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尺度论是什么
四尺度论是由罗伯特霍尔提出的一种用于企业业绩评价的非财务指标,在20世纪初期被融入多个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系统,它指的是企业需要以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开发四个尺度为标准,评价企业的业绩,并不断改进这四个尺度来降低竞争的风险。

2 四尺度论的主要内容
(1)质量尺度
质量尺度分为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质量改进程序三种。
外部质量是是产品和服务的精髓。外部质量指顾客或企业组织外部的其他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具体指标包括:顾客调查情况、服务效率、保修及可靠性等。
内部质量表示企业組织的运营质量,包括总产量、生产能办检验比率以及残品和返工率等。
质量改进程序是企业组织采用的确保高水平的内在和外在质量的程序或一系列的公式化的步骤。作业时间是把原材料变为完工产品的时间段,具体包括:工具检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改变产品和工序设计的时间、项目变更时间、工具设计时间和工具建造时间等。质量改进程序是公司组织采用的确保高水平的内在和外在质量的程序或一系列的公式化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今天的质量改进就是明天的内、外质量。
(2)作业时间尺度
作业时间是使产品从原材料到完工的整个时间段。具体包括:工具检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改变产品和工序设计的时间、项目变更时间、工具设计时间和工具建造时间等。
(3)资源使用尺度
资源使用尺度用以计量特定资源的消耗和与此相关的成本。如直接人工、原材料消耗。时间利用和机器利用情况。前两项指标是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直接成本,后两项既包括直接成本因素,又包括间接和机会成本因素。
(4)人力资源尺度
霍尔提出企业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贮备和能恰当评价和奖励雇员的管理系统。
3 四尺度论的评价
霍尔把质量、时间和人力资源等非财务指标导入公司的业绩评价系统,并认为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对上述四个尺度的改进,减少竞争风险。他同时承认,要求公司作出全方位的改变是困难的,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四个方面的逐渐改进。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指标的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指标为代价,如作业时间的改进不应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同样,质量方面的改进也不应以牺牲资源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