注重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品牌和产品的影响。
以上就是对AISAS模型的简单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了解。
推荐阅读
AARRR模型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
什么是有效市场理论?主要观点是?前提假设主要内容一览
什么是蝴蝶效应?给我们什么启示?
微笑曲线理论是什么?提出者是谁?形成原因是?
EVA指标是什么?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及估值模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