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屠宰加工行业发展概况及转型原因和方向分析

一、行业应用情况
随着中国生猪(猪肉)生产力增加以及消费趋势的改变,屠宰加工行业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屠宰加工行业的收入已超过2500亿元。自2016年以来,中国屠宰加工企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屠宰加工企业已达到约40个,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北,湖北,安徽等地。
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和品位的提高,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猪肉的加工要求更为复杂,对猪肉加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用户的诉求,中国的屠宰加工行业也给出了有利的发展方向,即向集约化、现代化、食品安全生产和优质高效的高端猪肉加工转变。
二、行业转型原因
1、政策驱动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农牧水产渔业和兽药淘汰限制,有效改善食品安全,这驱动中国屠宰加工企业向节能环保,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2、技术发展
技术来源于政策,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市场的发展。在中国,新型猪肉加工技术的使用,如水电脉冲技术,可提高猪肉的食用价值,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屠宰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进一步拉动屠宰加工行业发展。
3、市场要求
随着经济形势稳定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消费者要求屠宰加工行业提供清洁、无细菌的屠宰产品。这也推动了屠宰加工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转型。
三、行业转型方向
1、政策优惠
为了鼓励屠宰企业改造提高质量,相关部门给予有限度的税收优惠,并鼓励企业参与屠宰加工技术改进,大力发展新业态和新产品,形态多元化发展。
2、加快现代化建设
在屠宰检验检疫合格的基础上,屠宰加工企业应加快现代化建设,把节能环保、智能化生产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加强软硬件装备的保障,创新质量检测方法,确保生产过程健康、安全,提高猪肉质量。
3、改善技术水平
在改善装备水平的基础上,屠宰加工企业还应着力改善技术水平,鼓励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提升加工精细化、灵活化和生态化水平,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开发不同技术和产品,弥补市场的技术缺口。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屠宰加工行业,随着现代消费者对猪肉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的政策驱动,使屠宰行业迅速发展,目前也出现向集约化、现代化、食品安全生产和优质高效的高端猪肉加工转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