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是会计凭证的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的收支情况和账户结息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和记录的复式记账凭证,它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也是实施国家财税政策,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关乎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发展。下面就会计分录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要求及用途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会计分录的编制依据
编制会计分录,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就是依据合法、准确、及时、简单的会计原则进行的。其中,合法性的会计原则要求以法定会计准则(如国家财政会计制度和会计制度)为依据,及时性的会计原则要求以反映实质经济事项为记录对象,而准确性的会计原则要求以合适的会计标准和精确的计量方法为前提,简单性的会计原则要求以尽可能减少繁琐复杂的会计程序为准则。
二、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实施会计原则而编制出来,一般是应用“收支原则”,“资产负债原则”,“重分类原则”,“套汇原则”等,将一笔实质经济事项分解为凭证或会计分录中的正负项,使收支转移,资产负债增减,并对其记账金额进行定额记账。
三、会计分录的要求
1、要求会计标准的贯彻。会计分录应按照会计标准的要求来编制,例如用收入科目确认该笔应收账款或准确计量由于出租设备所记账的折旧。
2、要求业务流程准确。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有一个完整的会计程序,各笔分录应按照交易涉及的各个环节和收付款的流向进行编制,并根据项目加以详细描述。
3、要求凭证字号顺序,以保证记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录账户项目时,需把各项从大到小(科目)或按凭证字号按先后顺序排列,在编制会计分录时,要形成分类账,形成“信息”的正确传递,以达到发现和消除及时发现问题的目的。
四、会计分录的用途
1、用于编制财务报表。会计分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数据,一般来讲,企业月末或季末的财务报表是由会计分录累加而获得的,因此,企业必须依据会计原则正确编制会计分录,以编制准确的财务报表。
2、用于会计问责。会计分录反映了企业往来交易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等,所以会计分录也是检查企业当前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可以用来监督企业管理是否规范,方便会计问责,排查企业财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
会计分录是记录企业实物流转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