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ESG投资尽责管理
ESG投资尽责管理(英文称为stewardship,中文也译作积极所有权)指的是投资者利用其所有权赋予的权利和影响力,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因素纳入与当前或潜在被投资公司双循环沟通的重要议题,通过影响被投公司参与或改进ESG实践,达到减少风险、提升收益并促进被投公司价值得以持续性提升目的的一种负责任投资策略。
广义上,ESG尽责管理适用于多个主体,主要有股权和债券持有人在内的多类资本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及价值链上的各方,这些市场参与者都能够发挥自身对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监督促进作用。在中国开展尽责管理时,投资机构主要关注与被投公司管理层积极沟通以及行使投票权两个领域。

2 ESG投资尽责管理方式
践行积极所有权、落实ESG尽责责任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与被投企业就ESG等议题推动公司实现提升而开展的建设性不定期沟通,和在股东大会前利用提案权和投票权向公司董事会做出进一步公开的正式提议两类方法。
3 ESG投资尽责管理优势
(1)有助于减少风险并提升收益:在碳中和目标共识下,作为主动管理ESG策略,是帮助投资者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管理并减少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
(2)影响被投公司实践:促进被投资公司在发展战略、风险管理、营运策略、资本配置与资本投向等方面考量ESG因素,从而推动公司财务绩效的可持续增长。
(3)与被投资公司双循环沟通的议题:在ESG积极股东与被投公司其他股东、管理层之间进行双循环沟通的重要议题,促进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进行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良性互动。
(4)可持续性的负责任投资策略:重点关注ESG因素对公司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促进作用,坚持负责任管理的重要原则,引导、推动以及督促当前或潜在被投资公司更多地履行ESG管理实践。
4 ESG投资尽责管理现状
尽责管理在负责任投资中早有体现。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要求签署方“成为积极的所有者将ESG纳入所有权政策和实践”,履行尽责管理职责。根据PRI和世界银行集团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成熟金融市场,政府监管部门采用制定相关守则和政策的方法来推动尽责管理,进而推动资本深入推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已经出台的尽责管理主要有《英国尽责管理守则》、日本《负责任机构投资者原则》、澳大利亚《内部治理和资产尽责管理原则》等。另外,美国也在投资者信托责任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代理投票为核心的监管框架。尽管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有所差异,但尽责管理守则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素是一致的.
ESG投资规模和产品类别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增长扩大,ESG理念在投资实践中逐渐渗透,ESG尽责管理是主要七种ESG策略之一,渐渐得到了大规模的采纳和推广。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的数据显示,2020年的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是35.3万亿美元,其中运用尽责管理的总资金管理规模达10.5万亿美元,是除ESG整合和负面筛除策略外第三大运用最广泛的ESG策略
来源:《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ESG投资尽责管理之探索(29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