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是指在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时候,经济体必须能够保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演变一致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能使经济体将政策的影响演绎到最终的结果中去,使经济体的政策收敛和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即可以实现财政和货币政策推行后经济政策预期目标。

一、财政政策对动态一致性的贡献
1、财政政策的操作范围宽泛。一个经济体可以动态地改变公共支出、税收等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变动的情况。
2、财政政策具有良好的时间线性。在经济体经历经济周期时,政府就会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或投资出口、吸收进口等。
3、财政政策能有效调节宏观经济结构。通过财政政策,国家可以改变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从而获得良好的宏观经济结构。
二、货币政策对动态一致性的贡献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实施的直接政策,反应速度快。它可以对流动性的变化和方向进行快速的反应,以避免金融市场的紊乱。
2、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市场动态。货币政策可以调整宏观经济的流动性及外部账户现金的流动性,稳定外汇价格,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形成条件
1、具有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个经济体必须经历尽可能多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且把政策实施到深度,以便经济体可以从静态结构,即政策实施前后收支,运行到动态结构,即政策实施到影响部件及影响经济运行的某一环节,从而形成动态一致性。
2、经济体的定位要准确。经济体的定位是由宏观经济的地域、历史、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准确的经济体定位有利于保持动态一致性。
3、宏观经济政策者要做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智慧结合”。二者要相互配合,互补,将政策适当倾斜,从而减少其可能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4、落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调节好,最终实现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最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它的实现要求经济体不仅要有精明的政策制定,还要有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历史背景、法律制度、文化环境等独特依据,使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等经济体相关部门可以有效统一,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