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投资逻辑 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产品迭代迅速。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产品迭代迅速。无人物流车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运输工具,目前主要应用于快递快运末端配送(如网点到社区驿站),此外也可用于封闭场景物流运输、商超生鲜配送等,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多家公司推出无人车产品,包括新石器、九识智能、白犀牛等初创公司以及菜鸟、美团、京东物流等物流企业。在快递快运末端配送环节,上述企业的无人车已具备 L4 级别自动驾驶能力,可装载 200-1000 票快递,续航能力超过 100 公里,单价从十几万元降至 2 万元,有效减轻末端配送成本。无人物流车需求可观,助力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无人物流车需求可观,助力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无人物流车已广泛应用于快递、外卖、B2C 零售、商超便利及生鲜宅配等多个领域,对应可替代的是城配市场运力,而城配市场是万亿级的市场,无人物流车市场空间广阔。驱动无人物流车发展的两大因素:(1)应用端技术进步,产品价格下降,助力需求侧降本增效。得益于核心零部件快速降本,算法升级迭代带来智驾传感器硬件需求减少,以及规模经济效应,无人配送有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基础,多款无人物流车价格大幅下降。2025 年 5 月 27 日,九识正式发布全新 E 系列无人物流车平台及首款车型 E6,正式售价 19800 元,FSD(完全智能驾驶)月度订阅服务,低至 1800 元/月,该款车辆的单月使用成本仅为 0.25 万元(包括车辆折旧、FSD服务费、电费),低于传统物流车的 0.77 万元(包括车辆折旧、司机工资、油费),若单日票数为 2000 票,单票配送成本可降低至 0.04 元。而近期快递行业价格竞争持续,亟需降本提升盈利,此外快递员数量增长有限,引进无人车将有利于提高效率;(2)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无人配送服务的规模化与商业化发展,多项政策规划将其列为重点。2025年 5 月 30 日,国家邮政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在行业规模化应用”,多地政府亦出台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相关的配套政策,明确车辆测试和应用机制。多家快递物流上市公司已布局无人物流车,推动降本增效落地。多家快递物流上市公司已布局无人物流车,推动降本增效落地。(1)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均间接参股无人物流车厂商白犀牛,其中 2024 年顺丰控股已投入 800 台无人车,顺丰同城已投入 200 台无人车,顺丰控股旗下拥有 10 万辆末端车辆,若单车节省成本 5100 元/月(增厚利润 3900 元/月,假设所得税率为 25%),100%替换现有存量车辆,预计可增厚利润 46 亿元;(2)京东物流:无人车在近 30 座城市开展运营,服务范围覆盖社区、商圈的快递配送和揽收,聚焦短驳及网格仓模式;(3)德邦股份:全资子公司宁波德邦基业持有上海木蚁机器人 11.3%股份,后者专注于无人驾驶搬运机器人,此外德邦股份参股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与运营公司嬴彻科技。德邦股份旗下拥有 3 万余辆末端车辆,100%替换现有存量车辆,预计可增厚利润 14 亿元;(4)加盟制快递公司:无人物流车主要应用于末端配送环节,可替代司机功能,同时无需支付油费,有助于减轻加盟商经营成本。无人物流车的引入有利于加盟商网络的健康发展,利于总部盈利释放。投资建议 无人物流车的使用可降本增效,推荐直接受益的直营快递快运(顺丰控股、德邦股份)、京东物流,关注加盟快递中通快递。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风险、无人物流车运营风险、路权开放缓慢风险、无人车物流车利润弹性测算风险。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一、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产品迭代迅速.4 1.1 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主要用于快递快运末端配送.4 1.2 多家公司提供无人车产品,使用成本逐渐降低.5 二、无人物流车需求可观,助力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6 2.1 无人物流车可替代城配运力,市场空间广阔.6 2.2 无人物流车助力快递业降本增效,政策大力支持.7 三、多家快递物流上市公司已布局无人物流车,推动降本增效落地.11 3.1 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参股无人物流车厂商,已累计投放千台无人车.11 3.2 京东物流:近 30 城开展运营,聚焦短驳及网格仓模式.12 3.3 德邦股份:参股无人叉车和货车辅助驾驶公司,存降本机会.13 3.4 加盟制快递公司:无人物流车应用帮助加盟商降本,利于网络稳定健康发展.13 3.5 部分受益标的弹性测算.14 四、投资建议.14 五、风险提示.15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无人物流车产品形态(以新石器无人车 X6 为例,装载容积 6m).4 图表 2:无人物流车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4 图表 3:无人物流车在快递行业的应用:中转场往返网点、网点往返驿站、网点往返派送区域.5 图表 4:多家企业提供无人物流车.5 图表 5:已有多款无人物流车面世.6 图表 6:城配总车辆数达 1459 万辆.6 图表 7:城配市场为万亿级市场.7 图表 8:快消配送及异地电商是城配市场最大的两类场景.7 图表 9:白犀牛无人车载有雷达、摄像头等零部件.7 图表 10:九识 E6 正式售价 19800 元,FSD 月度订阅服务仅 1800 元.8 图表 11:经测算无人车单车成本降低 0.5 万元/月,单票成本降低 0.09 元.8 图表 12:快递单票价格同比下降.9 图表 13:2025 年 4 月快递单票价格仍有 7%的降幅.9 图表 14:2023 年快递业务量为 2023 年的 14.4 倍.9 图表 15:2023 年快递从业人员为 2023 年的 4.5 倍.9 图表 16:多项政策、意见鼓励无人物流发展.9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图表 17: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10 图表 18:多地出台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10 图表 19:新石器已获得 250 多个地市公开道路路权.11 图表 20: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参股无人物流车公司.11 图表 21:顺丰控股、顺丰同城的无人物流车应用.12 图表 22:顺丰控股旗下拥有 10 万辆末端收派车辆.12 图表 23:京东物流的无人物流车应用.12 图表 24:德邦股份参股无人叉车和货车辅助驾驶公司.13 图表 25:德邦股份旗下拥有 3 万余辆末端收派车辆.13 图表 26:加盟制快递公司加盟商环节可应用无人物流车.13 图表 27:加盟制快递公司网点数量庞大.14 图表 28:部分受益标的弹性测算.14 图表 29:快递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14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一、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产品迭代迅速 1.11.1 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主要用于快递快运末端配送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广泛,主要用于快递快运末端配送 无人物流车主要用于快递快运末端配送。无人物流车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运输工具,主流车型续航里程达 100公里以上,可支持红绿灯识别、动态避障等,以固定路线点对点配送为主。无人物流车目前主要应用于快递快运末端配送(如网点到社区驿站),此外也可用于封闭场景物流运输、商超生鲜配送等。图表图表1 1:无人物流车产品形态(以新石器无人车无人物流车产品形态(以新石器无人车 X6X6 为例,装载容积为例,装载容积 6m6m)来源:新石器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2 2:无人物流车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无人物流车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 分类分类 具体场景具体场景 当前应用情况当前应用情况 快递 末端配送 适用于快递快运末端配送场景,即从网点送到社区驿站或是与快递员进行接驳,快递员只需分拣无需短驳运输,目前顺丰等多家快递公司已经应用 新兴场景 B2C 零售 菜鸟无人车在合肥取得路权并正式投入市场,承担某大型连锁零食品牌的仓库到门店补货任务 外卖、商超及生鲜配送 利用无人车实现短距离、高频次配送,适配即时零售需求,提升配送效率与灵活性,美团、顺丰同城均已经应用 封闭场景 港口无人集卡 飞步科技推出无人驾驶水平运输系统、远程控制系统、车队及设备调度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服务港口、汽车、公交、航空等多个行业,部署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运输车队 仓储 AGV 极智嘉智能机器人拣选系统通过移动机器人搬运货架实现“货到人”拣选,打破了“人到货”模式,人工拣选效率提升 3 倍以上,存储密度提高 80%-130%来源:各公司官网,金融界等,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图表图表3 3:无人物流车在快递行业的应用:中转场往返网点、网点往返驿站、网点往返派送无人物流车在快递行业的应用:中转场往返网点、网点往返驿站、网点往返派送区域区域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1.21.2 多家公司提供无人车产品,使用成本逐渐降低多家公司提供无人车产品,使用成本逐渐降低 多家公司提供无人物流车产品,成本降至 2 万元。目前多家公司推出无人车产品,包括新石器、九识智能、白犀牛等初创公司以及菜鸟、美团、京东物流等物流企业。在快递快运末端配送环节,上述企业的无人车经过多次迭代,已具备 L4 级别自动驾驶能力,可装载 200-1000 票快递,续航能力超过 100 公里,单价已从十几万元降至 2 万元,有效减轻末端配送成本。图表图表4 4:多家企业提供无人物流车多家企业提供无人物流车 相关企业相关企业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无人物流车发展情况无人物流车发展情况 无人车产品无人车产品 新石器 成立于 2018 年,全球领先的 L4 级无人驾驶商用车厂商,在 2021 年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公开道路牌照的 RoboVan 企业,也开启了 RoboVan 在公开道路商业化运营的先河 截至 2025 年 5 月,新石器已成功在全国 250 多个地市拿到路权,在全球 13个国家和地区布置车辆,5000 多辆无人车在公开道路上行驶 新石器无人配送车聚焦末端场景,适用于中转场站/网点到驿站、写字楼等半径约 10km 的接驳运输与串点配送。目前推出 X3、X6 等车型,单车单次运 200-1000 票,装载空间 3-6m,载重达 500-1000kg,单次换电续航达 100-200km 以上 九识智能 成立于 2021 年,全球领先的 L4 级自动驾驶产品研发企业,在国内市场已深度服务中国邮政、通达系、国药器械、佳通轮胎、爸爸糖等多场景行业客户及其生态合作伙伴 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九识智能已经在四川、云南、陕西等全国 29 个省份和地区获得上路资质,在约 200 个城市布局超千台无人车 目前已推出多款车型,售价 2-10 万元不等。2025 年 5 月 27 日,九识正式发布全新 E 系列无人物流车平台及首款车型 E6,正式售价19800 元,直接将单车售价打到了 2 万以下,FSD(完全智能驾驶)月度订阅服务价格低至1800 元/月 白犀牛 成立于 2019 年,是一家 L4 自动驾驶公司,始终专注于城市公开道路上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 白犀牛 R5 系列车型已在全国部署超500 台,服务覆盖 30 余城市,单车日派送能力最高达 3000 票 无人车产品主力是 R5 系列,货箱容积 5.5m,可装载超 500 件包裹,单次充电满载续航超120 公里 菜鸟智慧物流 成立于 2013 年,由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等共同组成,孵化于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构建起了一张全球智慧物流网络,通过不断创新,以满足高速增长的复杂电商物流需求 目前菜鸟 L4 级公开道路无人车已经在全国超 30 个县、市级行政区域完成部署和应用 2025 年 1 月 2 日,菜鸟发布全新 L4 级公开道路无人车“菜鸟无人车 GTPro”,售价 14.98 万元起,车厢容积达到 5 立方米,单次可装载600-800 件快递包裹,满足快递网点到驿站的日常派送和揽收需求 京东物流 成立于 2017 年 4 月,京东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聚焦于快消、服装、家电家截止目前,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已经在国内 30 余座城市开展常态化落地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具备 L4 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能实现在无视距安全员条件下,在开放道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相关企业相关企业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无人物流车发展情况无人物流车发展情况 无人车产品无人车产品 具、3C、汽车、生鲜等六大行业,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通过搭建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物流网络和跨境物流网络在内的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实现对货物高效的存储、运输和配送。运营,开放道路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00 万公里 路上的自主运行,并依据不同场景类型与作业模式,完成履约配送工作。该智能快递车具备了良好的通行能力,支持 24 小时全时段运行,以及适应复杂天气条件下的稳定运行。在国内最早一批获得了自动驾驶上路车辆编码(北京)来源: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微信公众号,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5 5:已有多款无人物流车面世已有多款无人物流车面世 品牌品牌 产品产品 价格价格 装载空间装载空间 装载能力装载能力 续航里程续航里程 自动驾驶能力自动驾驶能力 新石器新石器 X3 4 万/台 3m,单次可装载 400-500 票快递 500kg 100km 50km/h X6 5 万/台 6m,单次可装载 800-1000 票快递 1000kg 200km 60km/h 九识智能九识智能 Z2 标品 3.98 万/台 2 m 300kg 110km 30km/h Z5 标品 4.98 万/台,长续航 5.98万/台 5m 800kg 180km 40km/h Z8 标品 7.98 万/台,长续航 8.98万/台 8 m 1500kg 210km 55km/h Z10 标品 8.98 万/台,长续航 9.98万/台 10m 1650kg 210km 55km/h E6 标品 1.98 万/台,长续航待定 6.5m 500kg 130km NA 白犀牛白犀牛 R3 NA 3m 500kg 120km NA R5 NA 5.5m 800kg 120km 60km/h 来源:各公司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二、无人物流车需求可观,助力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 2.12.1 无人物流车可替代城配运力,市场空间广阔无人物流车可替代城配运力,市场空间广阔 无人物流车可替代城配市场运力,市场空间广阔。无人物流车等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快递、B2C 零售、外卖商超及生鲜配送等多个领域,对应可替代的是城配市场运力,目前仅微卡及交叉型乘用车数量就达 600 多万辆。无人配送车市场空间广阔,根据运联网数据,2022 年城配市场规模为 14292 亿元,从细分市场来看,快消配送市场规模 4668 亿元,占比 33%;异地电商配送市场规模 2843 亿元,占比 20%,为城配市场最大的两类场景。其他占比较高的场景还包括本地生鲜(占比 13.1%)、耐用仓配(占比 13.3%)、临时配送(占比 10%)等。图表图表6 6:城配总车辆数达城配总车辆数达 14591459 万辆万辆 车型车型 数量数量 占比占比 车型说明车型说明 中卡(用于城配)59 万辆 4%车长6 米,12 吨总质量4.5 吨,主要应用于城际之间的仓到仓运输 轻卡 784 万辆 54%车长6 米,总质量4.5 吨,核心车型为 4 米 2(厢长为 4.2m),可使用多种城配场景 微卡 依维柯 162 万辆 11%车长3.5 米,总质量1.8 吨,依维柯为封闭式面包车,适用于片区内做城配运输 交叉型乘用车 454 万辆 31%俗称面包车,人货两用,功能全面,适用于各种城市工况 来源:运联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图表图表7 7:城配市场为万亿级市场城配市场为万亿级市场 图表图表8 8:快消配送及异地电商是城配市场最大的两类场景快消配送及异地电商是城配市场最大的两类场景 来源:运联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运联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2.22.2 无人物流车助力快递业降本增效,政策大力支持无人物流车助力快递业降本增效,政策大力支持 驱动因素驱动因素 1 1:应用端技术进步,产品价格下降,助力需求侧降本增效:应用端技术进步,产品价格下降,助力需求侧降本增效 无人物流车具备商业化基础。目前国内主流自动驾驶方案以激光雷达为主,近年来激光雷达的成本出现大幅下降,锂电池包亦出现降本趋势。得益于核心零部件快速降本,算法升级迭代带来智驾传感器硬件需求的减少,以及规模经济效应,无人物流车有了大规模商业化的基础。图表图表9 9:白犀牛无人车载有雷达、摄像头等零部件白犀牛无人车载有雷达、摄像头等零部件 来源:白犀牛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部分无人物流车价格大幅下降。2025 年 5 月 27 日,九识正式发布全新 E 系列无人物流车平台及首款车型 E6,正式售价 19800 元,FSD(完全智能驾驶)月度订阅服务,低至 1800 元/月。据测算,该款车辆的单月使用成本仅为 0.25 万元(包括车辆折旧、FSD 服务费、电费),低于传统物流车的 0.77 万元(包括车辆折旧、司机工资、油费),若单日票数为 2000 票,单票配送成本可降低至 0.04 元。-6.0%-4.0%-2.0%0.0%2.0%4.0%6.0%8.0.0.0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中国城配市场规模及增速市场规模(亿元)增速4668,33(43,2072,1300,1393,10X5,4T7,4H5,3%城配市场规模(亿元)快消配送异地电商本地生鲜耐用仓配临时配送生鲜电商连锁餐饮大件电商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图表图表1010:九识九识 E6E6 正式售价正式售价 1980019800 元,元,FSDFSD 月度订阅服务仅月度订阅服务仅 18001800 元元 来源:九识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1111:经测算无人车单车成本降低经测算无人车单车成本降低 0.50.5 万元万元/月,单票成本降低月,单票成本降低 0.090.09 元元 无人车无人车 面包车面包车 售价(万元)2.0 7.0 折旧(年)5 5 月折旧(万元)0.03 0.12 FSD 服务费/司机收入(万元)0.18 0.5 能源费(万元)0.04 0.15 月成本(万元)月成本(万元)0.250.25 0.770.77 载重 6m 6m 日均票数 2,000 2,000 单票配送成本(元)单票配送成本(元)0.040.04 0.130.13 来源:九识智能,国金证券研究所 备注:参考九识智能 E6 无人车为例进行测算。快递行业价格竞争持续,亟需降本提升盈利。快递行业价格竞争仍在持续,自 2023 年 3 月起快递行业单票价格同比即开始下降,2025 年 4 月单票价格较上年同期仍有 7%的降幅,快递公司亟需降本以提升利润,无人物流车可减少末端配送成本,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图表图表1212:快递单票价格同比下降快递单票价格同比下降 图表图表1313:20252025 年年 4 4 月快递单票价格仍有月快递单票价格仍有 7%7%的降幅的降幅 来源:国家邮政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家邮政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快递员数量增长有限,引进无人车将有利于提高效率。受益于电商发展,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2023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 1321 亿件,为 10 年前的 14.4 倍,同期,快递从业人员数量仅为 10 年前的 4.2 倍,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快递员派送主要分为两类模式,一类为批量式直送驿站(少量上楼派送),另一类为送货上门,若在末端使用无人物流车,将减少网点往返驿站的人力占用(前一类快递员),降低相应成本并提高人效。图表图表1414:20232023 年快递业务量为年快递业务量为 20232023 年的年的 14.414.4 倍倍 图表图表1515:20232023 年快递从业人员为年快递从业人员为 20232023 年的年的 4.54.5 倍倍 来源:国家邮政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罗戈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驱动因素驱动因素 2 2:政策端路权放开,鼓励无人物流车发展:政策端路权放开,鼓励无人物流车发展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动无人配送服务的规模化与商业化发展,多项政策规划将其列为重点。快递行业方面,2025 年 5 月30 日,国家邮政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在行业规模化应用”。图表图表1616:多项政策、意见鼓励无人物流发展多项政策、意见鼓励无人物流发展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发布主体发布主体 政策名称政策名称 无人物流相关内容无人物流相关内容 2022 年 12月 14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 2024 年 11月 29 日 国务院办公厅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促进物流平台经济创新发展,鼓励物流技术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数智化赋能。推广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创新规模化应用场景 2024 年 6 月13 日 国家发改委等 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推进餐饮外卖点单和配送智能化升级,鼓励根据历史订单、饮食限制和偏好进行个性化推荐,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无人配送无人配送 2025 年 3 月 商务部、国 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 以数智化协同创新为支撑,推动物流与产业、贸易、消费融合发展,加快机器视觉、智-2.0 4.0 6.0 8.0 10.0 12.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规模以上快递单票价格(元)202320242025-30%-25%-20%-15%-10%-5%0%5%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规模以上快递单票价格增速20232024202591.7 1302.7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32023快递业务量(亿件)14.4x1004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32023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万人)4.5x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发布主体发布主体 政策名称政策名称 无人物流相关内容无人物流相关内容 24 日 家发展改革委等 专项行动计划 能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推广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导引车、无人配送车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实现人、车、货智能调度 2025 年 5 月30 日 国家邮政局 关于加快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意见 加强支线运输、末端配送等寄递无人机研制,因地制宜开展低空寄递服务,促进邮政快递低空经济发展;加快无人车规模化应用加快无人车规模化应用和无人驿站建设 来源:政府网站,国金证券研究所 多地政府亦出台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相关的配套政策,明确车辆测试和应用机制。2024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包括北京、上海、重庆等 20 个城市列入名单。2025 年 6 月,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集中发放无人配送车路权牌照,允许车辆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例如新石器已获得 250 多个地市公开道路路权。图表图表1717: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序号序号 省份省份 /自治区自治区 城市城市 1 北京市 2 上海市 3 重庆市 4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5 辽宁省 沈阳市 6 吉林省 长春市 7 江苏省 南京市 8 江苏省 苏州市 9 江苏省 无锡市 10 浙江省 杭州 桐乡 德清联合体 11 安徽省 合肥市 12 福建省 福州市 13 山东省 济南市 14 湖北省 武汉市 15 湖北省 十堰市 16 湖南省 长沙市 17 广东省 广州市 18 广东省 深圳市 19 海南省 海口 三亚 琼海联合体 20 四川省 成都市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1818:多地出台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多地出台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地区地区 政策名称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022 年 6 月 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登记-使用-运营-质检”等关键环节构建法规体系,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市已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 2101 公里,占全市道路里程约 24 22 年 11 月 上海 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 规范和促进浦东新区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2024 年 3 月,宣布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及申江路、沪南公路、两港公路等“南北科创走廊通道”作为自动驾驶车辆开放测试道路,新增测试道路总长 205公里,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 2000 公里 2023 年 1 月 无锡 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 鼓励和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于摆渡接驳、物流运输、末端配送等领域 2023 年 2 月 北京 北京市无人配送车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 管理办法 推动无人配送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规范无人配送车道路测试及商业示范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1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地区地区 政策名称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023 年 9 月 苏州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 鼓励和支持创新、拓展智能车联网应用场景,率先在摆渡接驳、物流运输、末端配送、无人售卖、港口码头作业等领域应用 2023 年 11 月 江苏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定 全国首部省级关于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地方性法规,鼓励市县划定路段、区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 2024 年 3 月 青岛 青岛市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开展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活动的申请主体、安全员、车辆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明确申请开展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活动时需提交的材料、申请流程、审核要求等 2024 年 4 月 杭州 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 优先支持在物流配送、短途接驳、智能公交、环卫作业、养护作业等领域开展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 2024 年 广州 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草案)明确“无人配送、无人清扫、无人售卖、智能巡检”等无人车上道路行驶,参照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关非机动车的速度、车道等通行规定,支持在应用场景相对简单固定的区域,规模化推广应用低速无人车 2025 年 1 月 北京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 规范和促进自动驾驶汽车创新应用,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道路应用试点等活动的流程和要求 来源:各地政府网站,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1919:新石器已获得新石器已获得 250 250 多个地市公开道路路权多个地市公开道路路权 来源:新石器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三、多家快递物流上市公司已布局无人物流车,推动降本增效落地 3.13.1 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参股无人物流车厂商,已累计投放千台无人车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参股无人物流车厂商,已累计投放千台无人车 参股无人物流车厂商。2025 年 5 月,低速无人驾驶公司白犀牛完成 2 亿元 B 轮融资,本轮由顺丰控股(通过子公司深圳市顺丰投资有限公司)领投,鑫源汽车与老股东线性资本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新的低速无人车产品开发,以及现有产品市场推广。此前,2024 年 8 月,顺丰同城子公司北京顺达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亦参与白犀牛融资。图表图表2020: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参股无人物流车公司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参股无人物流车公司 被投公司名称被投公司名称 融资历程融资历程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白犀牛 2024 年 8 月,顺丰同城子公司北京顺达同行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白犀牛融资;2025 年 5 月,顺丰控股子公司深圳市顺丰投资有限公司参与白犀牛融资 成立于 2019 年,是一家 L4 自动驾驶公司,始终专注于城市公开道路上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来源:天眼查、各公司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顺丰控股已投入使用超过 800 台无人车。根据 2024 年年报,顺丰控股在中转场和网点间的支线运输环节、网点和小哥收派区域间的接驳运输环节、以及园区和校园等封闭型区域的收派环节,投入使用超过 800 台定制化无人车,实现快件短途支线的自动化运输及收派,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顺丰同城的无人车运营规模增至 200 台。顺丰同城的无人车主要用于同城接驳(网点间、网点至驿站),采用租赁模式(成本低于人工)。合作方面,已与肯德基合作。目前投放规模约 200 台,服务网络覆盖 38 个主要城市。图表图表2121:顺丰控股、顺丰同城的无人物流车应用顺丰控股、顺丰同城的无人物流车应用 企业企业 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顺丰控股 园区配送 从顺丰站点将包裹配送到用户,校园、产业园和居民小区都可实现无人车配送 原产地接驳 将生鲜农产品直接从果园等产地接驳至网点,可实现冷链无人车接驳。例如在无锡水蜜桃季、海鲜水产季等需要冷链的生鲜农产品可实现从产地到网点的接驳运输 网点支线接驳 将包裹从顺丰网点运送到接驳点,解决区域离网点远或件量多、小哥往返网点比较难的问题 顺丰同城 同城接驳与网点集散 围绕“最后一公里”业务,通过“无人车 骑手”的协同配送生态,由无人车承担支线运输及短途接驳,骑手完成末端配送,全国月均活跃路线已达上千条 餐饮外卖配送 与肯德基在深圳推出无人车智能餐饮配送服务,通过“无人车 骑手”协同模式,实现企业专送餐品从运输到交付全流程效率的提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罗戈网等,国金证券研究所 若应用无人车,顺丰控股存在巨大的降本空间。顺丰控股旗下拥有 10 万辆末端车辆,若单车节省成本约 5100 元/月(增厚利润约 3900 元/月,假设所得税率为 25%),100%替换现有存量车辆,预计可增厚利润 46 亿元。图表图表2222:顺丰控股旗下拥有顺丰控股旗下拥有 1010 万辆末端收派车辆万辆末端收派车辆 来源:顺丰控股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3.2 3.2 京东物流:近京东物流:近 3030 城开展运营,聚焦短驳及网格仓模式城开展运营,聚焦短驳及网格仓模式 京东物流无人车已广泛使用。京东物流的无人车在近 30 座城市开展运营,服务范围覆盖社区、商圈的快递配送和揽收。例如,2024 年 7 月京东智能网格仓在常熟正式启用,在终端揽派场景下,针对快递小哥多次往返网点导致路区没人,揽派时长不够的痛点,通过使用大容量快递无人车,实现智能网格仓到社区的无人化接驳,减少中转环节,提升快递流转效率。图表图表2323:京东物流的无人物流车应用京东物流的无人物流车应用 企业企业 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应用举例应用举例 京东物流 短驳模式 京东物流的智能配送车通过短驳模式,减少快递小哥的往返站点次数。尤其在远距离区域,可以直接将货物送至小哥身边,节省小哥在途时长,其标准化容器能显著提升装卸效率 网格仓模式 在订单量大的地区,如服装批发市场,无人车负责将包裹送回网格仓,而快递小哥则专注于揽收等增值服务 来源: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3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3.3 3.3 德邦股份:参股无人叉车和货车辅助驾驶公司,存降本机会德邦股份:参股无人叉车和货车辅助驾驶公司,存降本机会 参股无人叉车和货车辅助驾驶公司。德邦股份全资子公司宁波德邦基业持有上海木蚁机器人 11.3%股份,后者专注于无人驾驶搬运机器人和应用方案的研产销,打造智能制造行业无人搬运机器人,其服务的总客户占快运市场 70%,总无人搬运吨量 200 万吨。此外,2021 年德邦股份参与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与运营公司嬴彻科技 2.7 亿美元 B 轮股权融资,赢彻科技专注于干线物流场景,截至 2025 年搭载嬴彻技术的商用卡车行驶里程超 2 亿公里。图表图表2424:德邦股份参股无人叉车和货车辅助驾驶公司德邦股份参股无人叉车和货车辅助驾驶公司 被投公司名称被投公司名称 德邦股份持股比例德邦股份持股比例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木蚁机器人 11.3%木蚁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引领世界工业车辆无人化变革的机器人企业,木蚁自动驾驶叉车及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已居行业前列。自主研发的 L5 级无人驾驶叉车已实现批量化落地,同时拥有全球首创单仓 100 台智能调度系统,在多个场景下实现 24 小时实地运营 赢彻科技 NA 公司成立于 2018 年,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和运营公司,业务聚焦于干线物流场景,坚持“全栈自研 量产驱动 深度运营”的核心策略,自主研发全栈 L2 至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和汽车产业紧密合作,为物流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新一代 TaaS 货运网络 来源:各公司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若应用无人车,德邦股份存在巨大的降本空间。德邦股份旗下拥有 3 万余辆末端车辆,若单车节省成本约 5100 元/月(增厚利润约 3900 元/月,假设所得税率为 25%),100%替换现有存量车辆,预计可增厚利润 14 亿元。图表图表2525:德邦股份旗下拥有德邦股份旗下拥有 3 3 万余辆末端收派车辆万余辆末端收派车辆 来源: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3.4 3.4 加盟制快递公司:无人物流车应用帮助加盟商降本,利于网络稳定健康发展加盟制快递公司:无人物流车应用帮助加盟商降本,利于网络稳定健康发展 无人车应用帮助加盟商降本,总部利润有望释放。加盟制快递公司(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中通快递、极兔速递等)采用“中转直营,网点加盟”模式,无人物流车主要应用于末端配送环节,可替代司机功能,同时无需支付油费,有助于减轻加盟商经营成本。加盟制快递公司网点数量庞大,快递价格竞争持续,加盟商面临经营压力,无人物流车的引入有利于加盟商网络的健康发展,总部利润亦有望释放。考虑加盟制快递公司末端车辆数量未披露,我们采用单票降本数据进行测算,若使用无人车末端渗透率 100%,则可增厚整体利润约 14-25 亿元不等。图表图表2626:加盟加盟制快递公司加盟商环节可应用无人物流车制快递公司加盟商环节可应用无人物流车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4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图表图表2727:加盟制快递公司网点数量庞大加盟制快递公司网点数量庞大 公司公司 自营转运中心(个)自营转运中心(个)网点情况网点情况 中通快递 95 6000 个加盟商,110000 个末端驿站 韵达股份 73 4775 个加盟商,95000 门店驿站等末端资源 圆通速递 76 5041 个加盟商,超 80,000 个终端门店 申通快递 70 5025 个独立网点,79000 家全网服务站点及门店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3.5 3.5 部分受益标的弹性测算部分受益标的弹性测算 无人物流车应用将助力快递企业降本增效。对直营快递公司(顺丰控股、德邦股份等),使用无人物流车可直接获得成本节省;对加盟制快递公司(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中通快递、极兔速递等)使用无人物流车帮助加盟商直接降本,加盟快递总部通过降低政策成本,实现利润释放。根据测算,假如无人配送渗透率达 100%,则顺丰控股、德邦股份利润增厚 46 亿元、14 亿元;加盟制快递公司则可增厚整体利润约 14-25 亿元不等。其中,直营快递快运公司利润增厚的计算公式为:单车节约成本末端车辆数量渗透率(1-所得税率),加盟快递快运公司的利润增厚公式为:单票节约成本2025 年预测件量渗透率(1-所得税率),其中单车节约成本及单票节约成本参照图表 11,所得税率为 25%。图表图表2828:部分受益标的弹性测算部分受益标的弹性测算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极兔速递 2025 年盈利预测采用 wind 一致预期。四、投资建议 无人物流车的使用可降本增效,推荐直接受益的直营快递快运(顺丰控股、德邦股份)、京东物流,关注加盟快递中通快递。图表图表2929:快递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快递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代码代码 股票简称股票简称 市值市值 (亿元)(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PEPE 22A22A 23A23A 24A24A 25E25E 26E26E 27E27E 22A22A 23A23A 24A24A 25E25E 26E26E 27E27E 002352.SZ 顺丰控股 2,342 62 82 102 121 143 163 38 28 23 19 16 14 600233.SH 圆通速递 441 39 37 40 43 48 52 11 12 11 10 9 8 002120.SZ 韵达股份 200 15 16 19 20 23 26 14 12 10 10 9 8 002468.SZ 申通快递 170 3 3 10 14 17 20 59 50 16 12 10 9 603056.SH 德邦股份 178 6 7 9 10 11 12 27 24 21 18 17 15 2057.HK 中通快递-W 1,026 68 87 88 90 97 106 15 12 12 11 11 10 1519.HK 极兔速递-W 557 115-78 7 25 41 58 5 -7 77 23 14 10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5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代码代码 股票简称股票简称 市值市值 (亿元)(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PEPE 22A22A 23A23A 24A24A 25E25E 26E26E 27E27E 22A22A 23A23A 24A24A 25E25E 26E26E 27E27E 2618.HK 京东物流 760-14 6 62 71 84 97-54 123 12 11 9 8 9699.HK 顺丰同城 126-3 1 1 2 4 6-44 250 95 51 31 22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注: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极兔速递、顺丰同城采用 wind 一致预期,股价日为 2025 年 6 月 11 日。五、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若宏观经济下行,电商消费需求疲软,可能影响快递物流企业的业务量增长。价格竞争超预期风险。各家快递企业由于市场份额策略,若价格竞争激烈,快递企业业绩承压。无人物流车运营风险。无人物流车在配送过程中需遵守交通法规,但因其自动驾驶技术的特殊性,可能存在与行人、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路权开放缓慢风险。无人车获得路权合法上路,必须具备各城市出台的无人配送车管理办法、政府给予企业上路许可的文件、车辆编码。若路权开放较慢,将影响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的节奏。无人车物流车利润弹性测算风险。本报告关于无人车和传统物流车的成本比较及利润弹性测算使用多个假设,结果可能存在与实际情况偏离的风险。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6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买入: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15%以上;增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5%;中性: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变动幅度相对大盘在-5%5%;减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下跌幅度超过大盘在 5%以上。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7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特别声明:特别声明: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反映撰写研究人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国金证券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国金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本报告仅为参考之用,在任何地区均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证券、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本报告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可能不易变卖以及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益可能会受汇率影响而波动。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本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该研究报告的人员。国金证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金证券的客户。本报告对于收件人而言属高度机密,只有符合条件的收件人才能使用。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 C3 级(含 C3 级)的投资者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个别客户的特殊状况、目标或需要,不应被视为对特定客户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议或策略。对于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本报告的收件人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国金证券以外的任何机构或个人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或个人为此发送行为承担全部责任。本报告不构成国金证券向发送本报告机构或个人的收件人提供投资建议,国金证券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境内使用。国金证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深圳 电话:021-80234211 邮箱: 邮编:201204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 1088 号 紫竹国际大厦 5 楼 电话:010-85950438 邮箱: 邮编:100005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内大街 26 号 新闻大厦 8 层南侧 电话:0755-86695353 邮箱: 邮编:5180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 2028 号皇岗商务中心 18 楼 1806
AI 时代的 汽车行业智能加速,商机无限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研究简报序言当今,“范式转变”一词虽已屡见不鲜,却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剧变。传统机械造车已成过去,如今汽车正走向“软件定义”(SDV)的新时代。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IBV)的一项最新调研显示,74%的汽车行业高管认为,未来十年,新车将全面迈入“软件定义 AI 赋能”的双驱动时代。1与此同时,结构性技术变革、不可预见的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紧张与贸易政策突变,正为全球经济注入不确定性因素。不过,汽车制造商早已历经多轮全球贸易冲突的洗礼。正如历次经济动荡所昭示的,唯有创新运营模式,方能破局前行。不妨借势加速转型,重构未来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站位。软件定义汽车浪潮正盛,汽车行业正在重塑百年旧模式。数字服务和沉浸式体验正孕育出全新的营收模式。汽车制造商正借助 AI 软件,在提升客户体验、提供智能服务(预测性维护和智能车载服务)的同时,开启价值与收益的双重增长。重点在于:到 2035 年,汽车制造商预计,51%的收入将来自数字化与软件服务。2AI,是推动这场深层转型的核心引擎。根据 IBM 最新一项针对汽车原始设备制造业高管的调研,61%的受访者认为,AI 将在未来三年显著提升营收,63%的受访者确信,AI 投资将带来明确且可量化的竞争优势。此外,64%的受访者表示,已制定明确的 AI 整合战略,将其纳入长期创新规划。79%的受访者指出,其 AI 投资获得高管团队的高度支持。简言之,AI 赋能,汽车行业正蓄势待发,即将迎来全面重塑。然而,AI 赋能的创新机遇,绝不会从天而降。想实现 AI 赋能的真正价值,必须精心筹划、协同推进:无论是重塑出行体验、强化软硬件实力,还是推动业务模式重塑。全球众多领先汽车制造商正携手 IBM,以 AI 助力业绩增长与盈利提效。凭借在汽车行业的深厚积淀,IBM 能洞察 AI 的变革潜力,并助力汽车制造商将商业模式向智能化转型。IBM 以自身 AI 技术实力、行业洞察与战略咨询三重优势,成为赋能企业领航软件定义汽车创新征程的核心推手。Rami Ahola IBM Consulting 工业制造全球行业负责人2AI 时代的汽车行业3AI 时代的汽车行业摘要汽车转型软件平台,AI 驱动行业变革汽车正从机械产品转型为智能平台。AI 将成为推动软件定义转型的核心引擎。79%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业高管预计,软件定义汽车将在三年内取得突破,其中 76%认为 AI 是背后的关键推手。借力 AI 引擎,撬动增长新曲线汽车原始设备制造业高管预计,AI 创造的营收占比将在三年内从当前的 5%攀升至 9%。此外,行业高管预计,未来三年内,AI 将使产品的感知价值提升 22%,并推动数字服务增长 37%。构建 AI 赋能体系,激活创新动能在软件定义趋势下,汽车公司正重塑运营方式,引入 AI 推动创新。65%的高管表示,已制定明确的 AI 整合战略,将其纳入长期创新规划。79%的高管指出,其 AI 投资获得高管团队的高度支持。4AI 时代的汽车行业从自动驾驶到电动汽车,汽车行业始终是 AI 落地先锋,正从机械产品转型为智能平台。未来十年,软件定义汽车将全面提速,AI 将成为推动软件定义转型的核心引擎。79%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业高管预计,软件定义汽车将在三年内取得突破,其中 76%认为 AI 是背后的关键推手。驱动产品创新,开启营收新引擎软件赋能的用户体验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重心正从整车销售与零配件业务转向可持续的数字服务营收。行业数据显示,到 2035 年,数字化和软件相关收入占比将从当前的 15%跃升至 51%,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加紧资金投入,为此布局。3 尽管全面转型尚需时日,且市场成功案例有限,但行业负责人已展现出坚定决心。自动驾驶将成行业核心,64%的汽车行业高管预计,到 2035 年,自动驾驶将成为用户最期待的功能之一。据预测,届时自动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ADAS)将为行业带来每辆汽车每月 269 美元的持续营收(以当前美元计)。4 此外,高管们也在探索更丰富的舱内体验,如沉浸式车载娱乐、智能管家等个性化服务。驱动未来出行新航向79%的行业高管预计,软件定义汽车将在三年内取得突破,AI 是背后的关键推手。5AI 时代的汽车行业十年后客户的需求难以预料,因此大部分公司正着力夯实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与流程根基。具体措施包括:重建电子与计算架构、升级产品开发流程、采用新型软件开发工具与方法,以及建立合规监管体系。65%的高管表示,AI 已深度融入这一长期创新战略的各个环节。展望近三年,汽车原始设备制造业高管预计,AI 创造的营收占比将从当前的 5%攀升至 9%。其中,车队管理服务(如预测性维护和服务订阅)是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在面向消费者的新服务中,语音助手则成为可快速变现的创收机遇。此外,行业高管预计,未来三年内,AI 将使产品的感知价值提升 22%,并推动数字服务增长 37%。高管们正加速数字化布局,数字服务的上市周期预计将缩短 21%。未来三年,汽车行业高管预计通过 AI 赋能,将产品感知价值提升22%并将数字服务的感知价值提高37jI 时代的汽车行业边缘 AI 驱动未来汽车体验车载边缘 AI 是当前 AI 创新中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车辆网络连接并不稳定,且车载算力较云端资源有限,在车内运行轻量化 AI 模型,即通过边缘计算处理关键 AI 任务,不仅提升响应速度,也减轻了云端负担,实现智能协同。从语音交互到个性化配置,从故障预警到驾驶监控,边缘 AI 为车载体验赋能更多实时能力。车载虚拟助手渐成标配,但商业变现模式因品牌而异:部分汽车制造商将服务成本纳入整车售价,其他则将其划归高端数字服务套餐。构建稳定的订阅营收体系,是当前车载 AI 商业化的核心挑战之一。相比边缘 AI,云端 AI 可处理更复杂的计算任务、深度理解用户场景,从而提供更深度的个性化与高附加值服务。因此,精准调配车载与云端 AI 工作负载的混合架构,将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技术路径。车载轻量 AI 模型可实现语音交互、个性化配置、故障预警与驾驶行为实时监控等功能。7AI 时代的汽车行业在汽车行业中,唯有不断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方能赢得先机。尽管业界奋力奔向“软件定义”时代,但 74%的高管坦言,这一转型绝非易事。这场转型受阻的根本,是汽车行业百年积淀下来的机械思维模式和运营惯性。数据印证了这一挑战的严峻性:未来十年,单车研发成本中软件定义汽车相关投入占比将激增近 50%。若生产效率无法同步提升,产品研发成本将推高整车售价,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此时,AI 的价值愈加凸显:它不仅能提效,更能催生新型运营模式。以自动驾驶系统验证为例,AI 可显著优化海量测试与仿真工作,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防护性。预计未来三年,生成式 AI 将使软件定义汽车的开发效率提升近 40%。5AI 赋能的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也正成为制造端的关键突破口。汽车迈入“软件定义”时代,制造流程也在同步迈向“软件定义制造”。这要求全面重构岗位职能与技能体系。AI 相关技能和人才缺口,已被业界列为头号挑战。要想让 AI 投资落地见效,关键还在于是否具备足够的 AI 人才与技能储备。6重塑运营体系 释放增长潜能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65%的高管表示,已制定明确的 AI 整合战略,将其纳入长期创新规划。79%的高管指出,其 AI 投资获得高管团队的高度支持。8AI 时代的汽车行业汽车公司正加速运用 AI 技术赋能销售与营销体系升级。行业高管预计,AI 将推动客户服务效率提升 7%,营销预算与获客指标整体优化 5%。其中,AI 客户洞察分析及数字营销应用被视为最具潜力的突破点。高管的关注点也逐步转向:如何与客户建立更深层、可持续的连接。AI 个性化不仅提升客户体验,更将在三年内助力客户价值、转化率与留存率全面增长 25%。但需注意,涉及经销商体系深度协同的复杂转型,如虚拟展厅建设、AI 动态定价优化等,其落地周期相对较长。软件定义汽车让功能随时可升级,安全保障也得以贯穿车辆全生命周期。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空中下载(OTA)更新机制,并同步打造适配的新型售后与服务体系。长周期的客户关系成为必然,也为汽车品牌带来升级用户体验的全新契机。销售、营销与售后,开启 AI 赋能新征程25%高管预计,通过 AI 赋能的个性化服务,客户终身价值、用户留存率及销售成交率三大关键指标将在未来三年实现同步提升,增幅达 25%本田,全球第八大汽车品牌,总部位于日本。其正积极应对汽车产业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本田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洞察,逐步提升运营效率与绩效表现。本田通过高级专家系统(A-ES),加速工程师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年轻一代技术人才。面对庞大的知识建模需求,本田利用生成式 AI 从技术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加速业务发展。通过 IBM 试点,本田成功验证了 AI 驱动的知识转化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大型多模态模型(LMM)技术,将图表信息转化为文本,实现知识的高效再利用。采用传统的 A-ES 方法,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需要花费三年时间编写手册,再用一年时间创建模型。新型 A-ES 方法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发时间节省了 案例研究AI 助力本田实现知识管理升级,加速创新进程730%,规划与管理时间减少了 50%。生成式 AI 帮助本田以句子形式建模技术文档,建模时间从三年缩短至一年。这种方法拓展了文档的利用领域,提高了业务效率,为未来更多的 AI 驱动创新机会打下了基础。“AI 驱动的文档管理方法拓展了应用范围,提升了业务效率,为未来的 AI 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Shigeto Yasuhara 总经理兼高级总工程师 BEV 汽车开发部门,BEV 开发 I 部,BEV 开发中心电动化业务开发运营部9AI 时代的汽车行业10AI 时代的汽车行业安全可靠、数据防护与隐私保障,已成为未来竞争力的标准配置。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还需打造差异化优势。而 AI 恰恰提供了拉开优势差距的金钥匙。行动指南需求升级:AI 赋能未来出行新体验 借助 AI 实现更快的业务回报,在语音助手、车队管理等场景中打造卓越的智能化客户体验。优化客户第一印象,这是打开营收大门的关键一环。利用 AI 工具进行数字营销,实时释放商业价值。基础建设:强化 SDV 技术与流程体系 运用 AI 激活 SDV 转型引擎,在自动驾驶、设计开发、仿真测试与法规合规等关键环节大幅提效。协同构建 AI、软件和 SDV 复合能力,同时前瞻性规划因软件复杂度提升及新架构导入带来的短期开发成本波动。把握当下,打牢基础,才能赢在长远。生态创新:重塑运营模式与价值链 深度联动渠道与供应体系,推动运营革新,实现协同价值提升。借势电动化与智能化产品,推动运营转型,系统性重构价值创造链条。融合 AI、自动化与 AI 智能体运营模式,重构业务流程,提升效率,拓展营收新路径。Yuhko Nakamura高级合伙人兼汽车行业负责人,日本IBM ConsultingYuhko 现任 IBM 日本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为大型汽车制造商及供应商客户提供服务。她在面向制造业客户的大规模 IT 系统开发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与项目管理经验。https:/ Malibrn ngel高级合伙人兼制造业负责人IBM ConsultingJorge 现任 IBM 美国制造业市场行业高管,负责与全球顶尖的汽车、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产品领域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在此之前,他曾担任 IBM Services 多个领导职务,包括制造业销售转型负责人及全球高级分析业务负责人。https:/ Schel高级合伙人兼工业部门负责人DACH 和宝马集团首席客户合伙人 IBM ConsultingPeter Schel 作为 IBM Consulting 高级合伙人,凭借在推动数字化转型领域逾 20 年的经验,负责领导 DACH 地区(德国、奥地利、瑞士)汽车业务和 IBM 与宝马集团的战略合作。https:/ Sermon 汽车、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负责人兼高级合伙人,UKIIBM ConsultingGavin 担任高级合伙人,负责领导 UKI 的汽车、航空航天及国防咨询业务,为英国本土及国际客户提供服务。他在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领域拥有超过 25 年的从业经验,曾为多家制造业机构成功交付大型复杂项目方案。https:/ Bhattacharya工业钻石兼工业制造首席客户合伙人IBM ConsultingBiswajit 作为 IBM 印度及南亚地区合伙人兼汽车行业负责人,拥有 25 年全球咨询经验。他致力于通过技术重塑商业模式,打造更智能的产品、提升客户体验、构建敏捷企业,持续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与转型。https:/ Tang中国汽车行业负责人,IBM ConsultingJun Tang 是汽车行业知名专家,曾为全球顶尖汽车组织主导多个重大项目。他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尤其专注于组织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并购及并购后整合等核心领域。https:/ Suzuki汽车和电子行业全球研究负责人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Noriko 负责研究汽车、电子和能源行业,并撰写相关的思想领导力内容。她致力于为全球制造客户提供技术战略和实施支持,并拥有 20 多年的相关经验。她研究的专业领域包括工业 4.0、运营数字转型、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和可持续交通。https:/ Bolten-Wagner,Ramon Di Canio,和 Russell Gowers。作者11AI 时代的汽车行业研究方法IBM IBV 与牛津经济研究院携手合作,于 2025 年 3 月对美国、英国、德国和印度的 101 位汽车原始设备制造业高管开展调研,深入了解 AI 与创新技术在其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预期。受访者需要分别评估一系列不同形式的问题(包括多项选择、数字型问题、李克特量表等)。此外,本报告整合了 IBM IBV 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开展的另一次调研成果,该调研覆盖来自九个国家的 1,230 位汽车行业 C 级高管,40%受访者为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EV)制造商,40%为汽车供应商,20%为生态系统参与者。受访者需要分别评估一系列不同形式的问题(包括多项选择、数字型问题、李克特量表等)。问题内容涉及其组织对行业电气化、软件定义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期望、成果、担忧和困难,以及互联交通可能运作的市场和环境。IBM 如何提供帮助如今,行业以软件为核心进行转型,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思考其业务运营方式与客户服务方式。汽车制造商正逐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其产品和服务更加智能、互联和自动化。IBM 能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更高效的创新与优化。汽车制造商应用安全可靠的 AI 获取洞察并进行工作流程自动化,采取混合云战略,实施零信任安全策略,加速更新与升级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时代的汽车行业备注和参考资料1.Automotive 2035:Taking the pole position for software defined success.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December 2024.https:/ helps boost Hondas efficiency with AI-driven knowledge extraction,expecting to slash documentation modeling time by 67%.”IBM case study.2024.Accessed April 7,2025.https:/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25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金和东路 20 号院 3 号楼 正大中心南塔 12 层 邮编:100020美国出品|2025 年 5 月IBM、IBM 徽标、 和 Watson 是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在世界各地司法辖区的注册商标。其他产品和服务名称可能是 IBM 或其他公司的商标。以下 Web 站点上的“Copyright and trademark information”部分中包含了 IBM 商标的最新列表: 可能随时对其进行更改。IBM 并不一定在开展业务的所有国家或地区提供所有产品或服务。本文档内的信息“按现状”提供,不附有任何种类的(无论是明示的还是默示的)保证,包括不附有关于适销性、适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任何保证以及非侵权的任何保证或条件。IBM 产品根据其提供时所依据的协议条款和条件获得保证。本报告的目的仅为提供通用指南。它并不旨在代替详尽的研究或专业判断依据。由于使用本出版物对任何企业或个人所造成的损失,IBM 概不负责。本报告中使用的数据可能源自第三方,IBM 并未对其进行独立核实、验证或审查。此类数据的使用结果均为“按现状”提供,IBM 不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12bb2f911fbbaca3-ZHCN-00扫码关注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
中南大学智慧交通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智慧交通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系统谋划改革转型,激发公交发展活力,助推成都这座超大公园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创新提质。近年来,集团聚焦“一主两培三战新”,构建“运业 产业”结构布局,运业板块创新实施“八连”服务打造“全龄友好、幸福出行”综合服务体系,产业板块前瞻布局“车路能云、源网荷储、智能网联”公交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园区、通学、定制公交等特色服务,培育“赛汇天府”“公交车服”“公交新能”“锦安居”等产业品牌,加快实现“建设一流公交出行综合服务商”、“打造一流现代化公交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集团总体生产经营和服务质效指标稳居全国公交行业第一方阵,助力成都市荣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TOD创新项目荣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围绕“1 1 5 N”公交数治体系建成的“智慧公交大脑”系统获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金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动力电池维修翻转平台、制动总阀检测仪及公交车顶置式电池模组等创新成果获得专利 15 项。中南大学智慧交通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城市交通研究中心组建,于 2016 年经湖南省科技厅批准筹建的重要科研平台。实验室由黄合来教授领衔,团队包括教授 11 名、副教授 6 名及青年学者,含国家高端外国专家特聘教授 1 名(美国),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2 名,“升华育英计划”获得者 1 名,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名,湖湘青年英才 2 名。核心成员均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访学经历,形成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近年来,实验室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24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如美国联邦公路局项目),发表SCI 论文 15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5 部。实验室聚焦智能交通、低空智能以及新能源与智能驾驶等领域,致力于推动智慧交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导则白皮书旨在为各城市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提供指导,从系统联调要求、实施组织和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联调要求,并以成都公交自动驾驶 1 号线为应用案例,分享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问题和经验。对本书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28-85076868自动驾驶公交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导则系统联调导则前言前言随着“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快速演进和规模化应用,自动驾驶公交在安全运营、智慧服务、精细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鉴于自动驾驶公交的整体系统架构、设施设备配置、运营管理体系与传统公交相比存在许多差异,对以“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全系统进行联合调试成为线路筹备组织阶段的重要环节。因此,围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和实际公交运营场景,适时提出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组织模式和科目设置参考标准十分重要。本导则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在自动驾驶公交场景中的应用,从系统联调要求、实施组织和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系统联调要求,并以成都公交自动驾驶1 号线为案例分享系统联调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希望对后续各城市应用试点自动驾驶公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导则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广大同行批评指正,后续将继续进行修订完善。本导则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智慧交通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参编单位:参编单位:长沙中车智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汽智端(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参编人员名单:参编人员名单:乔涛、何瑶、魏伟、房正龙、周汉楚、陈吉光、周波、周锐、董宇轩、张公权、彭之川、朱田、王宇、刘子萱、刘光伟、张勇、刘修扬、陈颜宁、朱泽敏、吕恒迪、程明、冯明、刘龙审查人员名单:审查人员名单:沈卫平、全钢、黄合来、朱俊平、王凌、汪珏、李烨、许星伟、文健峰、王博、张杰1目录目录1 缩略语.32 系统联调概述.42.1 系统联调定义.42.2 系统联调目的.42.3 系统联调阶段.53 系统联调要求.63.1 总体要求.63.2 单系统调试要求.63.2.1 车辆系统.63.2.2 路侧基础设施系统.73.2.3 云控平台系统.93.2.4 BRT 站台系统.93.2.5 运营支撑后台系统.103.2.6 通信网络系统.103.3 场景联调要求.113.3.1 正常运营场景系统联调.113.3.2 故障运营场景系统联调.113.3.3 应急运营场景系统联调.123.4 全栈总联调要求.123.5 演练联调要求.123.5.1 安全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123.5.2 行车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133.5.3 服务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133.5.4 维护维修类制度演练联调.133.5.5 操作规程类制度演练联调.133.5.6 应急处置类制度演练联调.134 实施组织.144.1 总体实施原则.144.2 系统联调组织架构.144.3 系统联调管理机制.144.4 系统联调实施方案.154.5 系统联调规章制度.164.6 系统联调预防处置.164.7 系统联调完成总结.175 科目设置.185.1 科目设置原则.185.2 阶段性科目设置.185.2.1 单系统调试阶段科目设置.185.2.2 场景联调阶段科目设置.195.2.3 全栈总联调阶段科目设置.1925.2.4 演练联调阶段科目设置.196 应用案例.216.1 成都自动驾驶公交 1 号线概况.216.2 成都自动驾驶公交 1 号线系统联调科目设置.2231 缩略语缩略语序号缩写英文含义1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窝车用无线通信技术2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用无线通信技术3VRUVulnerable Road User道路弱势群体4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5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长期演进技术6VPDNVirtual Private Dial Network虚拟专有拨号网络42 系统联调概述系统联调概述2.1 系统联调定义系统联调定义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是在公共汽车自动驾驶功能验证的基础上,对自动驾驶公交运营过程中多个相对独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软硬件系统进行联合调试。2.2 系统联调目的系统联调目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管理与传统公交相比,对“车路云一体化”等信息化和自动化系统要求更高。鉴于自动驾驶公交的整体系统架构、设施设备配置、运营管理体系与传统公交相比存在许多差异,对以“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相关系统进行联合调试成为线路筹备组织阶段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系统核心功能完备和联合运转稳定,能够通过多元系统紧密互联保障公交运营组织安全、高效、平稳。(1)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需求)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需求自动驾驶公交整体系统架构包括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多种系统,而在公交运营中各系统边界是以生产需求和功能实现为导向进行确立的。因此,应基于公交运营管理和组织需要,检验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功能完备性、运行高效性、架构稳定性、操作简易性等,及时发现和修复在设计、部署等环节存在的隐患和不足,确保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充分实现每个系统的预期设计需求。(2)验证系统联动能否实现稳定运转)验证系统联动能否实现稳定运转自动驾驶公交通过在测试中进行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多元系统联合调试,验证各系统及分系统间的联动关系和数据流转,实现系统间接口参数最优、通信规约一致、冗余性能可靠,确保自动驾驶公交整体系统联合运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验证运营体系是否契合场景要求)验证运营体系是否契合场景要求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能够充分验证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有效检验自动驾驶公交规章制度体系和运营场景预案是5否契合实际运营要求。以运营单位、整车厂、系统开发单位、路侧建设管理单位等协同配合的方式,通过各岗位人员按照联调方案、岗位职责、操作手册等进行现场指挥和设备操作,能够提前检验规章制度体系和运营场景预案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完善和深化,提高各岗位人员在实际运营场景中的应急处理和沟通协调能力。2.3 系统联调阶段系统联调阶段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按照联调目的和联调阶段,宜划分为单系统调试、场景联调、全栈总联调、运营演练四个阶段,以充分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设计需求、系统联动能否实现稳定运转、运营体系是否契合场景要求。(1)单系统调试阶段)单系统调试阶段验证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各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核心功能和运行性能是否能够实现预期设计需求。(2)场景联调阶段)场景联调阶段基于自动驾驶公交正常类、故障类、应急类三类运营场景,在每个场景中实践检验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系统及其分系统之间的通信规约、数据传输、冗余性能等是否满足多系统联合运转要求。(3)全栈总联调阶段)全栈总联调阶段对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所有系统进行全栈式综合系统联调,验证在整个自动驾驶公交运营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全系统协同运转。(4)演练联调阶段)演练联调阶段结合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系统硬件和软件操作,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组织演练,确保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契合各项系统操作,验证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63 系统联调要求系统联调要求3.1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运营管理单位宜参照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GB/T 41798-2022)、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道路试验方法及要求(GB/T 44719-2024)、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44721-2024)、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运行条件(GB/T 45312-2025)等相关标准开展系统联调,通过设定系统联调总体性和阶段性目标,明确系统核心功能及联动功能,建立自动驾驶公交规章制度体系和运营场景预案,制定科学周全的系统联调科目,制定系统联调总体实施方案验证自动驾驶公交相关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国家标准规定和企业运营要求。3.2 单系统调试单系统调试要求要求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是一项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包括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多个专业化系统,在完成其中单个系统的安装部署并实现正常运行后,可进入对应系统的单系统调试阶段,验证此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核心功能和运行性能是否能够实现预期设计需求。单系统调试阶段的通过条件宜包括全部系统的单系统调试报告、整改审核通过后的单系统调试报告等。3.2.1 车辆车辆系统系统在自动驾驶线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中,车辆系统需围绕整车、自动驾驶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进行单系统调试。3.2.1.1 整车应结合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888-2020)、电动公共汽车配置要求(JT/T 1096-2016)、快速公共汽车配置要求(JT/T 936-2014)等标准,对自动驾驶公共汽车的基本配置、安全配置、专用设备的齐全性和完整性等进行检验,包括车辆外观、转向制动、信号照明、功能性设备、侧倾稳定性、设计运行速度等功能和性能。3.2.1.2 自动驾驶系统7应结合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GB/T 41798-2022)、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44721-2024)等标准,围绕自动驾驶公共汽车感知、规划、决策、控制、定位等模块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场地适应性、道路适应性、功能完整性、安全可靠性等功能进行验证。3.2.1.3 数据记录系统应结合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GB 44497-2024)等标准,对自动驾驶公共汽车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追溯性进行检验,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存储、数据读取等方面,确保系统能够完整记录、安全存储、准确追溯车辆行驶数据。3.2.1.4 信息安全系统应结合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 44495 2024)等标准,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进行检验,包括对外部连接安全、通信安全、软件升级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3.2.2 路侧基础设施路侧基础设施系统系统在自动驾驶线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中,路侧基础设施系统主要包括路侧感知子系统和路侧通信子系统。3.2.2.1 路侧感知子系统路侧感知子系统主要用于对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交通参与者、交通事件和公交车辆等进行检测识别,包括摄像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及其他路侧感知设施,需围绕空间覆盖、时间频率、目标感知、交通事件参数感知等方面进行验证。(1)空间覆盖应结合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YDT 4770-2024)等标准,按照感知等级划分对感知覆盖率和感知范围进行检验,包括车道覆盖率等方面。(2)时间频率应结合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YDT 4770-2024)等标准,按照感知等级划分对时间精确性、时延耗损性、消息高频性进行检验,8包括感知时间精度、感知时延、消息输出频率等方面。(3)目标感知应结合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YDT 4770-2024)等标准,按照感知等级划分对交通参与者感知能力进行检验,包括交通参与者感知功能完整性测试、类型识别、定位精度、尺寸检测精度、速度检测精度测试、航向角检测精度、多目标跟踪精度等方面。(4)交通事件参数感知应结合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YDT 4770-2024)等标准,按照感知等级划分对交通事件感知和参数感知能力进行检验,包括交通事件感知功能和性能及交通参数感知功能和性能等方面。3.2.2.2 路侧通信子系统路侧通信子系统主要用于车路通信和信息交互,需围绕设备一致性、互联互通性、收发消息完整性等方面和无线射频性能进行验证。(1)设备一致性应结合 基于 LTE 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支持直连通信的路侧设备测试方法(YD/T 3847-2021)等标准,对无线资源管理和通信协议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包括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协议一致性等方面。(2)互联互通性应结合 基于 LTE 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支持直连通信的路侧设备测试方法(YD/T 3847-2021)等标准,对 PC5 接口和 Uu 接口的互联互通性进行检验,包括 PC5 接口测试、Uu 接口测试等方面。(3)收发消息完整性应结合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直连通信系统路侧单元技术要求(T/CSAE 159-2020)等标准,对路侧消息收发的应用层要求、消息内容、发射最小准则、数据单元要求等进行检验,包括 MAP 消息收发、SPAT 消息收发、RSM 消息收发、RSI 消息收发等方面。(4)无线射频性能9应结合 基于 LTE 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支持直连通信的路侧设备测试方法(YD/T 3847-2021)等标准,对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功率、衰减、阻塞等指标进行检验,包括发射机测试、接收机测试、解调性能测试等方面。3.2.3 云控平台系统云控平台系统在自动驾驶线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中,云控平台系统主要包括云基础设施层、基础平台能力层、基础应用支撑层、安全支撑体系等。3.2.3.1 云基础设施层可参考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 通用要求(T/ITS 0199.1-2022)等标准,对云基础设施的基础配置、资源管理、服务管理进行检验,包括资源弹性扩容测试、架构高可用测试、容灾备份测试、异构兼容测试、资源监控测试、服务管理编排测试等。3.2.3.2 基础平台能力层可参考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 通用要求(T/ITS 0199.1-2022)等标准,对云控平台的资源连接、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等能力进行检验,包括接入管理功能测试、数据采集功能测试、数据存储功能测试、数据共享功能测试、数据分析功能测试等。3.2.3.3 基础应用支撑层可参考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 功能测试要求(T/ITS 0199.2-2022)等标准,对云控平台的监控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运维管理功能、信息发布功能等核心功能进行检验,包含监控管理功能测试、数据管理功能测试、运维管理功能测试、信息发布功能测试等。3.2.3.4 安全支撑体系可参考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 通用要求(T/ITS 0199.1-2022)等标准,对云控平台的接入安全、云基础设施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进行检验,包括端侧设备接入安全测试、第三方平台接入安全测试、云基础设施安全测试、应用服务提供安全测试、密码安全测试、个人信息安全测试等。3.2.4 BRT 站台站台系统系统10BRT 站台单系统调试应结合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第 4 部分:场站站台控制系统及外围设备技术要求(GB/T 31455.4-2015)等标准,对公交站台功能完整性和可用性、性能可靠性、接口可用性和通用性进行验证,包括公交站台网络数字视频设备、公交站台信息显示屏、BRT 站台车门联动测试等。3.2.5 运营支撑后台运营支撑后台系统系统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组织需依托运营调度、维保管理、场站管理、票务平台、公众信息发布系统等运营支撑系统。3.2.5.1 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联调公交运营调度系统是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管理的核心系统,车辆、云控平台及其他运营支撑系统都应与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做好通信接口连通和数据双向传输,确保排班、发车、调度、监控、规划、分析等系统功能,实现公交运营过程智慧化、信息化、数字化。3.2.5.2 公交维保管理系统联调公交维保管理系统是实现公交车辆智慧化维保的运营支撑系统,宜提供如车辆管理、车辆维保、车辆维修、道路救援等系统功能。3.2.5.3 公交场站管理系统联调公交场站管理系统是实现公交场站智慧化管理的运营支撑系统,宜提供如出入场管理、充电管理、洗车管理、对账管理、区域巡查管理等系统功能。3.2.5.4 票务平台系统联调票务平台是实现智慧化公交票务管理的运营支撑系统,宜提供票价管理、乘车计费、支付清分、数据存储等系统功能。3.2.5.5 公众信息发布系统联调公众信息发布系统是实现智慧化公交乘车服务的运营支撑系统,宜提供车载屏、电子站牌的信息发布、显示等系统功能。3.2.6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系统系统在“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网络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光纤宽带网络通信或蜂窝无线网络通信,以及 V2X 车路直连通信等方面。113.2.6.1 光纤宽带网络通信云控平台系统与路侧设备的数据通信传输常采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光纤入户、数据专线等数字电路通信服务,宜参照宽带光纤接入传输、有线接入网等通信领域标准进行要求。3.2.6.2 蜂窝无线网络通信云控平台系统与车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常采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 4G/5G 网络服务(含无线 VPDN 介入),与缺乏有线网络接入条件的部分偏远路侧设施设备也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宜参照 4G/5G 蜂窝物联网终端、工业物联网等通信领域标准进行要求。3.2.6.3 V2X 车路直连通信车端设备与路侧设备之间也可基于 LTE-V2X 或 5G-V2X 的空口通信方式开展车路通信,参照 3.2.2.2 路侧通信子系统相关要求。3.3 场景场景联调要求联调要求通过在自动驾驶公交运营场景中对自动驾驶公交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系统进行联合运转检验,能够有效验证各系统及分系统之间的通信规约、数据传输、冗余性能等是否满足运营场景要求,同时也能在实践中检验运营场景预案是否符合运营实际。开始场景联调阶段的条件宜包括建立完善的自动驾驶运营场景预案、经审核通过单系统联调阶段、完成运营场景准备和搭建工作等,通过场景联调阶段的条件宜包括全部场景测试科目的系统联调报告、审核通过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场景预案、整改审核通过后的场景联调报告等。3.3.1 正常运营场景系统联调正常运营场景系统联调自动驾驶公交正常类运营场景主要包括运营准备、空载巡道、自动发车、一般巡航、行车中识别、自动进出站、运营支撑、地图变更等场景,正常场景系统联调应针对自动驾驶功能、调度指令发布、驾驶模式切换、播报语音协同、车辆运营监控等要求进行测试和验证。3.3.2 故障运营场景系统联调故障运营场景系统联调自动驾驶公交故障类运营场景主要包括车辆自动驾驶软硬件故障、云控平台12故障、车辆机械性故障、车辆运行故障场景,故障场景系统联调应针对车辆故障检测、驾驶模式切换、故障事件联动等要求进行测试和验证。3.3.3 应急运营场景系统联调应急运营场景系统联调自动驾驶公交应急类运营场景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等场景,应急场景系统联调应针对自动驾驶功能、驾驶模式切换、应急事件联动等要求进行测试和验证。3.4 全栈总联调要求全栈总联调要求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涉及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系统的诸多项测试科目,鉴于场景联调阶段中每个场景主要针对场景中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进行联合调试,在完成场景联调阶段后,应通过模拟整个自动驾驶公交运营过程对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所有相关系统进行全栈式综合系统联调,验证自动驾驶全系统能够进行稳定有序地协同运转。全栈总联调的通过条件宜包括连续多次全过程模拟的全栈总联调报告、整改审核通过后的全栈总联调报告等。3.5 演练联调要求演练联调要求与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相契合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是保障系统设计功能在运营操作中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在完成结合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系统的全栈总联调后,应对每类制度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组织演练,确保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契合各项系统操作,验证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演练联调的通过条件宜包括建立经通过场景联调阶段的条件宜包括演练联调报告、审核通过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整改审核通过后的演练联调报告等。自动驾驶公交规章制度体系宜由安全管理类、行车管理类、服务管理类、维护维修类、操作规程类制度构成。3.5.1 安全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安全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预案管理、风险预防机制、安全培训教育、岗位安全考核等安全管理类制度进行演练联调。133.5.2 行车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行车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对调度指挥体系、事件信息流转机制、岗位人员配置办法、线路行车管理等行车管理类制度进行演练联调。3.5.3 服务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服务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对各岗位服务标准、信息发布流程、服务设施配置、现场事务处置流程、热线服务及诉求处置机制等服务管理类制度进行演练联调。3.5.4 维护维修类制度演练联调维护维修类制度演练联调对车辆维护保养计划制定、检修管理及规程、通信网络维护等维护维修类制度进行演练联调。3.5.5 操作规程类制度演练联调操作规程类制度演练联调对岗位职责及操作细则、场景应对流程、“三检制”、运维技术、事件应对预案等操作规程类制度进行演练联调。3.5.6 应急处置类制度演练联调应急处置类制度演练联调对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预警处置响应、应急资源管理与考核、突发事件演练等应急处置类制度进行演练联调。144 实施组织实施组织4.1 总体实施原则总体实施原则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工作涉及多部门、多系统、多岗位、多场景,是自动驾驶公交线路筹备组织阶段的重要环节,制定完善可行的系统联调实施计划尤为重要。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实施计划主要包括构建系统联调组织架构、建立系统联调管理机制、编制系统联调实施方案、形成系统联调规章制度、预防处置系统联调问题事件、总结归档系统联调过程资料等。4.2 系统联调组织架构系统联调组织架构与传统公交线路相比,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安装部署更复杂、运营场景更多样、联合调试更严格,对组织机构的集中度、执行力、专业性要求更高。系统联调工作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系统联调中的各个环节,基于各城市公交(集团)公司或城市巴士(集团)公司的现行组织架构,按照高效协调组织、运营管理需要、专业技术要求、规章制度体系等原则,建立系统联调工作管理机制,由运营单位、整车厂、系统开发单位、等相关单位人员参与。4.3 系统联调管理机制系统联调管理机制系统联调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系统联调的各项工作,全面领导运营单位、整车厂、系统开发单位、路侧建设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监督各单位按职责和要求开展系统联调相关工作,指导开展联调计划发布、实施方案审批、联调进度督促、争议问题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宜由城市公交(集团)公司或城市巴士(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担任总顾问,相关科技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运营单位、整车厂、系统开发单位、路侧建设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任组员,利于资源统筹和工作协同。为高效推进系统联调工作,领导小组宜下设若干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和开展系统联调工作,实施小组设置及职责划分建议采用以下原则:(1)总体统筹小组)总体统筹小组负责全面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决策部署,包括日常管理、计划发布、方案审核、15跟踪督办、协调沟通等工作,按照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联调工作协调推进例会。(2)计划编制小组)计划编制小组负责编制系统联调计划、实施方案、规章制度等,对系统联调归档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对系统联调各阶段、各科目输出结果进行审核评估,定期形成汇报材料和总结报告。(3)联调实施小组)联调实施小组负责按照实施方案具体落实各项实施准备和联调科目执行工作,对联调过程进行记录整理形成各阶段、各科目系统联调报告,并对系统联调出现的问题按照督办要求进行整改处理和整改汇报。(4)安全技术小组)安全技术小组负责具体落实系统联调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工作,建立安全风险预防、安全隐患排查、应急处置预案等安全管理体系,对相关违章及存在安全隐患责任部门进行通报。(5)综合保障小组)综合保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系统联调相关宣传、交通、后勤、安保、场地等工作。4.4 系统联调实施方案系统联调实施方案按照系统联调阶段划分,对各阶段人员要求有所不同:(1)单系统调试阶段宜由该系统生产、开发、建设或管理单位牵头,所属单位人员负责调试的组织和开展。在调试前,所属单位宜根据系统预期设计功能编制该系统的单系统调试方案作为调试实施依据,并制定调试结果评定标准及考核办法,对不满足功能要求的科目进行重测及考核。所属单位参与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宜统一归口至运营单位,由运营单位牵头实现闭环处置。(2)为充分保证系统联动能力符合运营实际需求,场景联调阶段、全栈总联调阶段和演练联调阶段宜由运营单位牵头实施,整车厂、系统开发单位、路侧建设管理单位及其他单位共同参与,运营单位一线人员(安全员、调度员、保修工等)负责具体操作,运营单位管理人员同步参与。场景联调阶段、全栈总联调阶段和演练联调阶段实施前,运营单位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召开联调准备会,16对人员安排、场地布置、测试内容及前置条件等进行检查落实,确需取消的科目应报审通过。4.5 系统联调规章制度系统联调规章制度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涉及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多种系统和运营单位、整车厂、系统开发单位、路侧建设管理单位等多方单位,健全可行的的系统联调规章制度是保障系统联调工作能够安全和高效实施的前置条件。(1)安全管理类制度)安全管理类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区域分级管理、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预案、安全应急演练等。(2)质量验收类制度)质量验收类制度包括系统设计要求、系统验收标准、过程数据记录、结果审核办法、定期汇报机制、现场巡查机制、问题闭环整改等。(3)协调考核类制度)协调考核类制度包括协调沟通机制、考核管理办法、定期调度机制、进度督办机制等。(4)操作流程类制度)操作流程类制度包括岗位人员配置、设备操作培训、现场管理机制、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等。(5)文档物料类制度)文档物料类制度包括实施计划、实施方案、测试记录、整改记录、定期汇报、会议记录、总结报告等文档资料的记录、保存、备份、汇总、归档及系统联调相关物料的布置准备和清点归库等。4.6 系统联调预防处置系统联调预防处置预防和处置系统联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事件是保障系统联调能够按照计划和方案安全有序执行的重要措施,在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过程中宜结合系统性预防措施和快速响应机制,按照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持续改进的策略,通过风险排查预判、标准化操作流程、安全演练培训、安全冗余设计、分级分类响应、事件应急预案、问题闭环管理、事后分析与改进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17系统联调风险。4.7 系统联调完成总结系统联调完成总结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的总体实施计划、实施方案、评价标准、测试记录、整改记录、定期汇报、会议记录、总结报告等文档资料和相关物料应在系统联调完成后进行逐一整理并归档,与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和运营场景预案共同作为自动驾驶公交核心资料对运营管理及后续线路筹备组织进行指导。185 科目设置科目设置5.1 科目设置科目设置原则原则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科目设置宜按照单系统调试、场景联调、全栈总联调、运营演练阶段性要求,对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不同系统进行针对性科目设置。其中,单系统调试阶段围绕系统预期设计要求,结合不同系统参在公交运营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科目设置;场景联调阶段围绕公交运营场景预案,根据正常类、故障类、应急类运营场景对系统要求的不同进行系统联合调试;全栈总联调阶段围绕安全管理、行车管理、服务管理等六类制度进行系统与规章制度体系匹配度测试,验证检验自动驾驶规章制度体系和岗位配置策略在运营中的可行性。同时,系统联调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线路的实际情况对系统联调科目进行差异化设置。结合自动驾驶功能和公交运营特性,系统联调科目设置宜按以下原则开展:(1)围绕行车过程安全性,对自动驾驶功能、人工介入切换、故障自检功能、车路协同等进行测试和验证。(2)围绕信息流转高效性,对车辆状态同步、故障事件联动、应急事件联动等进行测试和验证。(3)围绕运营服务满意度,对行车调度指令、信息展示发布、票务客流联动、公交语音播报等进行测试和验证。(4)围绕运营支撑契合度,对运营信息管理、车辆充电管理、车辆停放管理、车辆运维管理等进行测试和验证。5.2 阶段性科目设置阶段性科目设置结合自动驾驶功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公交运营特性,为充分验证系统功能,各阶段联调科目设置及测试内容宜包含以下方面,样例详见 6.2 成都自动驾驶公交 1 号线系统联调科目设置。5.2.1 单系统调试阶段科目设置单系统调试阶段科目设置(1)车辆系统)车辆系统车辆系统联调包括整车、自动驾驶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测19试。(2)路侧基础设施系统)路侧基础设施系统包括路侧感知子系统、路侧通信子系统等测试。(3)云控平台系统)云控平台系统包括云基础设施层、基础平台能力层、基础应用支撑层、安全支撑体系等测试。(4)BRT 站台系统站台系统包括公交站台网络数字视频设备、公交站台信息显示屏、站台车门联动等测试。(5)运营支撑后台系统运营支撑后台系统包括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公交维保管理系统、公交场站管理系统、票务平台系统、公众信息发布系统等测试,(6)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光纤宽带网络通信、蜂窝无线网络通信、V2X 车路直连通信等测试。5.2.2 场景联调阶段科目设置场景联调阶段科目设置运营场景系统联调是系统联调工作的重点环节,宜由运营单位按照运营场景预案组织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实践检验的方式对自动驾驶公交运营全周期的各类场景中的系统核心功能和联动功能进行充分验证,测试内容包括正常类运营场景、故障类运营场景、应急类运营场景三类场景下的细分场景逐项进行系统联调测试。5.2.3 全栈总联调阶段科目设置全栈总联调阶段科目设置自动驾驶公交全栈总联调是模拟整个自动驾驶公交运营过程对车辆、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运营支撑后台等所有相关系统进行综合性系统联调,验证自动驾驶全系统能够进行稳定有序地协同运转。5.2.4 演练联调阶段科目设置演练联调阶段科目设置自动驾驶公交演练联调是基于企业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自动驾驶公交运营组织演练,实现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与自动20驾驶公交各项系统相互契合匹配,包括安全管理类制度、行车管理类制度、服务管理类制度、维护维修类制度、操作规程类制度、应急处置类制度共六类演练联调。216 应用案例应用案例6.1 成都自动驾驶公交成都自动驾驶公交 1 号线概况号线概况成都自动驾驶公交 1 号线是成都市第一条拟公开运营的“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公交线路。1 号线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线路长度 12 公里,设站 7 对,包括 1 对地铁接驳站。车辆采用 6.5 米 TEG6651BEV01 型智能驾驶公共汽车,最高设计运行速度 69km/h。线路初期采用定时发车,不经过隧道、桥梁、高速、匝道等路段。成都公交集团在线路筹备组织阶段即确立了“以场景定系统”的指导思想,并进行了前瞻性的运营场景建设和系统联调组织。1 号线系统联调工作由集团公司专项领导小组统筹指挥,由运营单位、整车厂、系统开发单位、路侧建设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共同全程参与系统联调的筹备、实施、整改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总顾问,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担任组长,集团下属各部门、各公司及参与单位均在领导小组指挥下统一开展系统联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全面推进运营场景建设和系统联调工作。具体实施计划包括:(1)准备阶段基于自动驾驶公交运营场景预案,编制运营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确定系统联调科目,制定验系统联调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依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系统联调筹备组织,检查系统联调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在方案审核通过和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后按照实施方案按阶段逐项进行科目测试,记录系统联调测试过程。(3)总结阶段审核评估阶段性和整体性系统联调结果,按照标准要求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并在整改后进行二次验证和汇报,全部应测科目均合格通过视为本阶段完成条件,在系统联调所有阶段均完成后编制系统联调总结报告,并进行文档资料和物料归档归库。226.2 成都自动驾驶公交成都自动驾驶公交 1 号线系统联调科目设置号线系统联调科目设置类别类别科目科目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单系单系统调统调试阶试阶段段自动驾驶功能验证自动驾驶功能验证最高限速标志牌识别最低限速标志牌识别单车道最高限速&最低限速标志牌识别多车道的最高限速&最低限速标志牌识别多车型的不同车速限制标识识别解除车速限制标识识别最高道路限速标记识别最低道路限速标记识别停车让行标志/标线识别人行横道线识别车道线识别禁止类标识牌指示牌标志其他类标志左转通过交叉路口,左转向灯为红灯左转通过交叉路口,左转向灯为绿灯直行通过交叉路口,直行信号灯为红灯直行通过交叉路口,直行信号灯为绿灯右转通过交叉路口,右转信号灯为红灯右转通过交叉路口,右转信号灯为绿灯左转通过交叉路口,左转信号灯由绿灯切换为红灯直行通过交叉路口,直行信号灯由绿灯切换为红灯右转通过交叉路口,右转信号灯由绿灯切换为红灯左转通过交叉路口,左转信号灯为黄闪灯直行通过交叉路口,左转信号灯为黄闪灯右转通过交叉路口,左转信号灯为黄闪灯相邻车道车辆变道驶入自车道自车道跟车行驶,相邻车道车辆变道23驶入自车道自车道车辆变道驶入相邻车道(前方无新目标车)自车道车辆变道驶入相邻车道(前方有新目标车)自车道前方车辆减速靠边停车(超车)自车道前方岔口有车辆汇入自车道前方岔口有车辆汇出前方车辆靠边停车前方车辆加速驶离弯道上自车道有车辆行驶弯道上相邻车道有车辆行驶对向车辆变道对向车辆跨车道分隔线变道超车相邻车道有障碍物自车道中间有障碍物,相邻车道无干扰车自车道中间有障碍物,相邻车道有并排行驶的干扰车自车道中间有障碍物,相邻车道有快速接近的干扰车误作用测试车辆前方有 VRU 同向相遇车辆前方有 VRU 对向相遇车辆直线行驶,车辆前方远端有 VRU横穿马路车辆直线行驶,车辆前方近端有 VRU横穿马路车辆转向(左转、右转、掉头)后,车辆前方有 VRU 横穿马路直道稳定跟车行驶弯道稳定跟车行驶直道跟车起停行驶弯道跟车起停行驶直道跟车,相邻车道有同向干扰车弯道跟车,相邻车道有同向干扰车直道跟车,相邻车道有对向干扰车弯道跟车,相邻车道有对向干扰车直道跟车,相邻车道有同向车辆切入后切出弯道跟车,相邻车道有同向车辆切入后切出相邻车道无车辆相邻车道有并行车辆24相邻车道有快速接近车辆相邻车道前方有障碍物相邻车道前方或后方有弱势群体自车道有低速行驶车辆,相邻车道无车辆自车道有低速行驶车辆,相邻车道有同向并行车辆自车道有低速行驶车辆,相邻车道有同向快速接近车辆自车道有低速行驶车辆,相邻车道有对向行驶车辆前方自车道减少且相邻车道无车前方自车道减少且相邻车道有同向并行车辆前方自车道减少且相邻车道有同向快速接近车辆前方车道减少且相隔车道后方车辆并入相邻车道前方有低速行驶车辆,相邻车道无其他车辆无信号灯交叉路口无干扰车通行无信号灯交叉路口有干扰车通行无信号灯交叉路口有弱势群体通行环形路口无干扰车通行环形路口有干扰车通行前方有静止车辆前方有低速行驶车辆前方目标车辆急减速前方有弱势群体从远端横穿马路前方有弱势群体从近端横穿马路前方有弱势群体同一车道同向相遇前方有弱势群体同一车道逆向相遇跟车行驶,前方车辆遇到弱势群体、静止车辆或障碍物等多方接口联调多方接口联调车路协同接口联调车云协同接口联调路云协同接口联调公交运营调度系统与车辆接口联调公交维保管理系统与车辆接口联调公交场站管理系统与车辆接口联调票务平台系统与车辆接口联调公交运营调度系统与云控平台接口联调公众信息发布系统与车辆接口联调25车辆系统调试车辆系统调试车辆外观检查测试车内必备及功能性设备检查测试车辆故障状态自检测试转向制动测试信号照明测试侧倾稳定性测试设计运行速度测试车载调度一体机测试车载刷卡机测试人机信息交互屏测试车门防夹测试连续记录触发试验数据存储机制试验数据防篡改、防止非授权删除试验电气性能试验防尘防水试验环境耐候性试验机械性能试验化学负荷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正面或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侧面碰撞试验触发试验数据准确性验证试验外部连接通用安全测试外部接口安全测试通信安全测试软件升级安全测试数据安全测试路侧基础设施路侧基础设施系统系统调试调试车道覆盖率测试感知时间精度测试感知时延测试消息输出频率测试交通参与者的感知功能完整性测试类型识别测试定位精度测试尺寸检测精度测试速度检测精度测试航向角检测精度测试多目标跟踪精度测试交通事件感知功能测试交通事件感知性能测试交通参数感知功能测试交通参数感知性能测试26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PC5 接口测试Uu 接口测试MAP 消息收发测试SPAT 消息收发测试RSM 消息收发测试RSI 消息消息收发测试发射机测试接收机测试解调性能测试云控平台系统调试云控平台系统调试资源弹性扩容测试架构高可用测试容灾备份测试异构兼容测试资源监控测试服务管理编排测试接入管理功能测试数据采集功能测试数据存储功能测试数据共享功能测试数据分析功能测试监控管理功能测试数据管理功能测试运维管理功能测试信息发布功能测试端侧设备接入安全测试第三方平台接入安全测试云基础设施安全测试应用服务提供安全测试密码安全测试个人信息安全测试BRT 站台系统调试站台系统调试网络数字视频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信息显示屏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BRT 站台车门联动场景场景联调联调正常运营场景系正常运营场景系统联调统联调行车前准备行车前准备安全员信息上传测试车辆运营状态同步测试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刷卡机信息同步测试待发班准备待发班准备车载空载自动开启测试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调度指令到车联动自动发车自动发车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调度指令到车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27车辆自动驾驶发车功能测试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一般巡航及行车识一般巡航及行车识别类场景别类场景车辆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车路协同测试车辆与云控平台信息数据联动车辆与公交运营调度系统监控指挥联动行车中检查行车中检查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运营中故障情况联动自动进站自动进站车辆到站语音报站测试车辆到站转向灯测试车辆自动驾驶进站功能测试到站上下客到站上下客站台门联动上客监票上客监票车载刷卡机乘车支付联动关门及自动出站关门及自动出站车辆自动驾驶出站功能测试到达终点站到达终点站车辆自动驾驶进站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车辆回场车辆回场公交场站管理系统车辆入场联动车辆运营状态同步测试车辆充电车辆充电公交场站管理系统车辆充电联动车辆运营状态同步测试车辆保洁清洗车辆保洁清洗公交场站管理系统车辆清洗联动车辆运营状态同步测试车辆保养车辆保养公交维保管理系统车辆保养计划及流程监控联动车辆运营状态同步测试车辆自动驾驶功能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检验检验车辆自动驾驶封闭道路测试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地图新增及变更地图新增及变更车辆自动驾驶地图测试故障运营场景系故障运营场景系统联调统联调自动驾驶硬件及软自动驾驶硬件及软件系统故障件系统故障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自动驾驶云平台功自动驾驶云平台功能故障能故障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车辆制动故障车辆制动故障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车辆转向故障车辆转向故障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车辆抛锚车辆抛锚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28车辆爆胎车辆爆胎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车辆侧翻车辆侧翻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应急运营场景系应急运营场景系统联调统联调遇网络攻击遇网络攻击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遇治安事件遇治安事件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遇公共安全事件遇公共安全事件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遇交通事故遇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应急行车识别类场应急行车识别类场景景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逆光逆光/强反射干扰车强反射干扰车辆行驶辆行驶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电磁干扰影响自动电磁干扰影响自动驾驶系统驾驶系统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遇极端天气或自然遇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灾害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车辆通过临时交通车辆通过临时交通管制区管制区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应急车辆避让应急车辆避让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遇障碍物遇障碍物/道路施工道路施工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遇道路积水遇道路积水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遇道路深坑遇道路深坑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29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遇安全员突发疾病遇安全员突发疾病或身体不适或身体不适车辆自动驾驶针对性功能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乘客途中解开安全乘客途中解开安全带或站立带或站立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车辆语音播报功能验证乘客带危险物品上乘客带危险物品上车车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车辆语音播报功能验证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乘客上下车被夹或乘客上下车被夹或物品被夹物品被夹车门防夹测试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遇其他突发事件遇其他突发事件车辆驾驶模式切换测试车辆故障状态自检及同步联动公交维保管理系统道路救援联动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运营事件信息流转联动全栈总联调阶段全栈总联调阶段公交运营全流程模拟测试演练演练联调联调阶段阶段安全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安全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安全风险预防测试安全隐患排查测试安全预警预案测试行车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行车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应急调度指挥测试运营事件信息流转及处置测试极端天气预防测试服务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服务管理类制度演练联调现场事务处置测试舆情预防及处置测试信息发布全流程测试热线服务及诉求处置测试维护维修类制度演练联调维护维修类制度演练联调车辆维护保养全流程测试通信网络故障维修测试云控平台故障维修测试操作规程类制度演练联调操作规程类制度演练联调自动驾驶公交“三检制”测试自动驾驶公交场景测试应急处置类制度演练联调应急处置类制度演练联调预警发布及响应测试突发事件响应及处置测试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目 录1.节能与智能网联汽车演进.32.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域介绍及测试.42.1.域控制器板内高速信号测试.72.1.1 PCIe Gen 2/3/4 测试.72.1.2 MIPI 系列总线介绍与测试.122.2.车内异步串行总线测试.492.2.1 LVDS(GMSL、FPDLINK)介绍与测试.492.3.汽车以太网测试.542.3.1 以太网测试挑战:测试多条总线.562.3.2 XFI 介绍与测试.582.3.3 泰克汽车以太网解决方案.602.4.车内消费类接口测试.642.4.1 Display port 及 eDP 介绍与测试.642.4.2 HDMI 介绍与测试.692.4.3 V-BY-ONE 介绍与测试.762.4.4 USB 3.2 介绍与测试.872.5.电磁兼容性调试与测试.922.5.1 测试项目与条件.922.5.2 测试标准.932.5.3 预一致性测试.933.附录:参考文献.994.附录:GMSL 及 FPDLINK 背景 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1.节能与智能网联汽车演进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能源、互联和智能三大革命。能源革命是指传统动力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汽车产品结构向“绿色低碳、智能网联”转型,带来了汽车产业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引领全球汽车技术创新发展。受此影响,“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技术成为新的汽车核心技术,围绕“三电”将出现并行于传统动力系统产业链的全新产业链。互联革命和智能革命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密不可分。互联化和智能化技术也将成为新的汽车核心技术。在此背景下,汽车产品也将发生六大突破性变化:一是由信息孤岛向智能终端转变;二是由人驾驶车向车自动驾驶转变;三是由耗能机械向可移动的储能供能单元转变;四是由拥有使用向共享使用转变;五是由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六是由移动工具向出行服务转变。因而,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将叠加交汇,并实现大规模协同发展。产业边界不断扩展且渐趋模糊,了传统整车企业、供应商和经销商以外,“电池、电机、电控”企业、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全新硬软件科技公司、新的运营商/服务商/内容商以及新基础设施公司等正在快速融入汽车产业。带来了汽车产业生态系统的“开源创新、开放融合”。【1】总的来说,汽车行业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带来了产业生态的融合转变,对于传统汽车行业的工程师带来了新的技术与应用,同时也让新融入行业角色的工程师要更好的结合汽车行业的特点来进行创新和应用,都是新的令人激动的挑战!图 1.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开放融合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域介绍及测试汽车的“信息化、智能化”为汽车行业带来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概念。它代表着车内软件的数量和价值(包括电子硬件)超过了机械硬件,代表着汽车行业的逐步转型,从高度的电子机械终端到智能、可扩展的移动电子终端并可持续升级。要成为如此智能的终端,汽车必须预先嵌入高级的硬件,而硬件的功能和价值通过整个生命周期中的 OTA 逐渐激活及增强。行业的价值链将从一站式的硬件销售变成持续的软件和服务优化,而消费者也期望汽车有类似智能手机的行为的客户感受。因此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EEA)需要从传统的分布式模型向中心化、简介化、可扩展化演进。概括的说,EEA 的演进将通过集成、域中心化及车中心化三步演进,如下图所示【2】:当前车内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功能型的域集中形式为主,比如将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整合为“车控域”;“智能座舱域”将取代原有的信息娱乐域,实现人机交互和 T-box 集成功能;“自动驾驶域”将负责高级自动驾驶的感知、规划和决策。当然造车的新势力会更进一步的采用域中心化及车中心化的先进架构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实现“跨域融合”。智能座舱作为与消费者最直接的接触空间,是客户交互体验差异化的关键,汽车行业中的热点并且不断的加速演进。这也带来了智能座舱在数字仪表、信息娱乐、等多个显示域实现 HMI 的无缝连接,并且屏幕的尺寸也越来越大,多模交互、中控多屏以及智能联屏是智能座舱发展的趋势。图 2.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路线 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3.智能座舱示意图参考海思图 4.不断推进的分辨率及 SERDES 高速接口如下图所示,参考华为海思的智能座舱框图,典型的座舱域控制其中可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显示高速总线,比如 GMSL/FPD-LINK/MIPI DSI/CSI 等连接多种屏幕,同时也包含了各种车内互联接口,比如 CAN/CAN-FD/USB2.0/100BASE-T1 等用于与座舱中各种传感器、音频设备等外设的互联,从而可以通过硬件架构的集中和统一的智能化处理带来更丰富的沉浸式用户体验。作为设计者要面对下一代高速的视频及外设接口信号完整性,冗余的硬件设计满足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迭代升级要求,轻量化及降低线束,以及更低的功耗等等各种挑战。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自动驾驶域涉及到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层面,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驱使着自动驾驶算力的不断增加以及融合感知能力的不断增强。这都使得传感器接口数量和带宽都高速增长,涉及到MIPI D-PHY/CPHY/SERDES/车载以太网等等高速互联接口;以及内部计算接口总线、存储总线、芯片互联总线诸如PCIe Gen3/4、LPDDR4/5、XFI 等等。这都为硬件工程师带来不断提升的高速信号完整性及电源完整性设计与测试的挑战。以下将会对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下,智能座舱域及自动驾驶域内部涉及到的各类高速总线信号完整性及电源完整性测试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汽车行业工程师们能够应对日益提升的汽车硬件设计域测试要求。图 5.自动驾驶域示意图图 6.参考 nVidia Orin 计算平台示例 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7.PCIe 典型应用场景2.1 域控制器板内高速信号测试2.1.1 PCIe Gen 2/3/4 测试PCIe 总线简介PCIe 是数据中心和客户端应用中使用的主要的新兴高性能存储和串行总线。PCIe 在外设之间实现了数据通信。下图为 PCIe 总线传统的典型应用场景:由于汽车向“信息化、智能化”不断演进,汽车也越来越像移动的数据中心,承载着大量的计算场景,从而PCIe 的大量使用也是必不可少,并且速率也在随着芯片算力、消费接口升级而不断提高。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8.PCIe 链路层级示意及链路实现方案与任何串行数据标准一样,PCI Express 可以视作“由多个层组成的堆栈”,堆栈中包括通过传输介质传送电子信号的物理层;把信号解释为有意义的数据的逻辑层;传输层等等。每个层有相应的标准和一致性测试程序。而其中 PHY 层(物理层)涵盖了两个子层:逻辑层和电气层。PHY 的物理部分处理高速串行分组交换和电源管理机制。PHY 的逻辑层处理复位、初始化、编码和解码。电气子模块和逻辑子模块还可能包括特定标准功能。PCI Express 链路由称为通路的双单工传输方案集合组成。每条通路有一个发送和接收差分对,每条通路共有四根走线(以图中的 PCIe x4 链路为例)。PCIe 标准由 PCI-sig 组织负责维护,从机械接口来看有 CEM 等形式,并具备一致性测试要求;而对于芯片到芯片的连接,则有PCIe的Base规范来进行规定,但是没有一致性要求。其主要的信号特点:1.采用 AC 耦合的差分信令传输2.应用 100MHz 的参考时钟,既可以是公共时钟也可以是分离时钟3.总线宽度可扩展,包含 x1、x2、x4、x8、x16 通路数目4.可扩展传输速率,包含 2.5GT/s(Gen1)、5GT/s(Gen2)、8GT/s(Gen3)、16GT/s(Gen4)等等5.多种连接方式,如 CEM、U.2、M.2 及 PCB 直连等。 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9.PCIe 标准分类图 10.PCIe 典型链路测试示意如下图所示,典型的整条高速串行链路由发射机、信道及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对于芯片到芯片的PCIe链路,通常标准会定义在发射机引脚进行测试,并满足 PCIe Base 的规范要求。由于 PCIe 芯片中还包含了发射机及接收机均衡以抵抗信道的衰减;所以调试时往往还需要嵌入信道的模型,并模拟 PCIe 芯片的接收机均衡来评估芯片内部进行均衡后的信号质量。而这些往往都可以在示波器的软件中进行模拟。1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PCIe 链路性能列在下面以供参考:PCIe 特征Gen1Gen2Gen3Gen4Gen5传输速率2.5GT/s5GT/s8GT/s16GT/s32GT/s编码方式8b/10b8b/10b128b/130b128b/130b128b/130b总体带宽0.25GB/s(x1)至4GB/s(x16)0.5GB/s(x1)至8GB/s(x16)0.985GB/s(x1)至15.754GB/s(x16)1.969GB/s(x1)至31.508GB/s(x16)3.938GB/s(x1)至63.051GB/s(x16)发射机均衡3.5dB3.5dB6dB3-Tap FFE,P0-P103-Tap FFE,P0-P103-Tap FFE,P0-P10接收机均衡未规定未规定CTLE 及1-Tap DFECTLE 及2-Tap DFECTLE 及3-Tap DFE在实际应用中,PCIe 速率是向下兼容,比如 Gen4 的发射机也会兼容 Gen1、2、3 的所有速率和均衡方式,并且通过协商的方式决定最终的链路工作模式;假如我们需要进行所有发射机和接收机均衡的调试和评估,需要非常纷繁复杂的测试手段。泰克 PCIe 测试解决方案泰克PCIe测试解决方案不仅仅针对PCIe 一致性测试,而且也支持 PCIe Base 测试所需要的测量项目,并且具备优异的三模测试探头、功能完备的串行数据链路分析软件(SDLA)及协议解码功能,可以让我们在PCIe 的调试、测试和评估中得心应手。泰克的 SDLA 串行链路分析软件支持针对发射机、接收机均衡模拟,以及信道的嵌入与去嵌,因而在进行复杂的 PCIe 链路的模拟中通过一次测试模拟出不同均衡下,针对不同信道模型各个节点的波形进行分析比对:图 11.泰克 PCIe Base 测试软件图 12.泰克 SDLA 串行链路分析软件图 13.SDLA 支持丰富的信道模型类型并且 SDLA 支持丰富的信道模型嵌入和去嵌,最大程度提高测试的便利性,比如单端或差分 S 参数,示波器及探头模型、传输线模型、RLC模型、传递函数等等: 1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4.SDLA 支持 IBIS-AMI 模型图 16.泰克 PCIe 协议解码功能,并能实现点击任意符号波形自动跳转到对应位置功能图 15.泰克 SignalCorrect 信道测试建模功能接收机均衡除了支持自定义 CTLE、FFE/DFE 均衡设定外,同时也支持 IBIS-AMI 模型,真实模拟芯片的均衡能力:此外,泰克还提供了 SignalConnectTM 信道测量建模功能,方便直接对信道进行测量和生成模型,并方便快捷的导入至 SDLA 中进行链路分析:在调试与评估中,泰克还提供了 SR-PCIe 协议解码功能,帮助发现并定位通信链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推荐的示波器的选择如下表:PCIe 代次及速率推荐示波器带宽2.5GT/s(Gen 1.0/1.1)DPO/MSO70000 Series(6 GHz or higher bandwidth models required for compliance testing)5GT/s(Gen 2.0)DPO/MSO70000 Series(12.5 GHz or higher bandwidth models)8GT/s(Gen 3.0)DPO/MSO70000 Series(12.5 GHz or higher bandwidth models)16GT/s(Gen 4.0)DPO/MSO70000 Series(25 GHz or higher bandwidth models)32GT/s(Gen 5.0)DPS7000SX Series(50 GHz or higher bandwidth models),DPO/MSO70000 Series(33 GHz or higherbandwidth models for Gen5 CEM testing)总体来说,泰克 PCIe 解决方案提供完备的软件支持PCIe Base 及 CEM 一致性测试,提供丰富的调试工具如 SDLA、SignalCorrect、协议解码等,使得 PCIE在芯片到芯片互联的测试与评估更加简单快捷,让产品可以更快投放到市场,从而获得竞争优势。1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1.2 MIPI 系列总线介绍与测试MIPI 协会成立于 2003 年,最早致力于开发移动及移动相关产品的接口软硬件标准,由于其影响力和快速发展,如今每一台智能手机中都应用到不止一项 MIPI标准。如今 MIPI 协会移动相关的接口标准更是关注图 17.MIPI 标准族在汽车中的应用于汽车及 IOT 的应用。如下图所示,MIPI 的标准族包含了汽车中的摄像头、音视频、无线互联、车载网络、存储、传感器等等各类应用场景,并得到了各大厂商的广泛应用。 1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在汽车内针对不同的多媒体接口,MIPI 标准的列表如下,比如 MIPI 的 C-PHY、D-PHY 物理层,涉及到高级辅助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中存储相关的 UFS 接口图 18.MIPI 接口标准一览所用的 M-PHY 标准;甚至目前正在稳步推荐的汽车SERDES 总线标准 A-PHY 等等。1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标 准 族 的 D-PHY、C-PHY、M-PHY、A-PHY 等物理层标准具备了丰富的信号调制格式和特征来应对车内复杂的应用场景,如下图所示,各种各样的调制方式、时钟模式以及工作模式都给工程师学习和了解这些标准,并进而进行快速准确的验证测试带来了太多的挑战。本章将对 MIPI 的这些总线标准进行信号特征以及测试方法的分析,方便工程师更快的入手信号的测试验证。图 19.MIPI 多个物理层规范信号特征一览 1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D-PHY 概览MIPI 联盟将 D-PHY 定义为可重复使用、可扩展的用于连接各种组件的物理层,例如相机和显示器以及下一代车内智能终端的基带处理器。与许多现有接口不同,D-PHY 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可以在差分(高速)和单端(低功耗)模式实时取决于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或节省电力以延长电池寿命。D-PHY 接口能够以单工或双工配置运行,具有单个数据通道或多个数据通道,可根据需要灵活的配置利用链路。此外,时钟始终是单向的(主到从)并且与数据处于正交相位。具有捕捉或播放高清视频的能力的相机系列接口(CSI-2)和显示串行接口(DSI)是两种承载图像数据的基于数据包的高级协议,这些协议都使用 D-PHY 物理层。并且 D-PHY 标准是后向兼容,即最新的 D-PHY 标准是基于旧的 D-PHY 标准加入新的特点而制定的,所以推荐一直跟进最新的 D-PHY 标准。图 20.MIPI D-PHY 信号示意MIPI D-PHY 信号特征D-PHY 标准定义为源同步可扩展总线,最少由一个时钟通道和一个数据通道组成,也就是最少 4 根传输线。上图示意的是一个数据通道与一个时钟通道的信号特征。对于数据通道来说,其具备两种工作模式:高速模式(HS mode)以及低功耗模式(LP mode)。在高速模式中,数据信号通过时钟通道的双沿(DDR 模式)进行采集判决,高速信号的差分电压约为 200mV,而目前的数据速率达到 D-PHY 2.1 的4.5Gbps,其包含了两种数据状态:差分的“1”以及差分的“0”。而在低功耗模式中,这一对差分线就转变成了两根独立的单端信号,信号摆幅为 1.2V,最大的信号速率为10Mbps,其数据状态标识为:LP-00、LP-01、LP-10以及 LP-11,数字代表了对应的单端信号线此时的电平,而此时并不需要时钟通道进行判决,而是通过数据通道之间两个单端信号的交叉跳变获得判决时钟。1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具体的链路状态表示如下图所示:图 21.MIPI D-PHY 链路状态表示在一个完整的高速数据突发过程中,D-PHY 会从 LP模式切换进入到 HS 高速模式进行高速数据的传输,这其中信号的幅度以及端接阻抗都会发生改变。在高速模式下,每根线的端接阻抗为 50 欧姆,而在单端LP 模式下,每根线的端接阻抗就变成了相应的高阻。当高速模式下最后一个比特翻转持续时间超过 TEOT时,D-PHY 链路又将切换到 LP 低功耗模式。具体的突发过程如下图所描述:图 22.D-PHY 高速数据传输发射机状态机描述 1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由于存在不停的 HS 以及 LP 模式的不断切换,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切换时序测试,如图 4 所示。而对于时钟通道来说,也存在同样高速及低功耗模式,如下图所示:时钟通道必须要在数据通道进入 LP 模式之后进入 LP模式,并在数据通道进入 HS 模式之前进入 HS 模式以确保 D-PHY 的正常运行。其模式切换的方式与数据通道一致。图 23.D-PHY Clock HS 及 LP 模式示意1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D-PHY 一致性测试要求MIPI 协会也会针对不同的 PHY 物理层标准制定一致性测试要求(Conformance Test Suites),旨在增加 PHY 标准的互联性,但并没有强制的认证要求。目前 CTS 版本已经更新到 D-PHY 2.1 版本的 CTS 1.0。在一致性测试要求中,和发射机相关的测试列在如下列表中,以分组的形式列出:MIPI D-PHY2.1 CTS 1.0 发射机一致性测试要求1.数据通道 LP-Tx 信令测试要求Test 1.1.1 Data Lane LP-TX Thevenin Output High Level Voltage(VOH)Test 1.1.2 Data Lane LP-TX Thevenin Output Low Level Voltage(VOL)Test 1.1.3 Data Lane LP-TX 15%-85%Rise Time(TRLP)Test 1.1.4 Data Lane LP-TX 15%-85ll Time(TFLP)Test 1.1.5 Data Lane LP-TX Slew Rate vs.CLOAD(V/tSR)Test 1.1.6 Data Lane LP-TX Pulse Width of Exclusive-OR Clock(TLP-PULSE-TX)Test 1.1.7 Data Lane LP-TX Period of Exclusive-OR Clock(TLP-PER-TX)2.时钟通道 LP-Tx 信令测试要求Test 1.2.1 Clock Lane LP-TX Thevenin Output High Level Voltage(VOH)Test 1.2.2 Clock Lane LP-TX Thevenin Output Low Level Voltage(VOL)Test 1.2.3 Clock Lane LP-TX 15%-85%Rise Time(TRLP)Test 1.2.4 Clock Lane LP-TX 15%-85ll Time(TFLP)Test 1.2.5 Clock Lane LP-TX Slew Rate vs.CLOAD(V/tSR)3.数据通道 HS-Tx 信令测试要求Test 1.3.1 Data Lane HS Entry:Data Lane TLPX ValueTest 1.3.2 Data Lane HS Entry:THS-PREPARE ValueTest 1.3.3 Data Lane HS Entry:THS-PREPARE THS-ZERO ValueTest 1.3.4 Data Lane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s(VOD(0),VOD(1).Test 1.3.5 Data Lane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 Mismatch(VOD)Test 1.3.6 Data Lane HS-TX Single-Ended Output High Voltages(VOHHS(DP),VOHHS(DN)Test 1.3.7 Data Lane HS-TX Static Common-Mode Voltages(VCMTX(1),VCMTX(0)Test 1.3.8 Data Lane HS-TX Static Common-Mode Voltage Mismatch(VCMTX(1,0)Test 1.3.9 Data Lane HS-TX Dynamic Common-Level Variations Between 50 MHz-450MHz(VCMTX(LF)Test 1.3.10 Data Lane HS-TX Dynamic Common-Level Variations Above 450 MHz(VCMTX(HF)Test 1.3.11 Data Lane HS-TX 20%-80%Rise Time(tR)Test 1.3.12 Data Lane HS-TX 80%-20ll Time(tF)Test 1.3.13 Data Lane HS Exit:THS-TRAIL ValueTest 1.3.14 Data Lane HS Exit:30%-85%Post-EoT Rise Time(TREOT)Test 1.3.15 Data Lane HS Exit:TEOT ValueTest 1.3.16 Data Lane HS Exit:THS-EXIT V 1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4.时钟通道 HS-Tx 信令测试要求Test 1.4.1 Clock Lane HS Entry:Clock Lane TLPX ValueTest 1.4.2 Clock Lane HS Entry:TCLK-PREPARE ValueTest 1.4.3 Clock Lane HS Entry:TCLK-PREPARE TCLK-ZERO ValueTest 1.4.4 Clock Lane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s(VOD(0),VOD(1).Test 1.4.5 Clock Lane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 Mismatch(VOD)Test 1.4.6 Clock Lane HS-TX Single-Ended Output High Voltages(VOHHS(DP),VOHHS(DN)Test 1.4.7 Clock Lane HS-TX Static Common-Mode Voltages(VCMTX(1),VCMTX(0)Test 1.4.8 Clock Lane HS-TX Static Common-Mode Voltage Mismatch(VCMTX(1,0)Test 1.4.9 Clock Lane HS-TX Dynamic Common-Level Variations Between 50 MHz-450MHz(VCMTX(LF)Test 1.4.10 Clock Lane HS-TX Dynamic Common-Level Variations Above 450 MHz(VCMTX(HF)Test 1.4.11 Clock Lane HS-TX 20%-80%Rise Time(tR)Test 1.4.12 Clock Lane HS-TX 80%-20ll Time(tF)Test 1.4.13 Clock Lane HS Exit:TCLK-TRAIL ValueTest 1.4.14 Clock Lane HS Exit:30%-85%Post-EoT Rise Time(TREOT)Test 1.4.15 Clock Lane HS Exit:TEOT ValueTest 1.4.16 Clock Lane HS Exit:THS-EXIT ValueTest 1.4.17 Clock Lane HS Clock Instantaneous UI(UIINST)Test 1.4.18 Clock Lane HS Clock Delta UI(UI)Test 1.4.19 TX Spread Spectrum Clocking(SSC)RequirementsTest 1.4.20 Clock Lane HS Clock Period Jitter5.HS-Tx 时钟与数据通道间定时要求Test 1.5.1 HS Entry:TCLK-PRE ValueTest 1.5.2 HS Exit:TCLK-POST ValueTest 1.5.3 HS Clock Rising Edge Alignment to First Payload BitTest 1.5.4 Data-to-Clock Skew(TSKEWTX)Test 1.5.5 Initial HS Skew Calibration Burst(TSKEWCAL-SYNC,TSKEWCAL)Test 1.5.6 Periodic HS Skew Calibration Burst(TSKEWCAL-SYNC,TSKEWCAL)Test 1.5.7 HS-TX Data and Clock Eye DiagramTest 1.5.8 Alternate Calibration Sequence(TALTCAL-SYNC,TALTCAL)Test 1.5.9 Preamble Sequence(TPREAMBLE,TEXTSYNC)Test 1.5.10 Clock and Data Lane TX HS-Idle:THS-IDLE-POST,THS-IDLE-CLKHS0,THS-IDLE-PRE Values6.LP-Tx INIT,ULPS 及 BTA 要求Test 1.6.1 INIT:LP-TX Initialization Period(TINIT,MASTER)Test 1.6.2 ULPS Entry:Verification of Clock Lane LP-TX ULPS supportTest 1.6.3 ULPS Exit:Transmitted TWAKEUP IntervalTest 1.6.4 BTA:TX-Side TTA-GO Interval ValueTest 1.6.5 BTA:RX-Side TTA-SURE Interval ValueTest 1.6.6 BTA:RX-Side TTA-GET Interval Value2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虽然对于 D-PHY 的测试并没有强制的合规要求,但是在 CTS 规范中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度和可重复性,也对待测提出了一定要求,比如:1.待测能够配置通过 HS-burst 发送任意的 CSI 或者DSI 业务码流,但没有指定的测试码型要求。2.待测的 HS-burst 能够发出大概 20K-50K 的 HS 比特长度,并且包含足够多的跳变。3.待测的 HS-burst 的多个突发数据包之间必须要能回到 LP-11 状态。图 24.MIPI D-PHY LP 和 HS 的测试环境配置在发射机测试中也定义了发射机的 LP 和 HS 的测试配置环境:如上图所示,理想的测试环境时待测通过测试载板(TVB)以 SMA 的形式将信号连接至测试的端接板(RTB),然后通过差分探头焊接到 RTB 板上的单端信号(比如:D 、D-、CLK 、CLK-),利用示波器进行测试。 2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C-PHY 概览C-PHY 物理层标准属于高速,带宽利用率更高的标准。与 D-PHY 的差分信号不同,它采用了三相符号的编码方式,通过在一条通道采用 3 根信号线的形式实现每个符号传输约 2.28 比特的更高信道容量。实际上,C-PHY 沿用了 D-PHY 标准的很多内容,并且就是为了与 D-PHY 芯片的引脚共存共用设计,所以有不少芯片就具备“双模”的工作模式。C-PHY 和D-PHY 一样,也具备 HS 和 LP 的工作模式,并且 HS和 LP 之间的切换和 D-PHY 也非常相似。但是 C-PHY也有独有的特性:图 25.MIPI C-PHY 高速信号实例MIPI C-PHY 信号特征C-PHY 采用的 A、B、C 三根线作为一组数据通道,其高速传输的数据信号编码流程是通过将原始的发射信息以 16 比特字为一组,通过符号匹配转化为 3 比特构成的连续 7 个符号,并将 7 个符号通过编码器转化为 A、B、C 上的传输状态;而在接收端将收到的 7个符号再反处理为 16 个接收比特。所以每个符号传输的数据信息即为 16/7,约 2.28 比特,如下图所示:1.与传统的差分线不同,一条 C-PHY 的数据通道由标记为 A、B、C 的三根线组成;2.每个传输的符号中,A、B、C 这三根线两个会设定到相对的电平,而第三根线会端接至中间电平;并且每个符号都会发生信号的跳变;3.信息传输的数据速率约为 2.28 倍的符号传输速率;4.时钟嵌入到数据中,由于每个符号都存在跳变,简化了时钟恢复;5.接收机由三个差分接收机构成,分别对应 AB、BC、CA 的差分接收;6.C-PHY 接口与 D-PHY 接口的引脚可以共存。图 26.MIPI C-PHY 端到端数据传输过程2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由于考虑到时钟嵌入要求的每个符号都要有跳变,3 个比特组成的 7 个符号一共只用到了 8 个状态中的 6 个,所以每一个符号的下一个跳变对应 5 个可能的符号,如下表所示:图 27.MIPI C-PHY 符号状态对照图 29.MIPI C-PHY 电气信号示意概括来说,每个符号都对应于 x,-x, y,-y, z,-z 这个符号的状态合集里,那么编码器就会根据这些状态形成驱动 A、B、C 三根线的电压,如下表所示:图 28.MIPI C-PHY 驱动逻辑对照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实际上 A、B、C 每根线上都存在三个电平 3/4V,1/2V,1/4V,而在接收端通过两两的差分接收,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实际的发射机信号是三电平信号,而在接收判决时对应的“1”和“0”也有“强”和“弱”两种不同摆幅: 2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以上介绍的是 C-PHY 的 HS 工作模式,而与 D-PHY相似,C-PHY 通常也包含 LP 与 HS 交替的工作模式。在 LP 的工作模式下,A、B、C 三根线会单端信号来驱动,存在 4 个可能的状态,分别记为 LP-000、LP-001、LP-100 以及 LP-111,结合 HS 模式下的 6 个状态,总结下来的标识如下表:图 30.MIPI C-PHY LP 与 HS 状态标识表结合这个状态标识表,对于一个完整的 C-PHY 高速数据突发包的传输包含了从 LP 状态到 HS 状态以及最后退出回到 LP 状态的过程,下图参考 MIPI C-PHY标准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文字和实际电气波形示例:2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C-PHY 一致性测试要求C-PHY 标准是后向兼容,即最新的 C-PHY 标准是基于旧的 C-PHY 标准加入新的特点而制定的,所以推荐一直跟进最新的 C-PHY 标准。当前 C-PHY 的一致性图 31.完整的 C-PHY 高速数据突发包过程测试标准 CTS 已经更新到 C-PHY 2.1 版本 CTS 1.0。在一致性测试中,与发射机相关的测试以分组形式,列在如下列表中: 2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D-PHY2.1 CTS 1.0 发射机一致性测试要求1.LP-TX 信令测试需求Test 1.1.1 Thevenin Output High Level Voltage(VOH)Test 1.1.2 LP-TX Thevenin Output Low Level Voltage(VOL)Test 1.1.3 LP-TX 15%-85%Rise Time(tRLP)Test 1.1.4 LP-TX 15%-85ll Time(tFLP)Test 1.1.5 LP-TX Slew Rate vs.CLOAD(V/tSR)Test 1.1.6 LP-TX Pulse Width of Exclusive-OR Clock(tLP-PULSE-TX)Test 1.1.7 LP-TX Period of Exclusive-OR Clock(tLP-PER-TX)Test 1.1.8 tLP-EXIT Value2.HS-TX 信令测试需求Test 1.2.1 tLPX DurationTest 1.2.2 t3-PREPARE DurationTest 1.2.3 t3-PREBEGIN DurationTest 1.2.4 t3-PROGSEQ DurationPTest 1.2.5 t3-PREEND DurationTest 1.2.6 t3-SYNC DurationTest 1.2.7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s(VOD_AB,VOD_BC,VOD_CA)Test 1.2.8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 Mismatch(VOD)Test 1.2.9 HS-TX Single-Ended Output High Voltages(VOHHS(VA),VOHHS(VB),VOHHS(VC)Test 1.2.10 HS-TX Static Common-Point Voltages(VCPTX)Test 1.2.11 HS-TX Static Common-Point Voltage Mismatch(VCPTX(HS)Test 1.2.12 HS-TX Dynamic Common-Point Variations Between 50-450 MHz(VCPTX(LF)Test 1.2.13 HS-TX Dynamic Common-Point Variations Above 450 MHz(VCPTX(HF)Test 1.2.14 HS-TX Rise Time(tR)(OBSOLETE)Test 1.2.15 HS-TX Fall Time(tF)(OBSOLETE)Test 1.2.16 t3-POST DurationTest 1.2.17 30%-85%Post-EoT Rise Time(tREOT)Test 1.2.18 tHS-EXIT ValueTest 1.2.19 HS Clock Instantaneous UI(UIINST)Test 1.2.20 HS Clock Delta UI(UI)(OBSOLETE)Test 1.2.21 HS-TX Eye DiagramTest 1.2.22 HS-TX UI Jitter(UI_JitterPEAK_TX)3.LP-TX INIT,ULPS,以及 BTA 需求Test 1.3.1 INIT:LP-TX Initialization Period(tINIT,PRIMARY)Test 1.3.2 ULPS Exit:Transmitted tWAKEUP IntervalTest 1.3.3 BTA:TX-Side tTA-GO Interval ValueTest 1.3.4 BTA:RX-Side tTA-SURE Interval ValueTest 1.3.5 BTA:RX-Side tTA-GET Interval Value4.HS-TX 突发信令测试需求Test 1.4.1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s Unterminated(VOD(UT)-AB,VOD(UT)-BC,VOD(UT)-CA)Test 1.4.2 HS-TX Differential Voltage Mismatch Unterminated(VOD(UT)Test 1.4.3 HS-TX Single-Ended Output High Voltages Unterminated(VOHHS(UT)(VA),VOHHS(UT)(VB),VOHHS(UT)(VC)Test 1.4.4 HS-TX Static Common-Point Voltages Unterminated(VCPTX(UT)5.HS-TX 校准前导信令需求Test 1.5.1-t3-CALPREAMBLE Duration(Informative)Test 1.5.2-t3-ASID Duration(Informative)Test 1.5.3-t3-CALALTSEQ Duration(Informative)Test 1.5.4-Calibration Preamble t3-SYNC Duration(Informative)2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对于发射机这部分测试要求,如上表所示,根据不同的测试类型进行了分组,对应的分组的测试环境也会略有差别,这样相对于采用一个测试环境来进行所有测试来说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测试结果。根本的原因就是 LP 和 HS 信号的端接方式以及信号的幅度都有明显的差异。具体的测试环境要求如下:待测放置在可以通过 3.5mm 同轴电缆引出的载板上进行信号输出 4 通道的数字示波器,带宽应该大于 C-PHY 信号符号率的 5 次谐波(比如 2.5G 符号率最小需要 7GHz带宽,6G 符号率最小需要 15GHz 带宽,8G 符号率最小需要 20GHz 带宽)3 根同等带宽的高阻抗、低容抗差分探头 3 根 3.5mm 测试电缆 1块MIPI CPHY的参考端接板(Reference Termination Board)1 块 MIPI CPHY 的 LP 容性负载(CLOAD)板 针对上表中第 1、2、4 部分的自动化软件泰克 MIPI D-PHY 及 C-PHY 测试解决方案MIPI 信号测试难点:CTS 测量项繁多:64 for D-PHY,41 for C-PHY HS 和 LP 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的信号完整性和相应时序 使用探头焊接的方式测量 测量精度:使用可靠的算法筛选出特定波形并进行精确测量 被测波形有时候很差 自动检测跳变沿,测量项目 最小化探头的负载效应 板子密度越来越高,测试点很难焊接 自动测试设置,适应 HS 和 LP 模式MIPI D-PHY DSI/CSI 解码在实际调试工程中,工程师通常需要找到设备不正常工作的原因,不仅需要 D-PHY 物理层信号的一致性测试,还需要对 D-PHY 信号的串行触发与解码功能,下面是 D-PHY 信号的解码、同步与错误告警以及协议事件列表导出功能,为 DPHY 信号的开发与调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32.SR-DPHY DSI/CSI 解码选件为了方便工程师远程及在自己的电脑上做分析,泰克还提供了 Tekscope PC 远程控制软件,即可以同时支持从示波器上提取数据,并且还可以提供 MIPI CPHY/DPHY 的 DSI/CSI 数据解码和分析,让每个使用者可以更灵活的复用示波器,以及不同的示波器平台。图 33.Tekscope PC C-PHY 解码示意通过 Tekscope PC 的解码表还可以自动挑战放大解码的区域,并以对应的色彩显示对应的像素。同时在软件中还支持搜索功能,可以在大量的数据中表示出各类数据及具体的数据包,方便定位。D-PHY/C-PHY Tx 物理层测试参考配置针对 MIPI D-PHY 多条差分总线的测试,需要利用三根或四根探头完成对数据和时钟信号的探测,如果时钟是连续时钟,至少需要三根探头完成探测,如果时钟是 Normal 非连续时钟,需要四根探头完成测试;然后利用 D-PHY Tx 物理层一致性测试软件完成全自动化测试。大多数情况采用左下图的连接方式。待测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里面包含 D-PHY 的 Controller 和Device,探头在不破坏系统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连接待测物并测量信号质量;如果被测的芯片,可能采用右下图的连接方式,芯片通过评估板来测量信号质量,只有一个 D-PHY controller 芯片和一些外围电路,通过评估板上的 SMA 接头将信号引出。需要在评估板外接一块终端板(Termination Board)来提供 D-PHY的动态端接,探头连接在端接板上的测试点进行信号观测。图 34.Tekscope PC 解码搜索和定位2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D-PHY 和 C-PHY 测试配置ItemD-PHY示波器带宽 建议 4GHz 带宽或以上(具体参考被测信号数据速率)DPO70kSX 或者 MSO6B 示波器软件选件D-PHY/C-PHY 物理层一致性测试软件、抖动眼图分析软件探头建议三根(连续时钟)或四根(非连续时钟)解码软件D-PHY 触发解码软件(根据需求选择)TekScope PC 版软件以及对应的 MIPI DPHY/CPHY 解码功能图 35.MIPI D-PHY 信号连接方式选择 2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M-PHY 概览随着 ADAS 和 ADS 功能的扩展,对具有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的存储的需求将会增长。通用闪存存储(UFS)是 JEDEC 固态技术协会规范,已成为车辆数据存储的理想标准。UFS 已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存储,为闪存存储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信息娱乐和导航是高性能车载数据存储的主要驱动力。鉴于先进的联网汽车每秒可以收集超过 1 GB 的数据,将所有这些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并返回通常是低效且低效的,因此边缘的存储和计算子系统,车载系统,解决高速处理难题。随着从 ADAS 向半自动和自动驾驶的过渡,这些系统将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旅途中访问的所有城市使用高清地图时。如下图所示,UFS 主机设备通过 M-PHY 接口连接到 UFS 存储设备。M-PHY 是一种差分信号接口,可在离散的工作速率选择和多达四个通道上运行。M-PHY 也可以在没有离散参考时钟和复位信号的情况下运行,如图 32 所示,这是所需的 UFS 配置。UFS 3.0 在 M-PHY Gear 4 上运行,每个通道 11.6 Gbps,或每个方向 23.2 Gbps,最多两个通道。UniPro 是 UFS 存储的传输协议。UniPro v1.8 最有利于汽车应用的特性之一是它能够持续监控前向和反向链路的符号错误率以及接收器性能,使其能够动态地“重新训练”通信通道。如果需要,此功能会更新链路设置,以确保链路以更高的数据速度提供相同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QoS)这两者对于汽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系统会受到环境剧烈变化,有时甚至是极端温度条件的影响。图 36.MIPI M-PHY 在车载存储上的应用3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PHY 信号特征M-PHY 定义了 LANE 作为单向的物理传输通道,其中包含了发射模组 M-TX、接收模组 M-RX 以及互联部分LINE。在 LINE 接口上传输差分的电气信号。一系列的 M-TX 模组或者 M-RX 模组组成 M-PORT 的接口端口。在一个 M-PHY 的链路 LINK 中,包含了不同传输方向的子链路 SUB-LINK 以及相应的 LANE 管理功能,其中所有同向的 LANE 可以组成子链路 SUB-LINK。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方向传输的子链路中 LANE 的数目没有数量一定相等的要求。下图给出了 M-PHY 架构的示意图。图 37.M-PHY 链路架构和定义如上所述,在 LINE 上传输的是差分信令信号,其差分的正向或者负向电平标记为 DIF-P 或者 DIF-N;但在差分线上也存在有 M-RX 保持的差分零电压状态,记为 DIF-Z;而 LINE 上的电压处于浮动状态或没有模组驱动时记为 DIF-Q。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只有 DIF-P 以及 DIF-N 的状态,DIF-Z 只在上电以及省电状态下存在。这里特别注意的是 DIF-P 以及 DIF-N定义为在交叉点在零点的差分信号,这个涉及到了M-PHY 的一些端接特性。图 38.M-PHY 端接示意图如上图所示,M-TX 发射机通过 RSE-TX进行端接驱动,但在 SLEEP 以及 STALL 状态下也存在更高阻抗 RSE-PO-TX。作为接收机则不需要一直保持端接,但在HS-MODE高速状态下必须端接,这点也类似与D-PHY及 C-PHY,具备可切换的端接形式。如果 M-RX 进行了阻抗端接那么 DIF-P 状态可以标记为 DIF-PRT,否则就是 DIF-PNT,对于 DIF-N 状态也是如此进行标记。 3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PHY 除了进行差分的信令传输以外,它的信令模式也包含了 NRZ 以及脉宽调制 PWM 两种模式。对于PWM 调制模式,其特性就是自带时钟属性,因为每一个传输的符号中都包含了信号的跳变,也就是每个符号中都包含了 DIF-P 以及 DIF-N 的状态。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在一个 PWM 符号时间内,分为两段时间 TPWM-MAJOR以及 TPWM-MINOR;一个符号代表的是比特“1”还是比特“0”,取决于 PWM 中是 DIF-P 占用的时间长还是 DIF-N 占用的时间长;如果 DIF-P 占用的时间长,则识别为比特“1”,记做 PWM-b1,反之则是比特“0”,PWM-b0。可以看到在每个 PWM符号中都包含了一个上升沿并且时间位置受到数据信息的调制,而每个符号都会有下降沿,体现了 PWM信号自带时钟属性。值得注意的还有,PWM 信令也存在两种格式,分别是 FIXED-RATIO 以及 FIXED-MINOR,在 FIXED-RATIO 格 式 下,TPWM-MAJOR以 及TPWM-MINOR分别占用一个符号周期的 2/3 及 1/3 时间;而对于 FIXED-MINOR 格式,TPWM-MINOR的时间长度是固定的,TPWM-MAJOR则随着符号周期改变而改变。对于 M-PHY 来说,与 D-PHY 以及 C-PHY 类似,以突发进行数据传输,包含了 HS-MODE 高速模式以及LS-MODE 低速模式。而取决于 LS-MODE 采用什么样的信令格式,M-PHY 的模组又分为 TYPE-I 及 TYPE-II模式,两种模式互斥:TYPE-I,LS-MODE 采用 PWM 信令模式,需要共享的参考时钟;TYPE-II,LS-MODE采用NRZ信令模式,记为“SYS”模式,需要共享的参考时钟。M-PHY 中的每个模组支持的多种以 GEAR 命名的速率,考虑到 EMI 的问题,每个 GEAR 包含了两个速率;GEAR 的速率会相对与上一个 GEAR 翻倍,并向下兼容所有 GEAR 的速率。如下表所示:M-PHY Signal CharacteristicsSignaling modeDataratesAmplitudesImpedanceHigh Speed(HS)GearsA(Gbps)B(Gbps)LargeSmallResistiveTerminatedNon TerminatedG11.2481.456Terminated:160-240mV,Non-Terminated:320-480mVTerminated:100-130mV,Non-Terminated:200-260mV100 ohms-G22.4962.9152G34.9925.8304G49.98411.6608G519.96823.3216PWM(ie.TYPE-I)GearsMin(Mb/s)Max(Mb/s)100 ohms10k ohmsG00.013G139G2618G31236G42472G548144G696288G7192576SYS(ie.TYPE-II)576(Mb/s)100 ohms10k ohms图 39.M-PHY PWM 信令模式示意3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完全的工作模式和选项如下图所示:图 40.M-PHY MODULE 功能选项列表 3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PHY 状态机及突发传输M-PHY 信号由于存在 Type-I 以及 Type-II 两种 LS-MODE,所以在状态机上有一定区别,但是在传输上都包含两种模式:HS-MODE 以及 LS-MODE;其中包含了数据传输的 BURST 状态以及不同模式的省电状态。在 HS-MODE 中的省电状态为 STALL 状态,而在LS-MODE 中为 SLEEP 状态。因此每个模式总结起来包含如下所列的状态:HS-MODE:STALL,HS-BURST LS-MODE(Type-I MODULE):SLEEP,PWM-BURST LS-MODE(Type-II MODULE):SLEEP,SYS-BURST简要的来说,M-PHY的状态机如下图中的Type II M-TX的示例,实际上对于 M-PHY 的每个状态机都包含了 5个不同的省电(SAVE)状态,如图中蓝色状态所示;同时状态机中也包含 LINE-REST 状态来进行特殊的状态打断;而在 HS-MODE 以及 LS-MODE 也如上所示,有自身的省电状态以及数据突发传输状态。图 41.M-PHY 状态机示例-Type-II M-TX重点来看一个 HS 的数据突发传输如下图所示,包含了传输 DIF-N 的省电状态,然后在 HS-PREPARE 状态发出DIF-P,然后进入 SYNC 状态进行时钟/比特同步,之后通过 MK0 进行符号同步并开始数据传输,在结束传输后,一系列的 0 比特或者 1 比特作为“TAIL-OF-BURST”传输,回到 STALL 的省电模式:图 42.M-PHY HS BURST 工作状态3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在 HS-G4 以及 HS-G5 中,假如 M-RX 支持 ADAPT 状态,那么 PREPARE 状态后也可以单独执行,来初始化 HS-BURST 的进入。ADAPT 也是从 MK0 开始,但后面跟随的不是数据,而是 8b10b 编码的 PRBS9 码型,由 M-TX 产生,重复周期为 650 比特来帮助 M-RX对信道状态进行自适应均衡,之后与HS-BURST类似,以 TAIL-OF-BURST 结束,如下图所示:图 43.M-PHY HS-BURST 中 ADAPT 子状态过程TAIL-OF-BURST 打破了 8b10b 的编码状态,使得传输进入到省电状态,TAIL-OF-BURST 的持续时间不小于下图所示:图 44.TAIL-OF-BURST 最小持续时间 3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45.M-TX 信号电平示例M-PHY 发射机测试要求及泰克测试解决方案M-TX 采用了 LA 及 SA 两种差分低摆幅信号。其中低摆幅(LA)用于 HS-G4 及以下速率。当 M-TX 在非端接负载时幅度会翻倍。M-TX 以及 HS-TX 参考参数,在非端接及端接情况下如下表所示:图 46.HS-TX 参考阻抗3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47.M-TX 理想单端及差分信号示例M-TX 信号包含了共模电压 VCM_TX,同时也关心单端及差分的信号电平,如下图所示。在 M-TX 中,抖动的测量采用了双迪拉克抖动模型,关注 10-12误码率水平下的总体抖动。在标准中定义了时钟与数据时钟恢复的传递函数,示例的抖动传递函数及时钟恢复环路特性如下图所示:图 48.M-TX 环路响应及抖动传递函数示例 3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同时在 HS-G3 及以上速率上,M-PHY 允许采用去加重的均衡方式,如下图所示,当然在 HS-G1 及HS-G2 上也可以支持发射机的去加重以方便在更长的信道上进行传输:图 49.M-TX 在 HS-G3 以上支持去加重的发射机均衡在 HS-TX 发射机测试中也定义了眼图测试,TEYE_TX,在指定的测试码型以及指定的参考负载下进行测试。眼图的张开程度 TEYE_TX、差分电压摆幅 VDIF_AC_TX 以及总体抖动 TJTX/2共同定义了眼图模版。同样,随着速率的提高,在 HS-G3 及更高速率,眼图的张开程度测量除了 TEYE_TX 在指定码型和负载加进行测试以外,还需要引入参考信道 CH1 和 CH2 并配合上芯片的参考封装及参考信道均衡器来衡量眼图的张开程度。在 M-PHY HS-G3 及以上速率中定义的参考均衡器包含了 CTLE 以及 1-Tap 的 DFE,其中 CTLE 均衡最大可达 12dB 的增益。对应的不同 Gear 的眼图模版示例如下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眼图的累积需要达到目标误码率 10-12水平,也就是在实际测试中除了采集到的数据外,还需要外推至指定误码率下的眼图张开情况再进行模版测试。图 50.M-PHY 参考接收机均衡图 51.M-TX 不同 Gear 速率下眼图模版3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同时 M-PHY 的发射机测试也关心功率谱密度 PSD的 测 试,虽 然 在 一 致 性 测 试 规 范 CTS 中 仅 作 为informative 测量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中 HS-TX 的共模干扰频谱结果与 M-TX lane 内的定时时延(skew)以及差分信号之间的增益不平衡相关。而对 Slew Rate 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 HS-TX 的 EMI 干扰。但共模的频谱干扰仅对 Type-II 的发射机以及 HS-G1 有限定。图 52.M-TX 共模功率谱密度限制当然 M-PHY 除了对 HS-TX 有测试要求以外,也对PWM以及SYS的低速信号有电气测试要求,除了上升、下降时间以及 Lane-to-Lane Skew 以外,针对不同的信号特点有自有的测试要求。在 PWM 低速传输中,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正向脉宽宽度来表示不同的数据比特,所以对其中的 PWM 比特持续时间、容差以及正负向脉宽比值有要求,如下图所示:图 53.PWM 信号时间相关测试 3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54.SYS 时钟架构示例对于 SYS-TX 信号来说,其采用了同步时钟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 SYS-BURST 模式下要进行数据与参考时钟之间的时延测试。但是在 M-PHY 标准中并没有具体对时钟的参数进行定义,而是由采用了 M-PHY进行底层传输的标准来定义。考虑到M-PHY的发射机测试测试的种类和形式繁多,泰克提供了 TekExpress MPHY40/50 自动化测试软件来应对上面描述的种种测试挑战:信号种类可能包含了 PWM、SYS 以及 HS-TX 多种信号类型 信号速率涵盖了不同 Type 的不同 Gear 中 A/B 等多种速率 HS-TX 中需要外推至 10-12 误码率水平下的眼图模版 测试信号包含了单端、差分等多种测试要求。更高速率的眼图测试中需要引入参考信道和参考接收机均衡,包含 CTLE、DFE 等如下图,软件支持多种不同速率、幅度、信号类型的测试要求和选择,并且支持在线及离线波形分析,适合不同区域、职能团队进行数据的协作分析:图 55.泰克 M-PHY Tx 测试软件设置页面图 56.灵活的 M-PHY 测试软件泰克自动化测试软件通过简单快捷的五步操作完成对软件的设置,同时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度方便不同的客户需求,比如快捷的测量项目和测试速率选择、自定义的信道甚至均衡滤波器的引入、各个测试项的测试设置、自定义眼图模版导入等等,使得客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产品研发的不同阶段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测试和调试。4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同时整个测试方案还支持单端、差分等不同测试连接、并可采用泰克的 Trimode 三模探头 P76xx 或者 P77xx系列进行灵活的连接:图 57.M-PHY Tx 灵活的连接方式部分示例除了一致性软件以外,泰克的 M-PHY 解决方案还包含了功能强大的调试工具 SDLA 软件以及抖动与眼图分析软件 DPOJET,使得客户可以在调试的时候直接采用自动化测试软件背后的这些工具进行更为灵活的均衡、信道模拟、眼图和抖动分析与推算:图 58.灵活的抖动眼图及链路模拟工具包 4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对于 M-PHY 的整体测试方案,由泰克 MSO/DPO70000 DX/SX 示波器、探头以及整个测试套件构成,大致的测试方案构成如下所示:Gear23GHz25Ghz33GHzG1-G3G4G5HSGear5/HSGear4.1GroupHSGear5HSGear4.1HWScope33GHzDX/SXScope25GHzDX/SXP7633Probes(2)P7625Probes(2)P76CA292C(2nos)orP76CA292(2nos)P76CA292C(2nos)orP76CA292(2nos)SWTekExpressMPHY50TekExpressMPHY40DPOJETDPOJETSDLASDLA 图 59.泰克 M-PHY40/50 自动化测试方案大致构成总的来说,泰克的 M-PHY 自动化测试方案覆盖了最新的 M-PHY50 测试标准,解决工程师灵活的测试需求,让工程师在进行 M-PHY 测试过程中降低学习、使用成本,并具备优异的调试能力,使得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完善的设计、测试和投放。4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MIPI A-PHY 概览目前普遍使用的 DPHY,CPHY 是近距离传输协议,传输距离最多 15cm,汽车使用的时候,由于摄像头距离处理芯片长度有几米甚至上十米,所以现在车载摄像头一般采用桥接方式,如下图:当前针对这种长距离 PHY 没有统一标准,导致汽车生态系统的复杂和混乱。此外,使用桥式发送、接收器芯片增加了成本,重量,功耗和潜在故障点。MIPI A-PHY 是由 MIPI A-PHY 工作组开发的,目标是为车载远程通信创建一个单一的标准化解决方案。A-PHY v1.0 于 2021 年 6 月被采纳为 IEEE 标准,并作 为 IEEE 2977-2021 可 用。A-PHY v1.1 也 将 作 为IEEE 标准提交采用。MIPI A-PHY 是一个长距离串行器-解串器(SerDES)物理层接口,适用于汽车应用,包括更高性能的仪表盘和信息娱乐显示器、内部驾驶员和乘客监控系统、虚拟后视镜以及其他 ADAS、IVI 和 ADS 应用程序。该规范提供点对点或菊花链拓扑的非对称数据链路,通过单根电缆传输高速单向数据和嵌入式双向控制数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供电。降低了布线、成本和重量,并允许设计人员按其使用案例所需性能、成本和复杂性来优化系统,以满足速度和设计需求。对于与现有网络主干的集成,A-PHY 补充了以太网、CAN、FlexRay 和其他接口。2021 年采用的 MIPI A-PHY v1.1 引入了几个增强功能:通 过 增 加 对 Star Quad(STQ)电 缆 的 支 持,A-PHY v1.1 将总下行链路带宽从 16 Gbps 翻倍至32 Gbps,可在单个屏蔽护套内提供双差分导体对。与使用两条单独同轴或屏蔽双绞线的电缆相比,双差分导体对可在单根电缆上启用两个 A-PHY 端口,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重量和复杂性 该最新版本还为 A-PHY 下行链路 G1 和 G2 的两档速率增加了可选的 PAM4 编码,数据速率分别为 2 Gbps 和 4 Gbps。其中,PAM4 编码在低于 1 GHz的操作中具有较低的调制带宽,允许制造商迁移到A-PHY,同时在当前平台上使用传统电缆或在新平台上使用成本较低的电缆 该最新版本还增加了更快的上行设备,可用数据速率高达 200 Mbps,是现有上行设备的两倍,可为汽车外设的命令和控制提供更多带宽 A-PHY v1.1 与 A-PHY v1.0 完全兼容A-PHY 可直接有效地承载 MIPI CSI-2 和 DSI-2 协议,短期内,可通过桥接芯片实现 A-PHY,D-PHY/C-PHY的共存组网,以降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如下图: 4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未来,摄像机,SoC 和显示器等终端可本地支持集成的 A-PHY 并消除桥接芯片,如下图,摄像头像素流通过 A-PHY 利用 CSI-2 直接传输到 ECU。ECU 对叠加图形进行图像信号处理,并将视频流发送到一个或多个显示器。这时可以使用 MIPI DSI-2 或 VESA DP/eDP 通过 A-PHY 传输数据:A-PHY 关键技术优势:非对称优化架构:A-PHY 从头开始设计,用于从摄像机/传感器到 ECU 以及 ECU 到显示器的高速非对称传输,同时为命令和控制提供并发的低速双向通信。与其它对称架构相比,优化的非对称架构可简化设计并降低成本支持电缆供电:远距离:15 米连接距离 高 性 能:5 档 速 度(2,4,8 和 16Gbps),未 来48Gbps 甚至更高 端到端的功能安全:A-PHY CSI2/DSI2 可以支持ASILBASILD 的功能安全 高可靠性:超低的误码率 BER,10-19 链路层可灵活支持其它协议:MIPI Alliance 与其它协议规范组织在汽车领域合作,包括 VESA,正在调整其 DisplayPort 协议规范以供汽车使用。为适应这些不断发展的规范,A-PHY 包括一个通用数据链路层,允许在一个 A-PHY 链路上复用多种协议,其中,计划支持 VESA 的车载 DisplayPort 和Embedded DisplayPort(DP/eDP)协 议。MIPI CSI-2 和 DSI-2 等低层协议与 A-PHY 的集成,是通过一组安全扩展包以及协议适配层(将这些协议映射为 A-PHY 的 A 数据包格式)来实现的。针对MIPI CSI-2、MIPI DSI-2、VESA 的 DP/eDP、I2C、GPIO、I2S 和以太网的协议适配层正在开发中,用于 MIPI I3C 总线接口的协议适配层也将推出 高 EMC 抗扰性:采用独特的 phy 层重传系统,具有超高抗干扰能力4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A-PHY 信号特征PHY v1.0 支持两种配置文件,以适应不同的汽车细分市场:Profile 1(P1):旨在降低下行链路速度和EMC要求,具有支持较低成本实施的通道属性和设计特征。此配置文件基于 NRZ 8B/10B 技术 Profile 2(P2):针对需要卓越的抗噪性和更高的下行链路速度的解决方案,它还具有更好的带宽利用率(即每档的净数据速率),基于多种调制方案信号主要特点如下:A-PHY 在不同的速度下运行 A-PHY 定义了 5 档下行速率:G1、G2、G3、G4和 G5。A-PHY 下行链路应以定义的数据速率运行 A-PHY 上行链路应为 100 Mbps 支持某档速率的 A-PHY 设备需支持所有更低档的速率 Tx 测量适用于 P1 和 P2 PAM-X 信号需要测试线性度 NRZ 信号需要进行眼图测量 下行链路 RX 误码率测量需添加噪声 符号速率容忍度测量需添加噪声,速率偏差 4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A-PHY 测试解决方案A-PHY 测试项目:TX 测试:TX 测试分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是同时带有 NRZ 或 PAM 信号的高速信号。1 档和 2 档为 NRZ。齿轮 3、4 和 5 是 PAM4 信号,但可选的齿轮 3 也支持 NRZ。今天我们将介绍基于 NRZ 和 PAM 信号的 Gear 3的 TX 测试。测量基于信令类型。Tx 下行链路测量包括 PSD、Droop、定时抖动、符号速率精度以及眼睛睁开、PAM 发射机线性度。用于所有 TX 测量的测试模式 TM1 至 TM4。如果源DUT提供了控制,则可以将其设置为测试模式。另一种选择是使用 Link 合作伙伴并强制 DUT 进入测试模式。需要为 DUT 通电时使用电源A-PHY TX 测量功率谱密度 PSD将源 DUT 配置为传输测试模式 1 信号。将 TPA 连接到设置为捕获“MAX_HOLD”的采集设备,分辨率带宽为 120 kHz,扫描计数为 8。如果使用 DPO,请将 DPO 配置为 8 倍过采样。在收集到相当于 8 次扫描的 TM1 符号后,使用后处理方法处理捕获并测量 PSD。将 PSD 测量值与限制线进行比较4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A-PHY PAM-X 发射机线性度要求测量均方根和失真峰值。通过过采样捕获 32 个 TM4 周期的持续时间。创建单一平均周期 TM4 周期。对于 UI 中的每个采样间隔:找出 TM4 已知周期与平均周期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使用均方估计误差对 TM4 已知周期数据进行滤波,计算理想线性抵消器。计算失真并确保连续 4 个用户界面相位小于极限值RX 测试:下行链路 RX 测试:误码率和频率容限测试设置:链路合作伙伴用作 RX 测试的数据生成器。链路伙伴信号通过 GCT1-金色电缆传递,因此信号将对通道效果产生影响。测试夹具将来自链路合作伙伴的信号与来自 AWG的信号耦合。耦合夹具有衰减器(由于定向耦合),因此 AWG 信号需要放大到所需的电平,以便接收器输入端的信号在指定电平上有噪声。测试:使用链路合作伙伴金色电缆连接接收器 DUT。使用链路伙伴并将 DUT 置于相关测试模式。在测试模式 6 下运行。使用 AWG 生成所需的 EMC 噪声信号,使用测试耦合夹具将其耦合到测试信号。测试后,使用链路伙伴读取错误寄存器或使用 DUT上的控制通道读取寄存器。 4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接收信号生成-输入噪声有许多环境应力,包括连续波和脉冲调制波的输入噪声组合。测得的 pKpK 为 80 mV,其中 pK 为 40 mV。RX 信号产生-快速瞬变。快速瞬变是基于 ISO 的对快脉冲和慢脉冲的瞬时免疫,它将脉冲频率扩展到 40 Mhz。级别是为配置文件 1 和配置文件定义的。2.配置文件 2 需要 150 毫伏,150 毫微秒,高达 40兆赫的基频。重复率为 100 微秒。快瞬变幅度为 150 mV pk。4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串扰信号生成与电缆束相关的 XTalk 噪声是宽带噪声,并用该噪声信号测试容忍度。该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如下所示。噪音水平非常低。可以产生如此低的信号,但我们需要使用 10 分贝的外部衰减器,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满足 PSD 水平所需的频率响应使用定向耦合器的配置定向耦合器为信号路径提供了较小的衰减。耦合效率约为-8 至-10 分贝,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放大器在噪声源进行补偿。小结APHY 的出现是由于当前汽车应用的 DPHY/CPHY 不能解决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而且 APHY 的定义也是非常清楚,先替代桥接芯片,然后去掉桥接芯片。预计首批使用 A-PHY 组件的车辆将在 2024 年投入生产。除汽车用途外,该规范还将非常适合物联网和工业等应用。IVN 车载网络测试中的串口数据测试不同于消费者接口测试-由于环境不同,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 4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2 车内异步串行总线测试2.2.1 LVDS(GMSL、FPDLINK)介绍与测试Gigabit Multimedia Serial Links(GMSL)3GMSL 是美信的车载 SERDES 总线,用于高性能摄像头及高清视频连接,可以同时在同轴及屏蔽双绞线上进行传输。对于车载 ADAS 摄像头应用,需要考虑的关键点包括:带宽,以备份辅助广角摄像头为例,130 万像素,色彩深度 18 比特以及帧率 30fps,包含其他诸如控制比特及直流平衡编码,需要的带宽或速率将超过 1Gbps。延迟,对于时速 100 公里的汽车来说,每秒行驶距离将达 27.8m。考虑到乘客及交通安全,低延迟非常关键。可靠性,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磨损适应性都必须要考虑,并且具备检测工作运行情况的能力 功耗,减少器件和电缆的数量且增加系统通信能力一直是保持系统成本低廉且价格具备竞争力的根本。图像质量,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依赖所需处理的图片质量,高质量图片是必须的。GMSL 代次对应的摄像头及显示分辨率如下图:图 60.当前与下一代 GMSL 支持的摄像头及显示分辨率图 61.GMSL SERDES 支持多播视频示例【4】GMSL SERDES 芯片自带 SSC 功能,以降低链路的EMI 干扰。考虑到附加的供电与地线要求,GMSL 芯片也具备 power-over-coaxial 架构来应对降低车重的挑战。具备双向控制信道。为了降低系统成本减少设计时间,GMSL 具备菊花链式连接多个摄像头模组的能力。5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62.同轴 GMSL 系统频带使用方式图 63.PoC 示例【3】GMSL 支持 Power Over Coax(同轴供电)功能,要实现此功能,同轴内导体频谱被分为三个频段:供电、反向信道数据、前向信道数据,如下图所示。通过滤波将确切的频段分配至对应的电路。数据通道为 AC耦合,通过收发机输入端串联电容实现。直流供电采用串联电感构建滤波器的低通特性,并且反向信道和前向信道带宽内阻抗提升至 1kW。由于数据通道采用 50W 端接,20 倍的阻抗提升足以耦合直流电压且滤除高频成分。GMSL 具备自适应均衡能力,伴随着 12 个不同的补偿等级,均衡器使得 SERDES 系统支持 30m 同轴及15m 屏蔽双绞线 STP 电缆长度。自适应均衡可以周期性调整。当前 GMSL 采用了 8b/10b 编码保证直流平衡,位于决定诸如摄像头应用中像素时钟、总线宽度之前。在新一代的 GMSL Gen2 中,芯片支持 MIPI D-PHY v1.2,最高速率可至 2Gbps,前向链路速率最高可达6Gbps,反向链路速率可达 187.5Mbps。FPD-LINKFPD-LINK 全称是 Flat Panel Display Link,最早是由 NI 于 1996 年推出的高速数字视频接口(现在属于德州仪器 TI),用于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平板显示器或 LCD 电视中图形处理单元的输出连接到显示面板的时序控制器。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平板显示器和电视都在内部使用该接口。其也属于LVDS 标准第一个大规模应用的总线标准。在车载应用中,FPD-LINK 通常用于导航系统、车内娱乐、备份摄像头以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中。由于车载环境对于电子设备来说是最严苛的要求,当前主要的FPD-LINK II 及 III 芯片都需要满足或者超过 AEC-Q100汽车可靠性标准,以及 ISO 10605 汽车 ESD 应用标准。FPD-LINK III 标准最早在 2010 年引入,其相对于上一代 FPD-LINK II 的主要特征就是:1.在同一对差分线上进行双向的通信传输。除了时钟和流视频数据之外,该双向通道还可以在源和目标之间传输控制信号。因此,FPD-Link III 通过消除用于 I2C 和 CAN 总线等控制通道的电缆,进一步降低了电缆成本。2.另一个新功能,FPD-Link III 停止使用 LVDS 技术,仅使用 CML 处理串行化的高速信号。这使其能够在长度超过 10 m 的电缆上轻松地以超过 3 Gbit/s 的数据速率工作。使用 CML 的另一个好处是同轴电缆驱动能力。CML 技术在驱动同轴电缆中的单导体时效果很好。由于同轴电缆非常擅长控制阻抗和噪声,因此它们减少了对差分信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容忍阻抗不连续性和噪声干扰。 5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64.典型的 CML 电路3.FPD-Link III 的另一个额外好处是解串器中内置的自适应均衡。解串器的输入信号通常具有降低的完整性。这通常是由电缆损耗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造成的。自适应均衡器可以感知较差的信号并将其恢复到原始的完整性。汽车制造商差异化的方式之一是提供更先进的信息娱乐系统,一些豪华车型配备多达 10 到 15 个显示面板以及更复杂的处理和功能。另一方面,入门级车型正在为驾驶员提供基本的中央信息显示器(CID)和数字仪表盘。在入门级车辆中提供功能齐全的信息娱乐系统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该系统仍然可以使用复杂的数字处理器以成本和空间有效的方式驱动多个显示器。而采用 FPD-LINK III 的串行器和解串器,可以灵活的通过一路或多路 DSI 接口,利用虚拟信道或者同步、异步的分割方式实现在多个显示屏的输出。【5】如下图所示:图 65.汽车座舱中的多屏显示,参考 MIPI.org图 66.智能座舱中 FPD-LINKIII 多屏显示应用,参考 TI【5】5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67.车内高速信号随着分辨率提高不断演进图 68.GMSL Gen2 实际信号示例随着摄像头及屏幕的分辨率不断提高,也使得 FPD-LINK 以及 GMSL 等车内 SERDES 总线的速率在不断推高,由此带来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也会使得测试更加复杂。泰克 GMSL/FPD-LINK 测试解决方案由于 GMSL/FPD-LINK 采用了在高速串行信号中复用了反向控制信号,如果不能关闭反向控制信号或者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想验证高速串行信号的诸如抖动和眼图等信号质量,工程师在测试中往往还需要通过数字滤波器来滤除控制信号。但同时工程师还面临着如何进行准确的信号采集、时钟恢复设定以及 S 参数嵌入去嵌和均衡方式的设定等种种挑战。工程师可以利用泰克数学运算中引入数字滤波器的方式进行自定义的信号选择,如下图所示的 GMSL Gen2的信号,其中叠加了 187.5Mbps 的反向控制信号。这个信号的存在使得高速串行信号的高低电平存在剧烈的波动: 5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而通过在泰克示波器中的 Math 通道应用自定义滤波器,可以将相对低速的控制信号滤除,从而得到需要分析的高速串行信号方便进行后续的抖动、眼图模板等测试,如下图中橙色的数学通道波形即为滤出的高速信号:图 69.滤除控制信号前后的 GMSL Gen2 信号对比图 71.泰克 GMSL/FPDLINK 测试结果示意图图 70.泰克 GMSL/FPD-LINK 示例软件向导界面同时泰克在 DPO/MSO70000 系列示波器上还具备GMSL 以及 FPD-LINK 的自动化测试软件,其向导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引导工程师按步骤进行通道选择、信号分析、模板选择和编辑的设定,降低学习成本,增强工程师操作的信心:并且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标准清晰的测试报告,支持在线和离线的波形分析,方便工程师在不同工作地点的协同测试和分析:该测试方案的组成由泰克 MSO/DPO70000 系列示波器、探头以及软件构成:泰克测试测量解决方案MSO/DPO70000系列示波器推荐 13GHz,用于 6Gbps 高速串行信号推荐 23GHz 带宽,应对 6Gbps 高速串行信号FPDLINK/GMSL一致性测试软件泰克独有的 FPDLINK 及 GMSL 一致性软件P77 系列探头业内最先问世的泰克 TrimodeTM 三模探头,优异的信噪比以及低负载DPOJET通用抖动和眼图分析软件SDLA64可选的高速串行链路分析软件,支持各种信道的嵌入和去嵌、发射机及接收机均衡,用于高速链路的高级调试和研究5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3 汽车以太网测试对比过去、现在、将来的汽车,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汽车已经成为带轮子的数据中心。在每辆汽车内部,来自安全系统、机载传感器、导航系统等的数据流量,以及对这些数据的依赖程度,都在不断迅速增长。在未来几年中,我们预计每辆汽车中都会看到超过100 个 ECU,联网的车内网络每天会承载几 TB 数据。图 72.传感器与 ECU 数量越来越多,需要更快的数据速率和更宽的带宽随着传感器的数量越来越多,灵敏度越来越高,它们会产生庞大的数据。可以想象,1020 个摄像头,提供 360 度全景视图,所有摄像头都发送 1080p(现在)或 4K(将来)高清数据流,像素深度从 16 位提高到20 位甚至 24 位。这些数字正在迅速叠加在一起:一个支持 24 位像素深度的 4K 摄像头以每秒 10-30 帧的速率,生成每帧 199 Mb 的数据。2 尽管 1 Gbps 速率现在可能足够了,但很快就需要 10 Gbps。 5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目前,IVNs 采用预处理硬件,在传感器上执行数据精简(即压缩)。遗憾的是,这会引入时延,影响响应时间,同时还会降低图像质量,从而限制可用的检测距离。一个新兴解决方案是以 2-8 Gbps 速率把原始数据传送到集中式片上系统(SoCs)或通用处理单元(GPUs),SoC 或 GPU 可以对输入的实时数据进行压缩。IVNs 正从扁平结构转向域控制器结构,在域控制器结构中,传感器会把原始数据传送到中央处理单元。随着速度达到 10 Gbps,汽车以太网将在承载高速数据通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包括:IEEE 802.3cg,10BASE-T1,10 Mbps;IEEE 802.3bw,100BASE-T1,100 Mbps;IEEE 802.3bp,1000BASE-T1,1 Gbps;IEEE 802.3ch,10GBASE-T1,2.5/5/10 Gbps。考虑到可用的数据速率及对这些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另外需要降低线缆重量,许多业界观察人员在预测汽车以太网的发展及联网的车载节点数量时均非常乐观。汽车以太网概念是由 OPEN 联盟 SIG 提出来的,也叫IEEE 802.3bw(原 BroadR-Reach),是为汽车联网应用设计的一种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如高级安全功能、舒适和信息娱乐功能。通过汽车以太网,多个车载系统可以经过一条非屏蔽单绞线电缆同时访问信息。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这一技术降低了联网成本和线缆重量,同时提高了信号带宽。为实现更高的信号带宽,汽车以太网在双绞线电缆上采用全双工通信链路,支持同时收发功能及 PAM3 信令。采和 PAM3 实现全双工通信,可能会令查看汽车以太网业务及信号完整性测试变得非常复杂。OPEN 联盟为元器件、信道和互操作能力制订了汽车以太网测试规范。测试系统整合了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器和非双绞线电缆。测试要求系统在车内苛刻的环境条件和噪声条件下工作。为此,用户必需能够在系统级表征和查看信号完整性和业务,才能执行可靠性测试。客户需要在系统级进行信号完整性测试的应用实例有:TC8 信号质量测试 ECU 元器件表征和测试 汽车以太网电缆、连接器、电缆长度和路由表征和测试 电磁噪声或高斯噪声测试 大电流注入测试 生产单元测试 汽车系统对汽车以太网性能的影响-DC 马达开/关-发动机开/关 汽车以太网系统调试建议在设计阶段执行信号完整性测试,在系统整合前确定潜在的问题。图 73.汽车以太网全双工通信链条5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3.1 以太网测试挑战:测试多条总线测试车载网络要求在整个车辆中进行可靠性校验,包括互操作能力、抗干扰能力、串扰和干扰源。检验运行功能和通信可靠性将涵盖汽车内部每一个 ECU 管理的连接总线的系统(下图)。随着汽车的数据密集度越来越高,测试对保证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安全可靠运行变得至关重要,包括开发、验证、生产、维护和保养。图 74.车内网络结构示例图 75.100/1000BASE-T1 电气测试列表图 76.累计眼图为在一个或多个周期上查看和表征多电平信号提供了有效途径测试挑战#1:调试总线问题车载通信可能仍会受到噪声、电路板布线及启动/关闭定时的影响,产生总线错误过多及锁定等问题。多条总线在汽车封闭的空间内同时运行,可能会产生 EMI,导致信号质量差。预一致性测试可以帮助您隔离和识别信号质量问题和总线性能问题的成因,另外还可以改善针对相关标准通过 EMI 和电磁兼容性(EMC)正式测试的能力,如 CISPR 12、CISPR 25、EN 55013、EN 55022(被 EN 55032 替 代)和 CFR Title 47,Part 15。测试挑战#2:检验电气一致性保证汽车之间及汽车内部可靠的低时延数据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汽车以太网拥有 IEEE 和 OPEN 联盟规定的一套复杂的合规测试,包括各种电气要求,以确保满足标准。这些测试通常在设计、验证和生产过程中执行。在汽车以太网中,物理(PHY)层电气测试覆盖发射机/接收机(收发机)性能的多个关键指标,如下表所示。这些测量的具体目标,是测试物理介质连接(PMA)相对于各种电气参数据的一致性。测试挑战#3:验证协议合规性和系统性能汽车以太网采用称为三电平 PAM 或 PAM3 的技术,在相同的时钟频率上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在 PAM3 中,每个电平必须在特定电压及相对紧张的容限范围内运行。这些信号可能会相当复杂,但基于示波器的眼图测量可以以目视的方式,有效确定相对于信号编码要求的信号性能(即协议测试)。眼图的关键指标是眼高、眼宽、线性度和厚度(下图)。这些指标综合起来,提供了实用信息,表明信号可以多么正确可靠地提供编码信息。 5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77.实际车载以太网信号,主从信号无法分开还要指出的是,汽车以太网采用全双工操作,因此链接的两台设备可以同时收发数据。与传统共享网络相比,这提供了三个相关优势:第一,两台设备可以一次收发数据,而不是轮流收发数据;第二,系统的总带宽要更大;第三,全双工可以在不同的设备对(如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同时实现多个会话。除了这些复杂情况外,汽车工程师还面临着另一项挑战:采用 PAM3 信令进行全双工通信,使其很难先查看汽车以太网业务,然后再全面表征信号完整性。如果想在链路上执行信号完整性分析,并在真实系统环境中解码协议(使用示波器),设计人员必需分开查看每条链路,这要求先隔离信号,然后才能执行分析。节点间的可靠通信对汽车运行至关重要。正因如此,我们强烈推荐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包括不同的电缆长度、注入噪声等,在系统级测试信号完整性和协议。测试挑战#4:获得排障和调试所需信息不管问题是总线性能、EMI、电气一致性还是协议一致性,都有两个基础指标决定着信号质量,进而决定数据性能,那就是幅度和定时。这两个指标精确运行,对保证数字信息透过总线成功传输必不可少。由于总线速度越来越快,信号调制技术越来越复杂(如PAM3),这一点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开始调试时,有六个常见问题,其根本原因通常也是众所周知:幅度问题:振铃,顶降,欠幅脉冲 边沿畸变:电路板布线问题,端接不当,电路问题 反射:电路板布线问题,端接不当 串扰:信号耦合,EMI 地电平弹跳:吸收电流过多,电源和地面回路内阻 抖动:噪声,串扰,定时不稳定示波器是首选的测量工具,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频率覆盖范围、通道数、附件和屏幕分析功能,排障和调试过程可能会变得异常繁琐耗时。5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3.2 XFI 介绍与测试XFI“Ziffy”接口最早用于 XFP 光模块,实际应用包 含 了 10G 以 太 网,10Gbps Fiber Channel,OC-192 速率的同步光网络(SONET),10Gbps 光传输网(OUT-2 速率),有 XFP 多源协议(MSA)定义的10Gbps 芯片到芯片的电气接口标准。XFI 提供了每条 lane 速率达到 10.3125Gbps,采用了 64B/66B 的编码机制。通过采用高速低摆幅的电压,AC 耦合以及 100 欧姆差分阻抗,XFI 提供了较低的功耗和较低的 EMI 能力。在传统以太网应用中,XFI 作为物理层中 PMA 与 PMD 接口中采用:图 78.XFI 接口在 IEEE 802.3 中的应用,【参考 3COM】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传感器的试用、更高分辨率的摄像头都驱动着更高车内网络的需求,并且 5G(V2X)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也潜在的增加了汽车智能网联水平以及车内及车与外部的数据传输带宽。因此基于 10GBE的车载以太网 PHY 芯片、交换芯片与高性能计算SOC 之间的更高带宽互联都提上了日程。图 79.10G 车载以太网在汽车 ADAS 及骨干网的应用框架【参考 Broadcom】这些都使得 XFI 作为 10G 以太网芯片到芯片电气接口得以采用。XFI 测试定义与需求XFI 电气接口在 XFP MSA 进行了定义,其测试点和测试场景如下图所示:图 80.XFI 接口定义及图示 5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其中测试点 A 为 SerDes 芯片或者 ASIC 芯片封装发射机引脚,测试点 D 为 SerDes 芯片或者 ASIC 芯片封装接收机引脚。在 XFI 测试点 A 的电气接口标准中对信号都有信号质量及抖动和眼图模板的要求,以及眼图模板的测试要求。图 81.XFI 发射机电气接口要求图 82.XFI 发射机眼图测试模板示例泰克 XFI 测试解决方案根据 XFI 在发射机测试点 A 的上升时间要求,以及通用的示波器上升时间测量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带宽示波器下对上升时间的测试要求,如下表:图 83.XFI 发射机上升时间测试误差对应表可以看到示波器在 23GHz 带宽及以上时有较好的测试误差。因此推荐的泰克解决方案如下:设备及软件列表数量 设备描述 23GHz 实时示波器DPO/MSO70kDX/SX 系列1不小于 23GHz 实时示波器带宽DJA1DPOJET 抖动和眼图分析软件SDLA(可选)1高级串行链路分析软件,可用于信号的嵌入、去嵌以及发射机、接收机均衡模拟P77/P76 三模探头及附件1P77/P76 系列三模探头及焊接附件6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3.3 泰克汽车以太网解决方案标准化一致性测试泰克科技致力与车内网络的前沿标准工作及一致性测表格 1 汽车以太网一致性测试速查表测试示波器软件探头信号源及夹具10/100/1000 BASE-T1 一致性测试5 系列、6 系列及 70k 系列示波器选项:5/6 CMAUTOEN 一致性测试选项;选项:BRR(70k系列示波器)一致性测试选项TDP1500/TDP3500/PMCABLE1M 相位匹配电缆AFG31000 系 列 函 数 发 生器、ECU 系列夹具(详情请与泰克联系)2.5G/5G/10G BASE-T1 一致性测试6 系列、70k 系列示波器选项:6-CMAUTOEN10 一致性测试软件选 项:AUTOEN10(70k 系列示波器)一致性测试选件PMCABLE1M 相位匹配电缆AFG31000 系 列 函 数 发 生器、ECU 系列夹具(详情请与泰克联系)系统级信号完整性:查看真实信号要在单对双绞线上分离汽车以太网的主从信号有两种方法:1.定向耦合器方法要求用户断开或剪断汽车以太网电缆,插入定向耦合器来分隔和测试信号。这种方法在以最小干扰实现准确测试方面本身存在着缺陷。在系统级剪断电缆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这种方法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级测试。试。在 IEEE、Open Alliance、HD-BASE 联盟及 MIPI A-PHY 等等标准组织中都积极参与并提供业内领先的解决方案。下表给出了一致性测试速查表:通过这种方法,用户可以查看主信号和从信号,但它引入了插损和回损,很难确定错误是系统引起的,还是新增硬件引起的。此外,尽管我们可能能够消除定向耦合器的影响,但反嵌可能会放大系统中的噪声,影响测量和表征精度。直到最近,定向耦合器方法一直是默认的汽车以太网测试方法,因为之前一直没有泰克基于软件的信号分隔测试方法。图 84.汽车以太网定向耦合器信号分离方法 6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85.汽车以太网泰克信号分隔方法2.泰克信号分隔方法泰克信号分隔方法于 2019 年 7 月问世,它同时从主测试点和从测试点查看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来分隔全双工信号,并采用专有软件算法提供分隔后的信号。泰克信号分隔方法是一种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它不用剪断汽车以太网电缆,用户就能看到真实信号。这种方法的优势之一,是它可以显示主信号和从信号,而不会像定向耦合器方法那样增加插损和回损及反嵌影响。6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86.汽车以太网两种信号分离方法比较图 87.灵活的 PAM3 信号分离及协议解码如上图所示,在实际的信号示例中,如果采用泰克的信号分离方法,由于没有破坏实际连接和嵌入定向耦合器,得到的 PAM3 信号的峰峰值约为 2V,相对于嵌入定向耦合器得到的 200mV 峰峰值,泰克信号分离方法得到的 PAM3 眼图幅度高得多并且信号的信噪比也更加优异。通过这种全新的汽车以太网测试方法,用户可以表征信号,精度更高,时间更少,而且不会增加费用和测量挑战。用户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在系统级执行信号完整性测试,执行应用环境中提供的所有测试。 6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同时泰克示波器也提供全面的车内以太网 PAM3 信号高级分析功能及总线的协议解码功能,可以参考下表寻找所需的方案:测试示波器软件探头信号源及夹具系统级信号完整性和协议解码5 系列 MSO(纯 Windows)6 系列 MSO(纯 Windows)选项 5/6-AUTOEN-SS,信号分隔选项 5/6-PAM3,汽车以太网信号分析选项 5/6-SRAUTOEN1,100BASE-T1 协议解码选项 5/6-DJA,抖动分析TDP1500,差分探头TCP0030A,C/DC 电流探头P6022,AC 电流探头ECU 系列夹具(详情请与泰克联系)CAN,LIN,FlexRay,SENT 测试3 系列 MSO4 系列 MSO5 系列 MSO6 系列 MSO选项 3/4/5/6-SR AUTO,CAN/CAN-FD,LIN,FlexRay协议触发和解码选项 4/5/6-SRAUTOSEN,SENT 协议解发和解码(参阅示波器产品技术资料)泰克及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创造出统一的车载网络测试方法。在所有主要 IVN 中及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中,我们可以帮助您及您的团队把新设计更快地投入生产,加快验证测试,增强合规测试,优化生产测试,简化服务和维修后测试。最终结果,可以大大增强您满足成本和时间表的能力。6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4 车内消费类接口测试2.4.1 Display port 及 eDP 介绍与测试汽车是另一个快速增长的高分辨率视频显示和内容领域。DisplayPort 和嵌入式 DisplayPort(eDP)都已在汽车行业引起关注。当今许多流行的 SoC 都支持 DisplayPort 和 eDP 的输出,而 eDP 是当今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显示面板上的主要输入接口,支持高达 4K 分辨率和低线数。VESA 刚刚成立了汽车显示连接 SIG,以讨论显示接口要求以及专门针对汽车显示应用的新标准的潜力。eDP 简介Embedded Displayport(eDP)是 VESA(视 频 电子标准协会)制定的用于 Notebook 或 PAD 等移动设备的内嵌显示接口,目前官方组织发布的最新版为1.5。eDP 接口共有 14 对 lane 用于数据传输,内嵌时钟。在 RBR,HBR,HBR2 三种不同模式下,单个 lane速率分别为:RBR 1.62Gbps;HBR 2.7Gbps;HBR2 5.4Gbps;HBR3 8.1Gbps下图为 eDP 接口的结构图图 88.eDP 接口结构图 6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测试需求eDP 接口测试包括 source/sink 端的物理层测试。Source 端根据设备速率,选择对应的高带宽示波器进行测试。Sink 端的测试主要是根据不同速率进行接收端的压力容限测试。依据 eDP 物理层电气特性规范,Source 端物理层测试需要完成如下测试项目:图 89.eDP Source 端物理层电气特性测试项目 不同的速率,有不同的测试项目要求,每一个测试项目要求被测发送相应的测试 Pattern。eDP Source 端测试使用到的高带宽示波器,目前市场有三个厂商,美国泰克、是德和力科。根据测试标准,满足 RBR 和 HBR 速率,需要至少 8GHz 带宽示波器。满足 HBR2 速率测试,需要选择至少 12.5GHz带宽示波器,采样率 80GS/s 以上。如果需要考虑到HBR3 的速率,示波器带宽需要考虑 16GHz。6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测试方案测试组网连接如下:图 90.使用夹具测试组网连接图 91.使用探头测试组网连接 6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92.TEK DPO/MSO70000C/DX/SX 系列示波器图 93.eDP 测试夹具图 94.P7700 系列探头测试需要三个部分:满足 DUT 速率要求的高带宽高采样率实时示波器:eDP Source 端口标准测试夹具及高速差分探头:6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 eDP 一致性测试软件:图 95.eDP Source 端物理层测试软件TEK eDP 物理层测试软件完全依照测试规范,可以完成前文所述的,各个物理层测试项目。测试时通过与eDP Source DUT接口匹配的测试夹具,将信号引入到示波器内,示波器上运行的专用 eDP 物理层软件会分别对每对 lane 的电学指标按照协议中制定的指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测试结果是否合乎一致性要求。TEK eDP 物理层测试方案支持使用 eDP 夹具和差分 SMA 探头测试,也可以使用差分探头直接在 eDP panel 端进行探测。两种方法均可实现最多 4 对 lane的同时测量。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夹具和 SMA 同轴线缆,将 DUT发出的信号直接引入示波器,这样支持最多 2 对 lane的同时测量。如果 EDP 收端支持 CTLE 或 CTLE DFE 均衡,眼图测试,需要示波器能够仿真到 CTLE 或 CTLE DFE 均衡之后的眼图。TEK eDP 物理层测试软件本身支持符合规范要求的 CTLE 仿真,通过搭配 TEK SDLA 串行链路分析软件,可以实现 DFE 的仿真。 6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4.2 HDMI 介绍与测试HDMI.(High.Definition.Media.Interface,高 清 多 媒体接口).,由于可以同时传输视频和音频数据,且连接简单,兼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上,例如电视,机顶盒,投影仪也包括汽车座舱娱乐系统等。HDMI 系统可以划分 4 个种类,Source,Sink,Cable.,和 Repeater,为了保证这些设备良好的兼容性,规范对电气信号做出了信号完整性的要求。下图为 HDMI 接口的示意图,适用于规范 HDMI1.4b 和 HDMI2.0。HDMI 接 口 使 用 TMDS 编 码 技 术,从 上图可以看到,接口共有 4 对 TMDS 差分信号,其中TMDS.Clock.channel.作为独立的时钟信号,用于同步和信号采集;TMDS.channel.0/1/2.作为数据通道,用来传输视频和音频数据。例如 HDMI2.0 定义了每个channel 最高 6Gbps 的速率,.接口的总带宽最高为 3.channel.x.6Gbps.=18Gbps,刚好满足 4Kp60Hz 需要的 17.82Gbps 的带宽。图 96.HDMI 接口示意图7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DDC.(Display.Data.Channel).使用 I2C 协议,source通过 DDC 读取 Sink.产品的 EDID(包含 Sink 支持的分辨率,最高速率等信息),确认最佳分辨率的输出。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和体验,人们不满足于 4Kp60Hz 显 示 分 辨 率,也 在 追 求 8Kp60Hz 和.4Kp120Hz 的 体 验。但 是 8Kp60Hz.需 要 的 带宽 约 64G(RGB/YCbCr.4:4:4 格 式),远 远 超 过了 HDMI2.0 的 支 持 范 围。所 以 HDMI 协 会 增 加HDMI2.1.FRL(Fixed.Rate.Link)模式,实现接口带宽的增加,满足 8Kp60Hz 需要。同时需要结合相应的 YCbCr.4:2:.0 编码和视频压缩技术。常用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提升通道数据速率;方法二:速率不变时,增量通道数量。而最新的 HDMI2.1 FRL 模式这两种方法都有使用。在保持 HDMI 物理接口不变的情况,每个通道支持的速率增加到了 12Gbps.;另外,原来的 TMDS.Clock.channel 重定义为 FRL.Lane3(时钟嵌入在数据流中);.TMDS.Data.0/1/2.分别对应 FRL.lane.0/1/2,如下图所示,共计有 4 个数据通道。这样就实现了最高 48Gbps 的带宽。信 号 的 编 码 方 式 从 TMDS 的.8b/10b 改 变 为 FRL.16b/18b 格式,编码效率更高。FRL.mode.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图 97.HDMI 2.1 FRL 模式示意图 7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98.HDMI 2.1 FRL 测试内容图 100.泰克三模探棒示意图图 99.泰克有源探头端接电压调节3 lanes 工作模式下,仅仅支持 3Gbps 和 6Gbps 两种速率;未使用的 Lane3,source 和 sink 都需要使用差分 50 150 端接。4 lanes工作模式下,支持6/8/10/12.Gbps.四种速率。HDMI 2.1 源端测试HDMI2.1 总的测试项目有 9 个,如下表所示,以测试 Lane0 为例。源端(Source)测试的难点解决端接电压的实现泰克示波器及探棒,不需要外接电源,本身不仅可以提供标准的 3.3V 端接电压,用于协会要求的一致性测试。在用户自定义模式下,还提供可调的端接电压,例如设置 3.0V 的端接电压,用于验证源端芯片在端接电压变化时的情况。单端和差分信号的自动采集对应单端项目和差分项目,测试时需要分别采集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在 HDMI1.4b/2.0 测试中,都是通过差分探棒采集差分信号;手动更改探棒硬件连接后,采集单端信号。更改连接繁琐,无法自动化,造成了测试效率低。泰克 Tri-mode.探棒(三模探棒),在测试软件控制下,交替工作在单端模式(A-GND 和 B-GND),无需硬件连接的改变,可以实现 8 个单端信号的采集,再自动计算差分信号。从而实现了全部项目的自动化。除了三模探棒方案外,.泰克还提供两台示波器级联自动化方案,通过 8 个 channel 实现对 8 个单端信号的同时采集,测试效率更高。1)测试信号是固定的码型,测试共定义 8 种码型 Link training pattern 1 8,简写为 LTP1 8。不像HDMI1.4b/2.0,对码型没有要求。2)测试信号速率是固定的,不需要随分辨率变化。3)需要考虑其他 lane 的干扰,例如 HFR1-1 项目,测 试 Lane0 时,需 要 Lane0 发 出 LTP5.码 型,Lane1/2/3.分别发出 LTP6/7/8 的码型,测试方法更复杂。7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解决测试复杂化的问题随着速率的提升,HDMI 规范定义新的均衡技术和 cable.模型,也造成了测试过程的复杂化。规范定义两种 Cable mode:Category 3 Worst Cable Mode(WCM3)and Category 3 Short Cable Mode(SCM3)。两种均衡:CTLE 1 8dB 和 DFE 1-tap d1 value 25mV。泰克方案针对以上情况,优化了算法,测试时间短。图 101.复杂的信道、均衡及串扰 7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02.EDID/SCDC 示意图图 103.泰克 HDMI 2.1 示波器级联测试方案示意图测试速率和码型自动切换以前测试需要手动更改分辨率,才能实现测试信号速率的变更。现在泰克通过测试软件与 EDID/SCDC 模拟 器 的 配 合,在 SCDC(Status and Control Data Channel)offset.0 x31 中 FRL Rate 设置测试信号速率,在 offset 0 x41/42 中为每个 Lane 设置码型。实现了测试需要的速率和码型的自动切换,实现了测试完全自动化,提高了测试效率。泰克 HDMI2.1 FRL 自动化方案配置一:DPO70000SX 示波器级联方案两台 DPO70000SX 示波器,使用 UltraSync cable 同步级联,可以把 8 个通道的 skew 调整到 1ps 内,确保所有单端信号采集的同步性。同时采集 8 个单端信号后,再自动计算生成 4 对差分信号。测试过程不需要更改硬件连接,信号路径衰减小,测试速度快,效率高。搭配 EDID emulator,实现速率和码型的自动切换。7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配置二:DPO70000SX 示波器搭 配 Tri-mode 探棒利用 Tri-mode 探棒的特性,在测试软件控制下,交替工作在单端模式(A-GND 和 B-GND),分次完成对 8 个单端信号的采集。测试过程也不需要更改硬件连接。连接示意图如下,示波器会对探棒进行自动去嵌,消除探棒对信号的影响。兼顾了成本和效率,同样通过 EDID emulator 实现自动化的测试。图 104.泰克 HDMI2.1 三模探棒测试方案示意图 7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另一方面被测 HDMI2.1.DUT 的 FRL 最高速率没有达到上限 12Gbps 的话,可以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实际评估示波器的带宽需求。简单来说,为了保证更好的测量精度以及测试的合规性,示波器的带宽越高越好。总结泰克示波器利用通道可调端接电压,Tri-mode.探棒的单端特性/示波器级联特性,以及与 EDID/SCDC 模拟器配合,实现了 HDMI2.1 FRL 源端测试的真正自动化,提高了测试效率。.专门针对 FRL 信号的优化算法,加快了测试速度。从而帮助客户快速验证 HDMI2.1 产品,加速客户产品市场化的过程。示波器带宽的考量在 HDMI2.1 规范中推荐示波器带宽是 23GHz 或者以上。出于成本考虑,大家也许会问,16GHz 或者20GHz 带宽的示波器可以吗?一方面可以从上升时间和带宽的角度来看。HDMI2.1 信号允许的最快上升时间 22.5ps20%-80%。示波器测量到上升时间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从下表可以看到带宽越高,上升时间的测量误差就越小。图 105.示波器上升时间的考量从带宽角度看,示波器的带宽定义:是示波器观察到的正弦波幅度衰减-3dB 的频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非正弦波信号需要考虑 3 次 5 次谐波。HDMI2.1 信号速率最高 12Gbps,基频是 6GHz,3 次谐波频率是 18GHz,16GHz 带宽的示波器测量到 3 次谐波成分会被衰减超过-3dB。7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4.3 V-BY-ONE 介绍与测试V-by-One HS 是日本赛恩电子公司 THine 独立开发的专用于视频信号传输的 Gb 级串行化接口技术。最大可以将 40bit/像素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一对差分信号。与以往的 LVCMOS 并行接口或者 LVDS 接口相比,对传输线的使用量大幅降低,可以有效节省线材及连接器的成本。此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 4k/2k 以及UltraHD 设备的数据传输标准。THine 的 V-by-One HS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以平板电视为首的各种图像、视频设备(例如多功能打印机、安防摄像头、工业用摄像头、汽车导航仪、汽车后视摄像头等)之中,为设备的信号传输系统瘦身,通过节省线材、连接器及抗 EMI 元件降低系统整体成本。V-by-One HS 的开发目的,是为了能够传输大量视频和控制数据,替代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图像输入信号 VESA 标准规格的 LVDS 技术 支持 EQ 均衡器功能,使得信号传输品质优于 LVDS技术,即使在嘈杂的条件下也能获得高传输质量 支持时钟恢复 CDR,解决了 LVDS 方案下时钟和数据之间的偏差问题 支持扰码 scrambling 和时钟恢复 CDR,取消了LVDS 的时钟信号传输配线(固定频率的传送),降低了 EMI 干扰 根据颜色和控制所需的位宽,V-by-One HS 提供多达 32 个通道,串行信号传输速度可达 600Mbps 4Gbps,减少了配线和连接器使用量,可实现总成本的降低和节约空间 由于传输速度可调节,因此与固定频率的信号传输方式相比,降低了设备耗电量 在原先的 LVDS 方案上不必进行很大的设计改动,便可无缝过渡到 V-by-One HS 日本赛恩电子公司(THine)已经公开了 V-by-One HS 规格,其已成为一个开放标准V-BY-ONE 信号特征 V-by-OneHS 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通常使用 FFC或 FPC 软排线。发送器由打包器、加扰器、编码器(8b10b 编码)、串行器和发送器链路监视器组成。发射机链路监控器持续监控 LOCKN 和 HTPDN 信号。如果 LOCKN信号为高,发射机执行 CDR 训练。发射机在 CDR训练模式下发送 CDR 训练码型。当 CDR 锁定时,发送器从 CDR 训练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然后开始发送输入数据。接收器由解包器、解扰器、解码器、解串器和接收器链路监控器组成。接收器在 CDR 训练模式上参考 CDR 训练码型的同时同步像素时钟。从 CDR 训练模式转换到正常模式后,接收器使用 ALN 训练码型对准字节和比特位置。图 106.V-by-One HS 接口连接示意图 7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 数据通道采用 CML 逻辑电平,通过交流耦合电容传输,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选择适合其设计和加工工艺的电源和偏置电压。交流耦合电容器放置在CML 线路的两端,也可以选择仅在一端使用,取决于电路的具体实现。只在一侧使用时,必须加在发射机侧。传输速率可以根据视频像素时钟速率和位深度最高设置为 4Gbps。视频数据格式和数据通道数设置推荐如下:推荐的视频数据格式和数据通道设置 链路状态监视器:HTPDN 表示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情况。当接收器未激活或未连接时,发送器侧的 HTPDN 为高。然后发射机可以进入掉电模式。当接收器激活并连接到发射器时,接收器将 HTPDN 设置为低,然后发射器必须启动并发送 CDR 训练码型以进行链路训练。HTPDN 连接不是必须的,可以省略。这时应始终将发射端的HTPDN 视为低。因此,发射机总是在发射机活动并且 LOCKN 为高时开始训练模式。LOCKN 表示 CDR PLL 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当接收器未激活或处于 CDR PLL 训练状态时,发送器输入端的 LOCKN 通过上拉电阻设置为高。当 CDR 锁定完成时,接收器将 LOCKN 设置为低。然后,CDR 训练模式结束,发射机开始发送 ALN 训练码型和正常视频码流。LOCKN 和 HTPDN 都是接收器的开漏输出。在发送端需要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值为10kOhm。链路连接的建立方式:首先,对 CDR 进行链路训练。然后,在链路训练完成后,发送器按正常模式工作。在打包器中,输入数据被打包成包含 8 比特数据字符包。打包后,在加扰器中使用伪随机数对数据包进行加扰。在编码器上,加扰的 8 比特数据包被编码为 10 比特字符,以获得近似的 DC 平衡以及足够的 CDR 要求的 0-1 和 1-0 转换。最后,串行器将 10bit 数据字符串行化为 1bit 流。接收器执行相反的过程,将来自发送器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像素数据。CDR 训练:CDR 训练的目的是完成 CDR PLL 锁相环的频率锁定。训练使用的码型为 D10.2(0101010101),其频率等于链路比特率的一半,且不可以对D10.2 码流进行加扰。ALN 训练:“ALN”代表对齐。ALN 训练的目的是实现字节和像素的对齐。V-BY-ONE 测试需求 发射机测试(近端测试):V-by-OneHS 接口的数据链路需要交流耦合。测试点位于如下图 TP 处:图 107.测试连接示意图7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 按上图所示的负载,其直流电气特性要求如下表:发射机的直流电气特性要求发射机的直流电气特性要求 下表是发送器的交流电气要求:其中,tTCIP 是每个通道的像素数据单位时间。V-by-OneHS 支持扩频 SSC,在 30 kHz 调制频率下,扩频(SS)的最大幅度被限制在中心扩展的 0.5%以内 眼图模板及坐标:图 108.发射机眼图模板 7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接收机的直流电气特性要求接收机的交流电气特性要求 眼图测试对采集时长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保证至少覆盖发射机锁相环 PLL 带宽的周期长度。下图是发射机 PLL 带宽频响,举例来说,如果数据速率是 4Gbps,对应 PLL 带宽是 3MHz,要求采集的时长至少为 1/3MHz=333ns,也就是说示波器采集时长至少要覆盖 3MHz 频率抖动的一个完整周期,才能保证准确测量出 3MHz 频率以上的抖动,因为发射机 PLL 允许比 3 MHz 慢的抖动,因此,不必关注长捕获条件下的低频抖动。图 109.发射机 PLL 带宽 接收机测试(远端测试):测试点位于接收机引脚处,如果接收机 IC 引脚无法探测,则需要在 IC 附近的等效测试点进行测试 直流电气特性要求如下表:下表是接收器的交流电气要求:8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其中,tTCIP 是每个通道的像素数据单位时间。眼图模板及坐标:图 110.接收机眼图模板 无论近端或远端测试,示波器测试眼图必须模拟接收机CDR特性,必须正确设置接收机的PLL带宽,在使用 SSC 或存在低频抖动的情况下,如果示波器的 CDR 不能跟踪这种频率变化,则眼图张开幅度可能会变窄。V-by-OneHS 规范定义了示波器的 CDR PLL 带宽要求,如下图所示。如果实际的接收机 CDR PLL 带宽明确,则示波器的 CDR PLL带宽要参考实际接收机设置。图 111.示波器锁相环 PLL 带宽要求 发射机预加重和接收机均衡功能是可选的,具体使用取决于眼图测试情况。重要测试项目总结:Transmitter DCTP-PRE:CML pre-emphasis level-VTOC:CML Common Mode Output Voltage-VTOD:CML Differential Mode Output Voltage Transmitter ACTP-tTBIT:Unit interval-Spread Spectrum Amplitude-CML jitter-Eye Diagram Receiver DCpin-DC voltage relative Receiver ACpin-tTBIT:Unit interval-Skew-Eye D 8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V-BY-ONE 测试方案泰克支持 V-by-One HS 的信号质量测试和链路解码分析。测试使用实时示波器、探头和相应测试软件。示波器:依据实际速率选择合适带宽的实时示波器,示波器在组网中,模拟接收机的行为,在近端和远端进行测试图 112.MSO5X/6X 示波器 图 113.DPO70K 示波器图 114.TDP7000 系列三模探头(支持差分、共模、单端)图 115.P7700 系列三模探头(支持差分、共模、单端)探头:高带宽探头或测试夹具 同轴线缆(差分探测或单端探测)8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 V-by-One HS 信号质量测试 支持发射机测量图 116.用测试 V-by-One HS 测试软件测试发射机图 117.用 V-by-One HS 测试软件测试接收机图 118.多条 lane 同时测试图 119.V-by-One HS 测试软件 CDR PLL 环路带宽及速率设置 支持接收机测量 支持多条 lane 同时测试 支持 CDR PLL 环路带宽自动设定或手动指定 8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20.V-by-One HS 测试软件限值 limit 设置图 121.V-by-One HS 测试软件眼图模板图 122.V-by-One HS 测试结果 支持依据实际需求,修改各项目的限值 limit 要求 支持依据实际需求,修改眼图模板 测试结果:8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23.V-by-One HS 测试报告图 124.CTLE 频响和设置参数表 支持生成测试报告:SDLA 均衡仿真 支持接收机均衡模拟,可以通过使用均衡滤波器文件对输入波形数据进行均衡处理,并测试,对比均衡前后的眼图。均衡滤波器文件可通过 SDLA 软件生成。通常 V-by-One HS 使用 CTLE 均衡,如下图,一个典型的接收机芯片 CTLE 频响和设置参数表,其中-ADC:CTLE 传递函数的 DC 增益。-fz:CTLE 传递函数的零频率。-fp1:传递函数的第一极点的频率。-fp2:二阶 CTLE 传递函数的第二极点的频率 8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25.SDLA 软件支持 CTLE、FFE/DFE 均衡仿真图 126.将 EQ Filter 文件导入 V-by-One HS 软件图 127.对比均衡前后眼图可将这些参数填入 SDLA 软件中,生成相应的均衡滤波器文件。SDLA 支持 CTLE、FFE/DFE 均衡仿真:将生成的均衡滤波器文件导入 V-by-One HS 软件中,并测试对比均衡前后的眼图,如下图,其中 Eye_Math1 为均衡后的眼图,Eye_Ch1 为均衡前的眼图。通过均衡,眼图已完全张开。8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28.8b10b 解码图 129.8b10b 总线触发设置 链路解码分析 泰克实时示波器支持8b10b解码,可对V-by-One信号进行解码调测,分析信号的码流,并支持将解码结果导出成 Excel 表格文件 支持 8b10b 总线触发功能,即可专门触发某个或某些字符 K 码或数据码型。如下图,设置触发K28.2V-BY-ONE 小结V-by-One HS 通过使用 8B10B 编码、嵌入式时钟、时钟恢复、加重及均衡技术,实现了极高的传送特性。使其成为高解析度高画质的液晶屏所采用的影像、图像界面业界标准。泰克支持从物理层信号质量到链路解码的调测及测试方案。 8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4.4 USB 3.2 介绍与测试背景介绍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连接电脑系统和外部设备的一种标准,其开发理念是希望能给使用者较友善的外部设备连接方式,提供随插即用的功能。USB 总线接口技术经历了 USB 1.0、USB 1.1、USB 2.0、USB 3.0、USB 3.1、USB 3.2 等多个版本。在 2019 年,USB 总线接口演变到最新的USB4。USB 总线接口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迅速占据了计算机接口的主导地位,已成为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标配接口。市场上也充满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 USB 外围设备。所以,USB 是当前最流行的总线接口技术,掌握 USB 的设计、应用、测试已成为现代电子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在 2017 年,USB 3.1 Gen 1 和 USB 3.1 Gen 2 分别改名为 USB 3.2 Gen 1 和 USB 3.2 Gen 2。根据连接线的接头结构不同,USB 3.2 则分成 Type-A、Type-B、Micro-B 以及 Type-C.Type-C 接头主要有两组数据传输通道,不仅可以让接头无论正反两面皆能顺利插入连接头,也让两组传输通道能同时运作,让数据传输的速度相较于前一版本能提升两倍。测试项目介绍在 USB 3.2 测 试 项 目 中 分 为 物 理 层(Physical Layer)、链路层(Link Layer)、协议层(Protocol Layer)及功能性(Function)四种类别测试。这里主要介绍物理层的发送端的一致性测试。物理层发送端测试信号传送的质量。USB 3.2 各个版本速率的比较:8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测试项目Low Frequency Periodic Signaling TX Test在USB3.2物理层CTS(Compliance Test Specification)中,规 定 使 用 待 测 物(DUT)前 五 个 发 送 的 LFPS Bursts 来做测试。USB 3.2 Gen1 and Gen2 Tx testUSB 3.2 设备进行发送端测试需要进入 compliance mode,一共有 16 种 CP,CP0-CP8 是 Gen1 波形,CP9-CP16 是 Gen 2 波形。整理如下:Measurements Compliance PatternGen1 Eye diagramCP0Gen1 Total JitterCP0Gen1 Random JitterCP1Gen1 SSCCP1Gen2 Eye diagramCP9Gen2 Total JitterCP9Gen2 Random JitterCP10Gen2 SSCCP10Tx EqualizationCP13,14,15CP0 的波形如下:CP1 波形如下: 8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测试方法介绍测试原理Device 测试连接示意图9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Host 测试连接示意图泰克测试软件介绍TekExpress USB3.2 Tx 应用程序是一套 USB3.2 测量,验证和调试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测试 Setup 窗口如下:通过窗口指引很方便的完成 USB3.2 的发送端一致性测试。 91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推荐示波器选型和附件92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5 电磁兼容性调试与测试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产品日益普及和电子化,广播电视、邮电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达,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和恶化,使得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也受到各国政府和生产企业的日益重视。电子、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不仅关系到产品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关系到 EMC 认证磁环境的保护问题。EMC 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EMC)测试,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包括电磁干扰和电磁抗扰度两部分。其中,电磁干扰测试是测量被测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并向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大小来反应对周围电子设备干扰的强弱。电磁抗扰度测试是测量被测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抗干扰的能力强弱,检测电器产品能否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不受影响。2.5.1 测试项目与条件测试项目: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 磁 干 扰测试 EMI 测试主要内容:Radiated Emission 辐射干扰测试(通过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电磁干扰)Conducted Emission 传导干扰测试(沿着导体传播的电磁干扰)Harmonic 谐波电流干扰测试 Flicker 电压变化和闪烁测试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 磁 抗扰度测试 EMS 测试主要内容:ESD 静电抗扰度测试 RS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测试 CS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度测试 DIP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测试 SURGE 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EF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 PFMF 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测试场地:开阔场、半电波暗室、屏蔽室。主要设备:电波暗室 接收机 接收天线 人工电源网络 功率吸收钳 转台、升降台 转台、升降台控制器图 130.EMC 测试屏蔽室 93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2.5.2 测试标准为了规范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所有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电磁兼容标准。电磁兼容标准是使产品在实际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之所以称为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产品即使满足了电磁兼容标准,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能会发生干扰问题。大部分国家的标准都是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欧共体政府规定,从 1996 年 1 月 1 起,所有电气电子产品必须通过 EMC 认证,加贴 CE 标志后才能在欧共体市场上销售。此举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影响,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对电气电子产品的 RMC 性能实行强制性管理。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例如欧盟 89/336/EEC 指令(即 EMC 指令)、美国联邦法典 CFR 47/FCC Rules 等都对电磁兼容认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5.3 预一致性测试在 EMC 的设计和调测过程通常中存在以下难点:更换组件 切割 PCB 线并重新连接以找到噪声源 如果电磁干扰来自模拟和/或数字来源,则很难确定 很难捕捉到罕见的 EMI 突发 要求具有较长采集时间的实时频谱分析仪 大多数频谱分析仪都不是实时的 大多数实时品分析仪都很贵,而且不便于携带 当设备传输射频功率时,射频可能对电路产生不利影响,极大地改变 EMI 特征 最终的合规性测试是昂贵的由于未正确应用 EMC 设计规则、电路元件之间存在不可预测的相互作用或者最终产品中包含不合规的模块或组件,往往约一半的产品无法通过初次 EMC 测试。许多公司通过在他们的研发实验室和第三方合规测试实验室之间反复循环,花费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来解决辐射干扰问题。通过执行一些非常快速和简单的测试,可以识别故障,缩小根本原因,并在产品进行正式合规测试之前尝试各种修复。通过执行预一致性测试,可大大提高一次通过全面 EMI 一致性测试的概率,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Tektronix 提供了一些低成本的实时频谱分析仪和软件,如 EMCVu,以方便进行这项工作。94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31.EMC 设计流程常规故障排除或调试 EMI 问题与预一致性测试是有区别的。一般故障排除通常使用一套专门的探头和频谱分析仪来执行。目标是确定谐波能量的来源,并确定降低谐波幅度的修复方法,主要寻找问题或结果的相对变化。而预一致性测试尽可能地复制正式测试的运行方式,并与实际测试限值进行比较。这需要校准的 EMI 天线和测量系统中的增益或损耗的方面的知识。图 132.EMC 故障排除和调试流程为获得最佳结果,辐射干扰测试通常在半电波暗室内进行,以消除外部接收信号(环境),如广播电台、电视、双向无线电或蜂窝电话。这可能是相对昂贵的,因此大多数内部预一致性测试通常设置在屏蔽室外,并使用特殊技术将环境信号与被测产品发出的信号分开。通过将预一致性解决方案纳入到工作流程可带来诸多好处,包括:及早发现可能会延迟产品上市和增加开发成本的潜在 EMI/EMC 问题 降低 EMI/EMC 相关成本 在将产品提交给测试机构前提升自己对产品的信心 即时提供关于设计变更的影响的反馈 根据开发计划灵活地测试 95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33.EMI 预测试流程EMI 预测试流程泰克EMI/EMC预测试方案使用EMUVu搭配RSA306B/RSA50XA/RSA60XA 频谱仪或 MSO5XB/6XB 示波器,提供针对辐射干扰测量和传导干扰测量的预一致性测试。EMCVu 带有易于使用的设置向导、各种内置的标准和附件设置以及按钮选择功能。无论您是要设置露天测试场地(OATS),还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EMCVu 都可以简化您在测量中捕获和去除环境噪声的过程,从而提高预一致性测试的准确性,而无需使用消声室。EMCVu 特点:准峰值检波器,可让您绕过非故障问题并在所需频率上归零。谐波检查,可让您只测试特定的谐波,并使用近场探头查找电路板上辐射的来源。谐波标记,可发现已知频率的谐波辐射。通过使用多重谱线,可以比较被测设备(DUT)与环境噪声、以前设备迭代等。自动或手动执行的多故障重新测量,使您可以确定故障是间歇性还是重复发生的故障。在可由用户配置的同一个报告中以多种格式报告多个测量结果。能够捕获瞬态和间歇信号 能够以相同频率调试多个信号源 可实现瞬时反馈-传统的扫频式频谱分析仪可能需要更长的扫描时间,导致无法捕获重要信号为帮助控制成本,另有一些低成本配件可供选择。下图所示的测量是使用非常低成本的 PC 板对数周期天线进行的。一个或两个这样的天线,加上一个双锥天线,通常可以覆盖所需的频率范围。双锥天线用于 20到 200 MHz 的频率,因为较长的波长需要更大的天线。在这个例子中,天线安装在一个便宜的三脚架上。天线系数(AF)和电缆损耗可以输入 EMCVu 软件进行场强校正。为了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并避免附件不匹配,泰克提供经过全面验证的附件,包括天线、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前置放大器。附件的特性包括增益值和损耗值被预先加载到 EMCVu 中,以提供简单的设置和更高的测量精度,通过抵消所有附件损益的综合影响来修正测量结果。96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34.方便的测试组网图 135.泰克 EMI 预测试附件图 136.近场探头图 137.泰克 RSA500 频谱分析仪进行辐射干扰测试 图 138.辐射干扰测试 30MHz辐射干扰测试-还需要一套近场探头、一个电流探头、一个已校准(或未校准)的 EMI 天线,以及一个可能的 20 至 30 分贝增益的宽带前置放大器,以增强来自较小探头或天线的信号。传导干扰测试-通常只需要频谱分析仪和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暂态抑制器和/或 10 分贝衰减器作为分析仪的额外保护。测试要求在大型地平面上方进行。EMCVu 支持多种设备的 EMC 标准,包括 CISPR、FCC 和 MIL-STD,提供内置 EMC 标准表格,方便选择相应的标准,也允许自定义标准,设置所需的频率范围和测试上下限要求。 97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图 139.EMC 标准选择图 140.EMCVu 所支持的预置标准98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EMCVu 带有预定义的传感器系数(天线和电缆损耗表)、CISPR 和 FCC 限值线,并可轻松生成报告,如下图:图 141.EMCVu 测试向导图 141.执行 EMI 测试EMCVu 依据选定标准扫描设定频段,红色是超出极限的信号,橙色是超出裕量的信号,如下图。符合阈值的其它信号用蓝色标出。在预一致性测试模式下,可以在几秒钟内扫描整个频率范围,对超过限值和限值在一定裕度内的所有谐波进行编号。然后可以更仔细地检查这些捕获的谐波信号,切换到故障排除模式以尝试各种修复。总结大多数高风险的 EMI 测试都很容易用低成本的设备进行,通过开发自己的辐射和传导干扰的 EMI 故障排查和合规性测试实验室,可以将故障排查流程转移到内部,从而节省时间和资金。与依赖商业测试实验室进行初始测试相比,将大为节省时间和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MC 工程师和产品设计人员需要升级我们通常的分析和合规性测试工具,以保持领先地位,并能够更好地捕获和显示预期的更不寻常的排放。实时频谱分析仪已被证明对 EMI 调试和故障排除具有无价的价值。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缩小,以及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无线和其他先进的数字模式,先进的频谱分析将变得尤为重要。 99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3.附录:参考文献【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技术路线图 2.0【2】Software-Defined Vehicles A Forthcoming Industrial Evolution,德勤【3】GIGABIT MULTIMEDIA SERIAL LINKS FOR ADAS,Maxim【4】Choosing the right high speed Serdes tech for ADAS and infotainment systems,Maxim【5】3 ways to drive multiple displays in an integrated digital cockpit with FPD-Link III,TI100 泰克汽车电子测试白皮书Found some very excellent videos from Maxim on GMSL.Sharing here for the benefit of anyone else working with the same:1.What is a SerDes and why do I need one?https:/ part 2:The Signaling Quagmire https:/ part 3:All about line coding https:/ Part 4:Get the picture?https:/ part 5:Control freak!https:/ part 6:Sounds good!https:/ part 7:Pixels and the Serial Stream https:/ part 8:Start Me Up https:/ Part 9:Interfaces https:/ Instruments also has many training vidoes on FPD-Link at the following link:https:/ 及 FPDLINK 背景 泰克科技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泰克产品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已经签发及正在申请的专利保护。本资料中的信息代替此前出版的所有材料中的信息。本文中的技术数据和价格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告。TEKTRONIX 和 TEK 是泰克科技公司的注册商标。本文中提到的所有其他商号均为各自公司的服务标志、商标或注册商标。01/2024如需所有最新配套资料,请立即与泰克本地代表联系!或登录泰克公司中文网站:泰克中国客户服务中心全国热线:400-820-5835泰克官方微信更多宝贵资源,敬请登录:WWW.TEK.COM.CN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5年06月11日(评级)分析师 陈金海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60001联系人 李宁公路和港口高股息,并购和平台公司高增长公路和港口高股息,并购和平台公司高增长行业投资策略摘要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高股息:配置看公路,投资看港口高股息:配置看公路,投资看港口国内利率下降,利好高股息的高速公路、港口、铁路等公司。公路公司盈利稳定、股息率较高,配置价值较高。港口永续经营、吞吐量持续增长,投资价值较高。推荐粤高速A、中原高速、青岛港、唐山港,关注山东高速、宁沪高速、四川成渝、招商港口、大秦铁路等。并购:大宗供应链和公路潜力较大并购:大宗供应链和公路潜力较大交运主要板块增速放缓,并购或是增长来源。政策鼓励并购,低利率和低估值有助于并购。公路和大宗供应链板块历来并购较多,未来并购潜力较大。推荐物产中大、中原高速。新能源和无人运输,平台公司受益新能源和无人运输,平台公司受益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降低成本,但是公路运输低门槛,成本下降或导致运价下跌,拥有定价权的网约车、数字货运平台或将受益。推荐满帮集团,关注滴滴出行、顺丰同城、小马智行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美国加征关税,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物流降费政策1.1 航空:供需差拐点或在航空:供需差拐点或在2025年年3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2019-25年,航空公司收入的累计增幅有望达到飞机数量的累计增幅,之后供需逆转。航空公司收入累计增幅,有望趋向名义GDP累计增幅,即产业占比恢复。2025年航空业供需形势有望逆转年航空业供需形势有望逆转航空需求仍在疫后恢复过程中航空需求仍在疫后恢复过程中400000 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E2026E比2019年名义GDP上市航司收入飞机数量0.66%0.57%0.0%0.1%0.2%0.3%0.4%0.5%0.6%0.7%0.8 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航空公司营收/GDP1.1 盈利拐点:供需差转化为利润盈利拐点:供需差转化为利润4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收入增长更快,通过飞机利用小时数上升、客座率上升、票价上涨实现。票价市场化改革后,未来客公里收益的上升空间较大。航空业的飞机利用小时数仍有恢复空间航空业的飞机利用小时数仍有恢复空间主要航空公司的客座率、票价恢复情况主要航空公司的客座率、票价恢复情况000%飞机利用小时数客座率客公里收益较2019年恢复程度2023/20192024/201980050%中国国航 中国东航 南方航空 吉祥航空 春秋航空2024年/2019年飞机利用小时数客座率客公里收益1.1 航空:单机市值或有上升空间航空:单机市值或有上升空间 未来供需差或将推动盈利中枢抬升,单机市值或有上升空间 主要上市航司的单机市值差异,或与单机毛利(含航线补贴)相关。5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2010年以来,主要上市航司的单机市值变化年以来,主要上市航司的单机市值变化2025年一季度,上市航司的单机毛利(含航线补贴)年一季度,上市航司的单机毛利(含航线补贴)56(H3U0%分位数0.0020.010.040.050.060.070.000.010.020.030.040.050.060.07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海航控股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单机毛利:亿元/架02468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单机市值:亿元/架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海航控股吉祥航空春秋航空1.2 机场:客流持续恢复,非航业务谨慎乐观机场:客流持续恢复,非航业务谨慎乐观 机场客流持续恢复,推动航空性业务收入较快增长。消费疲软背景下,免税、广告等非航业务表现欠佳,静待需求改善。6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2023年以来,国内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呈恢复态势年以来,国内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呈恢复态势机场免税、广告等非航业务表现欠佳机场免税、广告等非航业务表现欠佳50p000 23-012023-042023-072023-102024-012024-042024-072024-102025-012025-04比2019年旅客吞吐量白云机场上海机场深圳机场0 %白云机场:广告收入上海机场:免税收入2023/20192024/20192025Q1/2019Q11.2 机场:资本开支较大,短期业绩仍承压机场:资本开支较大,短期业绩仍承压 主要机场的大额扩建和新建投资,影响航空性业务盈利。机场渠道免税销售的占比和议价能力的下降,影响非航业务盈利。7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澎湃网,观点网,厦门日报,中国民航网等,天风证券研究所,各公司公告,澎湃网,观点网,厦门日报,中国民航网等,天风证券研究所主要上市机场资本开支下降,但规模仍较大主要上市机场资本开支下降,但规模仍较大主要上市机场的扩建和新建工程比较庞大主要上市机场的扩建和新建工程比较庞大机场扩建和新建工程概况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新建119万m的T3航站楼,设计保障能力5000万人次,建设航空超级货站,完善配套功能。2022年1月开工,预计2028年建成,扩建航站区工程投资387.6亿元,四期扩建工程总投资近1000亿元。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42.2万m的T3航站楼,14.4万m的T2航站楼东四和西四指廊,西二、东三跑道,以及24.2万m的综合交通中心和停车楼。2020年9月开工,预计2025年底竣工投产,总投资537.7亿元。深圳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卫星厅、三跑道、T4航站楼等项目。卫星厅总建筑面积23万m,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三跑道扩建项目总投资达123.3亿元。T4航站楼总建筑面积40万m,年旅客吞吐能力3100万人次。卫星厅于2021年12月投用;T4航站楼、机场三跑道及国际、国内转运库等货运基础设施计划将于2025年底前建成;T1、T2航站楼将于2027年建成。厦门机场厦门新机场:概算投资约258亿元,新建2条跑道(长3800米、宽45米的北一跑道和长3600米、宽45米的南一跑道)、55万m航站楼、196个机位的站坪,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翔安机场本期工程计划2026年实现通航。0204060801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资本开支:亿元白云机场上海机场深圳机场厦门空港2.1 公路:防御价值下降,投资价值上升公路:防御价值下降,投资价值上升 防御价值下降:A股指数回升,配置高股息公路公司防御的价值下降。投资价值上升:利率仍在下降,高股息公路公司的贴现价值上升。优选高ROE、高分红的粤高速A、山东高速、皖通高速、宁沪高速等。8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A股指数回升,高股息公路公司防御价值下降股指数回升,高股息公路公司防御价值下降利率下行,高股息公路公司投资价值上升利率下行,高股息公路公司投资价值上升5000 0%0 10/12011/12012/12013/12014/12015/12016/12017/12018/12019/12020/12021/12022/12023/12024/12025/1万得全A公路指数1.6%2.6%3.6%4.60020003000400050002010/12011/12012/12013/12014/12015/12016/12017/12018/12019/12020/12021/12022/12023/12024/12025/1公路指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048121620宁沪高速山东高速皖通高速粤高速A四川成渝东莞控股赣粤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山西高速楚天高速现代投资五洲交通吉林高速控股集团/上市公司经营性高速公路里程2.1 公路:并购潜力较大公路:并购潜力较大9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路产:部分公路公司的控股股东拥有大量非上市路产,未来注入空间较大。利润:发现多数省交投集团的大部分收入和利润并未在上市公路公司,未来资产证券化的潜力或较大。部分上市公路公司具备较大收购路产的空间部分上市公路公司具备较大收购路产的空间部分上市公路公司未来资产证券化的潜力或较大部分上市公路公司未来资产证券化的潜力或较大0 0Pp%招商公路宁沪高速山东高速皖通高速粤高速A四川成渝赣粤高速福建高速中原高速楚天高速现代投资五洲交通吉林高速龙江交通上市公司/控股集团营业收入净利润0%2%4%6%8%0.00.51.01.52.02.53.0粤高速A湖南投资山西高速东莞控股现代投资招商公路皖通高速中原高速福建高速楚天高速赣粤高速山东高速五洲交通宁沪高速深高速四川成渝龙江交通吉林高速四川成渝高速公路深圳国际江苏宁沪高速公路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浙江沪杭甬湾区发展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越秀交通基建A股H股PB(MRQ)股息率(TTM)2.1 公路:破净公司有望估值修复公路:破净公司有望估值修复 市值管理趋严,考核范围或将从央企扩大为央国企,长期破净公路或有变化。中原高速、赣粤高速、福建高速等上市公路长期破净,期待运用提分红等方式提升自身价值。静待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完成,公路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10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央广网,证监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网,天风证券研究所,央广网,证监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网,天风证券研究所中原高速、赣粤高速等上市公路长期破净,等待变化中原高速、赣粤高速等上市公路长期破净,等待变化2024年以来市值管理相关的会议与文件核心要点年以来市值管理相关的会议与文件核心要点时间时间核心要点核心要点2024/1/24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2024/1/25在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上,证监会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2024/1/29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宣布2024年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2024/11/15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要求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现金分红、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对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作出专门要求。2024/12/17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央企业要从并购重组、投资者回报、股票回购增持等六方面改进和加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2025/5/6福建:加强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将市值管理纳入国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注:截至2025年6月8日2.2 铁路:短期运量低增长,中长期有分流铁路:短期运量低增长,中长期有分流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老龄化、消费低迷影响铁路客运量,国产煤产量增长带动铁路货运量增长。中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降低公路运输成本,公路运量增长或将分流铁路客货运量。(详见新能源和无人运输,或将重塑交运格局)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处于低增长阶段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处于低增长阶段2024年下半年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低增长年下半年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低增长-50050100150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 2024同比增速:%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10-505102025-042025-032024-122024-112024-102024-092024-082024-072024-062024-052024-042024-03同比增速:%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2.2 铁路:集装箱运量高增长,推荐铁龙物流铁路:集装箱运量高增长,推荐铁龙物流12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2015-24年铁路集装箱运量年化增长24%,集装箱货物渗透率上升。铁水联运、中欧班列、产业西迁、散改集、一带一路等,有望推动铁路集装箱运量持续高增长。(详见铁路集装箱运量,能持续高增长吗?)推荐铁龙物流。(详见铁龙物流:铁路市场化改革,特种箱业务高增长)中国铁路的集装箱运量持续较快增长中国铁路的集装箱运量持续较快增长中国出口中,到周边地区的比例大幅上升中国出口中,到周边地区的比例大幅上升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铁路集装箱运量:万TEU0 095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20222025中国出口占比东盟中亚俄乌印巴西亚东欧3.1 快递:单量高增长,价值在上升快递:单量高增长,价值在上升13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快递行业收入和单量仍在高增长,三通一达的收入和利润呈上升趋势。电商行业渗透率上升,直播电商、边远地区、低价商品等拓展有望带动快递单量和收入继续较快增长。推荐电商快递头部公司中通快递、圆通速递。快递行业单量和收入仍在快速增长快递行业单量和收入仍在快速增长三通一达的收入和净利润呈上升趋势三通一达的收入和净利润呈上升趋势14 22 020406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同比增速:%收入单量0501001502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归母净利润:亿元营业总收入:亿元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3.1 快递:价格竞争缓和,带来投资机会快递:价格竞争缓和,带来投资机会14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快递板块股价指数涨跌,与快递价格涨跌密切相关。2025年三通一达追求市场份额,或导致价格竞争激烈。如果未来快递单量增速放缓,价格竞争可能出现缓和。快递股价指数与快递价格涨跌正相关快递股价指数与快递价格涨跌正相关快递价格涨跌与快递单量增速负相关快递价格涨跌与快递单量增速负相关10001500200025003000-20%-15%-10%-5%0%5 16-012016-122017-112018-102019-092020-082021-072022-062023-052024-042025-03快递指数快递价格同比价格涨跌快递指数-20%0 %-20%-15%-10%-5%0%5 16-012017-012018-012019-012020-012021-012022-012023-012024-012025-01快递单量同比快递价格同比价格涨跌单量增速3.2 大宗供应链:从贸易,到制造大宗供应链:从贸易,到制造 2023年中国头部大宗供应链公司的营收已经位居全球前列,未来追赶空间可能有限。2022-24年,头部供应链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有所下滑。1990-2025年,日本商社从贸易向上下游产业投资延伸,股价上涨7-22倍。巴菲特投资日本五大商社各10%左右股份,2020年投资以来股价上涨2-4倍。15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头部大宗供应链公司的合计市场份额出现下滑2023年中国头部大宗供应链公司的营收位居全球前列0%1%2%3%4%5%6 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2021 2023市场份额物产中大建发股份象屿股份厦门国贸浙商中拓苏美达030060090012001500三菱商事厦门建发中粮集团伊藤忠商事三井物产厦门国贸物产中大丰田通商厦门象屿丸红住友商事三星C&T营业收入:亿美元3.2 大宗供应链:从贸易,到制造大宗供应链:从贸易,到制造16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物产中大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物产中大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建发股份、物产中大等大量收并购,或将加快产业整合。苏美达是产业整合的先行者,2024年产业链利润总额占比约70%。物产中大陆续布局电线电缆、热电联产、轮胎制造等高端制造,2024年高端制造的利润总额占比上升到33%。2019年以来,主要供应链上市公司累计并购金额年以来,主要供应链上市公司累计并购金额/最新市值最新市值物产中大的高端制造毛利润占比快速上升物产中大的高端制造毛利润占比快速上升0 0P%建发股份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厦门象屿瑞茂通福然德浙商中拓远大控股东方嘉盛海晨股份苏美达收购总价值/最新市值收购总价值/最新市值34T%0 %毛利润占比高端制造供应链注:截至2024年12月4.1 航运:加关税影响需求航运:加关税影响需求17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Clarkson,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美国对众多国家加征关税,或导致2025年全球贸易量下滑。库存周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美国加关税带来2025H2下行压力。2025年全球航运需求或将低增长,增速低于供给,导致运价承压。2025年主要航运细分板块供给增速超过需求增速年主要航运细分板块供给增速超过需求增速中美库存周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中美库存周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3%0%3%6%9%集运油运干散货航运汽车船航运2025年预期增速运力周转量-15015302001-012002-102004-072006-042008-012009-102011-072013-042015-012016-102018-072020-042022-012023-10库存同比增速:%中国美国4.2 集运:抢出口后需求隐忧集运:抢出口后需求隐忧18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如果2025H2美国加关税引发库存周期下行,那么出口运输需求承压。美国4月9日对70多国、5月12日对中国暂停实施新关税90天,引发出口抢运;但是抢运结束后,出口运输需求面临回落风险。2025年年4月,主要发达经济体商品进口增速回落月,主要发达经济体商品进口增速回落美国关税变化,中国、欧盟等对美出口增速大幅波动美国关税变化,中国、欧盟等对美出口增速大幅波动-20%0 23-012023-032023-052023-072023-092023-112024-012024-032024-052024-072024-092024-112025-012025-03进口同比增速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30%-100P 22-012022-042022-072022-102023-012023-042023-072023-102024-012024-042024-072024-102025-012025-04对美出口同比增速中国日韩东盟欧盟加拿大4.3 油运:低油价带来补库存油运:低油价带来补库存19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油价下跌或将引发补库存,支撑油运需求增长。(详见报告特朗普当选,交运投资机会)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对石油消费需求的替代越来越明显,2025年初中国的主要成品油产量大幅下滑。油价下跌,有望带来石油补库存需求油价下跌,有望带来石油补库存需求2025年初,中国汽油、柴油、煤油产量大幅下滑年初,中国汽油、柴油、煤油产量大幅下滑0306090120150390041004300450047004900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202120232025油价:美元/桶OECD石油库存:百万桶库存油价-20-100102030402024-032024-042024-052024-062024-072024-082024-092024-102024-112024-122025-012025-022025-032025-04当月同比增速:%汽油柴油煤油4.4 内贸集运:期待扩内需内贸集运:期待扩内需20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2019年外贸承压,扩大内需使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背离。内贸集装箱船出租到外贸集运市场,将导致内贸运力减少。2024年内贸集运运价处于历史低谷,2025年1-5月运价同比回升。2019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下行,内贸上行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下行,内贸上行2024年内贸集运运价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年内贸集运运价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0%-10%0 0 14-012014-062014-112015-042015-092016-022016-072016-122017-052017-102018-032018-082019-012019-062019-11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外贸内贸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21110987654321PDCI月度202420252016-24年平均4.5 港口:预计量价平稳港口:预计量价平稳2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我们预计,202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有韧性,散货吞吐量或将低增长。尽管港口费率与出口顺周期波动,但是政策要求降低物流成本,我们预计2025年港口费率或难以上涨。中国出口增速大幅波动,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有韧性中国出口增速大幅波动,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有韧性上港集团的单箱收入增速与出口增速正相关上港集团的单箱收入增速与出口增速正相关-20%-10%0 0 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同比增速单箱收入出口金额-10010203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同比增速:%出口金额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1 新能源和无人运输,重塑交运格局新能源和无人运输,重塑交运格局22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天风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使动力成本下降,智能驾驶使人工成本下降。网约车将分流高铁旅客,新能源重卡将分流铁路、水路货运量。详见新能源和无人运输,或将重塑交运格局新能源乘用车使旅客出行成本明显下降新能源乘用车使旅客出行成本明显下降新能源重卡使公路货运成本明显下降新能源重卡使公路货运成本明显下降1.891.651.280.00.51.01.52.0燃油出租车电动网约车电动顺风车单位成本:元/公里6.305.725.285.264.614567柴油重卡 天然气重卡 电动重卡智能驾驶天然气重卡智能驾驶电动重卡总成本:元/公里5.2 头部公司盈利有望高增长头部公司盈利有望高增长23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2024年年PETTM营业利营业利润增速润增速毛利润毛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毛利润毛利润增速增速公司收公司收入增速入增速行业收行业收入增速入增速市场规模增速渗透率市场份市场份额额变现率变现率网约车网约车Uber17152%5.220p.0%滴滴出行滴滴出行11319.528%7%Vt.7%货运平台货运平台满帮集团满帮集团27148%2.5423%6Q%1.8%货拉拉货拉拉30%2.213%4c.6%即时配送即时配送美团美团20189%3.333#%3%5S%顺丰同城顺丰同城52516%9.235%3%5%9%快递快递中通快递中通快递1318%1.218%30%圆通速递圆通速递1112%1.315 %30%新兴的网约车、数字货运、即时配送等平台头部公司,业务量和收入增速20%左右,经营杠杆使营业利润成倍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智能驾驶推广,这些公司有望享受红利、持续高增长。注:截至2025年4月6.1 重点公司推荐表重点公司推荐表24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股票代码公司名称股价(元)EPS(元)PE(倍)20242025E2026E20242025E2026E603885.SH吉祥航空吉祥航空14.250.420.720.9833.9319.8414.55601111.SH中国国航中国国航8.09-0.010.240.50-809.0033.7616.27603565.SH中谷物流中谷物流9.760.870.910.9111.2210.7510.75601000.SH唐山港唐山港4.060.330.330.3412.1612.2411.88601298.SH青岛港青岛港9.210.810.840.8911.3710.9210.40600020.SH中原高速中原高速4.930.340.430.4614.7111.4210.63000429.SZ粤高速粤高速A13.870.750.810.7718.4917.0217.95600704.SH物产中大物产中大5.260.580.670.769.077.906.962057.HK 中通快递中通快递-W139.7010.9512.0213.7712.7611.6210.15600233.SH圆通速递圆通速递12.691.161.241.4010.8910.209.09注:盈利预测均来自万得一致预期,股价截至2025年6月10日风险提示2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全球库存周期处于拐头向上的初始阶段,经济复苏过程可能出现反复。中国经济增速或将下滑,交运行业景气度将随之下降。美国加征关税美国加征关税贸易活动受关税影响较大,如果美国加征关税,全球贸易运输企业的盈利将受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交通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燃油,如果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成本上升,运输企业的盈利将受影响。物流降费政策物流降费政策物流降费政策落地,如果使得运输费率下降,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的盈利将受影响。2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股票投资评级自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行业投资评级自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买入预期股价相对收益20%以上增持预期股价相对收益10%-20%持有预期股价相对收益-10%-10%卖出预期股价相对收益-10%以下强于大市预期行业指数涨幅5%以上中性预期行业指数涨幅-5%-5%弱于大市预期行业指数涨幅-5%以下投资评级声明投资评级声明类别类别说明说明评级评级体系体系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特别声明特别声明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天风证券”)。未经天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天风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天风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天风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天风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天风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天风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天风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天风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天风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一般声明一般声明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天风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天风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THANKS27
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 1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eCall 专题报告领先大市专题报告领先大市-A(首次首次)国标应用元年即将启动,汽车安全等级提升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国标应用元年即将启动,汽车安全等级提升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2025 年年 6 月月 11 日行业研究日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汽车零部件板块近一年市场表现汽车零部件板块近一年市场表现资料来源:最闻首选股票评级首选股票评级相关报告:分析师:分析师:叶中正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2010001电话:邮箱:刘斌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30001邮箱:冯瑞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70001邮箱:投资要点:投资要点:eCall 服务于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服务于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NG-eCall 或将成为主流方案或将成为主流方案。eCall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是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的第三代汽车生命安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用户提供救援服务,包括 GNSS 车辆定位、数据上传和语音通话等。目前,eCall 系统已经逐步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提高救援效率和保障驾驶安全的关键工具。伴随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从 2G/3G 向 4G/5G 发展,eCall 解决方案也逐步由 CS-eCall 向 NG-eCall 演进。相较于 CS-eCall,NG-eCall 的核心优势在于支持 VoLTE 语音和数据的并发,可以大大缩短呼叫建立的时延,并且还可以在远程救援期间获取现场静态和动态的图像和音频信息。eCall 成为多地国标汽车功能安全件,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成为多地国标汽车功能安全件,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eCall 标准已逐步在欧亚经济联盟、欧盟(EU)、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等落地,政策驱动将为 eCall 系统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和尝试,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 2027年 7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零死亡”愿景正影响着全球多个国家和城市的道路交通改造,作为关键的汽车功能安全件,eCall 应用对于欧洲 2030 年实现道路交通死亡减半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降低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和受伤人数而言也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 X 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eCall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增强安全信心、提供安全数据支持等优势将发挥更大的作用。eCall 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静待国标实施带来放量预期。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静待国标实施带来放量预期。eCall 国家标准的实施与此前车载 ETC 标准的落地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类比 ETC 渗透节奏对 eCall 国标落地后的市场表现进行了预测。根据我们的测算,若 eCall强制标准顺利实施,2027、2030 年我国 eCall 产品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17.14、17.29 亿美元。国际巨头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国标实施利好国产厂商份额提升。国际巨头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国标实施利好国产厂商份额提升。eCall 的功能实现需要依托 T-BOX/TCU 的远程信息处理功能,因而T-BOX/TCU 的竞争格局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eCall 市场的竞争状态。T-BOX/TCU 的竞争格局表现为 LG、Continental、Harman 等国际巨头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东软集团、华为、比亚迪等国产厂商在中国市场中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基于国内厂商在价格竞争以及本土车厂内部生态构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预期 eCall 国标落地将利好国内厂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 2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当前,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处于“即将实施”阶段。建议重点关注拥有 eCall 认证或支持 eCall 功能的 T-Box 供应商(如东软集团、慧翰股份、高新兴、经纬恒润、鸿泉物联、启明信息等),并建议关注以德赛西威为代表的其他 T-Box 供应商在 eCall 领域的业务布局和产品创新。风险提示:风险提示:eCall 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汽车行业芯片供应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国际贸易政策风险。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 3目录目录1.eCall 服务于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服务于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NG-eCall 或将成为主流方案或将成为主流方案.72.eCall 成为多地国标汽车功能安全件,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成为多地国标汽车功能安全件,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102.1 欧盟等多组织已执行 eCall 国家标准,中国国标实施指日可待.102.2 eCall 是关键的汽车功能安全件,对于降低交通事故致死率有重要意义.142.3 eCall 是车联网的具体应用,功能安全提升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应用.163.eCall 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静待国标实施带来放量预期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静待国标实施带来放量预期.194.国际巨头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国标实施利好国产厂商份额提升国际巨头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国标实施利好国产厂商份额提升.224.1 eCall 竞争格局可参考 T-BOX/TCU.224.2 eCall 国标实施受益 A 股标的分析.234.2.1 东软集团.234.2.2 慧翰股份.244.2.3 高新兴.254.2.4 经纬恒润.264.2.5 鸿泉物联.274.2.6 启明信息.274.2.7 索菱股份.284.2.8 兴民智通.294.2.9 德赛西威.304.2.10 移远通信.304.2.11 美格智能.315.投资建议投资建议.326.风险提示风险提示.32图表目录图表目录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4 4图图 1:eCall 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整体架构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整体架构.7图图 2:车载车载 eCall 终端构成要素终端构成要素.7图图 3: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态势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态势.9图图 4:欧盟欧盟 eCall 规范演进规范演进.9图图 5:CS-eCall 与与 NG-eCall 对比对比.10图图 6:欧盟道路安全目标及进展欧盟道路安全目标及进展.15图图 7:欧盟乘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欧盟乘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死亡人数.15图图 8:2005-2023 年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情况年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情况.16图图 9:中国乘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中国乘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死亡人数.16图图 10:车联网发展历程概述车联网发展历程概述.17图图 11: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概念关系图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概念关系图.18图图 12:全球及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全球及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18图图 13:欧洲汽车欧洲汽车 eCall 市场规模预测市场规模预测.19图图 14:欧洲新生产的乘用车和轻量商用车数量欧洲新生产的乘用车和轻量商用车数量.19图图 15:T-BOX 远程信息处理图远程信息处理图.22图图 16:2021 年全球年全球 TCU 市场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格局.23图图 17:2023Q1 及及 2024Q1 中国中国 TCU 市场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格局.23图图 18:东软集团业绩表现(百万元)东软集团业绩表现(百万元).24图图 19:东软集团盈利能力(东软集团盈利能力(%).24图图 20:慧翰股份业绩表现(百万元)慧翰股份业绩表现(百万元).25图图 21:慧翰股份盈利能力(慧翰股份盈利能力(%).25图图 22:高新兴业绩表现(百万元)高新兴业绩表现(百万元).26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5 5图图 23:高新兴盈利能力(高新兴盈利能力(%).26图图 24:经纬恒润业绩表现(百万元)经纬恒润业绩表现(百万元).26图图 25:经纬恒润盈利能力(经纬恒润盈利能力(%).26图图 26:鸿泉物联业绩表现(百万元)鸿泉物联业绩表现(百万元).27图图 27:鸿泉物联盈利能力(鸿泉物联盈利能力(%).27图图 28:启明信息业绩表现(百万元)启明信息业绩表现(百万元).28图图 29:启明信息盈利能力(启明信息盈利能力(%).28图图 30:索菱股份业绩表现(百万元)索菱股份业绩表现(百万元).29图图 31:索菱股份盈利能力(索菱股份盈利能力(%).29图图 32:兴民智通业绩表现(百万元)兴民智通业绩表现(百万元).29图图 33:兴民智通盈利能力(兴民智通盈利能力(%).29图图 34:德赛西威业绩表现(百万元)德赛西威业绩表现(百万元).30图图 35:德赛西威盈利能力(德赛西威盈利能力(%).30图图 36:移远通信业绩表现(百万元)移远通信业绩表现(百万元).31图图 37:移远通信盈利能力(移远通信盈利能力(%).31图图 38:美格智能业绩表现(百万元)美格智能业绩表现(百万元).32图图 39:美格智能盈利能力(美格智能盈利能力(%).32表表 1:欧洲欧洲 eCall 汽车紧急呼叫系统行业发展历程汽车紧急呼叫系统行业发展历程.8表表 2:不同地区不同地区 eCall 国家标准比较国家标准比较.11表表 3:中国中国 eCall 系统发展进程系统发展进程.12表表 4:我国我国 eCall 国家标准与国家标准与 UN R144 eCall 标准对比标准对比.13表表 5:L3 技术基础、规范措施和赔付机制逐步落实技术基础、规范措施和赔付机制逐步落实.18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6 6表表 6:2018-2023 年中国车载年中国车载 ETC 渗透情况渗透情况.20表表 7:中国车载中国车载 eCall 产品市场空间测算产品市场空间测算.21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7 71.eCall 服务于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服务于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NG-eCall 或将成为主流方案或将成为主流方案eCall 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是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的第三代汽车生命安全系统,可在紧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是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的第三代汽车生命安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用户提供救援服务,包括急情况发生时为用户提供救援服务,包括 GNSS 车辆定位、数据上传和语音通话等。车辆定位、数据上传和语音通话等。eCall 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是一个由车载 eCall 终端、PLMN 移动通讯网络和 PSAP 呼叫中心组成的系统,其基本的运作原理是:安装了车载 eCall 装置并开通服务的汽车可以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需要救援时,通过手动(意识清醒可自行按下车载装置按键)或者自动(剧烈碰撞使车载装置自动触发报警)的方式进行报警,报警动作完成后服务平台都将马上获取车载装置的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多维度运算,从而判断出时间、位置、天气、车辆信息、行驶方向、事故类型与严重程度甚至车辆的碰撞位置等关键信息。除自动上传关键事故信息以外,车载 eCall 装置同时也将自动拨通救援服务平台的座席电话,并安排工作人员提供突发紧急救援服务,从而有效缩短事故救援报警时间,提升交通事故救援及时性,降低交通事故伤亡率。车载 eCall 终端是 eCall系统的关键一环,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GNSS 接收器;GNSS 天线;NAD(网络访问设备,包括 SIM 卡);移动网络天线;ECU/MCU;麦克风;扬声器/紧急寻呼机;手动按钮;电池或电源系统;警告或指示装置;碰撞检测系统(传感器)。图 1:eCall 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整体架构图 2:车载 eCall 终端构成要素资料来源:慧翰股份招股书,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Global and China Automotive EmergencyCall(eCall)System Market Report 2022,Research InChina,山西证券研究所eCall 概念早在概念早在 1990 年代就已在欧洲地区提出,经过年代就已在欧洲地区提出,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完善已逐步成为全球多年的发展完善已逐步成为全球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8 8范围内的标准。范围内的标准。eCall 汽车紧急呼叫系统是一项为提升道路安全和应急响应效率的技术,其概念提出最早是在 1990 年代,2000 年代欧洲委员会提出一系列法规要求新型汽车装配 eCall 设备以自动拨打紧急电话并传送车辆信息进一步推动了 eCall 的应用进程。随着时间推移,eCall的成功实施在欧洲得到了验证,也催生了对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探讨与推广。此后,伴随技术不断演进,eCall 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并逐渐整合到车辆通信和自动驾驶技术中,为道路安全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目前,eCall 系统已经逐步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提高救援效率和保障驾驶安全的关键工具。表 1:欧洲 eCall 汽车紧急呼叫系统行业发展历程时间时间进展进展1999 年eCall 概念由欧洲公务员 LucTytgat 于 1999 年欧盟委员会伽利略定位系统项目启动期间提出。在那一年,170 名专家在委员会的邀请下于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分析欧洲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依赖,同时收集了民用应用的意向。2005 年欧盟委员会提出建立车载紧急呼叫业务 eCall 的需求,希望在欧洲范围内统一实施部署车载紧急呼叫服务系统。为推广这项重要的道路安全措施,2005 年欧盟委员会将技术标准任务下达至 ETSI/3GPP(ETSI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对 eCall 技术通信标准体系进行开发建设。2008 年ETSI/3GPP 开始发布 eCall 通信模块技术系列标准。2011 年欧洲 9 国共同成立 HeERO(泛欧洲车载紧急呼叫业务)联盟。2015 年发布(EU)2015/758 号法规条例。2017 年发布实施条例(EU)2017/78 和授权条例(EU)2017/79。2018 年2018 年 3 月 31 日起,欧盟认证销售的所有新型号的 9 座以下乘用车以及 3.5 吨以下商用车(欧盟指令2007/46/EC 中所列的 M1、N1 类),必须配备符合(EU)2015/758 法规且获取欧盟认证的(EC typeapproval)的 112-based eCall 设备。2024 年2024 年 2 月 14 日,欧盟针对紧急呼叫系统发布了两份指导性文件,分别为 EU 2024/1180 和 2024/1184,其中 EU 2024/1180 规定了车端从 2025.1.1 2027.1.1 逐步过渡到下一代紧急呼叫系统,具体包括:2025.1.1 开始,NG-eCall 在新车允许支持;2026.1.1 开始,新车必须支持 NG-ecall;2027.1.1 开始,不再支持传统的 CS 紧急呼叫,存量车型适用。资料来源:罗德与施瓦茨中国公众号,佐思汽研公众号,山西证券研究所伴随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从伴随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从 2G/3G 向向 4G/5G 发展,发展,eCall 解决方案也逐步由解决方案也逐步由 CS-eCall 向向NG-eCall 演进。演进。2000 年代 3G 是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CS-eCall 也是当时基于 2G/3G 开发的电路域紧急呼叫技术。而当前 4G 已成为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并且 5G 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GSMA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2023 年 4G、5G 市场份额已分别接近 60%、20%,预期未来 4G/5G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基于电路域的 CS-eCall 的局限性也愈发明显,向基于 IMS 紧急呼叫系统的 NG-eCall 方案过渡逐步成为发展大势。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9 9图 3: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态势图 4:欧盟 eCall 规范演进资料来源:The State of 5G 2024,GSMA Intelligence,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罗德与施瓦茨中国公众号,山西证券研究所相较于相较于 CS-eCall,NG-eCall 的核心优势在于支持的核心优势在于支持 VoLTE 语音和数据的并发语音和数据的并发,可以大大缩可以大大缩短呼叫建立的时延,并且还可以在远程救援期间获取现场静态和动态的图像和音频信息短呼叫建立的时延,并且还可以在远程救援期间获取现场静态和动态的图像和音频信息。在CS-eCall 模式下:事故发生后一旦启用报警装置,车载 eCall 终端会自动生成最小数据集MSD 并发起电路域紧急呼叫;在确认双方支持 eCall 功能后语音通道会保持静音,公共安全呼叫中心 PSAP 会先接收和解调最小数据集 MSD(整个过程持续 4-10 秒),待确认完成后静音状态解除;公共安全呼叫中心 PSAP 在查看 MSD 数据的同时与事故车辆的报警人进行语音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事故状态并对伤员进行自救辅导。在 NG-eCall 模式下:事故发生后一旦启用报警装置,车载 eCall 终端会自动生成最小数据集 MSD 并发起 IMS 紧急呼叫;在匹配到对应的公共安全呼叫中心 PSAP 后,基于 IMS 的信息链路和基于 VoIP 的语音链路会同时从车载 eCall 终端发送到公共安全呼叫中心 PSAP(如果 PSAP 不采用 VoIP 也可以转化为CS 路径);在最小数据集 MSD 传输解码的同时,公共安全呼叫中心 PSAP 可以与事故车辆的报警人进行语音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事故状态并对伤员进行自救辅导。相较于 CS-eCall,NG-eCall 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无需等待 MSD 传输解码因而语音服务更加及时,同时多语音通话不会对语音服务造成干扰;分组数据服务支持数据纠错和数据重传,整体更为稳健;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高速率传输;传输数据类型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数据(如车辆诊断、碰撞和周围环境、车辆减速数据等)以及其他媒体类型(如视频电话、高质量音频等);方便协调不同的无线接口标准,如 5G 网络。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010图 5:CS-eCall 与 NG-eCall 对比资料来源:Important things to know about next generation eCall(NG eCall),ROHDE&SCHWARZ,山西证券研究所2.eCall 成为多地国标汽车功能安全件,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成为多地国标汽车功能安全件,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2.1 欧盟等多组织已执行欧盟等多组织已执行 eCall 国家标准,中国国标实施指日可待国家标准,中国国标实施指日可待eCall 标准已逐步在欧亚地区多国落地标准已逐步在欧亚地区多国落地,政策驱动将为政策驱动将为 eCall 系统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系统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环境。从 eCall 国际化法规的发展进程和落地进展来看:欧亚经济联盟约定机动车紧急呼叫系统ERA-GLONASS 需要根据 TP TC 018/2011 进行强制性 EAC 认证,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的 M 类和 N 类车辆强制安装 ERA-GLONASS 紧急呼叫系统。欧盟(EU)2015/758 和(EU)2017/79 提出了对于 eCall 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要求自 2018 年 3 月 31 日起,M1、N1 类大批量新车型认证必须配备 eCall;2024 年欧盟委员会授权法规(EU)2024/1180 修订了关于 eCall相关标准的法规(EU)2015/758,更新内容为:2025 年 1 月 1 日起开放 NG eCall 申请,对符合 CEN/TS 17184:2022 和 CEN/TS 17240:2018 技术规范的新车给予支持;2026 年 1 月 1 日起不再支持 CS eCall 申请,新车申请必须支持 NG eCall,符合 CEN/TS 17184:2022 和 CEN/TS17240:2018 技术规范;2027 年 1 月 1 日起传统的 CS eCall 证书不再生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了 UNECE R144,可对 AECC、AECD、AECS 三个层级进行认证,自 2018 年 7 月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11119 日起,紧急呼叫系统法规 UNECE R144 正式生效。阿联酋要求自 2021MY 起,所有质量3.5t 的客车和载货车(年进口量大于 75 辆)都必须配备 eCall 并满足 UAE.S 5019:2018 进行TRA 认证后方可进入阿联酋市场;2024 年该标准更新为 UAE.S 5019:2024,更新内容为整备质量3.5t 的新车型都需要配备 eCall 系统(已有车型不受影响)。沙特阿拉伯 SASO2944:2020 标准对出口到沙特的质量3.5t 的客车和轻型载货车进行紧急呼叫系统 eCall 认证,2022 年上述标准进行了调整,安装要求变为:第一阶段原针对 2023MY 起所有新车型配备 eCall的要求推迟执行,只执行第二阶段,即要求 2025MY 起所有车型强制配备 eCall。2023 年该标准更新为 SASO/DS 2944:2023,更新内容主要包括:针对年产量小于 75 台的小批量车型豁免安装 eCall 紧急呼叫系统;增加 4G 网络通信要求及相关参考标准;推迟 eCall 紧急呼叫系统标准 SASO 2944 的实施时间至 2027 年 1 月 1 日。除上述地区以外,日本、印度等国家也陆续引入了 eCall 标准,如:日本自 2018 年引入 UNECE R144 法规,对于新定型车辆要求 M1/N1 类车辆在过渡期 1.5 年后强制安装 AECS 系统,对于在产车辆要求 M1/N1 类车辆在过渡期 3 年后强制安装 AECS 系统;印度也规定自 2019 年 4 月 1 日起,所有出租车和公共汽车等客运车辆都必须配备AIS 140 Tracker设备。伴随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开始引入或确立eCall标准,eCall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还将不断提升。表 2:不同地区 eCall 国家标准比较指标指标欧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欧亚经济联盟联合国欧盟经济委员会联合国欧盟经济委员会适用标准(EU)2015/758(EU)2017/79TR CU 018/2011GOST 系列标准UNECE R144适用车型M1,N1M1,M2,M3,N1,N2,N3M1,N1通信号码112112112接入网络GSM(2G)强制,UTMS(3G)可选GSM(2G)和 UTMS(3G)均为强制无明确要求定位信号采集Galileo,GPS 均为强制GLONASS 强制,GPS 可选Galileo,GPS,GLONASS 均为强制备用信息通道无SMS无传输数据信息MSDMSD 额外信息MSD碰撞测试形式R94,R95R94 R95 翻滚R94 R95音频设备性能主观评价客观测试 主观评价客观测试 主观评价资料来源:汽车测试网公众号,山西证券研究所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和尝试,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将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和尝试,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将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212于于 2027 年年 7 月月 1 日起全面实施日起全面实施。我国 eCall 标准的探索可追溯至 2013 年,以华为、远盟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和机构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内开展了中国 eCall 标准的研究和试验工作;2017 年工信部指导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标准起草组,启动标准预研工作并支撑工信部推动标准立项,与此同时基于卫星定位、免提通话、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配套标准也在研制当中;2023 年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立项,标准制定工作稳步推进;2024 年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拟实施日期为 2027 年 7 月 1 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2025 年 4 月 25日该标准正式发布,当前处于“即将实施”状态,正式实施日期为 2027 年 7 月 1 日。表 3:中国 eCall 系统发展进程时间时间进展进展2013 年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elematics Industry Application Alliance)内,由华为、远盟、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等联合电信企业、救援机构成立了E-Call 标准工作组,开展中国 E-call 标准的研究和起草。2014 年 6 月由远盟、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小组骨干企业,对 E-call 系统进行了四地联合演习,验证了国内自主 E-call 系统的稳定性和实践可用性,并于 2015 年年底正式发布了 TIAAE-Call 方案。2016 年华为和远盟牵头,将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内研究的 E-call 内容,开始申报标准立项。2017 年 12 月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汽车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各大汽车生产商以及相关技术研究机构在大理召开车载紧急呼叫专题技术研讨会,在会上研讨了中国 E-call 的主要技术点和推动中国E-call 标准的计划。2018 年2018 年 1 月工信部网站公开征集对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这是首次管理汽车行业的国家级部门对 E-call 标准做了明确定义GB 标准,即汽车行业的强制级国家标准。经过行业广泛研讨和对国外主要国家 AECS 系统应用调研,形成了标准立项草案,并同步规划了车载无线通信终端、车载定位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第 1 部分:卫星定位、道路车辆免提通话和语音交互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三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作为重要的支撑性技术标准。2019-2020 年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召开多次关于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的研讨会,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积极参与,并于 2019 年 10 月,召开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标准起草筹备会,明确标准起草的主要内容和计划安排。2019-2020 年,基于标准立项草案的相关技术点展开研究和推进,完善标准立项草案并提交立项。2021 年持续进行触发条件、语音品质、定位要求等主要标准技术点研究,根据立项答辩后的相关指导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的行业协调和立项材料完善,并再次提交立项申请。2022 年持续推进 AECS 及三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同时再次参加国标委立项答辩。2023 年 4 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强制性国家标准佳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制定计划(国标委发(2023)15 号),计划编号为 20230441-Q-339。按照强标工作计划安排,起草组召开了多次线上、线下等不同形式的标准研讨会,通过大范围行业讨论、相关方沟通交流、全行业问卷调研等形式,推进标准制定工作。2024 年 6 月按会议要求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313时间时间进展进展2025 年 4 月2025 年 4 月 25 日,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正式实施日期为 2027 年 7 月 1 日。资料来源:罗德与施瓦茨中国公众号,强制性国家标准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编制说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山西证券研究所相较于相较于 UN R144 标准,我国标准,我国 eCall 标准最核心的区别在于高度重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标准最核心的区别在于高度重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应用。从应用范围、触发要求、状态指示、电源、耐冲击性等指标来看,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的要求基本与现已执行的 eCall 法规类似,但在定位及网络要求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原因是:我国的 4G、5G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2G、3G逐步退网,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对于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的语音、数据支持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我国4G网络普及现状以及2G、3G网络逐步退网的实际情况,AECS网络连接要求引用GB/T43187-2023车载无线通信终端中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环境要求,其中明确了车载无线通信终端应至少支持 4G 的网络全频段通信;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定位系统,目前北斗三号已经完成组网,可以为全球用户,特别是中国境内地区提供精确的定位服务。基于我国国家安全和北斗应用的实际需求,AECS 位置信息要求引用同步制定的GB/T车载定位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卫星定位中北斗优先或北斗单模模式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射频信号协调要求以及环境要求等。表 4:我国 eCall 国家标准与 UN R144 eCall 标准对比指标指标UNUN R144R144 法规要求法规要求GBGB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要求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要求范围M1 及 N1 类车辆,豁免范围:UNR94/R95 中豁免的车辆和未安装自动触发系统的车辆;在 UN R94 范围内的 M1 类但未安装正面气囊的车辆;在 UN R95 范围内的 N1 类但未安装侧面气囊的车辆;最大允许总质量超过 3.5t 的 M1 类车辆;装甲车辆。M1 及 N1 类车辆。一般要求获得触发信号后,AECD 可以发送数据并与 PSAP 建立语音连接。若发送数据失败,AECD 应尝试再次发送;若发送数据成功,但语音连接失败,AECD 应再次尝试建立语音连接。获得触发信号后,AECS 发送数据并与 PSAP 建立双向语音连接。若发送数据失败,则以不超过 2min 的时间间隔尝试再次发送,直至发送成功或尝试时间不低于 60min;若语音通话连接失败,则以不超过 2min 的时间间隔尝试再次连接,直至连接成功或尝试时间不低于 60min。定位及网络要求AECD 的安装应能接收到 GN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信号,且能接入 PLMNAECS 使用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应支持 GB/T 45086.1-2024 规定的北斗优先或北斗单模模式,并满足 GB/T 45086.1-2024 第 5 章除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414指标指标UNUN R144R144 法规要求法规要求GBGB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要求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要求(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络)。5.5外的相应模式要求。AECS使用的车载无线通信终端应满足GB/T43187-2023 第 5 章的要求。触发要求AECD 应能在发生严重碰撞时收到触发信号(本条应通过汽车碰撞标准R94/R95 附件 11 进行验证)。分为自动触发和手动触发。其中自动触发对不同车辆类型进行了区分:M1 类车辆应能自动检测正面、侧面、后面碰撞,且 AECS 的触发条件应不高于车辆不可逆约束装置的展开阈值或等效阈值;2500kg 的 N1 类车辆(不含多用途货车)应能自动检测正面、侧面碰撞,且 AECS 的触发条件应不高于车辆不可逆约束装置的展开阈值或等效阈值;2500kg 的 N1 类车辆(不含多用途货车)应能自动检测侧面碰撞,且 AECS 的触发条件应不高于车辆不可逆约束装置的展开阈值或等效阈值;多用途货车应能自动检测正面、侧面碰撞,且 AECS 的触发条件应不高于车辆不可逆约束装置的展开阈值或等效阈值。状态指示紧急呼叫连接状态应在AECD激活后显示;当 AECD 出现内部故障时,应出现报警信号。AECS物理按键上或其附近位置应具有标明AECS图形符号的永久性标识。AECS 应具有自检功能,并在失效期间进行视觉提示。电源如果 AECD 有后备电源,应该支持AECD 独立完成 5min 语音通话、60min 待机和待机后能够再次进行5min 语音通话。AECS 的备用电源(若有)应具备充电功能,应支持 AECS 首先自主进行不低于 5min 的语音通话模式,其后进入不低于 60min 的待机模式,最后再进入不低于 5min 的语音通话模式。耐冲击性AECD 系统在滑台碰撞后应仍具有可操作性。AECS 应具备耐冲击性,在按附录 E 进行试验后,AECS 应保持供电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功能性,能通过手动触发发送数据。免提音质测试R94/R95 碰撞试验后声音的传送应具有最高优先级,语音的可理解程度应满足 ITU-T P.1140 06/15。R94/R95 碰撞试验后语音的可理解程度应按照 26.6.3 进行主观判定。AECS 的窄带通话质量和/或宽带通话质量应满足 GB/T 45314-2025第 5 章的要求。电磁兼容-AECS 应满足 GB 34660-2017 规定的车辆对电磁辐射的抗扰性能要求。在按 GB 34660-2017 进行车辆对电磁辐射的抗扰试验过程中,AECS 的抗扰试验条件和失效判定准则应符合附录 F 的要求。说明书-AECS 相关内容在车辆的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描述,应包括但不限于:AECS 自动触发类型及触发条件;AECS 手动触发方式和防止误触说明;AECS 所记录并发出的数据项及用途说明;AECS警示信号及信息信号的说明及相关处理方式。资料来源:强制性国家标准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编制说明,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国家标准,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山西证券研究所整理2.2 eCall 是关键的汽车功能安全件,对于降低交通事故致死率有重要意义是关键的汽车功能安全件,对于降低交通事故致死率有重要意义“零死亡零死亡”愿景正影响着全球多个国家和城市的道路交通改造,愿景正影响着全球多个国家和城市的道路交通改造,eCall 应用对于欧洲应用对于欧洲 2030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515年实现道路交通死亡减半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年实现道路交通死亡减半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瑞典于 1997 年推出零死亡愿景法案,并在2010 年成功实现部分“零死亡”愿景,将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彻底降至为零。瑞典经验的两个重要准则是:一旦发生死亡或者重伤车祸,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健康优先于社会其他效益,如流动性、效率、减排等。瑞典的“零死亡”愿景影响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城市的道路交通改造,新西兰、美国等都依据自身国情制定了道路安全战略。欧洲的立法者也一直致力于提高道路安全性,其“零死亡”愿景的目标是:以2019 年为基年,到 2030 年将交通事故死亡(包括严重受伤)减少 50%,到 2050 年前将交通事故死亡(包括严重受伤)降为零。根据 Eurostat 披露的历史数据:1999-2013 年为欧盟(27个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最快的阶段,1999 年为 54680 人,2013 年降至 24213 人,1999-2013 年 CAGR 为-5.65%;2013-2019 年欧盟(27 个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步入平稳发展期,2013 年为 24213 人,2019 年降至 22756 人,2013-2019 年 CAGR 为-1.03%;2019-2022年,受新冠疫情封控影响,欧盟(27 个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但截至 2022 年仍有 20653 人,距离达成 2030 年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eCall 产品成为乘用车强制配备的汽车安全件,对于欧盟降低交通事故致死率仍具有重要意义。图 6:欧盟道路安全目标及进展图 7:欧盟乘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死亡人数资 料 来 源:Ranking EU Progress on Road Safety2023,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Eurostat,山西证券研究所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和受伤人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和受伤人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以 eCall 产品为代表的汽车功能安产品为代表的汽车功能安全件应用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全件应用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汽车交通事故是中国交通事故人员死亡和受伤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2023 年我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年平均值分别为 47384 人和 173693 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平均值的比例分别为 70.82%和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61663.43%。并且中国交通事故人员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下降速度相对较慢:我国道路安全法自 2004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2005-2009 年为我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下降最快的阶段,2005 年我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为 69808 人和 300837 人,2009 年分别降至 47896 人和 178545 人,2005-2009 年 CAGR 分别为-8.99%和-12.23%;2009-2023 年我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2009 年我国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为 47896 人和 178545 人,2023 年分别降至 42164 人和 142318 人,2009-2023年 CAGR 分别为-0.91%和-1.61%。道路交通安全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健康,除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对驾驶行为进行约束以外,加装 eCall 等汽车功能安全件产品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图 8:2005-2023 年中国汽车交通事故情况图 9:中国乘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死亡人数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山西证券研究所2.3 eCall 是车联网的具体应用,功能安全提升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应用是车联网的具体应用,功能安全提升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应用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也是也是 eCall 产品应用的基础产品应用的基础。车联网也被认为是物联网体系中最有产业潜力、市场需求最明确的领域之一,按照时间节点和发展程度车联网技术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2012-2020 年为车载信息服务阶段,主要依靠政策驱动发展,通过车辆将车主与各种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主要提供车的信息娱乐功能,如导航、音乐、娱乐、通信等,车联网因此逐渐在汽车中普及。2020-2025 年为单车智能阶段,需求逐步成为主要的驱动因素,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也从信息娱乐领域向单车智能相关领域拓展,OTA、远程控制等提升用车效率的服务广受欢迎。2025 年之后为智慧出行阶段,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通过车联网建立云计算中心,为智能网联汽车及其用户、服务机构等提供车辆和环境的动态基础数据,具备高性能信息共享、高实时性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信息安全等性能,实现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717车路协同,构建更智能的交通环境。步入智慧出行阶段后,汽车制造商、通信运营商、交通管理部门、救援机构等或将实现更为精确有效的协同,从而为 eCall 产品的升级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使 eCall 产品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传输数据、与救援中心实现更高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 eCall 产品整体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图 10:车联网发展历程概述资料来源:车联网:OTA 驱动发展,赋能网联自动驾驶,慧翰股份招股说明书,山西证券研究所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重要核心技术的基础,近年来车联网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为自动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重要核心技术的基础,近年来车联网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为自动驾驶技术的优化和升级创造了条件驾驶技术的优化和升级创造了条件。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中提出的新概念,是智能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是: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X 指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节能、高效、舒适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而车与人、车、路、云等的交互都离不开车联网技术,近年来车联网渗透率持续上升,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 年中国车联网专题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评估报告,2024 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增至 2281 亿美元,2024 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5430 亿元。2021 年 6 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研究显示,2020 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为 303.2 万辆,同比增长 107%,市场渗透率约为 15%;根据车云网统计,截至 2022 年 12 月,智能网联乘用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818车的渗透率达到 24.96%。图 11: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概念关系图图 12:全球及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率资料来源:SKC 上海子申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IHS Markit,中商产业研究院,慧翰股份招股说明书,山西证券研究所伴随我国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车与 X 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必经阶段,按照技术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L0(应急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五级。近年来各大车企纷纷布局自动驾驶,在政策、软件、硬件、保障四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智能驾驶将逐步具备通向 L3 的技术基础、规范措施和赔付机制,2025 年有望成为 L3 商用元年。由于 L3 为有条件自动驾驶,本质上为人机混合控制和接管,所以仍存在事故发生时难以判断责任归属于汽车还是人类驾驶员的情况,因而企业会通过推出智驾险等措施来增强驾驶者的信心;若过渡到更高级别的 L4 及 L5 级智能驾驶,汽车将完全控制和接管,也将对汽车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eCall 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增强安全信心、提供安全数据支持等优势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表 5:L3 技术基础、规范措施和赔付机制逐步落实维度维度进展进展政策2024 年有关部门公布了首批 L3 试点名单,部分玩家开始获准上路测试 L3 级自动驾驶。硬件乘用车线控转向量产落地,数字底盘逐渐成为标配,为 AI 软件如臂使指地控制汽车提供了底层基础。软件端到端上车让自动驾驶的泛化能力空前提高,已成为行业共识。行业头部正在冲刺一段式端到端,还有玩家计划从 VLM(视觉语言模型)范式升级为 VLA(语言视觉动作)范式,模型上限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企业保障鸿蒙智行等开始推动智驾险落地,智驾险既是对用户的保障,也是玩家对技术自信的体现,推动智能驾驶保障体系完善。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919资料来源:量子位智库智能驾驶 2024 年度报告,山西证券研究所3.eCall 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静待国标实施带来放量预期产品市场空间广阔,静待国标实施带来放量预期根据我们的测算根据我们的测算,若若 eCall 强制标准顺利实施强制标准顺利实施,2027、2030 年我国年我国 eCall 产品市场空间有产品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望分别达到 17.14、17.29 亿美元亿美元。为测算国标落地后我国 eCall 产品的市场空间,我们将从价和量两个层面给出如下假设:首先,eCall 产品单价预测。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数据,2022、2023 年欧洲汽车eCall 产品的市场空间分别为 8.6、9.8 亿美元,并且 2023 年 eCall 市场仍呈现出乘用车占据主导、商用车份额较少的特征。根据 OICA 官网披露的数据,2022、2023 年欧洲乘用车和轻量商用车合计生产数量分别为 15.68、17.65 百万辆(其中,2022、2023 年欧洲乘用车生产数量分别为 13.73、15.45 百万辆,轻量商用车生产数量分别为 1.95、2.20 百万辆)。基于此可计算得到 2022、2023 年欧洲汽车 eCall 产品的平均价格分别为 54.86、55.51 美元,考虑到欧洲 eCall强制标准已运行多年而中国 eCall 强制标准刚刚起步,预期初期产品定价将对标欧洲价格,故假定 2024 年中国汽车 eCall 产品的单价为 55.5 美元。预计伴随强制标准正式实施,eCall 产品也将迎来规模效应释放和成本下降阶段,故假定 2025-2030 年中国汽车 eCall 产品的单价分别为 55.00、54.50、54.00、53.50、53.00、52.50 美元。图 13:欧洲汽车 eCall 市场规模预测图 14:欧洲新生产的乘用车和轻量商用车数量资料来源: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OICA 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其次,安装 eCall 产品的车辆数预测。因我国尚未正式实施 eCall 强制标准,过渡期内仍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020需考虑 eCall 产品的渗透率问题。eCall 国家标准的实施与此前车载 ETC 标准的落地有异曲同工之处,故我们将依此类比 eCall 产品的渗透节奏:(1)eCall 产品的渗透节奏预测:中国 ETC 的全面普及始于 2019 年,2019 年 2 月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指出自 2020 年 7 月 1日起新申请产品准入的车型应在选装配置中增加 ETC 车载装置。根据中商情报网和观知海内信息网数据,2018 年我国 ETC 用户数量为 7656 万户,2019 年达到 20388 万户,2023 年进一步达到 29904 万户。考虑到 ETC 为选配部件且具有一定的后装属性,故采用民用汽车拥有量而非新生产汽车数量来测算其渗透情况,结果表明:2018 年我国 ETC 渗透率为 32.96%,2019年跃升至 80.34%,2023 年进一步达到 90.86%。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我国 eCall标准当前的进度为“即将实施”,且该标准正式实施日期为 2027 年 7 月 1 日,基于此,我们设定标准发布时间和正式执行时间分别为 2025 年和 2027 年。考虑到 eCall 产品具有强制安装和较为明显的预装的属性,我们假设 eCall 产品渗透节奏为:2024 年渗透率 30%,2025 年达到80%,2026 年达到 90%,2027 年及以后均为 100%。表 6:2018-2023 年中国车载 ETC 渗透情况指标指标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2023ETC 用户数量(万户)76562038823689260322826329904民用汽车拥有量(万辆)23231.2325376.3827340.9229418.5931184.4432911.55车载 ETC 渗透率32.96.34.64.49.63.86%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公众号,观知海内信咨询(观知海内信息网),国家统计局,山西证券研究所(2)安装 eCall 产品的新生产车辆数量:由于 eCall 产品具有强制安装和较为明显的预装属性,故新生产车辆为目标安装群体,已上市流通车辆及二手车辆暂不在考虑范围内。根据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方案,eCall 产品适用范围为 M1 和 N1 类车辆,对应到 OICA 统计口径我们认为符合标准的有乘用车(Passenger Cars)和轻型商用车(Light Commercial Vehicles)两类。根据 OICA 官网披露的数据,2019 年两类车辆合计生产数量为 23.39 百万辆,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合计生产数量同比下滑-5.33%;2021-2023 年为疫后需求快速恢复阶段,两类车辆合计生产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6.65%、8.74%、10.67%;2024 年受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严峻、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中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下降至 3.7%,考虑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其中占据主导,假定 2024 年两类车辆合计产量同比增速也为 3.7%;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121基于消费信心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严峻、行业竞争加剧等负面因素或将难以在短期内消散,我们预期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合计生产数量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并且伴随民用汽车拥有量提升增速也将放缓,因此假设 2025-2030 年两类车辆合计生产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3.00%、2.50%、2.00%、1.50%、1.20%、1.00%。因此可估算 2024-2030 年两类车辆合计生产数量分别为 29.47、30.36、31.12、31.74、32.22、32.60、32.93 百万辆,叠加 eCall 产品渗透节奏假设可估算得到2024-2030 年需要安装 eCall 产品的新生产车辆数量分别为 8.84、24.29、28.01、31.74、32.22、32.60、32.93 百万辆。最后,基于 eCall 产品单价预测数据和需要安装 eCall 产品的车辆数预测数据可估算得到2024-2030 年我国 eCall 产品市场空间分别为 4.91、13.36、15.26、17.14、17.24、17.28、17.29亿美元。表 7:中国车载 eCall 产品市场空间测算指标指标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2023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7E2027E2028E2028E2029E2029E2030E2030E乘用车生产数量(百万辆)21.3919.9921.4423.8426.1227.48轻型商用车生产数量(百万辆)2.002.152.171.852.303.81重 卡 生 产 数 量(百万辆)2.222.982.411.251.65公共汽车/长途客 车 生 产 数 量(百万辆)0.140.100.090.090.09整车合计生产数量(百万辆)25.7525.2326.1227.0230.1631.29乘用车 轻型商用车合计生产数量(百万辆)23.3922.1523.6225.6828.4229.4730.3631.1231.7432.2232.6032.93yoy-5.33%6.65%8.74.67%3.70%3.00%2.50%2.00%1.50%1.20%1.00all 产品的渗透率300000%安装 eCall 产品的目标车辆生产数量(百万辆)8.8424.2928.0131.7432.2232.6032.93eCall 产品单价(美元/个)55.5055.0054.5054.0053.5053.0052.50eCall 产品市场4.9113.3615.2617.1417.2417.2817.29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222指标指标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202220232023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7E2027E2028E2028E2029E2029E2030E2030E空间(亿美元)资料来源:OICA 官网,中汽协会数据公众号,山西证券研究所4.国际巨头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国标实施利好国产厂商份额提升国际巨头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国标实施利好国产厂商份额提升4.1 eCall 竞争格局可参考竞争格局可参考 T-BOX/TCUeCall 的功能实现需要依托的功能实现需要依托 T-BOX/TCU 的远程信息处理功能,因而的远程信息处理功能,因而 T-BOX/TCU 的竞争的竞争格局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格局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eCall 市场的竞争状态。市场的竞争状态。车联网 T-BOX 是一种用于车载信息交互的核心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通信连接、安全认证和计算控制能力,通过对接汽车 CAN、车载以太网、LIN 等内部总线,连接并控制车身各电子单元,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智能汽车的故障诊断、远程控制、互联网服务、FOTA、数字钥匙等功能,有助于保障行车安全和方便用户远程操作。其中,eCall 的功能实现也需要依托 T-BOX/TCU 的远程信息处理功能,当车辆被碰撞之后或者手动按下按键时,T-Box 会采集车辆位置信息和车辆信息上传至 TSP,而后自动拨打救援中心电话建立通话并传递车辆信息,以便即时锁定位置并派出救援。因而 eCall 功能经常会集成在 T-BOX 上,T-BOX/TCU 的竞争格局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eCall 市场的竞争状态。图 15:T-BOX 远程信息处理图资料来源:零件工标公众号,富泰捷检测创新中心公众号,山西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323T-BOX/TCU 的竞争格局表现为国际巨头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的竞争格局表现为国际巨头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国产厂商在中国市国产厂商在中国市场中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场中的竞争力持续提升。从全球市场来看,国际巨头仍占据主要份额。根据 CounterpointResearch 数据,2021 年全球 TCU 市场前三大参与者分别为 LG、Continental、Harman,三者合计占据全球 73.2%的市场份额;根据 QY Research 数据,2024 年前十大供应商占行业收入份额的 85.86%,其中 LG 市场份额 32.69%仍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其他主要参与者还包括 Harman、Bosch、Continental 和 Denso 等。从中国市场来看,本土厂商竞争力持续提升,并且正在抢占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2024Q1 中国市场前五大供应商为LG、Valeo、东软集团、华为和比亚迪,市场份额分别为 17.9%、10.7%、10.5%、8.7%、8.3%,较 2023Q1 分别变动-1.3、-2.7、1.7、2.2、1.0 个百分点。除东软集团、华为和比亚迪以外,国内厂商参与者还包括联友科技、高新兴、慧翰股份、经纬恒润、雅迅网络、启明信息、德赛西威、鸿泉物联等。基于国内厂商在价格竞争以及本土车厂内部生态构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预期 eCall 国标落地将利好国内厂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图 16:2021 年全球 TCU 市场竞争格局图 17:2023Q1 及 2024Q1 中国 TCU 市场竞争格局资料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山西证券研究所4.2 eCall 国标实施受益国标实施受益 A 股标的分析股标的分析4.2.1 东软集团东软集团东软集团连续多年蝉联东软集团连续多年蝉联 5G T-Box 榜首,并且支持榜首,并且支持 eCall 功能。功能。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 年 1-7 月中国 5G 独立 T-Box 供应商榜单中,东软 5G T-Box 凭借 26.56%的高市占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424率排名首位,而这也是东软连续多年蝉联 5G T-Box 市场第一;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 5G T-BOX 供应商市场装机量排行中,东软集团以 24.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领先排在其后的大陆集团、均联智行约 9 个百分点。东软集团在 T-Box 领域已完成 5 代产品的快速迭代,达成了 T-Box 产品与 5G 技术的高度融合,并通过引入自主研发的 V2X 协议栈(VeTalk),为T-Box 提供了更快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能力。目前,东软 5G/V2X Box 已率先在国内实现定点及量产,搭载于长城、吉利、红旗等多家车企的战略车型,并与东软智能路侧终端产品、超级云控平台等,共同构建了完整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同时,东软 5G T-Box 支持欧洲 eCall、中东 eCall 及海外国家通信类认证,支持海外车联网功能,配合东软智能生态解决方案,全面赋能汽车品牌出海。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图 18:东软集团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19:东软集团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2 慧翰股份慧翰股份慧翰股份同时获得欧盟慧翰股份同时获得欧盟、英国及中东等国英国及中东等国 eCall 相关认证相关认证,并实现批量出货并实现批量出货。2019 年起慧翰股份率先通过了欧盟 eCall(车辆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认证,并先后获得阿联酋、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紧急呼叫系统法规认证,为中国汽车出口提供必不可少的核心零部件,为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24 年 9 月,慧翰股份对海外 eCall 产品进行全新迭代升级,发布符合 CEN/TS 17240:2018 标准的新一代智能网联通信终端,该终端已通过权威检测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525机构 NG eCall 测试确认。2025 年 1 月 6 日,慧翰股份获得中国首张 NG eCall 证书。慧翰股份的 eCall 汽车安全终端已搭载在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等自主品牌的多款车型上,出口欧盟、英国、日本等海外市场。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风险、国际贸易政策风险。图 20:慧翰股份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21:慧翰股份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3 高新兴高新兴2022 年高新兴物联年高新兴物联 5G TCAM 产品取得产品取得 EU eCall 证书证书。高新兴物联 GT570 5G TCAM 产品集成了 5G&C-V2X 通信模组、V2X 应用场景处理单元、Wi-Fi6、千兆车载以太网、惯导模块、多制式天线、车载通信控制单元、6 轴陀螺仪、温度传感器、BLE 蓝牙、GNSS 定位以及加密芯片。作为车载通信系统与外界通信的中心节点,GT570 支持车辆通信多类型总线接口,可以实现紧急通话(eCall/B-Call)、车辆诊断、远程控制、车况查询、行车日志、大数据、高精度定位、V2X 应用等功能,为安全自动驾驶保驾护航,同时 GT570 还能够提供车载 Wi-Fi6热点、BNCM 数字钥匙、OTA 空中升级等功能,持续为驾乘人员提供智能汽车的创新、便捷出行体验。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人才及管理方面的风险、技术创新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626图 22:高新兴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23:高新兴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4 经纬恒润经纬恒润经纬恒润自主研发的首个国产化经纬恒润自主研发的首个国产化 4G 远程通讯模块远程通讯模块 TBOX 支持支持 eCall 功能功能。为响应国家芯片国产化号召,经纬恒润自主研发了国产化 4G 远程通讯模块 TBOX,其关键元器件(4G 模组、MCU、eMMC、CAN、ETH PHY、备用电池等)均实现了纯国产化。根据经纬恒润官网信息,该产品可以为整车客户提供数字钥匙(BLE/UWB)、整车 OTA、远程控制/诊断、车辆大数据存储/分析、CAN/K-LINE 数据监控、开关量/模拟量采集、ECALL/BCALL/ICALL、车机互联(USB/ETH)等功能,配套客户包括 JMC、一汽解放、红旗、上海通用、福特、一汽奔腾、合创汽车、广汽埃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迭代风险、大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尚未盈利的风险。图 24:经纬恒润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25:经纬恒润盈利能力(%)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727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5 鸿泉物联鸿泉物联鸿泉物联车联网鸿泉物联车联网 T-BOX HQT401 可选支持可选支持 eCall 功能。功能。鸿泉物联 HQT401 针对现代化智能网联汽车需求而设计,该产品可深度读取汽车 CAN 总线数据,通过车规级的处理芯片和新通信技术来实现基于“汽车级”对可靠性、工作温度、抗干扰等方面的要求,可定制选择车辆信息智能录入、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远程升级、满足国六 OBD 排放标准等诸多功能。该终端具备汽车信息安全防护功能,可解决车内网络与车外网络设备的安全认证和数据保密问题,抵御各种针对车联网的网络攻击,可广泛应用于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及商用车等车型。该终端可以实现数据上报、故障监测、信息溯源、远程查询、远程控制、远程升级、网络共享、安全服务、驾驶行为分析等功能,并可选支持 E-call、B-call、I-call 功能。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迭代风险、大客户依赖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尚未盈利的风险。图 26:鸿泉物联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27:鸿泉物联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6 启明信息启明信息启明信息车载启明信息车载 T-BOX 支持支持 eCall 功能。功能。启明信息车载 T-BOX 主要用于和后台系统/手机APP 通信,实现车辆信息显示与控制。通过远程无线通讯、GPS 卫星定位、加速度传感和 CAN通讯等功能,为整车提供远程通讯接口,提供包括行车数据采集、行驶轨迹记录、车辆故障监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828控、车辆远程查询和控制(开闭锁、空调控制、车窗控制、发送机扭矩限制、发动机启停)、驾驶行为分析、无线热点分享等服务。同时该产品支持 E-CALL 功能,并使用高规格备用电池,即使在极端低温条件下也能保证 E-CALL 事件的完成。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迭代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市场客户集中的风险、研发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图 28:启明信息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29:启明信息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7 索菱股份索菱股份索菱股份已供货一款支持索菱股份已供货一款支持 eCall 功能的功能的 T-box 产品。产品。2022 年年报中索菱股份披露内嵌ECALL 功能平台项目已经量产。根据 2025 年 2 月 18 日交易所互动平台披露的信息,索菱股份已供货一款带有 eCall 功能的 T-box 产品,该产品支持 4G Cat4 通信,支持 GPS 和北斗双模定位,支持 eCall、车辆跟踪、电池管理、远程诊断、平台监控、位置查询等功能。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迭代风险、运营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对汽车行业发展依赖的风险。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929图 30:索菱股份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31:索菱股份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8 兴民智通兴民智通兴民智通子公司英泰斯特已发布支持兴民智通子公司英泰斯特已发布支持 eCall 功能的功能的 S-box 产品产品。兴民智通子公司英泰斯特S-Box 于 2023 年 8 月发布,该产品采用国产化设计,具备卫星移动通信功能,支持天通语音、短信、紧急呼叫、数据等业务定位功能,以及 SOS、一键求生功能;支持安全加密,可实现信息安全可靠传输;卫星链路加入 eCall 功能,蜂窝网络形成容灾备份,在荒漠、山区等无地面网络的情况下,可实现电话和短信等通信业务功能。该产品自发布以来,已获得多家车企的项目定点。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迭代风险、研发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图 32:兴民智通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33:兴民智通盈利能力(%)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030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9 德赛西威德赛西威2024 年年 4 月德赛西威获得一项月德赛西威获得一项 eCall 相关发明专利授权相关发明专利授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2024年 4 月 2 日德赛西威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结合视频系统的 ECALL 系统终端及救援方法”,授权公告号 CN114040374B,申请日期为 2021 年 10 月 25 日。该发明涉及一种结合视频系统的ECALL 系统终端及救援方法,ECALL 系统终端包括网联模块、片上系统以及视频系统,网联模块分别与片上系统和视频系统连接,片上系统与视频系统连接;网联模块用于发送拍摄指令至视频系统,视频系统根据拍摄指令执行图像或者视频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或者视频转换为指定格式后发送至片上系统,片上系统将接收到的图像或视频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后发送至网联模块,网联模块将接收到的图像或者视频上传至 PSAP。该发明专利在原来 ECALL 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系统,以实现图像或视频拍摄及上传功能,使 PSAP 接线人员和救援机构可获取比数据和语音更为丰富、准确的现场实际情况,对救援准备和快速施救非常有利。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迭代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图 34:德赛西威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35:德赛西威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10 移远通信移远通信移远通信推出自研移远通信推出自研 NG-eCall QuecOpen 方案,助力汽车安全新标准加速落地。方案,助力汽车安全新标准加速落地。移远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131NG-eCall QuecOpen 方案基于高性能车规级 4G/5G 蜂窝通信模组,深度符合 CEN 系列标准,能够实现语音、视频、动态传感器数据等多维信息的高效传输;通过创新设计,可大幅降低NG-eCall 功能集成难度。目前,移远通信全系列 4G/5G 车载通信模组均可适配 NG-eCall 标准。凭借强大的技术兼容性,搭载移远模组的 T-BOX、TCU 等车载终端设备,能够实现车载紧急救援系统的快速升级迭代,高效完成 NG-eCall 技术上车。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迭代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国际关系变动的相关风险、原材料市场波动风险。图 36:移远通信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37:移远通信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4.2.11 美格智能美格智能美格智能全系车载通信模组支持美格智能全系车载通信模组支持 NG-eCall,实现实现 4G/5G 全场景覆盖全场景覆盖。美格智能在车载产品开发方面持续投入,特别是在汽车安全领域,旗下所有车载通信模组产品,包括基于高通MDM9628 芯片的车规级 4G 通信模组 MA800 系列;基于翱捷 ASR1806 平台研发的全国产化车规级 4G 模组 MA800A 系列;基于翱捷 ASR1903E 平台的 5G RedCap 轻量化模组 MA710A系列;以及基于高通 SA522M/SA525M 研发设计的 5G 车规级通信模组 MA922 系列等,均已支持 NG-eCall,实现 4G/5G 的全场景覆盖。美格智能多款车载模组已在多家行业领先的汽车客户项目中实现大规模量产。基于美格智能丰富的模组产品矩阵、完善的工程化落地能力、超大规模量产经验,主机厂商和 Tier 1 伙伴可根据需要进行模组选型,快速完成 T-Box/eCall 终端/智能 TCU 等产品在紧急通信功能上的开发迭代,高效完成 NG-eCall 功能上车。风险提示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风险、市场开拓和市场竞争风险、技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232术研发迭代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和核心技术泄露风险、无线通信模组产品质量管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图 38:美格智能业绩表现(百万元)图 39:美格智能盈利能力(%)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5.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当前,我国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处于“即将实施”阶段。不同于 ETC产品,eCall 产品具有强制安装和较为明显的预装的属性,根据我们的测算,若 eCall 标准顺利实施,到 2027、2030 年我国 eCall 产品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 17.14、17.29 亿美元。基于国内厂商在价格竞争以及本土车厂内部生态构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预期 eCall 国标落地将利好国内厂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建议重点关注拥有 eCall 认证或支持 eCall 功能的 T-Box 供应商(如东软集团、慧翰股份、高新兴、经纬恒润、鸿泉物联、启明信息等),并建议关注以德赛西威为代表的其他 T-Box 供应商在 eCall 领域的业务布局和产品创新。6.风险提示风险提示eCall 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汽车行业芯片供应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国际贸易政策风险。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333分析师承诺:分析师承诺: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投资评级的说明:投资评级的说明:以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其中:A 股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以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数为基准;港股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股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 指数为基准。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的结果的重大不确定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新股覆盖、新三板覆盖报告及转债报告默认无评级)评级体系:评级体系:公司评级买入:预计涨幅领先相对基准指数 15%以上;增持:预计涨幅领先相对基准指数介于 5%-15%之间;中性:预计涨幅领先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5%之间;减持:预计涨幅落后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15%之间;卖出:预计涨幅落后相对基准指数-15%以上。行业评级领先大市:预计涨幅超越相对基准指数 10%以上;同步大市:预计涨幅相对基准指数介于-10%-10%之间;落后大市:预计涨幅落后相对基准指数-10%以上。风险评级A:预计波动率小于等于相对基准指数;B:预计波动率大于相对基准指数。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行业研究/行业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434免责声明:免责声明: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是基于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中提到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公司员工将公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公司授权的任何媒体或机构;禁止任何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转发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转发公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公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得将公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公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公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深圳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 3086 号大百汇广场 43 层北京北京山西证券研究所:山西证券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 5159 号陆家嘴滨江中心 N5 座 3 楼太原太原太原市府西街 69 号国贸中心 A 座 28 层电话:0351-8686981北京市丰台区金泽西路 2 号院 1 号楼丽泽平安金融中心 A 座 25 层
比较研究系列 以长板优势推进品牌进阶,智驾强监管筑牢安全底座行业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行业报告 汽车 2025 年 06 月 11 日 强于大市(维持)强于大市(维持)行情走势图行情走势图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王德安王德安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10006 BQV509 WANGDEAN 王跟海王跟海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3080001 BVG944 WANGGENHAI 平安观点: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当前车企的高端化策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明显长板的车企深耕自身优势领域,并持续扩大领先,产品策略以及技术路线不盲从,典型代表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米汽车。理想 MEGA坚持品牌旗舰定位,通过推出家庭特别版将家庭用户体验发挥得更加极致;长城汽车深耕越野品类,推出大功率发动机,高端化突破方式不走寻常路;小米汽车推出 SU7 Ultra,进一步强化用户对 SU7 的运动属性认知;二是对标思路,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多款全新大6 座 SUV上市,多定位为品牌旗舰,试图通过抢占大 6 座 SUV的市场红利,实现品牌价值跃升。筑牢安全底,智驾辅助驾驶监管趋严。筑牢安全底,智驾辅助驾驶监管趋严。监管部门密集出台文件,对智驾营销、OTA 升级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约束。受此影响,2025 年上海车展智驾营销热度显著降温,车企纷纷调整思路,不仅着重凸显智驾安全性,功能命名也更趋规范。强监管旨在避免辅助驾驶功能误用引发安全隐患,同时推动行业良性竞争。智驾头部车企通过推出“智驾险”等方式,强化用户对智驾功能的信赖。后续车企也面临一定的“监管成本”,包括智驾营销难度增加、OTA认证周期拉长等。头部智驾供应商凭软硬一体优势扩充产品矩阵及客户群。头部智驾供应商凭软硬一体优势扩充产品矩阵及客户群。1)产品矩阵丰富,力求覆盖更多价格带车型,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华为车 BU 发布 ADS4,涵盖四档解决方案,地平线则发布 HSD 三档产品。2)高阶产品进一步迭代,华为 ADS 4 旗舰版发布高速 L3 商用方案,地平线 J6P HSD 将于 2025 三季度首发于奇瑞汽车。3)与核心客户合作深化、高研发投入下迈入规模效应释放期。我们认为随着智驾功能迭代,智驾将趋近于汽车的一项“标准化配置”,软硬一体的智驾供应商定位稀缺、有产品迭代及成本优势,将更易获客户青睐。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高端化仍是各家车企的重要战略,看好具备明显品牌特色优势长板且持续深耕的车企,推荐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米集团;看好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具备规模化优势的车企,推荐赛力斯、上汽集团;看好新能源车规模化带来盈利释放的民营车企,推荐比亚迪、吉利汽车。零部件方面,看好受益于智能辅助驾驶普及的智驾供应商以及具备产业链话语权的供应商,推荐地平线机器人、福耀玻璃。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车上市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2)汽车出海风险;3)宏观经济以及政策风险:4)智驾强监管可能给车企带来一定的“监管成本”;5)头部主机厂自研造成智驾供应商市场份额下降。证券研究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15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一、一、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4 1.1 理想汽车:MEGA 坚持品牌旗舰定位,L 系列智能焕新.4 1.2 长城汽车:越野品类持续深耕,高端化独辟蹊径.6 1.3 中大型 SUV 集体亮相,推动品牌向上进阶.7 二、二、筑牢安全底、智能辅助驾驶监管趋严筑牢安全底、智能辅助驾驶监管趋严.8 2.1 智驾进入强监管周期.8 2.2 车企智驾营销思路转变.9 三、三、头部智驾供应商:软硬一体、产品矩阵丰富头部智驾供应商:软硬一体、产品矩阵丰富.10 3.1 智驾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10 3.2 高阶产品继续迭代.11 3.3 快速扩大用户群,高研发投入下规模效应逐步显现.12 四、四、投资建议投资建议.14 五、五、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4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15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主要高端纯电 MPV 销量变化趋势 单位:台.4 图表 2 理想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零重力旋转座椅.5 图表 3 理想汽车 2025 款智能焕新版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升级方案.6 图表 4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 4.0T V8 发动机.6 图表 5 坦克 300 虎克版.6 图表 6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亮相/发布的中大型 SUV.7 图表 7 极氪 9X外观.7 图表 8 领克 900 外观.7 图表 9 深蓝 S09 外观.8 图表 10 深蓝汽车近期销量结构 单位:台.8 图表 11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9 图表 12 华为 ADS 系列化配置满足多样化需求.10 图表 13 地平线机器人发布的三档城区辅助驾驶方案 HSD.11 图表 14 华为乾崑合作车型全景.12 图表 15 地平线累计辅助驾驶系统交付量 单位:套.13 图表 16 地平线机器人累计车型定点数 单位:个.13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15 一、一、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 我们认为高端化仍是各家车企的重要战略,而目前车企的高端化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具有明显长板的车企专注自身优势领域,并持续扩大领先,产品策略以及技术路线不盲目跟从;二是对标思路,典型代表是车展期间密集推出的大 6 座SUV。具具备明显长板的车企继续深耕优势市场备明显长板的车企继续深耕优势市场 典型代表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米汽车。其中理想 MEGA 坚持品牌旗舰定位,通过推出家庭特别版将家庭用户体验发挥得更加极致,并且在售价方面进一步提升。长城汽车在车展期间推出了坦克 300 虎克版,继续深耕越野市场,同时发布了 4.0T V8 发动机,4.0T V8 发动机是长城汽车为超豪华细分市场所作的技术准备,这将与国内自主品牌形成明显的高端化路线区分,大功率发动机将成为长城汽车打造超豪华品牌的重要技术路线。小米汽车通过推出 SU7 Ultra 版,进一步强化用户对 SU7 的运动属性认知。中大型中大型 SUV集体亮相,推动品牌向上进阶集体亮相,推动品牌向上进阶 受理想、问界两家车企的影响,从 2025 年开始多家车企密集推出了中大型SUV,在上海车展期间,多家车企密集发布了旗下的中大型 SUV,新推出的中大型 SUV 多以混动为主,并且大多定位品牌旗舰级车型,试图通过抢占大 6 座 SUV 的市场红利,实现品牌价值的跃升。1.1 理想汽车:MEGA 坚持品牌旗舰定位,L 系列智能焕新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售价提升,坚持品牌旗舰定位不变家庭特别版售价提升,坚持品牌旗舰定位不变 MEGA 是理想汽车的旗舰车型,售价在 50 万元以上,在国内主要纯电 MPV 中售价较高,作为对比,极氪 009/小鹏 X9 起售价分别为 43.9 万/35.98 万元。MEGA 在 2024 年销量表现不及理想最初预期,但MEGA 的售价始终坚持在 50 万元以上,此次上海车展推出的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售价达到 55.98 万元,相比 Ultra 版售价提高 3万元,理想坚持MEGA 的品牌旗舰定位不变。图表图表1 主要高端纯电主要高端纯电 MPV销量变化趋势销量变化趋势 单位:台单位:台 资料来源:乘联会,平安证券研究所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M-24 A-24 M-24 J-24J-24 A-24 S-24 O-24 N-24 D-24 J-25 F-25 M-25 A-25MEGA极氪009小鹏X9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15 深耕家庭用户市场,家用体验更加极致深耕家庭用户市场,家用体验更加极致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深度聚焦家庭需求,设计上将家庭用户体验做得更加极致。该车最大亮点是新增零重力旋转座椅,45 旋转时便于老人、儿童轻松上下车;旋转 90 可快速安装儿童安全座椅;180 旋转实现对坐亲子模式,配合悬浮大桌板,解锁亲子互动、移动办公等多元场景。此外,前排静音电关门的配置升级,让整车舒适性相较 2024 款 MEGA更胜一筹。图表图表2 理想理想 MEGA Home 家庭特别版零重力旋转座椅家庭特别版零重力旋转座椅 资料来源:理想汽车微信公众号,平安证券研究所 L 系列智能焕新,系列智能焕新,AD Pro 主动安全能力看齐主动安全能力看齐 AD Max 2025 年理想 L 系列的升级主要集中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在智驾硬件方面,新款 L 系列全系标配ATL 全天候激光雷达,体积以及功耗变小,芯片方面,AD Pro 辅助驾驶升级为地平线 J6M芯片,主动安全能力看齐 AD Max,AD Max 高级辅助驾驶升级为英伟达新一代 Thor-U 智能芯片,芯片算力由508TOPS 增加至 700TOPS。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6/15 图表图表3 理想汽车理想汽车 2025 款智能焕新版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升级方案款智能焕新版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升级方案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2024 款款 2025 款智能焕新版款智能焕新版 AD Pro 主控芯片:地平线 J5(128TOPS)激光雷达:无 摄像头:10 颗 毫米波雷达:1 颗 超声波雷达:12 颗 主控芯片:地平线 J6M(128TOPS)激光雷达:1 颗禾赛 ATL 激光雷达 摄像头:11 颗 毫米波雷达:1 颗 超声波雷达:12 颗 AD Max 主控芯片:2 颗英伟达 Orin-X(508TOPS)激光雷达:1 颗禾赛 AT128 雷达 摄像头:11 颗 毫米波雷达:1 颗 超声波雷达:12 颗 主控芯片:英伟达 Orin-U(700TOPS)激光雷达:1 颗禾赛 ATL 激光雷达 摄像头:11 颗 毫米波雷达:1 颗 超声波雷达:12 颗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1.2 长城汽车:越野品类持续深耕,高端化独辟蹊径 持续深耕越野市场,坦克持续深耕越野市场,坦克 300 虎克版定位超强越野虎克版定位超强越野 坦克 300 系列版本日益丰富,其中 2025 款推出了汽油版、柴油版和插混版三种动力形式,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长城汽车与全球三大越野圣地之一的“虎克之路”联合共创了坦克 300 虎克版,按照长城汽车的越野分类等级(共四级,分别为城市SUV、泛越野、强越野、超前越野),坦克 300 虎克版定位超强越野,是专为深度越野玩家打造的越野车型。动力方面,坦克 300 虎克版搭载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 3.0T V6 发动机,在底盘方面,坦克 300 虎克版搭载前后硬桥悬架系统,越野能力进一步提升。4.0T V8 发动机亮相,成为长城汽车开拓全球高端市场的又一支点发动机亮相,成为长城汽车开拓全球高端市场的又一支点 与近年来各家车企在车展期间密集发布新能源车型以及智能化技术不同,长城汽车在此次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4.0T V8 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此外长城汽车在车展期间还发布了“泛内燃机战略”。我们认为 4.0T V8 发动机是长城汽车为超豪华细分市场做出的技术准备,根据中国汽车报以及晚点此前的报道,2025 年 1 月,长城汽车新设“超豪车BG”,由魏建军担任新品牌的董事长,并将搭载长城汽车自研的 4.0T V8 发动机。这将与国内自主品牌形成明显的高端化路线区分,大功率的发动机将成为长城汽车打造超豪华品牌的重要技术路线。图表图表4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 4.0T V8 发动机发动机 图表图表5 坦克坦克 300 虎克版虎克版 资料来源:长城汽车微信公众号,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7/15 1.3 中大型 SUV 集体亮相,推动品牌向上进阶 多款品牌旗舰推出,中大型多款品牌旗舰推出,中大型 SUV集体发布。集体发布。受理想、问界两家车企的影响,从 2025 年开始多家车企密集推出了中大型SUV,在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多家车企密集发布了旗下的中大型 SUV,典型代表如极氪 9X、领克 900、深蓝 S09、昊铂 HL、乐道 L90 等。除乐道 L90 外,新推出的中大型 SUV 多以混动为主,并且大多定位品牌旗舰级车型。图表图表6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亮相年上海车展期间亮相/发布的中大型发布的中大型 SUV 车型车型 售价售价/万元万元 座位数座位数 轴距轴距/mm 动力形式动力形式 问界 M8 35.9844.98 5 座/6 座 3105 增程 极氪 9X 未公布 6 座 3169 纯电/插混 领克 900 28.9939.69 6 座 3160 插混 深蓝 S09 23.9930.99 6 座 3105 增程 昊铂 HL 26.9831.98 5 座/6 座 3088 增程/纯电 乐道 L90 未公布 6 座 3110 纯电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众号,平安证券研究所 极氪旗舰级极氪旗舰级 SUV 极氪极氪 9X亮相上海车展亮相上海车展 极氪 9X是极氪的旗舰级 SUV,定位全球超豪华 SUV 新旗舰。车身尺寸达到 523920291819mm,轴距 3169mm,车身尺寸略大于问界 M9。在动力以及电池方面,极氪 9X是极氪品牌首款搭载极氪超级电混的车型,CLTC 纯电续航达到 380km,最大充电倍率达到 6C,同时 9X还将搭载 2.0T超级电混发动机,而同级别竞品则搭载 1.5T发动机。在底盘方面,极氪 9X搭载双腔闭式空气悬架和双阀 CCD 电磁减振系统,并搭载 48V 主动稳定杆。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极氪 9X搭载千里浩瀚 H9方案,搭载 5 颗激光雷达以及双 Thor 芯片,算力达到 1400TOPS。根据极氪规划,极氪 9X将于 2025 年三季度正式上市。领克旗舰级领克旗舰级 SUV 领克领克 900 于于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上市年上海车展期间上市 领克 900 限时售价 28.99 万39.69 万元,是目前领克品牌在售车型中售价最高的一款车型,领克 900 基于SPA Evo 架构开发,定位 6 座大型 SUV,车身尺寸达到 524019991800mm,轴距达到 3160mm。领克 900 提供多种动力组合形式,包括 1.5T和 2.0T两款发动机,顶配版本搭载三电机。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中低配版本搭载 1 颗英伟达Orin X芯片,对应吉利汽车的千里浩瀚 H5 方案,高配版本搭载 1 颗英伟达 Thor U 芯片,对应吉利汽车的千里浩瀚 H7 方案。图表图表7 极氪极氪 9X 外观外观 图表图表8 领克领克 900 外观外观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8/15 深蓝品牌旗舰深蓝品牌旗舰 S09 发布,车身尺寸对标理想发布,车身尺寸对标理想 L9,搭载华为智能解决方案,性价比突出,搭载华为智能解决方案,性价比突出 深蓝 S09 定位大 6 座 SUV,尺寸达到 520519961800mm,轴距达到 3105mm,与理想 L9 基本相当。售价方面,深蓝S09 售价达到 23.99 万30.99 万元,是深蓝品牌的旗舰级车型,而根据汽车之家数据,目前深蓝汽车的两款主销车型 S05、S07 的售价区间分别为 10.99 万13.59 万元/13.49 万17.29万元。深蓝S09 搭载华为智能化解决方方案,在座舱方面,S09首批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S09 Ultra 版本搭载乾崑智驾ADS 3.3(后续可升级为ADS 4.0)。与同级别的竞品相比,S09 主销价格预计在 30 万元以下,具备性价比优势。图表图表9 深蓝深蓝 S09 外观外观 图表图表10 深蓝汽车近期销量结构深蓝汽车近期销量结构 单位:台单位:台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乘联会,平安证券研究所 二、二、筑牢安全底、智能辅助驾驶监管趋严筑牢安全底、智能辅助驾驶监管趋严 智驾进入强监管周期,车企对智驾营销变谨慎。智驾进入强监管周期,车企对智驾营销变谨慎。上海车展前夕,监管部门密集出台文件,对智驾营销、OTA 升级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约束。受此影响,车展期间智驾营销热度显著降温,车企纷纷调整思路,不仅着重凸显智驾安全性,功能命名也更趋规范。强监管旨在避免辅助驾驶功能误用引发安全隐患,同时推动行业良性竞争。短期内,智驾头部车企通过推出“智驾险”等创新方式,强化用户对智驾功能的信赖。但不可忽视的是,车企也面临一定的“监管成本”,包括智驾营销难度增加、OTA 认证周期拉长等。2.1 智驾进入强监管周期 智驾行业监管趋严、筑牢安全底智驾行业监管趋严、筑牢安全底 2025 年 2 月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与召回管理,规范汽车生产企业 OTA 升级活动。4 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规范营销宣传规范营销宣传 中汽协发布的倡议书中表示,企业应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目前国内车企宣传的“智驾”多为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S/24O/24N/24D/24J/25F/25M/25S05S07L07SL03G318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9/15 L2 级的驾驶等级,属于组合驾驶辅助。从近期车企的智驾营销口径看,车企已经在避免使用“自动”、“自主”、“智驾”、“高阶智驾”等词汇。图表图表11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等级等级 名称名称 核心定义核心定义 驾驶人责任驾驶人责任 典型功能典型功能 0 应急辅助 无法持续控制车辆,但具备目标探测与响应能力(如预警、紧急制动)全程主导驾驶 AEB(自动紧急制动)、LDW(车道偏离预警)1 部分驾驶辅助 持续控制横向或纵向运动中的一项(如自适应巡航或车道保持)控制另一项并监控系统独立工作 ACC(自适应巡航)或 LKA(车道保持辅助)独立工作 2 组合驾驶辅助 同时控制横向和纵向运动(如全速域跟车 车道居中)全程监控并随时接管 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辅助)、ALC(自动变道辅助)、HPA(高速领航辅助)、TJA(交通拥堵辅助)协同工作 3 有条件自动驾驶 在设计运行范围内(如高速公路),系统独立完成所有驾驶任务,但需驾驶人待命接管 需响应系统接管请求 如奔驰 Drive Pilot(德国 L3 认证)4 高度自动驾驶 在限定场景(如封闭园区)内完全自主驾驶,无需人类干预 无需干预(系统故障时自动处理)如百度 Apollo Robotaxi、文远知行 Robobus 5 完全自动驾驶 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完全替代人类驾驶 无责任(仅作为乘客)资料来源:交通言究社(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平安证券研究所 强化对驾驶员状态监测要求强化对驾驶员状态监测要求 车企应在交付、使用、维护等各环节建立系统化的用户教育机制,确保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保持必要参与度,防止因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功能引发事故。此前,部分电商平台销售的“辅助驾驶作弊装置”,俗称“智驾神器”,通过物理配重、强磁吸附等技术手段,刻意欺瞒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使其误判驾驶人处于正常监管状态,从而实现长时间脱离方向盘和视线的违规操作。而针对这一行为,公安部进一步明确并强调了了关于生产销售“智驾神器”的相关法律责任。对车企对车企 OTA 行为进行强监管行为进行强监管 2025 年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于不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的 OTA 升级活动,企业在完成备案后,即可实施升级;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的,企业应当在取得产品变更许可并完成备案后,方可实施升级;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 OTA 升级活动,应当按照准入管理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许可。此外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工信部要求降低频繁OTA,对频繁 OTA 的企业重点审查,此外工信部明确禁止公测,要求大规模测试(千人团、万人团)走公告程序,避免拿用户做测试。2.2 车企智驾营销思路转变 车企对智驾的营销趋于谨慎。车企对智驾的营销趋于谨慎。由于在上海车展之前对于智驾行业的强监管,车企在上海车展的智驾营销也被迫转换思路,最大的变化在于车企减少对智驾的宣传力度,并将此前的“智能驾驶”大多改称为“智能辅助驾驶”或“辅助驾驶”,突出当前的智驾仅为“辅助”功能,并开始着重讲述“安全”。例如:理想理想 L 系列的“智驾焕新版”改称为“智能焕新版”系列的“智驾焕新版”改称为“智能焕新版”理想此前宣布,L系列将在 2025 年推出“智驾焕新版”,但在上海车展理想 L6 新款名称为“智能焕新版”,此外也减少了对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0/15 于智驾的营销篇幅,智驾芯片统一改称为“辅助驾驶芯片”,智驾功能则统一称为“AD Pro 辅助驾驶”或“AD Max 高级辅助驾驶”。小鹏汽车在车展期间减少了智小鹏汽车在车展期间减少了智驾营销力度驾营销力度 一直以智驾技术见长的小鹏汽车在此次车展期间并未对其智驾进行营销,其宣传重点在纯电能效,5C 超充等技术点上。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将其智驾系统称为“AI智能辅助驾驶”,并突出强调“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问界突出强调“智能安全”问界突出强调“智能安全”赛力斯在此次上海车展公布了“生命保护”、“车身保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四大安全域智能安全体系。小米智驾系统更名小米智驾系统更名 小米汽车在近期更新了其智驾系统名称,其中“小米智驾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 Pro”,而 SU7 Pro/Max 车型的“小米智驾 Max”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头部智驾车企通过“智驾险”增强客户对其智驾功能的信任感:头部智驾车企通过“智驾险”增强客户对其智驾功能的信任感:2024 年年 11 月,鸿蒙智行推出“智驾险”服务月,鸿蒙智行推出“智驾险”服务 2024 年 11 月,鸿蒙智行宣布,下定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和享界车型,可享受至高价值 4000 元的智驾无忧服务权益。根据鸿蒙智行公布的智驾无忧服务权益内容显示,智驾保障权益覆盖五大智驾场景:智能泊车辅助(APA)、代客泊车辅助(AVP)、遥控泊车辅助(RPA)、车道巡航辅助(LCC)、智驾领航辅助(NCA),保障权益上限 500 万元。但鸿蒙智行的“智驾险”服务权益启动条件稍显苛刻,比如车辆使用性质为非营运、非比赛竞赛用车,且在事故发生时,智驾功能处于开启状态,且交警判定本车在事故中有责。小鹏“智驾险”在小鹏“智驾险”在 NGP退出退出 5 秒内仍可享受权益,启动条件放宽松秒内仍可享受权益,启动条件放宽松 2025 年 4 月 28 日,小鹏汽车宣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智驾险)正式上线,售价 239 元/年,最高可赔偿 100 万元。其优势在于可以覆盖行车和泊车场景,并由 5 家头部保险公司承保,且赔付不限次、全车系可享。并且根据小鹏汽车公众号披露,小鹏的“智驾险”行业内唯一 NGP 退出后 5 秒内仍可享受权益的产品。三、三、头部智驾供应商:软硬一体、产品矩阵丰富头部智驾供应商:软硬一体、产品矩阵丰富 3.1 智驾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智驾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华为、地平线智驾产品体系丰富,提供多档解决方案。华为、地平线智驾产品体系丰富,提供多档解决方案。根据近期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发布会、地平线机器人 2025 年发布会,核心智驾供应商正力求打造覆盖各价格带车型的多套方案,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扩大用户基盘。其中华为ADS 4 推出了 ADS SE 基础版、ADS Pro 增强版、ADS Max 超阶版、ADS Ultra 旗舰版四种级别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地平线于 2025 年度产品发布会推出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 HSD 是软硬结合技术路径的重要成果,本次发布会地平线机器人推出三个版本 HSD 300/HSD 600/HSD 1200,三个版本对应的智驾芯片依次为两块征程 6M 芯片、1 块征程 6P芯片、2 块征程 6P 芯片,可为各价格带车型提供多档解决方案。图表图表12 华为华为 ADS 系列化配置满足多样化需求系列化配置满足多样化需求 版本名称版本名称 对应功能对应功能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1/15 ADS SE 基础版 城区车道巡航辅助 LCC、高速智能辅助驾驶 NCA、泊车辅助、全维主动安全 ADS Pro 增强版 城区车道巡航辅助 LCC、高速智能辅助驾驶 NCA、全维主动安全增强、泊车代驾 VPD ADS Max 超强版 城区车道巡航辅助 LCC、高速智能辅助驾驶 NCA、泊车代驾 VPD、车位到车位 P2P、全场景泊车、全向主动安全增强 ADS Ultra 旗舰版 高速 L3 级自动驾驶、城区智能辅助驾驶 NCA、泊车代驾 VPD、车位到车位 P2P、全场景泊车、全维主动安全增强 资料来源: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公众号,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13 地平线机器人发布的三档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地平线机器人发布的三档城区辅助驾驶方案 HSD 资料来源:地平线机器人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3.2 高阶产品继续迭代高阶产品继续迭代 根据 2025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发布会,2022 年华为乾崑推出ADS 1.0(城区智能辅助驾驶领航功能),2023 年推出ADS 2.0(无图智能辅助驾驶版本),2024 年发布 ADS 3.0。华为 ADS 4 迎来多项升级,涵盖架构、安全能力、体验等三方面:架构升级架构升级 云端采用世界引擎 车端世界行为模型,云端AI难例扩散生成模型 安全强化学习,端到端时延降低,通行效率提升,重刹率减少。数字底盘协同:与数字底盘引擎深度联动,实现车身、电机、悬架等部件全域控制,支持爆胎稳定控制、驾驶员失能辅助等极限场景功能。安全能力突破安全能力突破 CAS 4.0 全维防碰撞系统:时速上覆盖 4-150km/h、方向上覆盖前向/侧向/后向、场景覆盖高速/城区/泊车,新增路面自适应AEB、智驾爆胎稳定控制、哨兵模式远程实时查看。硬件升级:发布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2/15 米波雷达,强化雨雾尘天气感知能力。体验升级体验升级 车位到车位 2.0:新增 ETC 通行、收费站自动扣费。泊车代驾 2.0:支持地下停车场跨层通行、代客充电。此外本次发布会华为乾崑正式发布高速 L3 商用解决方案(ADS Ultra 旗舰版)。地平线基于地平线基于 J6P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 HSD将于将于 2025年三季度量产交付:年三季度量产交付:地平线机器人是本土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商,具备大规模量产经验,J6 芯片以及 HSD 将开启公司全新发展周期。据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官网,J6 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算力覆盖 10TOPS560TOPS,灵活满足从高级辅助驾驶到城区辅助驾驶的差异化量产需求。J6 系列中的旗舰产品 J6P已经正式回片,基于 J6P 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将作为奇瑞“猎鹰”的一款先进方案,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并于 2025 年 9 月正式量产,后续奇瑞还会有更多采用 HSD 方案的“猎鹰方案”车型上市亮相。3.3 快速扩大用户群,高研发投入下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快速扩大用户群,高研发投入下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软硬一体的智驾供应商凭借高研发投入筑牢技术护城河软硬一体的智驾供应商凭借高研发投入筑牢技术护城河 据 2025 年华为乾崑汽车技术发布会及华为 2024 财报,华为智能解决方案 BU在 2024 年收入 263亿,同比增幅高达 474%,2024 年车 BU 研发投入超过 100 亿元,研发人员 8000 人。根据地平线机器人财报数据,从 2022 年到 2024 年,地平线机器人研发投入依次为 19 亿/24 亿/32 亿。华为乾华为乾崑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搭载车型数量快速增加,搭载车型价格带不断拓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搭载车型数量快速增加,搭载车型价格带不断拓宽,华为 ADS进入强者恒强的滚雪球模式进入强者恒强的滚雪球模式 据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的华为乾崑 3 月出行报告,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华为乾崑智驾总里程超 25 亿公里,智能辅助泊车使用超 1.64 亿次,其中 3 月智驾总里程 2.94 亿公里,3 月智驾活跃用户数 55.84 万人,人均智驾里程达 527.78公里。此外根据新出行统计,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合作上市车型已经超过了 22 款,覆盖中高端,以及纯电、增程、混动等多种动力形式。图表图表14 华为乾华为乾崑崑合作车型全景合作车型全景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3/15 资料来源:新出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2025 年地平线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将超过年地平线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将超过 1000 万套万套 据地平线官网数据,J6 系列已与超 20 家车企达成合作,赋能超 100 款中高阶智驾车型。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等头部车企智驾系统均采纳该方案,预计 2025 年 J6 系列计算方案出货量将达百万级,整个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将突破 1000万套,而地平线有望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万级量产的智驾科技企业。图表图表15 地平线累计辅助驾驶系统交付量地平线累计辅助驾驶系统交付量 单位:套单位:套 图表图表16 地平线机器人累计车型定点数地平线机器人累计车型定点数 单位:个单位:个 资料来源:地平线机器人公众号,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地平线机器人公众号,平安证券研究所 地平线合作范围广,快速扩大用户群。地平线合作范围广,快速扩大用户群。在我们报告软硬结合的智驾之芯中我们认为地平线机器人合作模式灵活,其合作模式涵盖 IP 授权、计算方案、解决方案及联合开发等,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在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公司密集发布了与多个车企以及 Tier1 的合作新动态。例如,大众汽车集团于近日宣布与公司基于 HSD 深化合作,并于 2026 年起落地在大众旗下的多款车型上,理想汽车新一代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升级搭载公司的 J6M。此外公司也宣布了与博世、电装、大陆等国际 Tier1 的合作进展,公司与博世合作的首个海外项目计划于 2026 年量产,这意味着公司的 J6 系列正式进军全球市场。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4/15 四、四、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发挥长板以实现品牌进阶 当前车企的高端化策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明显长板的车企深耕自身优势领域,并持续扩大领先,产品策略以及技术路线不盲从,典型代表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米汽车。理想 MEGA 坚持品牌旗舰定位,通过推出家庭特别版将家庭用户体验发挥得更加极致;长城汽车深耕越野品类,推出大功率发动机,高端化突破方式不走寻常路;小米汽车推出 SU7 Ultra,进一步强化用户对SU7 的运动属性认知;二是对标思路,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多款全新大 6 座 SUV 上市,多定位为品牌旗舰,试图通过抢占大 6 座 SUV 的市场红利,实现品牌价值跃升。筑牢安全底,智驾进入强监管周期筑牢安全底,智驾进入强监管周期 监管部门密集出台文件,对智驾营销、OTA 升级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约束。受此影响,2025 年上海车展智驾营销热度显著降温,车企纷纷调整思路,不仅着重凸显智驾安全性,功能命名也更趋规范。强监管旨在避免辅助驾驶功能误用引发安全隐患,同时推动行业良性竞争。智驾头部车企通过推出“智驾险”等方式,强化用户对智驾功能的信赖。后续车企也面临一定的“监管成本”,包括智驾营销难度增加、OTA 认证周期拉长等。头部智驾供应商凭软硬一体优势扩充产品矩阵及客户群头部智驾供应商凭软硬一体优势扩充产品矩阵及客户群 当前以华为车 BU、地平线机器人为代表的智驾供应商呈现以下特征:1)产品矩阵丰富,力求覆盖更多价格带车型,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华为车BU 发布 ADS 4,涵盖四档解决方案,地平线则发布 HSD 三档产品。2)高阶产品进一步迭代,华为ADS 4 旗舰版发布高速 L3 商用方案,地平线 J6P HSD 将于 2025 三季度首发于奇瑞汽车。3)与核心客户合作深化、高研发投入下迈入规模效应释放期。我们认为随着智驾功能迭代,智驾将趋近于汽车的一项“标准化配置”,软硬一体的智驾供应商定位稀缺、有产品迭代及成本优势,将更易获客户青睐。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高端化仍是各家车企的重要战略,看好具备明显品牌特色优势长板且持续深耕的车企,推荐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米集团;看好华为鸿蒙智行旗下具备规模化优势的车企,推荐赛力斯、上汽集团;看好新能源车规模化带来盈利释放的民营车企,推荐比亚迪、吉利汽车。零部件方面,看好受益于智能辅助驾驶普及的智驾供应商以及具备产业链话语权的供应商,推荐地平线机器人、福耀玻璃。五、五、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车上市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汽车行业价格战可能短时间内无法缓解,造成国内车企盈利能力下滑,此外国内新车竞争激烈,新车上市后销量可能不达预期;2)汽车出海风险:海外出口受贸易壁垒、地缘政治、汇率等因素扰动,销量和盈利表现可能不及预期;3)宏观经济以及政策风险:宏观经济恢复不达预期,可能会对汽车消费造成负面影响,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效果可能不达预期;4)智驾强监管可能给车企带来一定的“监管成本”:智驾监管趋严后,车企也面临一定的“监管成本”,包括智驾营销难度增加、OTA 认证周期拉长等;5)主机厂自研智驾芯片的风险:目前头部智驾车企倾向于自研智驾芯片以及智驾算法,相关智驾零部件公司受主机厂自研趋势的影响,其未来市场份额可能下滑。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股票投资评级:强烈推荐(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20%以上)推 荐(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10%至 20%之间)中 性(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10%之间)回 避(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市场表现 10%以上)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5%以上)中 性(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5%之间)弱于大市(预计 6 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表现 5%以上)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免责条款: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5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平安证券研究所 电话:4008866338 深圳深圳 上海上海 北京北京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 5023 号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层 上海市陆家嘴环路 1333 号平安金融大厦 26 楼 北京市丰台区金泽西路 4 号院 1 号楼丽泽平安金融中心 B 座 25 层
2 0 2 5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一张图看懂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理想同学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理想汽车 Mind-VLA基座大模型机器人等其他终端20万元+家庭市场(SUV/MPV)增程平台Me.
中国城市交通报告2025年第1季度China Urban Transportation Report2025年声 明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由百度地图编写。本报告所涉及的反映城市交通状况的指标均基于百度地图海量的交通出数据、辆轨迹数据、位置服务数据挖掘计算所得。本报告选取了中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交通变化态势,以供社会公众和相关政府部、科研院所、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参考。本报告版权为百度地图所有,未经书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发布,需注明出处为“百度地图”,且不得对本报告进有悖原意的引、删节和修改。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百度地图所有。如需查看往期数据报告,可访问 https:/ 或访问百度地图智慧交通官微信公众号。2合作联系 录3百城交通拥堵数据01重点城市红绿灯数据 024百城交通拥堵数据01指标说明:本报告中采“拥堵指数”来衡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该指标是基于百度地图海量交通出、辆轨迹、位置定位等数据挖掘计算所得。拥堵指数为实际程时间与畅通程时间的值,拥堵指数越代表拥堵程度越。本报告分析周末时间为周末8:00-20:00,乌鲁和拉萨的早晚峰时段因时区原因有所调整。2025年第1季度,百城通勤峰交通拥堵TOP3城市是重庆、北京、武汉,通勤峰拥堵指数为1.974、1.900、1.844。TOP10城市中部分的通勤峰拥堵指数有所下降,包括北京、武汉、州、上海、济南、杭州、南京,重庆、珠海、乌鲁的通勤峰拥堵指数有所上升。20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52025年第1季度百城通勤峰拥堵指数TOP1-10城市注:百城榜单附件12025年第1季度排名排名同升降城市2025年第1季度 通勤峰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2025第1季度通勤峰实际速度(km/h)11重庆1.9742.83$.2021北京1.9001.99&.0631武汉1.8440.87%.6141州1.8102.73).125-0上海1.7544.31&.8561济南1.7512.62.0172杭州1.7291.68.02827珠海1.7189.436.70916乌鲁1.7175.47(.35104南京1.7007.11.942025年第1季度百城通勤峰交通拥堵榜2025年第1季度百城周末交通拥堵榜指标说明:本报告中采“拥堵指数”来衡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该指标是基于百度地图海量交通出、辆轨迹、位置定位等数据挖掘计算所得。拥堵指数为实际程时间与畅通程时间的值,拥堵指数越代表拥堵程度越。本报告分析周末时间为周末8:00-20:00,乌鲁和拉萨的早晚峰时段因时区原因有所调整。2025年第1季度,百城周末交通拥堵TOP3城市是州、理、杭州,周末拥堵指数为1.696、1.596、1.583。TOP10城市中部分的周末拥堵指数有所上升,包括州、理、杭州、咸阳、武汉、珠海,重庆、成都、北京、安的周末拥堵指数有所下降。2025年第1季度百城周末拥堵指数TOP1-10城市2025年第1季度排名排名同升降城市2025年第1季度周末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2025年第1季度周末实际速度(km/h)1-0州1.6961.210.3527理1.5965.42&.8931杭州1.5830.63).3044咸阳1.5663.100.7152武汉1.5611.30).62619珠海1.55610.419.1874重庆1.5432.37).8783成都1.5272.614.1493北京1.5251.372.20108安1.5116.220.28注:百城榜单附件220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6百城中15%的城市2025年第1季度通勤峰交通拥堵指数同2024年第1季度上涨,平均涨幅为3.12%,最涨幅为9.43%。涨幅TOP3城市依次为珠海、宁、乌鲁。百城中85%的城市2025年第1季度通勤峰交通拥堵指数同2024年第1季度下降,平均降幅为4.13%,最降幅为13.06%。降幅TOP3城市依次为保定、沧州、邯郸。珠海宁乌鲁深圳茂名厦贵阳重庆东莞绍兴1.69%2.52%2.83%2.86%3.14%4.10%4.13%5.47%6.13%9.43 25年第1季度通勤峰交通拥堵指数同上涨TOP10城市-7.53%-7.76%-7.94%-8.13%-8.60%-8.83%-8.91%-10.46%-11.19%-13.06%保定沧州邯郸南阳惠州海扬州安佛潍坊2025年第1季度通勤峰交通拥堵指数同下降TOP10城市如需查看各城市实时交通拥堵状况,可访问 https:/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78重点城市红绿灯数据022025年第1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榜个城市的“路绿灯畅率”越、“路等灯时”越短、“线绿波带占”越,则在该城市驾通过红绿灯的幸福度越。基于上述3个维度评估“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根据问卷调查和专家调研,确定上述三个指标的权重例为3:4:3,加权得到每个城市的“红绿灯通幸福度得分”。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得分TOP3是连、岛、重庆。全国重点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TOP10城市分析时段:2025年1-2025年3作平峰(分析城市整体绿灯畅表现时,为排除通勤峰流量带来的影响,选择作平峰流轨迹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百度地图轨迹数据。排名城市路绿灯畅率得分路等灯时得分线绿波带占得分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得分1连30.0040.0030.001002岛29.3137.9327.2394.473重庆27.1639.4920.4287.074兰州26.1437.3923.1886.715州27.2735.2119.9682.446天津25.2135.4121.4282.047安24.0834.3522.2480.678成都26.9433.1019.8979.929宁波24.5933.8920.5679.0410济南27.7429.2921.3378.36注:重点城市榜单附件320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9本期全国重点城市路绿灯畅率TOP3城市是连、岛、济南,路绿灯畅率分别为59.43%、58.24%和55.55%。路绿灯畅率TOP10城市指标说明:路绿灯畅率是红绿灯路不等灯通过次与全部通过次的值。路绿灯畅率越,红绿灯路的驾通幸福度越。连续多路的路绿灯畅率可反映城市多路的协调能。分析时段:2025年1-2025年3作平峰。(分析城市整体绿灯畅表现时,为排除通勤峰流量带来的影响,选择作平峰流轨迹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百度地图轨迹数据。排名城市路绿灯畅率连续路绿灯畅率连续2路连续3路连续4路1连59.43(.46.86%6.43%2岛58.24.79.88%6.71%3济南55.55$.98.87%4.54%4州54.75#.25.34%4.52%5重庆54.55#.24.24%4.43%6成都54.17.99%9.75%4.00%7上海53.91#.69.46%4.44%8兰州52.81.47.07%4.46%9天津51.21!.67%9.24%3.86宁波50.15!.21%9.46%4.13 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102025年第1季度全国重点城市路绿灯畅率排TOP10 2025年第1季度全国重点城市路等灯时、线绿波带占TOP10城市“路等灯时”即辆通过红绿灯路时停等待的时间。本研究中,路等灯时分析的是辆通过交叉停线前100的停总时。本期全国重点城市路等灯时(从到排序)TOP3是连、重庆、岛。“线绿波带占”为城市线中连续4个路的绿灯通过率于20%的绿波带的例。本期全国重点城市绿波带占TOP3是连、岛、兰州。路等灯时TOP10城市分析时段:2025年1-2025年3作平峰(分析城市整体绿灯畅表现时,为排除通勤峰流量带来的影响,选择作平峰流轨迹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百度地图轨迹数据。排名城市路等灯时(s)1连13.292重庆13.723岛15.044兰州15.495武汉16.316天津17.187南京17.338州17.349安18.0710家庄18.45线绿波带占TOP10城市排名城市线绿波带占1连29.49%2岛24.05%3兰州16.07%4银川15.68%5安14.22%6天津12.62%7济南12.44%8沈阳12.00%9宁波10.94重庆10.65 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112025年第1季度超流量线绿波带TOP10榜单“线路绿灯率”指路绿灯完整通过线的次与完整通过线的所有次的值。“线绿波运最优时段”指天中线路绿灯率最的2时。超流量线绿波带TOP10榜单本榜单的分析对象为城市主城区范围内主道和次道的直向的超流量线交通流。其中,超流量指单位时内完整通过线的样本流量均值于35辆。绿波指辆可以连续绿灯通过4个路。分析时段:2025年1-2025年3作排名城市线路绿灯率路段名称绿波运最优时段1沈阳85.80%街(路-家栏路)12:00-14:002沙83.57%湘府东路(圭塘路-湘府东路辅路路)14:30-16:303上海77.62%华夏路(浦三路-云台路)17:00-19:004沙77.39%湘府中路(卉园路-万芙北路)14:30-16:305宁波75.03%鄞县道(和路-南路)12:00-14:006济南73.98%清河北路(顺河架路-清河北路路)14:30-16:307太原72.78%迎泽街(新建路-年路)12:00-14:008成都71.36%环路(北站东路-北站路)09:30-11:309沙71.08%潇湘中路(含光路-岳路)12:00-14:0010北京70.75%朝阳北路(碓东路-朝阳北路路)12:00-14:0020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12附 件13附件1:2025年第1季度百城通勤峰交通拥堵榜2025年Q1排名排名同 升降城市通勤峰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11重庆1.9742.83!北京1.9001.991武汉1.8440.87A州1.8102.73%5-0上海1.7544.31a济南1.7512.62r杭州1.7291.687珠海1.7189.436乌鲁1.7175.474南京1.7007.116成都1.6771.404安1.6507.9413昆明1.6360.949沈阳1.6310.41-0乐1.6262.395合肥1.6251.193太原1.6083.515春1.6043.761天津1.5953.37 4秦皇岛1.5924.11!11沙1.5917.387兰州1.5870.96#12家庄1.5856.64$18贵阳1.5702.86%16东莞1.5692.52%数据说明:本报告中采“拥堵指数”来衡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该指标是基于百度地图海量交通出、辆轨迹、位置定位等数据挖掘计算所得。拥堵指数为实际程时间与畅通程时间的值,拥堵指数越代表拥堵程度越。本报告分析周末时间为周末8:00-20:00,乌鲁和拉萨的早晚峰时段因时区原因有所调整。如需查看各城市实时交通拥堵状况,可访问 https:/ 升降城市通勤峰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2619深圳1.5664.135郑州1.5664.52(4哈尔滨1.5594.27)9锡1.5585.4303连1.5533.5717理1.5470.55220海1.5448.6031呼和浩特1.5382.2043阳泉1.5331.6657绵阳1.5225.446-0福州1.5044.1379咸阳1.5040.20829宁1.5026.1399苏州1.5006.0318厦1.4943.14A23茂名1.4794.10B23邯郸1.477 10.46C1南昌1.4483.74D4临沂1.4465.86E12惠州1.4458.83F4南宁1.4452.88G18汕头1.4401.43H9三亚1.4396.54I4徐州1.4242.81P11清远1.4240.97 25年Q1排名排名同 升降城市通勤峰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51-0潮州1.4243.43R3湛江1.4184.76S6常州1.4171.94T23沧州1.41611.19U1岛1.4162.80V8唐1.4115.40W9泰安1.4100.63X2邢台1.4062.29Y16韶关1.3997.526洛阳1.3984.51a2肇庆1.3961.90b10中1.3940.37c16佛1.3847.76d32保定1.383 13.06e13廊坊1.3826.08f12南充1.3800.86g6南通1.3801.22h6江1.3781.29i8烟台1.3781.18p1柳州1.3602.91q14嘉兴1.3540.91r9同1.3491.87s18扬州1.3438.13t13温州1.3431.56u5宁波1.3412.74 25年Q1排名排名同 升降城市通勤峰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765衡1.3404.26w15衡阳1.3297.05x6泉州1.3273.03y12宜宾1.3250.4523南阳1.3228.9113济宁1.3216.366桂林1.3195.3710银川1.3110.4814连云港1.3076.673新乡1.3064.8611张家1.3026.674湖州1.3005.099潍坊1.2837.53-0德州1.2813.824云浮1.2806.294拉萨1.2791.04-0淄博1.2753.275台州1.2744.83-0华1.2712.405赣州1.2525.672漳州1.2470.082绍兴1.2381.691淮安1.2263.423盐城1.2243.720-0镇江1.1322.18 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14附件2:2025年第1季度百城周末交通拥堵榜2025年Q1排名排名同 升降城市周末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1-0州1.6961.21理1.596 5.421杭州1.583 0.63D咸阳1.5663.10R武汉1.5611.30a9珠海1.556 10.41t重庆1.543 2.37成都1.5272.61北京1.5251.378安1.511 6.221济南1.4731.329东莞1.4653.512兰州1.446 3.441南京1.4400.915乐1.4354.7121深圳1.422 3.432上海1.4221.851昆明1.409 0.585三亚1.399 3.53 3太原1.3981.40!3潮州1.3871.6738宁1.380 4.57#-0绵阳1.379 2.24$8郑州1.3773.16%5沙1.3762.81%数据说明:本报告中采“拥堵指数”来衡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该指标是基于百度地图海量交通出、辆轨迹、位置定位等数据挖掘计算所得。拥堵指数为实际程时间与畅通程时间的值,拥堵指数越代表拥堵程度越。本报告分析周末时间为周末8:00-20:00,乌鲁和拉萨的早晚峰时段因时区原因有所调整。如需查看各城市实时交通拥堵状况,可访问 https:/ 升降城市周末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2612沈阳1.370 0.246呼和浩特1.365 1.43(3阳泉1.365 2.06)7海1.362 3.73029徐州1.358 2.9511秦皇岛1.356 2.88214哈尔滨1.354 4.5235天津1.353 3.23421贵阳1.352 1.65519锡1.351 1.4769南宁1.351 0.45716合肥1.350 1.2583乌鲁1.346 2.4397湛江1.343 3.2525肇庆1.342 2.70A2新乡1.333 2.97B29厦1.332 2.87C20茂名1.332 1.77D8春1.330 3.56E2苏州1.329 1.54F4临沂1.326 3.24G21清远1.324 1.86H7家庄1.323 3.60I22邯郸1.320 5.65P6福州1.319 0.75 25年Q1排名排名同 升降城市周末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513连1.316 2.09R26沧州1.313 6.65S4邢台1.312 2.40T10惠州1.311 3.68U21泉州1.308 5.23V10洛阳1.306 3.63W7泰安1.305 0.18X8中1.304 0.09Y2柳州1.304 1.819汕头1.299 0.09a32南阳1.292 7.53b12韶关1.282 4.46c11唐1.279 4.50d9同1.277 0.90e10扬州1.274 0.00f4衡阳1.273 2.74g5南充1.272 1.72h6南昌1.270 1.33i29佛1.269 7.55p9桂林1.265 4.00q20保定1.262 5.92r4江1.261 0.98s30衡1.256 7.89t16张家1.254 5.47u8廊坊1.248 4.18 25年Q1排名排名同 升降城市周末 拥堵指数拥堵指数 同升降765温州1.243 1.18w11拉萨1.235 0.45x1赣州1.232 2.65y9潍坊1.226 5.532嘉兴1.225 2.6010华1.224 0.105淄博1.221 1.8311漳州1.219 0.015济宁1.219 3.601宜宾1.217 2.113岛1.216 2.813德州1.208 2.543台州1.206 3.25-0烟台1.203 2.9612云浮1.202 4.912宁波1.201 1.638银川1.199 3.901南通1.198 2.0214连云港1.197 4.934绍兴1.186 0.521湖州1.177 2.841常州1.170 1.432淮安1.167 1.782盐城1.164 1.920-0镇江1.091 1.40 25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152025年Q1 排名城市路绿灯畅率得分路等灯时得分线绿波带占得分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得分1连30.0040.0030.001002岛29.3137.9327.2394.473重庆27.1639.4920.4287.074兰州26.1437.3923.1886.715州27.2735.2119.9682.446天津25.2135.4121.4282.047安24.0834.3522.2480.678成都26.9433.1019.8979.929宁波24.5933.8920.5679.0410济南27.7429.2921.3378.3611武汉23.2536.4218.0177.6812家庄24.4433.9018.7777.1113沈阳24.4631.2121.1076.7714南京22.5835.2218.7476.5415南昌22.8132.4919.8875.1816上海26.7928.2519.3474.3817银川21.6328.6922.9773.3018北京23.7329.3420.0173.08附件3:2025年第1季度全国重点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榜单如需查看更多城市红绿灯数据,请联系我们:https:/ Baidu 2025年第1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162025年Q1 排名城市路绿灯畅率得分路等灯时得分线绿波带占得分城市红绿灯通幸福度得分19杭州23.7628.6219.6972.0720海24.2828.3919.1271.7921宁21.6431.5218.5271.6922哈尔滨21.8430.4618.8771.1723春23.0029.4218.6171.0324沙22.3327.1520.1069.5825贵阳20.8831.8016.8269.5026合肥20.5031.4117.0268.9327郑州23.0426.4618.9268.4228太原20.2229.6818.0867.9829福州22.1924.6519.2666.1030拉萨20.4928.3116.8865.6831厦21.4127.5516.4665.4232昆明21.2026.3317.7365.2633乌鲁19.4424.8817.8462.1634南宁20.2922.2416.3558.8835深圳18.2920.0016.2754.5636呼和浩特15.0020.7115.0050.71联系我们https:/想了解更多?欢迎访问百度地图智慧交通官站
通向未来的汽车之路智能制造助力电动汽车迅速、有效、可靠上路 电动交通:机遇和挑战5 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6 共同壮大:缩短创新周期7 加速开发流程7 罗森泰耐世隆:数字化将新理念变为现实7 瑞典 Uniti:重新发明电动汽车8 一切尽在掌握:让生产更加灵活目录9 北汽新能源: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制造10 保时捷:柔性生产线桥接两个世界11 切中要害:提高效率12 大众汽车:制定汽车生产新标准13 标致集团:电池组的流畅开发14 西门子汽车工业解决方案15 参考文献4电动交通:机遇和挑战最新研究表明,与内燃机相比,电动汽车二氧化碳1可减排达 80%。难怪专家们预测这一细分市场前景光明。不出几年,在世界各地,电动汽车上路行驶会成为常态。替代动力系统、联网车辆和无人驾驶对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出了重大挑战。变革即将到来因此,除了投资未来技术以外,许多地方也正在推动建立合资企业和开发伙伴关系。传统公司部门和技术正被新商业模式、新产品所取代。但是,仅此一点无法保证长期取得成功。供应商公司如果要在未来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应对高科技组件、软件专有技术和全球互联开发中心的系统能力和纵向集成方面的进一步要求。对于行业而言,交通运输方面的变化提供了许多机会,但也带来了重大挑战。毕竟,他们必须适应全新的功能、组件和系统。这一点对于电动汽车尤其如此,因为比如,电动汽车不仅需要不同的动力系统和电池,还需要其它加热或空调系统。这就为已经非常宽泛的车辆配置提供了额外的选择-多样化可能会变为混乱。因此,对于汽车行业中超过八成的公司2来说,优化流程和组织结构是议事日程中的第一要务。他们知道:向电动交通的过渡带来了既有流程无法应对的挑战。与此同时,电动汽车正迫使零部件供应商重新定位。这是因为交通行业的变化正在转移行业重点。尽管纯电动车(BEV)、所谓的增程电动汽车(RE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在设计和功能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电动的,依靠电池供能。例如,当谈到电池生产商及其原材料供应商时,出现了一些新名字。其他在供应链下游的供应商也日益崭露头角。这意味着电机和电池成为了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之路的三大障碍因此,想在汽车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克服以下障碍:加快创新周期 使制造过程更加灵活 提高效率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点,请见下文说明。动力总成主要部件概览内燃机车(ICE)-天然气电动机来源:ICCT(清洁交通国际理事会)、Autofacts 分析;PWC电池内燃机燃料电池组内燃机车(ICE)-柴油完全混合动力车増程式电动车电动化程度燃料电池电动车(FCEV)轻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纯电动车(BEV)5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件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其它不可分割的部件还有动力总成和电力电子设备。燃料电池也变得日益重要。电池芯/模块/电池组电池通常是电动汽车中最大、也是最昂贵的部件。毕竟,蓄电池容量决定了电动汽车在再次充电之前可以行驶的距离。同样重要的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监视电池中的各种电池单元、控制温度,并补偿充电过程中潜在的电压波动。除了主要为发动机供电的高压电池外,还安装了低压电池,以确保车载电子设备、汽车收音机或照明等的平稳运行。到目前为止,汽车制造商主要依赖由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但是,燃料电池技术也有许多优点。电机电动汽车安装的驱动系统由电池供电,基本由两个相互吸引和排斥的电磁铁组成,这种设置产生了旋转运动,进而传动车轴,再从车轴传动车轮。燃料电池燃料电池靠氢发电。这个过程叫做反向电解。氢和大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热能和电能。电能驱动电机。燃料电池能否与电池组展开激烈竞争还有待观察。目前,由于电动车辆续航里程低、充电过程长,很多消费者不敢购买电动车辆。未来,电动汽车将具备快速充电功能,配备集成充电技术系统。因为这些系统工作电压和电流更高,电池可以快速充电。西门子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发一种 120 千瓦的系统,可以在几分钟内为电池充电,与现在的加油站相当。6共同壮大:缩短创新周期电动汽车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新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迫使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迅速重新定位。越快越好。毕竟,市场研究人员认为,最早可能在20243年达到临界点。如果要成功地掌控交通变革,就必须用更少的资源取得更多的研发成果、提高创新速度,更快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一项主要挑战是:汽车管理者中的 69%相信,如今的创新压力空前巨大。而略多于 50%的人认为,拥有革命性汽车的新竞争对手可能会扰乱他们的现有市场。因此,五分之三的受访汽车经理认为,他们需要加快面向CASE(互联互通、自动驾驶、共享/会员化和电气化)4的创新活动也就不足为奇了。联合起来对抗新的竞争对手毕竟,他们面临着来自科技和 IT 领域的新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不仅拥有高水平的技术专长,还拥有几乎取之不尽的融资潜力。即使是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也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迎头赶上,因此,他们越来越多地精心挑选,寻求与汽车行业和供应商行业合作伙伴合作。专家表示,如果合作不仅仅在财务方面,而是在全方位技术推动上,那么,这种合作就是最有意义的。未来,知识开发和交流将不再仅仅关乎汽车企业研发部门,而是将成为企业整体成功和跨部门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诀在于合作,而非对抗。数字解决方案为实现这一目标铺平了道路。数字解决方案促进了跨地区合作、加快了创新步伐、缩短了上市时间。例如,现代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确保所有相关开发人员均可访问同事的设计软件和流程计划。比如说:如今的 PLM 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保证了所有参与的开发者都可以使用设计软件和其同事的流程计划;可以共同明确开放性问题,可以将已经在其它地方尝试、测试过的解决方案直接移植到新车中。销售和售后6%持续客户参与10%供应链和物流16%数字/实体安全17%生产和运营19%设计和工程32%设计和工程占汽车制造商创新投资的三分之一5重新使用现有知识,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加快了新车型上市。目前,汽车制造商主要投资设计和技术创新6。但是,专家们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够的:汽车制造商不仅要测试他们的产品系列,还要将包括既定流程在内的整个商业模式放入测试范围。从中期来看,整车制造商有可能发展为交通提供商。7加速开发流程罗森泰耐世隆:将新理念变为现实罗森泰耐世隆是电池、电缆和电线,及光纤制造技术领域的国际供应商,罗森泰耐世隆凭借数字化双胞胎,仿真虚拟空间中的新理念和工作流程,领先于竞争对手。罗森泰耐世隆的电池机器业务部门产品在产量,质量和性能方面达到了全新水平。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的新机器现在组成了制造单元矩阵,而不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设备。各个流程阶段各自实现了自动化,自动导向车(AGV)为电池运输原材料和半成品。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灵活地增减产能,从而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由于电动汽车发展蓬勃、锂离子电池需求增长迅速,这成为电池制造领域的一项重要因素。生产电池机器所需的时间也要短得多。罗森泰耐世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Siegfried Altmann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仿真,跳过开发和制造流程中的整个阶段,更快地达到预期结果。”另外,仿真整个流程可以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让产量提高 25%。请于此处查看案例研究。“我们成功地在 12 个月内生产出了新一代产品,而以往可能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罗森泰耐世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Siegfried Altmann瑞典 Uniti:“重新发明”电动汽车瑞典 Uniti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通过有机、快速迭代的设计流程和专注的创业心态,重新发明了电动汽车。瑞典 Uniti 通过与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合作,从众筹初创企业,转变成了数字化车辆设计、开发和制造领域的先驱。显然,在设计过程的早期,西门子数字创新平台及用于设计和成型(Realize Shape)概念建模功能的 NX 的软件会与Uniti 自身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结合起来。目的是推动团队的超高速设计和开发流程,通过这个流程,在不到 4 个月内设计并建造了三个酷炫的众筹原型。设计原型是一回事,但设计可供生产的车辆就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了。因此,车辆开发部总监 Sally Povolotsky 和她的团队采取了早期原型设计,并通过完整的工程项目完成设计,推出了“1号工作成果”,“1 号工作成果”是业界术语,指第一辆下线的汽车。目前,这支总部设在英国的团队处于可行性阶段,正在回顾各个市场的现有数据,设计和立法。此后,团队将开始使用西门子生态系统,创建工程级数字化双胞胎。请于此处查看案例研究。西门子生态系统就像一大盒给工程师的巧克力。可供选择的绝佳工具非常多,包括:纤维混合复合材料设计/制作软件Fibersim 软件;确保整体功能的 NX 工具;用于先进设计的Simcenter 工具。”瑞典 Uniti 车辆开发部总监Sally Povolotsky8一切尽在掌握:让生产更加灵活尽管人们认为,内燃机模式会被逐步淘汰,但在未来 20 至30 年内,内燃机可能仍会在公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专家们甚至认为,内燃机全球销量可能一直增长到 20307年。但是,与此同时,对环境友好的替代品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所用的电驱动组件需求也随之增长。据预计,从中期来看,由燃料电池驱动的氢动力汽车发展前景也很广阔,这说明: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将如何发展仍需要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在逐步从内燃机,转变到电动汽车。因此,汽车公司需要为所有类型的驱动系统提供灵活、创新的装配概念。找到正确的平衡点但如何才能做到呢?许多整车制造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现在都很关注这个问题。毕竟,只要还能赚钱,就没有人愿意牺牲功能良好的产品。另一方面,在交通变革来临之际,不要错过时机也很重要。换言之,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在以正常产能继续运营现有生产线的同时,为了生产电动汽车,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和流程。因此,主要的挑战是在传统核心业务和发展新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换句话说,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为电动汽车的生产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和流程,同时现有的生产线继续以正常产能运行。因此,主要的挑战是在传统核心业务和发展新能力之间取得平衡。一些公司正在建设新的生产设施(绿地),而另一些公司则正在已建立的生产基地(棕地),建设额外的生产线。由于参数和需求不同,很难说哪种推进方式正确。乍看之下,在智能工厂建设新生产线似乎更容易,但这通常也涉及到更高的成本。专家估计,汽车制造商建立一家全新的工厂,要花费高达13 亿美元,而在棕地建厂仅需 400 万到 740 万美元8。因此,采用个性化、经过深思熟虑的方式,规划自己的电动交通之路更加重要。西门子汽车行业事业部等有能力、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可以为此提供重要助力。可以用四个字母概括的特征变化:CASE来源:SBD Automotive()59H30 CASE始终在线两种速度混合模式性能相当行业关注领域行业使命互联自动化共享电动2020 年状态向客户交付新数字体验,采用新方式利用数据,简化运营在短期内减少事故,在中期内帮助提高出行效率,在长期内完全管控交通流量利用车辆互联和共享经济,提供更加廉价、更加有效的新客货运输形式,与此同时,开拓新的营业收入来源通过用电动汽车替代内燃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空气质量全世界配有内置连网及通讯功能的新型车辆占 59%全球达到 SAE1 级1自动化水平的新型车辆占 48%以上(包括避免碰撞的解决方案)2019 年至 2020 年间,欧洲、中国和美国的个体BEV 车型增长 33%中国、美国和欧洲的主要共享移动服务超过 110 项整车制造商普遍转向互联化,为所有车辆寻找在整个车辆寿命期间保持互联的途径自有车辆逐渐按照 SAE 自动化水平提升,而自动驾驶出租车水平直接跃升到 4 级很多制造商向服务供应商转型,其它制造商仍是供应商,自动驾驶开始对车辆所有权模组产生重大影响政府限制 IEC 销量;预计 EBV价格和里程与 ICE 相当,受到顾客普遍接受10 年展望SBD 跟踪了全世界 38 个市场,占汽车总销量 88%以上9北汽新能源: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制造作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北汽新能源 2018 年销售汽车 15.8 万辆,连续 6 年蝉联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销售冠军。但是,仍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如补贴减少、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如何开拓中高端市场?如何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北汽新能源青岛汽车基地总经理王庆洲说:“我们希望加强品牌效应,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汽车。”但是,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数字化研发、制造和管理能力,才能实现所有这些目标。西门子的集成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及专门为汽车行业设计的 SICAR 标准都为北汽新能源在青岛建设集团首个新能源汽车量产基地,提供了帮助。这也为建立数字化工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岛基地占地 1,600 余英亩,自 2015 年底投产以来,一直发展迅速。这里生产了 EC 和 EX 系列车型,完成了从铁皮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西门子在生产线的建设阶段,帮助北汽新能源建立了数字化双胞胎的装置和设备。采用虚拟调试技术创建整个生产线的虚拟仿真,以便在实际建立项目之前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校正。请于此处查看案例研究。“在与西门子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受益于西门子的解决方案,还受益于附加价值,包括标准化和敏捷式软体开发,及数字化思维。”北汽新能源数字化、流程和 IT 部总监刘伟霞10保时捷:柔性生产线桥接两个世界保时捷主厂位于祖芬豪森,主厂的新生产线遇到了特殊的挑战。TaycaneCar 车型的生产设施是在最短时间内,在现有工厂中建造的,与全速运营的跑车生产线并行。祖芬豪森的主厂代表了保时捷的传统,是从保时捷 Taycan开始,走上电动汽车道路的起点。但新建设因现有建筑,受到了严重的空间限制,不得不部分削减。因此,当时的惯例是高层建筑。但是,为了尽量减少对斯图加特气流的影响,祖芬豪森的建筑还有高度限制。结果,形成了独特的制造理念,理念倡导尽量利用每一层楼,一厘米的高度也不浪费。为了达到必要的灵活性,保时捷决定不使用固定传送带,而是选择了一种高度灵活的系统,包括采用了西门子技术的自动导向车(AGV)。用 FlexiLine 来按照实际需要调整运营周期,例如,停下自动导向车,执行自动化任务,然后加速自动导向车,进入下一个处理站。车辆装配过程中应用了西门子的传送带技术解决方案。除了自动导向车和门传送带系统以外,还使用了倾斜 EMS吊架,以确保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条件。这样,车身可以双向旋转 110 度,便于保时捷员工可以轻松拿取所有部件。请于此处查看案例研究。“祖芬豪森是保时捷品牌的核心和灵魂。在祖芬豪森市中心建立这样的一家制造厂本身就是一项重大挑战。”保时捷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Albrecht Reimold11切中要害:提高效率气候变化、贸易战、销量下滑、投资积压:在新冠病毒危机之前,汽车行业已经面临了众多挑战。但是,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汽车业更是雪上加霜:专家们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崩溃或达 40%9。汽车制造商的销售回报率(尤其是最初高电池成本导致的)可能平均下降 2 到 3 个百分点10。因此,现在优化成本变得更加重要了,但决不能以牺牲急需的新技术投资为代价。问题在于,要通过工业标准和自动化生产流程,提高整体效率。与此同时,业界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完成这项任务:大约70%的制造商将智能工厂计划列入了议程。几乎两家供应商中就有一家(44%)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立智能生产流程11。标准化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什么标准如此重要?原因很简单:汽车生产极其复杂,从车型设计、开发到制造、检验、测试和服务。如果没有标准化,可能无法装配部件,还会导致不必要的问题。对此,必须在早期阶段采取对策。而且,标准化是数字化不可缺少的基础。标准会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比较元素的环境,具有统一、透明的数据结构。这是建立高效工程流程(如自动软件生成和虚拟调试)的坚实基础,是稳固的数字化双胞胎概念,其模型体现了实际安装和互联的物联网环境为了提高效率并为面向未来、敏捷、灵活的制造流程铺平道路,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必须是通用的-从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控制面板,到外围设备和传感器。行业标准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环节无缝契合。这不仅减少了人力劳动,而且还激发了巨大的节约潜力。高效工程工业物联网数字化双胞胎数字化标准化可复用的功能块透明的数据可比较的组件经验表明,标准化可将汽车平均制造成本降低一半。不用惊讶:制造成本降低了,新设备调试加快了,生产线可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运行参数可统一控制。同时,标准接口也构成了机器间无缝通信(M2M)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是智能生产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标准化这项工作始终要在节省成本和努力开发和维护标准之间进行权衡。从保持一份最新自动化标准的成本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断出节约下来的费用。OAS:标准化的基础因此,西门子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工具箱,用于促进标准化,名为开放式自动化标准(OAS)。开放式自动化标准为高效标准化奠定了基础,进而向全面数字化生产迈进了一大步。模块化解决方案包括HMI和PLC软件解决方案、数字化概念、维护和培训服务,及网络结构、组件和命名惯例的通用规范。制造商可以获得的利益:制造商受益于标准化,大大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标准本身的成本。12大众汽车:制定汽车生产新标准大众汽车与西门子合作,为了新一代电动汽车制定了 VASS(大众汽车、奥迪、西亚特和斯柯达-大众在销量细分市场的四大品牌)标准。VASS 标准包括硬件、软件和可视化库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形成了大规模生产不同车型的构建块系统。制造商通过该标准,提供了用于灵活生产的模块化系统,并为生产进一步数字化提供了标准化依据。使用 TIA(全集成自动化)博途、Simatic 控制器、HMI(人机界面)面板和工业电脑等西门子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明确的安装指南有助于缩短调试和升级时间。界面已提前配置妥当,使系统对操作人员更加友好,提高了培训和知识传授效果。维护和故障排除也更加容易,而且,持续优化适用于整个系统。大众汽车电动汽车将基于模块化电动驱动矩阵(MEB),该矩阵由电池和两个轴组成。其目的是简化、调整生产线-整合电子控制,减少微处理器数量等等。这四个大众汽车品牌首次有了共同的电动汽车平台,为量产电动汽车奠定了基础。大众汽车的 ID.3 仅仅是开始:到 2022 年,这四家汽车制造商计划推出总共 27 款基于 MEB 的车型,涵盖各类应用领域。大众汽车希望其电动汽车新技广泛传播,以及通过相应的规模经济来显著降低其向电动交通转变的成本。请于此处查看案例研究。“我们可以采用 VASS 标准,在同一生产线上批量生产不同型号的产品。同时,我们正在为进一步生产数字化,设立统一的依据。”大众汽车公司制造自动化和数字生产部主管Thomas Zembok13标致集团:电池组的流畅开发标致集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始终致力于开发清洁、环保汽车。它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实现车辆系列全面电气化。而电池是让电动化车辆满足客户期望的关键部件。设计电池冷却系统时,必须权衡其它车辆性能属性,优化蓄电池容量和寿命,这一点十分关键。一方面,电池不能太大,因为太大就会超重,就要用额外资金建立更加复杂的系统,还会降低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表现,影响到车辆的整体性能。另一方面,电池不能太小,因为会危及车辆、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除此之外,设计一款在舒适性、驾驶乐趣、性能和耐用性等因素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的汽车也至关重要。因此,在平衡成本、范围、热舒适性和耐久性的同时,设计出最佳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和体系结构是一项关键任务。做出决定时,不仅要考虑热安全性及其对耐久性的影响,还要考虑对范围和性能、驾驶室舒适性和电池温度的影响。多层次建模和多物理场仿真已经成为了评估体系结构设计对关键性能属性的影响和预测控制策略验证的关键。为了保持敏捷性,标致集团使用 Simcenter Amesim 进行多物理场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在开发周期的早期,以可靠方式评估电池热管理,还可以定义电池体系结构,使团队能够达到最佳整体车辆性能的可靠度和安全标准。这样还加快了开发过程:在一些项目中,标致集团使用多物理场建模,将产品开发时间从数月缩短到了数周。请于此处查看案例研究。“多物理场模型的用途广泛,是实际评估变更对预计性能水平的影响的关键。”标致雪铁龙集团电池系统建模和设计部团队领导人Angelo Greco14西门子汽车工业解决方案正如我们在世界各地的许多项目中观察到的那样,将以往分离的流程连接起来并达到所需的灵活程度需要一种整体的方式。西门子是唯一一家为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设计到整车)的公司。这是由数字化企业套件(DES)和相关硬件实现的,为了沿整个价值链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还添加了工业服务。DES 集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运营管理(MOM)、全集成自动化(TIA),所有这些都可以连接到基于云的 MindSphere 开放物联网操作系统。因此,西门子能够在从设计到服务的每一步,为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支持。此外,西门子还利用数字化双胞胎简化创新周期的不同部分。数字化双胞胎可以通过结合多物理场仿真、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功能,演示设计变更的影响,帮助消除生产瓶颈,或就效率和性能的可能改进提供重要见解。因此,数字化双胞胎有助于缩短开发时间,提高最终产品或流程的品质。一般来说,数字化双胞胎有三种类型(产品、生产和性能),用于支持电动汽车生产周期的不同部分。“产品”数字化双胞胎有助于缩短创新周期“产品”数字化双胞胎是实物产品的虚拟表现形式,用来预测实物产品的性能特征。能够仿真并验证每个开发步骤,在实际部件生产之前就可以探知问题和可能的缺陷。例如,可以使用产品三维数据仿真实际动作,以优化材料特性、气流或热量的开发。还在虚拟环境中设计并仿真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片上系统和嵌入式软件。功能强大的数字化企业产品组合同时适用于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生产”数字化双胞胎实现灵活生产采用数字化企业产品组合和“生产”数字化双胞胎,可以在完全虚拟的环境中规划整个制造流程。从设计布局到可视化物流和可能的瓶颈,再到仿真自动化硬件的 PLC 代码,到最终的虚拟调试,帮助测试并优化新生产线,以缩短实际调试时间、减少工作量、降低风险。可以通过选择必要的设备和数字化设计生产单元,仿真所有零部件在生产单元中的集成方式。“性能”数字化双胞胎确保最高效率“性能”数字化双胞胎包括生产性能和产品性能。“性能”数字化双胞胎不断输入来自产品和生产设施的数据,从而得出新的见解。由于连接了集成自动化组件,车间提供了所有相关数据,随后在云中予以分析,以便借助数字化企业产品组合,实现整个价值链的连续优化。为了达到最高的效率水平,制造商可以通过将最佳运行顺序与工厂资源可用性和约束条件相匹配,优化运行顺序。数字化成效:机器效率达 95%产量提高 25%开发时间缩短 50参考文献1 https:/bit.ly/3cFhoqx(Tagesschau Elektroautos)2 https:/www.presseportal.de/pm/107923/39182923 https:/ The innovation race,Protolabs5 https:/ https:/ https:/ https:/ Endspiel in der Automobilindustrie:Entscheidend ist der Tipping Point,Bain&Company11 https:/ 如有变动,恕不事先通知订货号:DIFA-B10141-00-5DCN4179-SH903014-07213西门子公司版权所有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本宣传册中提供的信息只是对产品的一般说明和特性介绍。文中内容可能与实际应用的情况有所出入,并且可能会随着产品的进一步开发而发生变化。仅当相关合同条款中有明确规定时,西门子方有责任提供文中所述的产品特性。宣传册中涉及的所有名称可能是西门子公司或其供应商的商标或产品名称,如果第三方擅自使用,可能会侵犯所有者的权利。扫描关注西门子中国官方微信直接扫描获得本书PDF文件北方区北京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7号 电话:400 616 2020包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74号国贸大厦2107室 电话:(0472)590 8380济南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28号舜耕山庄商务会所5层电话:(0531)8266 6088青岛山东省青岛市香港中路76号颐中假日酒店4楼 电话:(0532)8573 5888烟台山东省烟台市南大街9号金都大厦16层 1606室 电话:(0535)212 1880淄博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心环路6号汇美领域A座2314室电话:(0533)218 7877潍坊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四平路31号鸢飞大酒店2408房间 电话:(0536)8221866济宁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太白东路55号万达写字楼1306室电话:(0537)239 6000天津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189号津汇广场写字楼1401室 电话:(022)8319 1666唐山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北路99号火炬大厦1308室 电话:(0315)317 9450/51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03号世贸广场酒店1309号 电话:(0311)8669 5100太原山西省太原市府西街69号国际贸易中心西塔16层1609B-1610室 电话:(0351)868 9048呼和浩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西路内蒙古饭店10层1022室电话:(0471)620 4133华东区上海上海杨浦区大连路500号西门子上海中心 电话:400 616 2020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大路15号嘉华国际商务中心1505室电话:(0571)8765 2999宁波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沧海路1926号上东国际2号楼2511室 电话:(0574)8785 5377绍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胜利东路375号鼎盛时代大厦1105室 电话:(0575)8820 1306 温州浙江省温州市车站大道577号财富中心1506室电话:(0577)8606 7091南京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228号地铁大厦18层 电话:(025)8456 0550扬州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博物馆路547号德馨大厦1508室电话:(0514)8789 4566扬中江苏省扬中市前进北路52号扬中宾馆明珠楼318室 电话:(0511)8832 7566徐州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科技大道科技大厦713室电话:(0516)8370 8388 苏州江苏省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苏华路2号国际大厦11层17-19单元 电话:(0512)8780 3615无锡江苏省无锡市县前东街1号金陵大饭店2401-2402室 电话:(0510)8273 6868南通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崇川路88号国际贸易中心4006室电话:(0513)8102 9880常州江苏省常州市关河东路38号九洲寰宇大厦989室 电话:(0519)8989 5801盐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华邦国际东厦A区2008室电话:(0515)8836 2680昆山江苏省昆山市前进东路399号台协大厦1502室电话:(0512)5511 8321华南区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208号天河城侧粤海天河城大厦8-10层 电话:(020)3718 2222佛山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灯湖东路1号友邦金融中心2座33楼J单元电话:(0757)8232 6710珠海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西路166号西藏大厦13层1303A号电话:(0756)335 6135南宁广西省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131号万豪酒店25层朱槿厅电话:(0771)552 0700深圳深圳前海前湾1路前海嘉里中心T1-5楼市场部电话:(0755)2693 5188东莞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宏远路1号宏远大厦1510室 电话:(0769)2240 9881汕头广东省汕头市金砂路96号金海湾大酒店19楼1920室 电话:(0754)8848 1196海口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69号宝华海景大酒店803房电话:(0898)6678 8038福州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王庄街道长乐中路3号福晟国际中心21层电话:(0591)8750 0888厦门福建省厦门市厦禾路189号银行中心21层2111-2112室 电话:(0592)268 5508华中区武汉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99号武汉保利大厦21楼2102室 电话:(027)8548 6688合肥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278号财富广场首座27层2701、2702室 电话:(0551)6568 1299宜昌湖北省宜昌市东山大道95号清江大厦2011室 电话:(0717)631 9033长沙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二段36号华远国际中心24楼2416室 电话:(0731)8446 7770南昌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88号江信国际大厦14楼1403/1405室 电话:(0791)8630 4866郑州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原中路220号裕达国贸中心写字楼2506房间 电话:(0371)6771 9110洛阳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6号友谊宾馆512室 电话:(0379)6468 3519技术培训北京:(010)6476 8958上海:(021)6281 5933广州:(020)3718 2012武汉:(027)8773 6238/8773 6248-601沈阳:(024)8251 8220重庆:(023)6381 8887技术支持与服务热线电话:400 810 4288(010)6471 9990E-mail:Web:亚太技术支持(英文服务)及软件授权维修热线电话:(010)6475 7575传真:(010)6474 7474Email:公司热线400 616 2020东北区沈阳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1号市府恒隆广场41层电话:(024)8251 8111大连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广贤路117号 电话:(0411)8369 9760 长春吉林省长春市亚泰大街3218号通钢国际大厦22层电话:(0431)8898 1100 哈尔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15号奥威斯发展大厦30层A座电话:(0451)5300 9933华西区成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华二路219号天府软件园C6栋1/2楼电话:(028)6238 7888重庆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68号大都会商厦18层1807-1811 电话:(023)6382 8919贵阳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126号富中国际广场10楼E座电话:(0851)8551 0310昆明云南昆明市北京路155号红塔大厦1204室 电话:(0871)6315 8080西安西安市高新区天谷八路156号西安软件新城二期A10,2层电话:(029)8831 9898乌鲁木齐新疆乌鲁木齐市五一路160号新疆鸿福大饭店贵宾楼918室 电话:(0991)582 1122银川银川市北京东路123号太阳神大酒店A区1505房间电话:(0951)786 9866 兰州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589号锦江阳光酒店2206室电话:(0931)888 5151
无人物流专题:万事具备,爆发元年无人驾驶深度之一证券研究报告电新首席证券分析师:曾朵红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6080001联系邮箱:电动车首席证券分析师:阮巧燕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71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供给约束强化供给约束强化“航空复苏,供给约束航空复苏,供给约束”系列报告系列报告航空机场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25 年 06 月.
2025车规传感器产业分析报告与非网 资深行业分析师 李坚十多年电子行业分析师从业经历。长期关注电子制造、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晶圆制造等行业。聚焦技术前沿、市场动态、分销供应链等板块。2个人简介目录一、全球汽车市场概述二、车用传感器发展历程三、汽车传感器的定义与应用场景四、汽车传感器分类及主要供应商3五、汽车传感器市场现状全球汽车市场概述4概述5ADAS定义驾驶级别全球汽车市场趋势与区域表现新能源汽车格局与供应链重构全球汽车市场趋势与区域表现62024年全球销量前十国家,数据来源:MarkLines新能源汽车格局与供应链重构7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来源:IDC,WSTS,Semi,Canalys,Omdia,IC Insignts车用传感器发展历程8车用传感器发展历程9ADAS定义驾驶级别汽车传感器发展历程汽车传感器发展趋势汽车 MEMS 传感器商业化汽车传感器发展历程10结构型阶段(19501969)固体型阶段(19701999)智能型阶段(2000至今)汽车传感器发展趋势传感器加速集成与智能演进,AI赋能实现本地感知与决策。新材料与边缘计算突破性能瓶颈,系统可靠性持续提升。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推动需求激增,环境感知为核心增长引擎。全球格局重塑,本土厂商靠“技术 生态”实现快速突围。11汽车 MEMS 传感器商业化时间表12汽车 MEMS 传感器商业化周期时间表,来源:JBryzek:Roadmaptoa$TrillionMEMSMarket汽车传感器的定义与应用场景13汽车传感器的定义与应用场景14ADAS定义驾驶级别汽车传感器的定义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汽车传感器分类汽车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智能系统的信息入口传感技术融合AI,迈向智能微系统应用场景多样,传感器技术高度分化车规传感器引领自动驾驶感知革命15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16系统/场景典型传感器功能与作用动力系统空气流量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优化空燃比、控制点火正时、减少爆震,提升燃油效率与排放标准安全系统ABS轮速传感器、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胎压监测传感器(TPMS)防抱死制动、碰撞时触发气囊、预警轮胎失压,降低事故风险舒适性系统车内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座椅压力传感器自动调节空调、灯光亮度、座椅支撑,提升驾乘舒适性底盘控制系统转向角度传感器、车身加速度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支持电子稳定程序(ESP)、自适应悬架调节,增强操控稳定性燃油车传感器关键应用,来源:与非研究院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17功能模块传感器组合与协同技术实现环境感知摄像头(图像识别) 毫米波雷达(测距) 激光雷达(3D建模)识别车道线、交通标志、行人及车辆,构建高精度环境模型决策控制高精定位传感器(GPS IMU) 多模态数据融合实现车道级定位与路径规划,支持自适应巡航(ACC)、自动变道执行反馈超声波雷达(近距离探测) 红外传感器(夜间辅助)自动泊车辅助、盲区监测、行人避让智能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典型应用,来源:与非研究院汽车传感器分类18汽车传感器分类19ADAS定义驾驶级别动力域传感器车身域传感器底盘域传感器驾舱域传感器智能域传感器整车传感器五域分类20不同原理传感器主要供应商21不同原理传感器主要供应商情况,来源:Yole,MEMS and Sensors for Automotive动力域传感器22动力域控制器是智能汽车核心,承担动力系统优化与高效调度任务。车用传感器构建起“感知控制执行”的闭环系统,实现全工况管理。新能源车带动电磁类传感器需求快速增长,MEMS技术成发展主流。安全、节能、智能化需求驱动传感器从种类到单车价值量全面跃升。温度传感器23动力域温度传感器是汽车运行安全的基础。不同传感技术适配多温度场景需求。性能权衡决定传感器技术选型逻辑。精度与响应速度将主导未来技术演进。温度传感器技术路线优缺点对比,来源:与非研究院电流传感器24电流传感器国际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电流传感器国产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电压传感器25动力域温度传感器是汽车运行安全的基础。不同传感技术适配多温度场景需求。性能权衡决定传感器技术选型逻辑。精度与响应速度将主导未来技术演进。电压传感器技术路线及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转角传感器26转角传感器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转角传感器是现代智能汽车感知控制的核心基础。技术演进聚焦高精度、非接触与高集成化方向。GMR/AMR磁阻技术引领未来自动驾驶精度革命。国内厂商正加速突破,构建自主可控传感器生态。角速度传感器27角速度传感器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角速度传感器是车辆动态控制的核心感知器件。MEMS技术主导市场,高端需求向光纤与融合演进。国际巨头筑牢技术壁垒,国产厂商加速追赶突围。未来竞争焦点在于传感融合、安全合规与算法协同。扭矩传感器28扭矩传感器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加速度传感器29加速度传感器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位置传感器30位置传感器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位置传感器决定整车控制系统的感知精度与响应能力霍尔、磁阻、旋变等技术路径形成多场景差异化布局国际主导高端应用,本土厂商加快核心器件国产替代新能源驱动下,位置传感器产业呈现重构与竞合趋势压力传感器31汽油车 MEMS 压力传感器,来源:Bosch 官网,Continental 官网轮速传感器32轮速传感器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轮速传感器是智能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的基础感知单元。主流技术路线分为无源磁电式与有源霍尔/磁阻/光电式。从博世到保隆,全球与本土厂商竞逐车规传感市场高地。精度、响应、环境适应性决定轮速传感器的核心竞争力。气体传感器33全球气体传感器 2020 年市场份额,来源:Yole Development摄像头传感器34车载ISP芯片主要玩家及客户,来源:与非研究院CIS芯片竞对分析 2023,来源:与非研究院激光雷达35国产激光雷达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毫米波雷达36国际毫米波雷达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毫米波雷达37国产毫米波雷达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超声波雷达38超声波雷达梯队供应商,来源:与非研究院超声波雷达是短距感知的“基础设施”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数字化趋势明显国际巨头主导,国产替代加速突围Tier分层竞争格局清晰,生态链已成型汽车传感器市场现状39汽车传感器市场现状40ADAS定义驾驶级别汽车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传感器上市公司对比分析汽车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41全球MEMS市场规模预测,来源:与非研究院传感器构成MEMS核心,占比超六成集成化、智能化特性重塑传感器格局车规市场成MEMS增长主引擎之一政策驱动与技术演进共振放大需求传感器上市公司对比分析42车用传感器上市公司对比,来源:与非研究院感谢聆听43联系我:
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剖析AI 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二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证券分析师:黄细里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10001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021-601997932025年6月10日核心结论2理想汽车的最核心竞争力是在于:李想本人的极致产品经理思维方式以及快速学习纠错能力。“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一直是理想汽车的使命,公司愿景-价值观-行为标准跟随外在环境变化在逐步调整。如果要给理想汽车找对标系,我们认为是“苹果和任天堂”。理想汽车国内市场能做多大?目前理想规划在营收达3000亿元之前坚持做SUV/MPV品类,后续将拓展轿车品类。根据我们的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判断:20万元 SUV/MPV市场未来3-5年市场规模预计稳定在470万辆,其中混动渗透率/纯电渗透率预计分别会达到30%/35%。目前理想已经获得20万元以上SUV市场份额第一名,考虑未来理想产品谱系完善/技术底座加强,我们按照悲观到乐观假设20万元以上市场理想市占率远期空间可达到17%/20%/25%(销量市占率,下同),对应理想SUV销量空间为68/80/100万辆,20万元以上MPV市场份额10%(对应7万辆),合计在进行轿车布局前理想国内销量天花板预计75-107万辆。理想汽车技术底座能力如何?在核心技术布局上,我们认为理想汽车是有取舍且擅长与合作伙伴分工协作。1)电动化技术布局维度:增程方面,理想引领增程式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并迭代下一代增程技术,REV3.0将搭载500km 纯电续航大电池,增程器热效率达到43% 。纯电方面,理想拥抱800V架构,在SiC产业链重点布局封装测试环节,建立自动化工厂自研封装新技术,参与晶圆制造环节前置阶段的芯片设计;理想快速推进超充桩自建,截至2025年5月4日已建成2271座;电池方面,理想联合宁德打造麒麟5C电池,进一步优化内阻。车身一体化方面,理想Mega联合文灿股份,首次采用免热处理进行后地板骨架一体化压铸,后续与燕龙科技、博俊科技合作,将一体化压铸继续应用于前舱和后地板。2)智能化技术布局维度:硬件方面,2025款理想L系列率先搭载700TOPS英伟达Thor-U芯片,并上车禾赛新一代ATL激光雷达,预埋下一代智能化能力。软件方面,现阶段理想自研端到端 VLM助力其智驾进入行业第一梯队,自研下一代VLA模型将于2025H2上车,云端预训练VL基座模型,蒸馏后加入action部分,有望实现司机Agent智能体。座舱方面,理想同学MindGPT 3.0上线深度思考,模型能力进一步提升。风险提示:乘用车价格战超预期;终端需求恢复低于预期;L3级别自动驾驶政策推出节奏不及预期。注:全文销量、市占率、市场空间等均为国内市场数据一张图看懂理想汽车核心竞争力3理想同学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理想汽车 Mind-VLA基座大模型机器人等其他终端20万元 家庭市场(SUV/MPV)增程平台Mega L9/I9L6/I6L8/I8 L7/I740W以上30-40W20-30W纯电平台智驾系统李想:极致产品经理且快速学习能力 对标:苹果/任天堂 独一无二的创意和极致体验目录一、理解理想的愿景和使命二、20万元 家庭市场到底多大?四、理想汽车的技术底座三、理想汽车的产品矩阵五、风险提示一、理解理想的愿景和使命对标:苹果和任天堂6苹果公司:全球智能手机领导者 科学和艺术最完美结合公司愿景:“To make the best products on earth and to leave the world better than we found it.”追求卓越性能的产品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商业模式:硬件 软件 服务的闭环体系。以硬件为入口获取用户,以软件和服务提升粘性,通过垂直整合的生态系统实现长期价值锁定。护城河: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生态封闭系统,确保极致的用户体验,极致的用户粘性。与任天堂区别:相比游戏,手机是必需品不用担心用户规模,但技术创新的领先性要求更高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吴证券研究所10!$#!&%$%0%5 %0,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净利润/亿人民币销售净利率(%)图:苹果净利润(左轴/亿元)及销售净利率(右轴/%)情况对标:苹果和任天堂7任天堂公司:全球电子游戏的标杆企业,持续技术创新 经典IP运营。公司使命:以“为全球用户带来快乐”为核心,坚持“能否快乐地玩耍”作为评判游戏的标准商业模式:专注游戏研发,硬件制造外包,强调极简设计理念,避免盲目扩张或并购,注重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任天堂哲学:1)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而且要做的最好;2)始终保持独一无二的创意;3)要时刻想着“如何去扩大游戏用户群体”;4)公司核心属性是软件而不是硬件。软件本质是服务和体验,硬件本质是性能和成本。任天堂与苹果异同:1)同:追求独一无二的创意和极致体验;2)不同:游戏是可选消费品。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吴证券研究所图:任天堂净利润(左轴/亿元)及销售净利率(右轴/%)情况理想的愿景和使命迭代8 使命一直坚持,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根据外在和内在因素变化在不断调整数据来源:理想TOP2、理想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使命: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2023年1月前版本战略目标:2025年160万辆(20%份额),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品牌品牌价值:打造让用户满意,让自己自豪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文化:不断成长,掌握主动权,结果导向2023年1-10月版本愿景: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观:超越用户的需求,打造最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准则:始终用户价值第一位;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用协作方式解决所有问题2023/11-2024/4版本愿景:2030年成为全球领先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观:超越用户的需求,打造最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准则: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通过共创达成共识;实事求是知错就改2024/4月版本愿景:成为全球领先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观:超越用户的需求,创造让自己自豪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准则: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用协作方式解决所有问题2024/12月版本愿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价值观:超越用户的需求,创造让自己自豪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准则: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用协作方式解决所有问题二、20万元 家庭市场到底多大?20万元以下市场:5-10万元占比持续下行10 从乘用车市场整体消费结构看来,2019-2024年6年间成交价格在5-10万元的市场萎缩明显,主要原因包括:1)供给端:合资品牌的小型轿车或入门级紧凑型家轿是该市场的消费主力,但英朗GT/桑塔纳等该价格带爆款车型在经历销量下滑后陆续停产停售,很多合资品牌对于这个“不太挣钱”的市场,产品更新的热情与资源投入都在消退;新势力品牌在渠道和成本控制方面难以在这个性价比市场取得优势。2)需求端:随着乘用车市场的快速普及,换购/增购需求逐步超过首购需求,在进行车辆更新或增购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更高价位、更高品质、更具舒适性和科技配置的车型。数据来源:交强险,童济仁汽车评论,东吴证券研究所图:零售口径分价格段销量占比变化情况2019202020212022202320240-5万元810%5-10万元3%4%8 %7-15万元5%3%9)E-20万元6%6(29 -25万元3%4BV%-30万元5 GHV0-35万元300FS5-40万元0%4&4I万元以上15(BP%价格带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4-20190-5万元2%3%3%3%2%3%1%5-10万元32&$%-10-15万元3444121%-3-20万元14%2 -25万元8%9%9%9%9%1%-30万元4%6%7%7%8%60-35万元3%4%4%6%5%5%25-40万元3%2%2%3%4%2%-1万元以上2%2%3%4%4%3%2%图:零售口径分价格段新能源渗透率变化情况20万元 市场:持续扩容,新势力车企贡献销量增量11 成交价格在20万元以上的乘用车市场在2019-2024年间快速扩容。销量规模从2019年371万辆提升至2024年614万辆,年复合增速10.6%,其中SUV市场销量为360万辆。若假设进口车型单价均在20万元以上,则2024年20万元以上市场规模为679万辆,其中SUV市场销量为393万辆。市场扩容的主要原因与上页所述行业整体结构变化相关,并且我们看到具体贡献销量增量的车企主要为国产新势力车企,其中特斯拉( 66万辆)、理想( 50万辆)、问界( 39万辆)、极氪( 21万辆),新势力品牌极大的丰富了这个市场的供给,同时满足了增换购群体对品牌升级的需求。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万元以上车型零售销量(未包含进口车)/万辆18222226330334236016218420022420019019#%)0(%0%5 %050020030040050060070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SUVCARMPV占比图:20万元以上车型2024年零售销量与2019年零售销量差值变化(未包含进口车)/万辆20万元 SUV市场:快速扩容,24年近400万辆规模12 20万元 SUV市场在2019-2024年间也快速扩容。成交价格在20万元以上的SUV车型2024年零售销量为360万辆。除了20万元 市场本身在扩容之外,20万元以上的SUV渗透率从2019年的49%增长至2024年的59%(全市场的SUV渗透率是44%到50%)。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供给端:轿车技术门槛更高,新势力车企首选车型多为SUV。从底盘设计上来看,新能源轿车在离地间隙不变整车高度不变的基础上,电池包会向上挤压一定的乘坐空间;同时轿车追求更低的重心、更精准的转向,研发时需反复调校悬架、转向机和动力匹配。从空间上来看,由于轿车后排没有垂直空间优势,因此对座椅造型、底盘布局的工程设计要求较高。需求端:1)家庭出行需求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提升,SUV能更好的适配此类需求。2017年以来新出生人口数中二孩&三孩家庭占比稳定在50%以上,大家庭出行需求稳定。2016年初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2021年8月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人口计生法,一对夫妻可以以生育三个子女。2)轿车用户对底盘滤震、座椅包裹性、NVH等细节要求更高,SUV 因车身较高,操控上限本就低于同级别轿车,用户预期相对宽松。数据来源: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万元以上SUV车型零售销量(未包含进口车)/万辆50PWVTDFHPRTVXb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出生人口数/万人二孩&三孩人数/万人二孩&三孩占比图:中国新出生人口/二孩&三孩人口数(左轴/万人)及二孩&三孩占比(右轴/%)20万元 MPV市场:总量较稳定13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万元以上MPV市场总量(左轴/万辆)以及新能源渗透率(右轴/%)情况 2024年20万元以上MPV市场规模为66万辆(含进口),同比小幅增长2%。20万元以上MPV市场在2023年实现56%的增长主要来自腾势D9/国产化的格瑞维亚贡献,同样受益于多孩家庭增加&主销车型价格带下移,2024年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从格局角度来看丰田通过国产化的赛那/格瑞维亚以及进口埃尔法在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35414164660%5 %05E020304050607020202021202220232024销量/万辆新能源渗透率/(%7%5%3%3%3%2%2%4%0%5 %0%丰田别克传祺腾势岚图本田极氪梅赛德斯奔驰小鹏大众理想其余图:20万元以上MPV市场格局情况20万元 轿车市场:占比持续下滑14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30万元轿车市场总量(左轴/万辆)以及新能源渗透率(右轴/%)情况 20-30万元轿车市场占比:持续下滑。20-30万元市场轿车销量占比从2019年44%一路下滑至2024年34%左右。30万元以上轿车市场占比:持续下滑。30万元以上市场轿车销量占比从2019年42%一路下滑至2024年25%左右。主流车型降价下滑至下个价格带,同时中高端新能源轿车有效供给有限,未填补空缺。图:30万元以上轿车市场总量(左轴/万辆)以及新能源渗透率(右轴/%)情况6062718568535 %0%5 %0203040506070809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30万元以上轿车市场销量/万辆轿车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21221281391321373%8EU%0 0P0406080100120140160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30万元轿车市场销量/万辆轿车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 万元 SUV&MPV市场预测:总量有望稳定470万辆15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 总量层面:20万元 市场在经历过去六年供给(价格较低车型合资车资源投入减少/新势力品牌在渠道和技术上无法触及较多)和需求(产品升级)双方面影响下总量快速增长。展望后续我们认为从市占率的角度来看20万元 市场将维持稳定或占比下滑。主要原因为:新势力品牌多有下沉动作(小鹏M03/蔚来萤火虫为代表)&合资品牌(日产N7/广丰铂智3X为代表)/传统自主品牌(吉利银河/长安深蓝/启源)在中低端新能源市场出牌更积极,背后是历经新能源渗透率高速发展后车企在新能源技术(如车型架构、电池技术)方面实力提升,在成本控制上更有能力支持更有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型推出,同时智能化技术也随着车企软件能力/硬件降本能力提升下不断下沉,15万量级车型上已可以实现城区NOA(M03 MAX),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品质、更高科技配置车型需求。结构层面:20万元 轿车市场在经历过去六年供给(轿车技术要求高,且新能源轿车空间优势无法发挥)和需求(家庭需求提升等)双方面影响下萎缩明显。展望后续我们认为20万元 轿车市场整体将趋于稳定。主要原因为: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在过去几年中折扣持续加大,BBA的品牌影响力对中端车购车群体仍有一定吸引力,豪华车以价换量可能更多的在这个市场兑现;30万元以上轿车市场2024年已仅剩53万辆规模,对高端轿车需求来看行政用车需求/对操控要求较高的人群需求我们认为不会完全消失,蔚来ET9/享界S9/尊界S900等自主豪华车供给也在持续推出,自主新能源车型在底盘调教方面的能力将持续提升。图:20万元以上SUV车型零售销量(未包含进口车)/万辆图:20万元以上MPV市场总量(左轴/万辆)以及新能源渗透率(右轴/%)情况35414164660 0P040608020202021202220232024销量/万辆新能源渗透率/ 万元 新能源渗透率复盘:纯电渗透率较低16 复盘来看:30万元以上市场BEV渗透率显著低于市场整体,2024年仅有13.1%。主要原因为:1)供给有限。30万元以上纯电供给主要为蔚来(2024年销量占比48%)&极氪(主要是MPV车型)&小鹏(X9),纯电SUV&轿车车型供给有限。2)从车型购买行为来说,车型价格较高面向的人群整体偏保守,对充电便利性要求较高。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30万元车型新能源渗透率变化情况图:30万元以上车型分车辆类型新能源渗透率变化情况注:上述渗透率数据未考虑进口车型20万元 新能源展望:纯电渗透率有望提升至35数据来源:乘联会,证券日报,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 纯电:新能源车换购需求大多为纯电车。由于新能源车在电池/智能化配置方面更新速度快,因此换车周期短。传统燃油车的普遍换车周期在6年-8年,新能源换车周期在3年-5年,换车频率高。同时我们认为纯电车主换购纯电比率较高;混动车主换购时由于主流纯电车型续航能力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超充站等)日趋完善我们认为购买纯电车型比率也较高。将换购需求进行如下表测算,我们认为2025年20万元 市场纯电渗透率有望提升至35%(2024年为28%),后续有望持续提升。增程&混动:供给端持续丰富持续替代油车。小鹏/极氪/智己等品牌都将在2025年推出增程/混动车型,为有里程焦虑的用户群体和充电设施相对不完善的地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我们认为2025年20万元 市场混动渗透率有望提升至30%(2024年为26%),后续有望持续提升。图:2025年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换购需求测算/万辆换购周期/年345新能源车换购需求/万辆1505416前期购车为纯电车/万辆97305前期购车为混动车/万辆522510乐观假设纯电车换购比率/000%混动车换购比率/%纯电车换购需求/万辆1394914中性假设纯电车换购比率/%混动车换购比率/%纯电车换购需求/万辆1093810悲观假设纯电车换购比率/ppp%混动车换购比率/PPP%纯电车换购需求/万辆9433914%9%8%5%4%3%3%3%2%2%2%2%9%0%2%4%6%8%大众丰田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奥迪本田凯迪拉克沃尔沃福特红旗路虎别克日产林肯蔚来其他20万元 SUV&MPV市场:理想市场份额有望达25数据来源: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20年20万元以上SUV市场市占率情况/%图:2024年20万元以上SUV市场市占率情况/%-9pct-6pct-4pct 20万元以上市场新势力品牌市占率较高(均考虑进口车)。油车时代大众、丰田、宝马为市占率前三品牌,2020年市占率分别为14%/12%/12%;2024年20万元以上SUV市场理想、特斯拉、问界市占率靠前,市占率与油车时代相近。我们按照悲观到乐观假设20万元以上市场理想市占率远期空间可达到17%/20%/25%,结合前文我们对市场整体销量判断,对应理想SUV销量空间为68/80/100万辆;目前理想MEGA单款车型月销预期2500-3000台,对应年销量为3-3.6万辆。假设后续理想在20万元以上MPV市场份额可达到10%(对应7万辆),合计在进行轿车布局前理想国内销量天花板预计75-107万辆。三、理想汽车的产品矩阵宝马产品矩阵20 宝马国内销量高峰为81万辆,其中SUV销量为38万辆。宝马主要销量支撑为X1/X3/X5以及3系/5系五款国产化车型,在国内的销量高峰为2023年,全年国内批发口径销量71万辆,进口10万辆。其中轿车销量为43.2万辆,SUV销量为38.1万辆。宝马轿车/SUV各有3-4款主力车型,以主力车型进行车身尺寸拓展(长轴距版等) 高性能版本拓展(M系列等),通过灵活的配置增减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车辆大小、空间和豪华程度的需求。数据来源:乘联会,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注:图中括号中数值为该车型2023年(宝马在中国销量最高年份)平均月销,单位为辆;若为进口车辆,括号中数值为交强险口径值,单位为辆(图:宝马产品矩阵梳理海豹06GT EV(6.1k)轴距/mm2800285029002950价格/万元30003050SUV3系:指导价30-40万元;经销商报价23-30万元(月销1.2w)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轴距/mm3300价格/万元5系:指导价44-54万元,经销商报价33-43万元(月销1.2w)X1:指导价29-35万元;经销商报价20-23万元(月销7k)3100X3:指导价35-45万元,经销商报价30-40万元(月销1.3w)45万元50万元1系:已停售,在售时价格20-25万元(月销1.2k)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轴距/mm2800285029002950300030503100轿车MPVX5:指导价60-80万元,经销商报价50-75万元(月销:7.8k)4系(进口):指导价38-48万元;经销商报价35-44万元(月销1.7k)7系(进口):指导价92-130万元(月销1.1k)X7(进口):指导价100-140万元(月销0.9k)图:宝马产品矩阵梳理奔驰产品矩阵21数据来源:乘联会,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注:图中括号中数值为该车型2020年(奔驰在中国销量最高年份)平均月销,单位为辆;若为进口车辆,括号中数值为2020年交强险口径值,单位为辆 奔驰在国内的销量高峰为80万辆,其中SUV MPV销量为34万辆。奔驰主要销量支撑为GLC以及C级/E级车,轿车销量表现好于SUV。在国内的销量高峰为2020年,全年国内批发口径销量64万辆,进口为15.5万辆。其中轿车销量为45.2万辆,SUV销量为38.1万辆,MPV销量为3.2万辆。奔驰轿车以字母序列划分层级,A级是紧凑型轿车,C级为中型豪华轿车,E级属于中大型行政轿车,S级是旗舰轿车。SUV 以GL为前缀,有紧凑型的GLA、GLB,中型的GLC,中大型的GLE,全尺寸的GLS,以及硬派越野G级。(图:奔驰产品矩阵梳理海豹06GT EV(6.1k)轴距/mm2800285029002950价格/万元30003050SUVA级:指导价25-28万元;经销商报价15万元上下(月销5.7k)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轴距/mm3200价格/万元E级:指导价45-60万元,经销商报价40-55万元(月销1.2w)GLB:指导价31-37万元;经销商报价20-25万元(月销5k)3100GLC:指导价43-53万元,经销商报价30-40万元(月销1.3w)45万元50万元C级:指导价33-38万元;经销商报价25万元上下(月销1.3w)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轴距/mm2800285029002950300030503100轿车MPVGLA:指导价30-35万元,经销商报价17-22万元(月销:1.4k)S级(进口):指导价100-200万元;经销商报价70万元起(月销2.4k)V级:指导价50-67万元(月销1.3k)威霆:指导价34-40万元(月销1.2k)GLE(进口):指导价70-88万元;经销商报价53-70万元(月销3.6k)CLS(进口):指导价100-140万元(月销1.7k)图:奔驰产品矩阵梳理 奥迪产品矩阵22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乘联会,交强险,东吴证券研究所注:图中括号中数值为该车型2023年(奥迪在中国销量最高年份)平均月销,单位为辆;若为进口车辆,括号中数值为2023年交强险口径值,单位为辆图:奥迪产品矩阵梳理(海豹06GT EV(6.1k)轴距/mm2800285029002950价格/万元30003050SUVA4:指导价29-40万元;经销商报价20-30万元(月销1.2w)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轴距/mm3200价格/万元A3:指导价17-23万元,经销商报价15万元上下(月销5.3k)Q5:指导价35-50万元;经销商报价25-35万元(月销1.4w)3100Q4:指导29-37万元,经销商报价25万元上下(月销2.0k)45万元50万元A6L:指导价43-56万元;经销商报价30-45万元(月销1.5w)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轴距/mm2800285029002950300030503100轿车MPVQ3:指导价28-33万元,经销商报价17-22万元(月销:5.2k)A7L:指导价48-67万元;经销商报价30万元起(月销1.7k)Q2:指导价17-24万元;经销商报价13万元(月销1.4k)Q7(进口):指导价60-80万元,经销商报价50-70万元(月销1.5k)A5(进口):指导价38-50万元;经销商报价25万元起(月销1.3k)A8(进口):指导价80-130万元(月销1k)奥迪在国内的销量高峰为73万辆,其中SUV销量为29万辆。奥迪主要销量支撑为Q5以及A4/A6,轿车销量表现好于SUV;在国内的销量高峰为2023年,全年国内批发口径销量67万辆,进口销量6万辆。与奔驰/宝马类似,奥迪通过轿车&SUV不同尺寸满足不同年龄收入消费者的需求。理想汽车产品矩阵23 理想目前主流产品集中为20万元以上的SUV市场中(2024年市场规模接近400万辆),在2024年市占率为13%。2025年理想将推出两款纯电SUV i8和i6。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产品矩阵梳理海豹06GT EV(6.1k)轴距/mm2800285029002950价格/万元3000305020万元以上SUV市场规模:393万辆(2024年)L6:25-28万元(月销2.4w)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MPV轴距/mm3300价格/万元MEGA(1.1k)L7:30-36万元(月销1.1w)L8:32-38万元(月销6.5k)3100L9:41-44万元(月销7.2k)45万元50万元I8(价格为预估)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核心竞品:大众途昂、丰田汉兰达、问界M5/7等核心竞品:宝马X3、奔驰GLC、奥迪Q5L等核心竞品: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等核心竞品:奔驰GLS、宝马X7、问界M9/8等核心竞品:蔚来ES6/EC6(月销合计8.6k)注:图中括号中数值为该车型2024年平均月销,单位为辆理想汽车竞品分析:L6&i624 L6&i6所在的20-30万元SUV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为24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61.7%。混动车:L6/M7为该价格段混动车的主力车型,比亚迪/坦克/魏牌也有一定市占率;往后展望缺少在该细分市场的有效竞品。纯电车:Model Y为该价格段纯电车的主力车型,贡献一半以上的销量,24Q4新上市极氪7X/乐道L60等竞品,但目前看都未能挑战到MY的地位。从后续新车规划而言,理想i6/小米YU7/小鹏G7均在此细分市场。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30万元纯电SUV车型销量情况/万辆注:价格划分依据均为实际成交价格,因此会导致部分车型跨价格带,销量统计只统计所列价格带的销量,例如L6在此页仅统计成交价在20-30万元的销量,未包含全部销量,下同图:20-30万元混动SUV车型销量情况/万辆010203040506070202220232024理想L6 EREV问界M7 EREV唐 DM坦克400 PHEV蓝山 PHEV豹5 DM问界M5 EREV领克08 PHEV山海T2 PHEV星纪元ET EREV其他车型0102030405060708090202220232024Model Y EV极氪7X EV智己LS6 EV宝马iX3 EV小鹏G6 EV乐道L60 EV小鹏G9 EV宋L EV海狮07 EV奥迪Q4 e-tron EV其他车型理想汽车竞品分析:L6&i6(续)25 L6&i6所在的20-30万元SUV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为24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61.7%。燃油车:入门级豪华油车在过去两年平均成交价格有大幅度的下探,例如奥迪Q5L等主力成交价已下移到了20-30万元价格带,同时皓影等车型下探到了10-20万元价格带。理想L6与奥迪Q5L/宝马X1等车型相比在空间尺寸智能化上仍有显著优势(轴距L6Q5LX1)。我们判断L6在内的新能源车还可以对Q5L等油车造成持续的影响。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2024年20-30万元燃油SUV车型销量情况/万辆注:价格划分依据均为实际成交价格,因此会导致部分车型跨价格带,销量统计只统计所列价格带的销量,例如L6在此页仅统计成交价在20-30万元的销量,未包含全部销量,下同理想汽车竞品分析:L7&L8&i826 L7&L8所在的30-40万元SUV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为7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65.8%。混动车:该价格带的混动市场2024年总量基本保持稳定,2024年38万销量,同比 2%。L7/M7/L8为该价格段混动车的主力车型,比亚迪/坦克也有一定市占率;往后展望问界M8(已上市)、极氪(25Q4推出的DX1E)、小鹏(25年末推出的混动车型)竞争力都较佳,对L7&L8来说竞争显著加剧。纯电车:该价格带的纯电市场较小,2024年市场整体仅有12万销量,同比-45%。Model Y在降价后不再属于该细分市场,目前纯电销量最高的车型为ES6&EC6(2024年月销规模在9k左右,但未考虑BaaS带来的价格折让)。纯电有效供给非常有限,i8在此细分市场。供给端直接竞品较少。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30-40万元纯电SUV车型销量情况/万辆注:价格划分依据均为实际成交价格,因此会导致部分车型跨价格带,销量统计只统计所列价格带的销量,例如L6在此页仅统计成交价在20-30万元的销量,未包含全部销量,下同。图:30-40万元混动SUV车型销量情况/万辆0510152025202220232024蔚来ES6 EV蔚来EC6 EVEQE SUV EVModel Y EV其他车型0510152025303540202220232024理想L7 EREV问界M7 EREV理想L8 EREV坦克500 PHEV豹5 DM理想L9 EREV领克09 PHEV沃尔沃XC60 PHEV豹8 DM其他车型理想ONE理想汽车竞品分析:L7&L8&i8(续)27 L7&L8所在的30-40万元SUV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为7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65.8%。燃油车:该价格带的SUV豪华车在过去三年中也经历价格下探,例如前文所提Q5L/XC60等车型折扣增加下移到30万元以下价格带,2024年30-40万元油车市场规模为26万辆,同比-51%。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30-40万元燃油SUV车型销量情况/万辆注:价格划分依据均为实际成交价格,因此会导致部分车型跨价格带,销量统计只统计所列价格带的销量,例如L6在此页仅统计成交价在20-30万元的销量,未包含全部销量,下同。117221112024681012GLC级L宝马X3探险者途昂航海家奥迪Q5L Sportback凯迪拉克XT6其他车型理想汽车竞品分析:L928 L9所在的40-50万元SUV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为19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68.5%。混动车:该价格带的混动市场2024年总量基本保持稳定,2024年11万销量,同比持平。L9/M9为该价格段混动车的主力车型,比亚迪/坦克也有一定市占率;往后展望众多对标车型价格比L9更有优势,例如腾势N9/问界M8部分SKU/领克900(尺寸和L9相近,价格和L7相近)/极氪9X(25Q3上市),对L9来说竞争显著加剧。此外一批自主品牌也按照半价理想思路进行对标推车,例如深蓝S09等。纯电车:该价格带的纯电市场规模非常有限,2024年市场整体仅有1.3万销量,同比-37%。蔚来ES8/EC7为主力车型。后续规划中的新车也有限。数据来源: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图:40-50万元纯电SUV车型销量情况/辆注:价格划分依据均为实际成交价格,因此会导致部分车型跨价格带,销量统计只统计所列价格带的销量,例如L6在此页仅统计成交价在20-30万元的销量,未包含全部销量,下同。图:40-50万元混动SUV车型销量情况/辆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232024蔚来ES8 EV蔚来EC7 EV蔚来EC6 EVEQE SUV EV蔚来ES7 EV远航H8 EV锐歌 EV红旗E-HS9 EV其他车型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2220232024理想L9 EREV问界M9 EREV坦克700 PHEV豹8 DM沃尔沃XC60 PHEVGLC级L PHEVM9主销车型成交价格在50万元以上扩店较克制,重视单店效能29 原华为终端邹良军负责渠道管理,零售组织整合。据36氪,2023年曾负责华为(终端)意大利市场、荣耀海外销售的邹良军加入理想,推行华为模式,将零售团队分为26个战区进行管理。2025年4月理想在内部推行零售端的战区制,将原本的26个战区合并成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五大战区负责人均向邹良军汇报,不再设有单一零售负责人一职,削减管理层次。此次调整以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用车体验为核心目标,模式上借鉴了苹果等国际企业区域化管理的经验,推动“区域深度服务 总部能力赋能”的区域组织升级。数据来源:36氪汽车,公司官网,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175117 53 73-200%-100%00 0000P0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单店效能(台/家)环比图:理想汽车单店效能(左轴)及环比变化情况(右轴)扩店较克制,重视单店效能(继)30 理想大多数门店选址于综合商业体内。据杰兰路统计,无论是临时展位还是商超店数量相比去年都变化不大,但对比去年同期又新覆盖了10座四线城市。从门店数量和单店效能来看,理想门店自24年初开始就稳定在500家左右,单店效能多数月份稳定在100台以上。与BBA及新势力品牌相比,理想门店数量属于较少水平。数据来源:杰兰路,东吴证券研究所730619678502661516583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图:截至2024年底各品牌渠道数量(个)图:理想汽车门店数量(个)四、理想汽车的技术底座1)增程技术平台增程汽车的核心指标 油电转化率33数据来源:智车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吴证券研究所 增程驱动的核心是增程器和三电系统。增程汽车的本质是电动汽车 增程器,增程技术壁垒整体不算高。增程器无需权衡动力与效率,油电转化率最重要,其数值直接受发电机效率和发动机热效率影响。发电机效率:各家差异不大,普遍在94%之间,厂商关注点是提升功率密度和集成度。发动机热效率:发动机路径收敛,以1.5T四缸为主,热效率随工况变化而变化,第一代增程器热效率在37% ,第二代41C%,第三代44% 。表:三代增程器油电转化率&热效率对比及装车应用热效率电机/电控油电转化率装车应用第一代37%-40% 单电机/电控3.0-3.1kWh/L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合众汽车、一汽集团第二代41%-43%曲轴直连电机集成GCU方案3.4kWh/L东方岚图、小鹏汇天(拟装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华为、北汽福田、长安跨越、台湾中华、北汽制造、尚游汽车等)第三代44% 多合一电机电控系统集成(直连电机集成GCU/ECU/HCU)3.6kWh/L自研与联合研发相结合:未来客户厂商车型WLTC纯电WLTC电池增程器热效率燃油发动机供应商吉利星越L增程版1250km205km41.2度DHE15 1.5TD43.32#及以上吉利自研问界M51440km255km42度1.5T 四缸95#及以上问界M71300km200km42度1.5T 四缸95#及以上问界M91300m200km42度1.5T 四缸95#及以上理想L61390km182km36.8度1.5T 四缸95#及以上理想L71360km190km42.8度1.5T 四缸95#及以上理想L81360km190km42.8度1.5T 四缸95#及以上零跑零跑C111210km300km43.74度1.5L 四缸40#及以上赛力斯赛力斯理想赛力斯联合德国FEV自研41%(2025款M9已达44.8%)40.5%新晨动力表:主流增程式汽车增程器型号/热效率/供应商(理想下一代增程器热效率提升至43% )增程路线下一代增程纯电续航的合适范围34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东吴证券研究所 对于增程纯电续航,“大电池”或为下一代趋势。图:赛力斯增程用户纯电/增程使用占比(2024年)图:理想汽车增程用户纯电/增程使用占比(2024年)2025电动车百人会杨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纯电合理续航300km左右。蔡蔚(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纯电合理续航400km 。帅石金(清华大学):固态、大容量电池(电量50度)。许敏(上海交通大学):大增程 大电池是中国豪华车特色。理想:REV3.0增程纯电续航500km 。北汽:纯电合理续航400km ,电量60度。深蓝:大电池增程是差异化竞争路径,频繁充电影响体验,用户愿意为更高纯电续航支付溢价,尤其是B级以上车型。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增程纯电续航430km。车百人会注:左图纯电行驶比例=纯电里程/总里程;右图纯电行驶比例=纯电时长/总时长理想增程技术路径35 理想REV3.0通过大电池 高效增程器的双重革新,意在实现“纯电长续航、增程提效率”的目标。纯电续航方面,理想拥抱大电池技术,纯电续航目标500km ,电池能量密度目标提升至185 Wh/kg。增程器方面,理想下一代增程器热效率达到43%,进一步提升油电转化比。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增程技术解决方案及其未来目标REV1.0REV2.0(目前)REV3.0(未来)180km286km500km 8.6L/100km6.9L/100km10-15%热效率38.50C% NVHNVH同级最优趋于无感无感阿特金森循环、200bar喷射、静音正时系统深度米勒、高滚流比、摩擦副减摩、高刚度曲轴等十余项降噪技术快速燃烧系统、低压EGR、高效增压器、静音设计发电效率Base0.6%2.6%拖曳损耗Base10%发电机 增速器、永磁同步水冷驱动电机双电机集成、双MCU、发电机 增速器、永磁同步水冷驱动电机双电机集成、单MCU控制双电机、直连盘式发电机、异步油冷驱动电机能量密度165Wh/kg185Wh/kg-充电时长36min(20-80%SOC)25min(20-80%SOC)15min(20-80%SOC)MTP架构、Step充电策略CTP架构、快充电芯、高精度闭环充电策略高比能CTP架构、高集成电气架构、高比能超充电芯、高效热管理架构、多域融合AI超充策略电驱动关键指标技术路径电池关键指标技术路径整车性能纯电续航里程馈电油耗增程器关键指标技术路径2)高压纯电平台800V高压快充800V优势37 800V架构成为高压平台发展方向。800V架构相较于传统400V架构,电气系统电压范围在550-930V之间,在高功率快充和低成本 高效率方面形成领先技术优势。高功率快充:提高充电功率或加大充电电流或提高充电电压,而一般车规级线束接插件的充电电流存在极限,加大充电电流需要更粗更重的线束,产生更多的发热量;而800V高压系统通过提升充电电压的方式有效达到高功率快充目的。低成本 高效率:1)快充系统成本低,800V架构在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OBC DCDC系统、热管理系统(高压)的成本均有效降低;2)同里程更节能,第三代半导体SiC显著降低高压部件尤其是电驱部件的能耗。800V架构实现的技术难点中,传统功率半导体的耐压等级受到挑战。一般来说,从400V架构升级到800V架构,往往需要升级或新增功率半导体耐压等级、高压隔离芯片、薄膜电容、高压直流继电器等,其中功率半导体的升级换代成为最重要的一环。数据来源:新能源时代,EDC电驱未来,东吴证券研究所表:同等快充功率下,800V系统成本多方面降低前提:同等快充功率400V系统成本800V高压系统成本备注电池系统-绝缘要求提升电驱动系统-诸多要求提升OBC DCDC系统-诸多要求提升配电系统 电流降低,主继电器、快充继电器以及相关保险丝可以降低规格高压线束系统 电流降低,线束可以降低规格热管理系统(高压)-诸多要求提升热管理系统(低压)基本不变800V高压快充各家800V进度与理想实际上车38 车企就800V架构形成差异化的技术路线。比亚迪:兆瓦闪充,率先开启1000V/10C时代。比亚迪纯电e平台多次迭代,超级e平台超充实现最高1000V1000A=1000kW,最高充电倍率10C,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实现1秒2公里,5分钟充电407公里。小鹏:AI赋能800V价格带下沉。小鹏实现全域800V架构与AI深度整合,2025款小鹏G6全系20万以下,标配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支持5C充电倍率,12分钟补能70%。理想:800V快速跟进。理想MEGA基于800V高压纯电驱动平台打造,首发搭载麒麟5C电池,峰值5C充电倍率、峰值充电电流700A 、峰值充电功率520kW ,充电12分钟补能500公里。数据来源:汽车之家,盖世汽车,东吴证券研究所小鹏比亚迪理想华为小米特斯拉代表车型2025款G6汉LMEGA智界S7小米SU7 MAX2025款 Model Y价格带15-20万30-35万50万以上20-30万30万25-30万超充高压平台800V1000V800V800V800V400V充电倍率5C10C5C(L系列不搭载)4C3C 约4C电池快充时间12min6min12min15min19.2min技术路径AI赋能800V价格带下沉兆瓦闪充率先开启1000V/10C时代双能战略加速800V超充跟进巨鲸800V平台尊界首发增程6C差异化配置MAX搭载800V成本控制暂未搭载800V表:小鹏、比亚迪、理想、华为、小米、特斯拉超充平台对比(截至2025年3月最新实际上车)800V的真正壁垒 SiC与充电网络39数据来源:动力汽车,电子发烧友,EDC电驱未来,前瞻产业研究院,东吴证券研究所 800V本身没有过高的技术壁垒,功率半导体和充电网络是重要掣肘。800V设计的本质就是串联更多的电芯,例如单颗锂电芯电压4.2V,则串联150个电芯就能做到最大630V电压。设计原理并不难理解,但800V真正的壁垒体现在:1)功率半导体的切换:传统功率半导体的耐压等级受限,第三代功率半导体SiC成为主流应用。传统硅基功率半导体耐压能力已难以匹配高压平台升级需求,Si-IGBT在450V平台下耐压等级为650V,而800V/1000V汽车电气架构需承受1200V/1500V以上耐压要求,同时高压工况导致Si-IGBT开关/导通损耗非线性激增,系统能效与成本压力凸显。相较之下,SiC器件耐压等级、开关频率及损耗控制等性能指标全面优于硅基方案,可有效提升电机电控效率,兼容高可靠性要求。2)充电网络的升级:超充桩电压升级与超充网络必须同步适配,一根华为600kW的充电桩成本高达60万元,这还不包括其他费用(土地施工、车棚等),完成大规模的高压充电桩建设成本高昂。而随着800V上车加速,国内超充网络布局同步跟进,促进800V渗透率提速实现正循环。图:SiC相较Si器件在多维度优化图:截至2024.6各省超充站建设情况(座)理想汽车SiC技术布局25年2月13日,理想自研碳化硅功率芯片完成装机,自研自产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和新一代电驱动总成分别在苏州半导体生产基地和常州电驱动生产基地量产下线 2025年理想汽车首次向外界完整展示了自研自制的碳化硅电驱技术体系从碳化硅芯片设计、功率模块封装到电驱动总成制造的垂直整合能力。芯片设计上,设计新型元胞,创新制造工艺。建立苏州半导体基地进行SiC模块封装,在多地工厂内部制造环节接入AI质检系统和连山监测系统,实行自动化制造,同时,采用KGD确保芯片质量。计划在新款纯电SUV上搭载自研SiC电驱系统,改善续航和能耗表现。制造环节质检环节封装环节2025年发布i系列纯电SUV,首款车型预计搭载自研SiC电驱系统工厂架构整车应用及效果芯片设计提升电流能力15%测试通过率达99.9%自研Li-MOS系统:控制制造流程自研连山系统:实时汇聚制造数据3D光结构相机机械臂:自动化生产DeepSeek-VL7B视觉大模型:提高检测准确性约2%KGD检测系统:动静态高温短路测试创新技术方案:塑封封装加新型功率端子布局,模块体积缩减50%分区域压力补偿、万级净化车间、塑封料与衬板高强度结合:改善开裂污染分层正六边形元胞 超深PN结冗余设计 定制化设计 碳化硅应用收益体现在系统功率密度和系统效率两个层面,进而带来安装尺寸、车内空间上面的收益和整车续航和能耗水平上的进步 与电驱动总成,800V高压平台集成,能耗降低,CLTC续航超700公里,百公里加速进入3秒级图:理想汽车芯片选择-工厂架构-整车应用垂直整合体系40数据来源:RIO电驱动,Myautotime,东吴证券研究所厂商衬底外延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比亚迪华为理想小鹏小米注:“”表示明确自研自制,“”表示仅参与设计或投资新能源车企SiC产业链参与情况碳化硅产业链主要包含四大环节:衬底、外延、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国内车企依照资金实力、技术储备等条件的不同,专注于不同的环节。根据泰科天润,本土碳化硅厂商主要布局衬底和外延两大环节,投资周期长、运营风险大、协同要求高的晶圆制造环节由国际巨头把控,国内车企主要在封装测试环节自研以降本。比亚迪和华为:全线布局SiC产业链,比亚迪成立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深度自研自产,正在实现碳化硅产业链垂直整合;华为不仅已实现从碳化硅产业(衬底、外延、器件设计、芯片制造、模块),到电驱、充电桩等应用环节的全产业链闭环,投资布局也覆盖整个SiC产业。理想:重点布局封装测试环节,建立自动化工厂自研封装新技术,同时参与晶圆制造环节前置阶段的芯片设计;25年1月理想德国研发中心开业,初创时期研发中心在RD(技术预研)领域将重点致力于功率半导体和电力驱动研究等;德国研发中心将在中国研发团队的牵引下,共同完成下一代电驱动核心技术研发。小鹏和小米:小鹏在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两个环节进行投资,如投资车规级碳化硅制造及模组封装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芯联动力;小米则仅自研封装工艺,其他环节则整合英飞凌、博世的国际供应链,押注瞻芯、积塔等本土产能。图:各车企在碳化硅产业链四大环节的参与情况数据来源:第三代半导体风向,行家说三代半,21世纪经济报道,汇能网,myautotime,东吴证券研究所41800V高压快充超充桩网络布局42 超充网络布局方面,理想兼顾成本 效率。从技术路线维度,理想规模化建设5C-520kW,兼顾了成本和效率。从推进速度维度,规划上理想汽车目标2025年7月前突破2500座自建充电站,实际落地上2025年2月底理想自建充电站约1862座 ,3月18日达到1914座 ,5月4日达到2271座,超充站落地持续快速推进。数据来源:理想汽车,汽车电子库,东吴证券研究所图:小鹏汽车在超充网络布局形成“高功率 高密度”双维竞争力注:截至2025.3.18宣传口径理想汽车联合宁德时代打造麒麟5C电池43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麒麟5C电池,首发搭载于理想首款纯电车型MEGA。麒麟5C电池旨在解决纯电车型的补能焦虑,最终实现12分钟充电500公里、CLTC续航710公里的突破,同时兼顾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充放电。合作主要技术节点:2021年确定架构,下半年首版样品完成。2022年通过三电极技术发现可由4C提升至5C,完成高标准生产准备;2023年技术定型,电芯缺陷率压至PPB级,极耳焊接良率99.99%。数据来源:理想汽车,新智驾,东吴证券研究所2019理想着手研发纯电相关技术2020-2021多次协商联合开发核心技术攻坚2022-20234C至5C界限探索充电优化搭载MEGA图:理想宁德合作时间线及5C电池技术详解电芯材料优化正极采用中镍三元材料,特殊外部材料提升稳定性负极漏斗型包材,保持结构稳定,提升离子通过速率隔膜孔隙率提升10%,降低离子通过阻力。超低内阻设计拆解17项内阻来源逐项优化。提升极耳焊接良品率,减少连接阻抗。散热系统革新麒麟电芯间插入液冷板,散热面积提升5倍。使用弹性冷板技术,解决电芯膨胀挤压问题,冷却液流动畅通。充电速度:12分钟充电500公里,峰值功率520kW 续航能力:CLTC续航710公里,电池容量102.7千瓦时安全性:通过951项测试麒麟5C电池核心性能指标关键技术突破主流纯电MPV百公里电耗横向对比44 百公里电耗:在40/50万级纯电MPV车型中,理想MEGA百公里耗电量表现优秀。在体积、重量、电池容量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岚图梦想家和小鹏X9高配版的体积和整备质量相较理想MEGA更小),2025款理想MEGA Ultra官方百公里电耗为仅15.9kWh/100km,低于竞品腾势D9、极氪009、岚图梦想家、小鹏X9高配版车型电耗。数据来源: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表:40/50万级主流纯电MPV官方百公里电耗对比MPV纯电车型理想MEGA腾势D9极氪009岚图梦想家小鹏X9细分车型2025款 Ultra2025款 EV智驾四驱旗舰型2024款六座行政版2025款 EV四驱旗舰乾崑版2025款星舰版指导价52.98万46.98万51.90万44.99万41.98万空间长(mm)53505250521753155293宽(mm)19651960202419981988高(mm)18501900181218001785轴距(mm)33003110320532003160整备质量(kg)27852870290626822675电池/续航电池类型三元锂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弗迪三元锂宁德时代三元锂宁德时代三元锂中创新航电池容量(kWh)102.7103140108.7105纯电续航里程(km)CLTC710600850650702百公里耗电量(kWh)15.918.417.817.716.9理想汽车能耗管理分析45 理想MEGA的低百公里电耗主要系空气动力学优化、高效热管理系统、电池技术优化、电驱系统效率提升、智能算法适配。空气动力学优化:理想MEGA采用水滴造型前脸、滑动后车顶和星环灯组一体化设计,风阻系数仅为0.215,在MPV车型中风阻最低。高效热管理系统:理想MEGA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将泵、阀、换热器等16个主要功能部件集成,总零件数-42%,重量-19%,管路长度减少4.7米,管路热损失减少8%,并采用双层流空调箱设计、专用电驱余热回收、电驱余热存储设计等节能。电池技术优化:联合宁德时代研发麒麟电池,采用超导电高活性正极、低粘高导电解液,电芯内阻降低至0.3m(行业普遍0.4-0.6m),低温内阻-30%,功率能力 30%,整体续航 2%。电驱效率提升:理想基于800V高压平台,采用SiC打造电驱控制系统,而将主流IGBT切换成SiC即可使CLTC工况续航里程提升3-4%。智能算法适配:APC功率控制算法可提升电池的低温放电能力,通过高精度的电池电压预测模型,实现未来工况电池最大能力的毫秒级预测,在安全边界内最大限度地释放动力,提升低温环境下电池峰值功率30%。数据来源:AUTO行家,智享新动力,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联合宁德时代研发低内阻麒麟电池图:理想开发APC算法提升低温环境下电池峰值功率理想汽车热管理技术46 理想汽车通过软件控制和硬件支撑打造热管理系统。软硬结合:软件上全栈自研多热源的协同,实现不同驾驶场景下热量动态分配,硬件一方面通过双层流空调箱提升舒适性,另一方面通过高度集成化来降低热损耗进行节能优化。热管理效果:无效热耗减少(冷启动节能12%),热损下降(MEGA管路长度降8%),座舱舒适性提升(70% 内循环)。硬件集成方面,理想MEGA配备行业首款支持5C超充的热管理模块,集成 16个核心部件;理想L6配备行业首个增程车型热泵系统集成方案。数据来源:AUTO行家,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汽车热管理技术架构多热源协同控制,热量按需分配软件控制硬件支撑冷车启动(电池高电量)高速行驶(电驱余热充足)拥堵/低速(电池余热充足)绕过电池供热座舱多余热量存储至电池,后续使用调用电池热量维持座舱温度,减少电驱供热压力空调箱双层流上层 低能耗加热外部空气,防雾透气下层 内循环暖风集中供给脚部区域,提升舒适度。热散耗减少技术原理缩短管路减少连接件(模块集成)采用隔热材料空调系统智能控制舱内空调结合温湿度传感器、CO 传感器,提升内循环空气比例3)车身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压铸及产业链布局48 一体化压铸将众多汽车零部件通过一次性压铸整合成型。将原本设计中需要组装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零件,经重新设计、高度集成,利用超大吨位压铸机,一体成形为一个超大尺寸的铝制部件。其优势体现在结构精简、轻量化、高效降本、安全升级、空间优化、环保可持续等多个维度。当前大型一体化压铸件生产模式由主机厂与压铸厂两类主体构成。1)主机厂模式中,部分企业通过内置工厂模式实现,一汽铸造引入9000t压铸机实现中后地板一体化压铸并应用量产,长安汽车采用类似路径;另一部分主机厂选择新建专用车间,特斯拉通过自建全链条产能占据技术主导地位,小鹏联合广东鸿图开发“扶摇”架构铝压铸车身,小米汽车全栈自研9100吨一体化压铸机。2)压铸厂模式分化,传统企业如文灿股份、广东鸿图等凭借成熟技术储备和量产经验快速占据市场;跨行业转型的钢制零部件厂商积极布局,早期受限于工艺差异及技术积累不足,业务落地进程相对迟缓,后发力追赶,多利科技、博俊科技等已获得头部新能源车厂订单。数据来源:一体化压铸技术之全产业链,东吴证券研究所图:一体化压铸生产主体(部分)各家一体化压铸技术横评49数据来源:ATC汽车技术平台,东吴证券研究所车型产品压铸机合模力供应链效果Model Y后地板7200吨零件数量从79个降低到1个,焊点从700 个减少到50个Cybertruck前舱 后地板9000吨替换原先370 个零件,焊点数量减少1600 个G6(2023年)前舱 后地板12000吨广东鸿图 小鹏车身重量较传统钢车身减重约17%;整车扭转刚度大幅提升至41600Nm/degX9前舱 后地板 电池托盘12000吨广东鸿图 小鹏相比传统车身结构减19%,整车后部整体强度相比传统设计强度提升30%以上,并能达到46000Nm/deg整车扭转刚度P7 前舱 后地板16000吨广东鸿图 小鹏整车扭矩刚度达40500Nm/degMega后地板骨架7200吨文灿股份免热处理一体化压铸,重量减轻20%,整车扭转刚度44000Nm/deg智界S7后地板瑞鹄模具智界R7后地板瑞鹄模具问界M9后地板 前舱 CD柱9000吨文灿股份零部件数量下降95%,部件连接点数量下降幅度达70%,扭转变形刚度提高23%问界M8后地板 减震塔文灿股份尊界尊界S800后地板美利信小米SU7后地板9100吨美利信开发,小米自制三段式后地板,重量减轻17%,并能够实现较强的防撞能力华为智界问界小米特斯拉力劲科技/多利科技等小鹏理想车企部分一体化压铸情况理想一体化压铸&轻量化50数据来源:理想汽车,压铸周刊,汽车材料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理想Mega首次采用免热处理一体化压铸技术。Mega将包括后纵梁、底板连接板、后轮罩内板等40多个零件的后底板骨架整合为1件,减少三位数焊接点,重量减轻20%。理想Mega仅对后地板骨架进行一体化压铸,是在当前压铸设备能力、模具工艺和维修成本之间做出的权衡。理想后续车型一体化压铸的后续展望:前舱:布局前舱区域一体化压铸工艺。理想目标将前围、纵梁、前副车架等结构整合成大型压铸件,以进一步降低车身重量、提升碰撞性能与制造效率。相关模具与材料开发已在燕龙科技联合实验室展开。后地板:开展整后地板一体化压铸。理想Mega后地板仅压铸骨架部分,后续车型计划进一步提升压铸集成度,实现骨架和地板整体一体成型。2024年12月,博俊科技常州工厂为理想汽车生产的一体化铝压铸后地板顺利下线,由力劲9000T压铸单元生产。理想其他轻量化方式及措施:理想Mega采用钢铝混合车身设计,关键部位如车身下底板、前后防撞梁、前后副车架、前后悬架摆臂等均使用铝合金材料,以减轻重量并提升结构强度。理想Mega引入11种先进连接工艺,包括SPR自冲铆接、FDS流钻铆接、Arplas焊、激光钎焊等,优化车身连接结构,提升整体刚性同时减轻重量。图:理想L9车身材料分布图:理想Mega后底板骨架一体化压铸 理想MEGA搭载的麒麟电池首次采用宁德时代CTP 3.0电池成组技术。宁德时代CTP技术持续迭代,成组效率甚至高于部分第三代电池成组技术(CTC等)。CTP是将电芯集成在电池包上的电池成组技术,可缩减模组环节以增加电芯空间,通过直接增加电芯数量增加整车续航;同时CTP减少电池系统零部件,降低成本,助力整车轻量化,间接提高整车续航。宁德时代CTP 3.0主要创新:1)方壳电芯采取背对背侧立方式排布,放入更多单体电芯;2)冷却板替代横纵梁,支撑、冷却、隔热、缓冲四合一,提升空间利用率;3)下箱体定位/限位槽,用于冷却板安装及电芯组固定,提高电芯组安装稳定性。CTP 3.0理想&宁德时代CTP技术数据来源:宁德时代,汽车工艺师,东吴证券研究所51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技术路线 CTP 3.0CTCCTB电芯种类方形大圆柱长刀片冷却效果中高低能量密度高高中结构强度低中高快充设计中高中成组效率高低中空间利用率72%低于两者66%CTP1.0CTP2.0CTP3.0推出时间2019年2021年2022年方案去掉模组的侧板,用绑带来替代再去掉模组的两个端板,利用箱体上的纵横梁代替进一步去掉箱体纵横梁,利用两个电芯间夹板和电芯本体实现结构需求集成效率55ber%能量密度180 Wh/kg200 Wh/kg255Wh/kg代表车型北汽EU5蔚来75度理想MEGA表:宁德时代CTP纵向迭代对比表:宁德时代CTP横向对比4)AI技术平台理想架构软硬件迭代理想智驾端到端架构已升级第三阶段。理想汽车智驾端到端架构从分段式E2E到一段式E2E VLM再到全场景E2E VLM,第四阶段计划推出VLA模型。2025年5月,理想汽车推出2025款焕新版L系列,MAX/Ultra版本搭载英伟达Thor-U辅助驾驶芯片。图:理想智驾软硬件迭代情况数据来源:理想汽车,汽车之家,东吴证券研究所版本OTA5.0OTA6.0OTA6.4OTA6.5OTA7.0OTA 7.1OTA 7.3发布时间2023/122024/72024/102024/112025/12025/22025/4-2025/5软件架构分段式端到端架构One Model感知 端到端决策网络一段式端到端 VLM快慢系统全场景端到端 VLM数据模型400万Clips800万Clips1000万Clips感知方式依赖高精地图实现无图化视觉 语言深度理解交通环境语音、视觉、语言多模态感知增强功能高速NOA全覆盖城市NOA开放100城无图城市NOA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AI推理可视化高速、城市NOA升级硬件摄像头11颗12颗毫米波雷达1颗激光雷达1禾赛AT1281禾赛ATL辅助驾驶芯片2英伟达 Orin-X1英伟达 Thor-U云端算力2.4EFlops(截至2024年7月)5.39EFlops(截至2024年8月)8.1EFlops(截至2024年12月)53理想智能化硬件:2025款智能换新版L系列 2025年5月8日,理想汽车L系列发布2025款智能焕新版车型,智能化硬件配置升级,预埋VLA上车能力。智驾芯片:AD Max芯片从双英伟达Orin-X(508TOPS)升级为英伟达Thor-U芯片(700TOPS)。相比双Orin-X的分散式计算,单Thor-U通过集成化架构降低功耗30%。激光雷达:换装体积更小的全新禾赛128线激光雷达ATL,与禾赛AT128相比,ATL采用第四代芯片架构 双核 MCU,体积减小60%,重量轻60%,外露最小视窗高度25mm;与公版ATX相比,ATL最佳角分辨率达到 0.08(H)0.1(V)(公版 ATX 是 0.1 x 0.1),ATL可开启光学变焦,可实现30收缩视野下最远200米测距。图:理想2025款智能换新版L系列智能化硬件升级数据来源:理想汽车,HiEV大蒜粒车研所,理想TOP2,东吴证券研究所英伟达Thor系列芯片 Thor X,1000 TOPS Thor U,700 TOPS(理想上车)Thor S,500 TOPS Thor Z,300 TOPS禾赛定制激光雷达 相较上一代AT128:第四代芯片架构 双核 MCU 体积-60%,重量-60%外露最小视窗高度25mm 相较公版ATX:最佳角分辨率达到0.08(H)0.1(V)光学变焦,实现30收缩视野下最远200米测距54理想智能化软件:端到端 VLM快慢系统55 理想汽车端到端 VLM系统 2024年10月发布 新增AI交互功能 快系统:基于模仿人类司机行为,基于数据驱动做端到端训练,实现从传感器输入到轨迹输出。慢系统:基于22亿参数规模的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在需要逻辑推理能力的场景通过思维连CoT去决策分析然后告诉快系统去执行。快慢系统都基于数据驱动,分别跑在一颗Orin-X芯片上,且在云端构建世界模型(高效闭环仿真训练快慢系统,支持模型每周3-4次发版迭代)。快慢系统支持Scaling Law,100万clips提升到1000万clips,MPI从十几公里上升到100公里。数据来源:英伟达GTC大会2024,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汽车智驾“快慢”系统E2E(端到端)系统1VLM(视觉语言模型)系统2世界模型控制传感器系统1 行为系统2 思考强化学习&验证云端车端理想智能化软件:下一代VLA模型56 下一代架构从端到端 VLM进化成VLA模型。下图为VLA模型架构。数据来源:英伟达GTC大会2024,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汽车智驾VLA模型处理流程3D特征整合输出最终3D环境特征信息处理V空间智能模块L语言智能模块MindVLA核心技术优势摄像头激光雷达位置车辆姿态导航MindGPT(LLM)解析语言指令A动作策略模块动作输出扩散解码器驾驶轨迹强化学习模块世界模型噪音语音控制与交互模块优化灵活性语音指令输入奖励模型对驾驶行为打分,迭代优化策略单模型实现快思考(简单场景快速决策)与慢思考(复杂场景推理后决策)从头训练大语言模型,适配车端高效推理基于高斯预训练的3D 标注,提升空间理解能力同时具备空间&语言的处理与响应能力基于扩散模型的核心技术,用于优化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驾驶决策通过人类反馈优化模型决策行为通过构建“仿真生成-策略执行-反馈优化”的闭环,模型得以在动态的环境中学习更具普适性的决策逻辑融合时空信息(物体运动轨迹等)理想智能化软件:VLA核心解决问题&技术57 VLA模型核心解决几大问题:1)超强的人车博弈环境 读懂各类交通文字牌信息 具备常识和推理能力。2)快慢两套系统的频率不一致,异构联合训练和优化的困难。3)VLM是基于开源的LLM大模型,是基于互联网二级图文数据,对3D空间理解和驾驶知识不足,从而导致预训练的模型上限不高,即使通过后训练优化上限也很难打开。4)英伟达芯片算力和内存带宽不足以支撑模型参数大幅上升和推理速度。5)基于transfomer BEV训练的自动驾驶行为是无法理解人类司机的多模块行为。也就是自动驾驶的开车拟人化还是不够,不知道人类司机是可以情绪化开车的。6)如何对齐人类价值观,提升模型的下限也非常重要。数据来源:英伟达GTC大会2024,东吴证券研究所 VLA模型核心6大技术:技术1:自监督的3D高斯表征。相比之前单目2D-单目3D-鸟瞰BEV-占用网络等依赖于有监督学习,数据标注工作量巨大。3D高斯可以高效且精准识别清楚3D空间特征。技术2:模型稀疏化(抓大放小)。实现模型参数大幅扩容时候不增加推理负担。1)采用MoE架构,多个专家实现模型扩容且保证激活参数不大幅增加;2)Sparse Attention进一步提升稀疏化率。技术3:简化思维链CoT模板。快系统就不需要思维链,慢系统也需要简化思维链。技术4:提供两套推理模式。1)语言推理用因果注意力机制逐字输出(走一步看一步);2)Action token双向注意力机制一次性输出(纵观全局再行动)。技术5:利用diffusion模型将指令转换成驾驶行为轨迹且预测其他周边人和车行为轨迹,且可以根据外部因素输入来改变行为轨迹(比如要车开慢点就会慢点)。技术6:ODE采样器去解决diffusion模型生成效率低的问题。VLA模型核心6大技术拆解58 自监督的3D高斯表征 3D高斯表征能力让计算机学会用“蓬松的 3D 云团”来概括散乱3D点云的位置和形状,每个云团(高斯分布)能模糊地表示物体的大致位置、大小和方向。优点:1)减少人工标注成本;2)支持海量数据处理;3)处理复杂场景;4)实时性和效率。模型稀疏化 模型稀疏化在压缩模型的同时,做到准确率不会下降。MoE中路由器类似“智能秘书”,负责分析问题寻找专家。专家是独立小模型,专注特定领域。通过MoE Layer动态筛选专家,模型在保持“超强大脑”的同时,只调用真正需要的计算资源。Sparse Attention即稀疏注意力机制。其改变了传统Transformer架构中允许模型动态观察序列所有位置的方法,只计算查询向量和部分键向量的相似度,从而减少计算量和内存消耗。数据来源:博文视点,图灵编辑部,东吴证券研究所表:3D高斯和神经辐射场技术对比图:MoE模型参数级稀疏使实际计算量下降3DGS技术NeRF技术三维表达方式 显式三维表达隐式三维表达渲染速度非常快,通常能达到实时渲染相对较慢,但经过优化可以接近实时训练速度快速,通常优于NeRF较慢,但有多种优化方法可以加速数据效率高,可以用较少的数据进行训练较高,但通常需要多视角数据存储效率高,因为是基于点云的稀疏表示较低,因为需要存储MLP的权重泛化能力一般,每个场景需要单独训练一般,但有研究工作在提升其泛化性编辑能力强,可以对点云进行直接编辑弱,需要特定的网络结构来支持编辑兼容性与现有图形管线兼容性好需要特定的渲染管线或插件易用性相对简单,容易与现有技术结合需要理解较深的机器学习知识视觉质量可以非常高,取决于实现细节非常高,特别是在细节渲染上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因为是基于点云的方法较高,需要大量的MLP计算应用场景适合实时渲染和大规模场景适合高质量视觉效果的场景研究活跃度活跃,快速发展中非常活跃,有大量研究和应用开源项目例nerfstudio例如nerfstudio、Colab等VLA模型核心6大技术拆解59 CoT简化 CoT是一种逐步的、连贯的思维链条,能够很好的提升大模型的回答效果。CoT通过引导模型处理中间步骤,逐步地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最终推导出正确答案。Short CoT(短思考链)是一种快速、简洁的思考方式,旨在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步骤得出结论,相较于长CoT的时间成本高、资源消耗大、决策延迟高,短链CoT更适用于实时决策的VLA。两套推理模式:因果注意力和双向注意力 因果注意力:通过掩码矩阵限制模型,在计算每个时间步的注意力时,只关注当前时间步及之前的内容。确保生成过程的因果性,避免模型在预测时依赖未来的信息。双向注意力:结合Co-Attention(协同注意力)和Self-Attention(自注意力),用于同时建立两个输入序列之间的关联以及单个序列内部的关联,既考虑到了输入序列之间的交互,又考虑到了序列内部的关联。双向注意力常用于双向的任务,例如自然语言推理和问答系统等。数据来源:大模型微调部署,东吴证券研究所Long CoTShort CoT优势深度与全面性逻辑严谨性适应复杂问题快速决策高效性符合经验与直觉劣势时间成本高资源消耗大决策延迟风险决策质量有限依赖经验缺乏深度分析技术实现方式复杂:多维度数据整合深度学习模型强化学习与反馈机制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处理相对简单:启发式算法规则引擎轻量级模型缓存与预处理表:短链CoT的及时响应度更好VLA模型核心6大技术拆解60 Diffusion扩散模型预测 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生成式模型,正向扩散是对任何类型的数据(图像,声纹,轨迹等等)从清晰到模糊的过程,反向扩散是从模糊恢复清晰的过程。扩散模型需要调整参数使反向扩散过程能够尽可能准确地从噪声中恢复出原始数据。Diffusion扩散模型可以整体生成完整的优化轨迹,无需依赖前向动力学模型(主要是牛顿力学),环境随机干扰、传感器测量误差、系统自身参数变化等都会导致前向动力学模型脱离实际。ODE采样器 ODE(常微分方程)模型相比SDE(随机微分方程)没有随机性,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收敛,因此可以达到更快的采样速度。数据来源:焉知汽车,Diffusion Models for Reinforcement Learning:A Survey,东吴证券研究所图:扩散模型示意图VLA Step 1:VL(视觉语言)基座预训练61 VLA训练与推理过程第一阶段:构建交通知识基座的VL(视觉语言)基座预训练。预训练云端 VL(视觉语言)基座模型。1)V放入更多3D vision和高清2D vision(图像分辨率较VLM提升10倍);2)L放入与交通、驾驶相关的足够多面的语料;3)VL放入很多VL(视觉和语言)联合的语料,三维图像和对世界的理解语义同时产生(例如导航地图&车辆对导航地图理解同步放入),让模型掌握道路物理规律与人类驾驶常识。将32B模型蒸馏为3.6B 8专家MoE模型,但双Orin-X和Thor-U仍跑不动token输出率。数据来源:理想AI Talk第二季,东吴证券研究所2D ViT(视觉编码器)Muti-View Camera&Lidar input多视角相机和激光雷达输入2D Token(词元)3D Token(词元)32B VL基座模型(320亿稠密参数)3.6B VL基座模型(36亿参数MoE)蒸馏视觉(Vision)上增加3D模态数据语言(Language)上增加驾驶知识数据视觉 语言(VL)上增加3D图文联合数据图:理想VLA第一步VL(视觉语言)基座预训练VLA Step 2:辅助驾驶后训练62 VLA训练与推理过程第二阶段:辅助驾驶后训练。类似驾校学车。后训练要求将action部分加入,变为VLA司机大模型,加入action仍是模仿学习,模型规模从3.2B扩大至4B。模型可以直接从视觉、到理解、到最后的输出,但CoT很短(23步)以解决延时问题。action加入以后做diffusion扩散模型的预测,生成48秒diffusion预测轨迹&环境。数据来源:理想AI Talk第二季,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VLA第二步辅助驾驶后训练VLA Step 3:辅助驾驶强化学习63 VLA训练与推理过程第三阶段:辅助驾驶强化学习。类似人到社会开车,分为两部分。RLHF:第一部分先做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加入人类数据,带有人类反馈(接管/习惯等)。RL:第二部分做纯粹的强化学习,目的是比人类开的更好。拿RL模型放到世界模型做训练,过程中不会加入人类反馈,只会给出一个结果。会采用三大指标提出训练要求:1)G值(加速度数值)判断舒适性;2)碰撞反馈;3)交通规则反馈。强化学习完成后,VLA即能在车端实现。数据来源:理想AI Talk第二季,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VLA第三步辅助驾驶强化学习VLA Step 4:司机Agent(智能体)64 VLA训练与推理过程第四阶段:司机Agent(智能体)。司机大模型和Agent融合,打造让用户能够使用的产品,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构建信任的能力。数据来源:理想AI Talk第二季,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VLA第四步司机Agent(智能体)OTA纵向比较:第一阶段(20202022H1,OTA 2 ):ACC。理想汽车新增ACC车速记忆功能。第二阶段(2022H22023H1,OTA 34 ):高速NOA。理想汽车新增导航辅助驾驶功能(NOA),上线AD Pro标配的高速NOA功能,新增车道保持增强版(LKA Plus),AD Max可实现高速/城市路自主超车。第三阶段(2023H22024H1,OTA 5 ):全场景NOA。理想汽车全面升级全场景智能驾驶NOA和全场景辅助驾驶ACC,优化城市智能驾驶环岛策略。第四阶段(2024H22025H1,OTA 67 ):无图NOA,VLM。理想汽车推出无图NOA,可在全国范围使用,首个推出端到端E2E 视觉语言模型VLM。理想智能化功能落地:历史OTA迭代梳理65数据来源:理想汽车公众号,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汽车OTA功能实现阶段理想同学:座舱大模型MindGPT 3.0上线66数据来源:理想同学,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5年4月,理想同学MindGPT 3.0发布,上线深度思考能力。MindGPT 3.0长思维链推理能力取得突破,性能对标DeepSeek-V3-0324(短思维链)及DeepSeek-R1(长思维链)。模型能力:1)算法能力,基于千亿级参数预训练模型,通过监督微调(SFT)和强化学习(RL)结合的后训练算法,模型推理能力升级;2)结构化思维链,实现基于Markdown形式的结构化思维链能力,对原始思维链数据的改造算法,融入后训练以解决可读性差、过度冗余思考等问题;3)高质量反思,RAG反思重搜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新的搜索,抗噪能力加强纠正输入错误,过滤历史对话无关信息;并增强主动发问、任务规划和安全(价值观)对齐。工具能力:1)搜索工具,实现RAG搜索重排技术创新,运用Query理解技术实现动态理解,分钟级覆盖热点,搜索丰富度 35%,专业属于识别 47%,首次搜索满足率 28%;2)外部工具,代码提升输出质量和减少输出长度,联网获取实时知识,具备时间日期推理能力。工程能力:1)P-D分离式的部署方案,高并发场景Decode解码速度提升3倍;2)多机多卡分布式推理方案,算力得到充分利用,推理服务的throughput提升3.3倍;3)核心算子优化,LisaRT深度优化了关键的MoE算子,MoE算子性能提升2.8倍;4)高性能通信,控制链路延迟在us级别、数据链路传输耗时ms级别;5)自研高效全局负载感知和负载均衡,实时追踪预测推理节点工作负载,动态调整路由策略;6)高可用性,故障切换零感知,实现秒级的故障感知和自愈机制。智能体能力:1)看世界Agent,模型通用指标提升10%,拥有更好的表达和推理能力。2)播客Agent,多维度大模型评估,相关性 9%,风格一致性 42%,更具对话感和情绪。理想同学:座舱大模型MindGPT 3.0上线67数据来源:理想同学,东吴证券研究所图:MindGPT 3.0在多个基准上的评测结果图:看世界版本在多个Benchmark的表现对比图:MindGPT 3.0模型能力对比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开源68数据来源:理想TOP2,东吴证券研究所图:理想星环OS技术架构 理想开源自主研发【星环OS】操作系统。星环OS面向AI设计,实现全域协同与软硬结合,降低AI算力相关虚拟化开销80%,虚拟化环境设备访问延迟缩减90%,支持芯驰、英飞凌、英伟达、地平线等主流车规级芯片适配,芯片验证周期从行业普遍的3-6个月减少至4周。资源集中与共享:算力池化、通信以太网化、全域调度、服务共享 极致性能:混合系统中关键链路的端到端实时性、确定性、可靠性 快速迭代:软硬解耦、软软解耦、服务化设计、定制化工具 高安全性:原生安全的体系化纵深安全防护,保护隐私数据和控车指令五、风险提示风险提示70 乘用车价格战超预期。若车企价格战幅度较大以及节奏较快,会对整车企业以及供应链盈利情况产生较大影响。终端需求恢复低于预期。若消费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则影响车企销量爬坡。L3级别自动驾驶政策推出节奏不及预期。L3级别政策如果推出节奏不及预期,可能会影响智能化功能落地量产时间,导致整个板块向前推进受阻。免责声明免责声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及作者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负任何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并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新三板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北交所基准指数为北证50指数),具体如下:公司投资评级: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15%之间;中性: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5%之间;减持: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15%与-5%之间;卖出: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下。行业投资评级: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基准-5%与5%;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基准5%以上。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如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东吴证券研究所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5号邮政编码:215021传真:(0512)62938527东吴证券 财富家园
1/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固态电池固态电池行业行业深度:驱动因素、深度:驱动因素、市场现状市场现状、产业链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高性能电池需求增长,固态电池技术正成为新能源领域焦点。其凭借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和广阔应用前景,被视为下一代锂电池重要技术路线。近年来,固态电池应用场景从新能源汽车拓展到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同时,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完善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未来,行业需着力攻克这些技术难题,推动固态电池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从而进一步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潮流。本报告将从行业概述、政策环境、技术路线、产业链分析、市场规模预测、相关公司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态势。通过对固态电池技术的深入研究,结合政策导向、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布局,我们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全面的固态电池行业全景图,以助力更好地把握行业脉络,洞察未来发展方向。目录目录 一、行业概述.1 二、驱动因素.5 三、固态电池的制备路线及流程.7 四、市场现状及预测.18 五、产业链分析.20 六、相关公司.30 七、未来展望.35 八、参考研报.37 一、一、行业行业概述概述 1、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电解液和隔膜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电解液和隔膜 突破能量密度上限和解决安全隐患,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锂电池重要技术路线。突破能量密度上限和解决安全隐患,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锂电池重要技术路线。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同时能量密度在 300Wh/kg 以下,无法满足行业更高要求。为解决安全隐患并提高能量密度上限,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都在积极研发固态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液态电池到全固态电池核心是将电解液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液态电池到全固态电池核心是将电解液 隔隔膜替换为固态电解质。膜替换为固态电解质。锂电池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可以分成液态锂离子电池、混合固液电池(半固态或 2/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准固态)、全固态电池 3 类。其中,混合固液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部分取代液态电解液;而全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取代电解液,电池中完全不含液体。液态电池:液态电池:液态电池电解液含量在 25%以上。主要材料是正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采用全固体材料,不需要隔膜。其固态电解质能够匹配电容量更大的正负极材料,实现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而且固态电池安全性突出,可以抵抗热失控和穿刺等挤压力。半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半固态锂电池是一种固液混合电解质电池。由于目前全固态电池的固固固界面固界面问题仍未得到良好解决,因此添加部分电解液以缓冲是行业选择的折中方案。半固态锂电池可以兼容现有的液态电池生产线,其液体含量通常以 10%为划分临界点,仍需使用隔膜。2、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优势及挑战优势及挑战(1)优势)优势 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小于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小于 300Wh/kg,而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而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能达到 300-500Wh/kg。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由电池的工作电压及比容量决定的,固体电解质不仅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能适配高电压的正极材料,还能兼容高容量的金属锂负极;此外,传统液态电池需将单体先进行封装再进行串联组装,3/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全固态电池可以先串联后封装,这能减少封装材料的使用,降低电池系统的重量和体积,从而使得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相比于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有显著提升。相比于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有显著提升。传统液态电池的电解液使用可燃性有机溶剂,在受到外力或封装不善时容易发生漏液现象,而固态电解质不存在液体泄漏的问题,在针刺、挤压测试中不易短路或起火,抗物理损伤性能优于液态电池;另外,液态电解液在 150-200即可分解,甚至有自燃和爆炸风险,而固态电池热失控温度通常在 200-600,电池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2)挑战挑战 1)性能不足:性能不足:困扰固态电解质无法得到使用最大的卡点是固-固界面问题。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之间难以实现完美接触,由于固态材料不像液态电解质那样具有流动性,无法自发填充电极材料的孔隙和表面不规则处,导致界面存在大量的空隙。因此全固态电池存在实际离子电导率低、界面高阻抗两大性能不足问题。固态电解质中离子间相互作用强,因此离子电导率低,直接导致充放电缓慢、能量密度受限等问题。固-固接触界面的电阻高且存在应力问题,电极与电解质间存在微米级空隙,界面阻抗高达百 级,液态电池仅为十 级。较高的阻抗同样会导致充放电缓慢、能量密度受限、电池倍率性能较差、循环寿命受限等问题。2)量产难度大:量产难度大:受技术和成本制约,固态电池量产难度大。技术上,当前固态电池工艺尚未成熟,其发展亟需解决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即固态电解质的离子输运机制、锂枝晶生长机制和多场耦合下的失效失控机制。成本上,部分材料售价昂贵,阻碍固态电池的量产。对此,作为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折中产品,半固态电池有望率先量产。半固态电池兼容现有传统锂电池的工艺设备,且兼具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经济性,因而有望率先进入产业化阶段。4/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成本高成本高:负极材料成本偏差最大,尤其是硅碳负极所需涂覆的额外电解质导致成本高昂,锂金属负极成本虽然较低但技术上仍存在锂枝晶反应等难关。目前固态电池已商业化销售实例少,以蔚来 2023年 7 月上线的 150kWh 电池包信息测算,其半固态电池成本约为 1.7-2.2 元/Wh,远高于同期车用方形三元电芯、铁锂电芯均价 0.73、0.65 元/Wh。固态电池降本方面仍面临不小挑战。降本潜力上,在除材料外的层面,固态电池的成本优势凸显。据 SolidPower 计算,固态电池制作过程中省去了注液、化成、排气等工艺和步骤可以节约成本 34%;而固态电池的高安全性,在 PACK 层面同样可节约相应 9%的成本;而且,高安全性减少了被召回维修的概率,同样减少了潜在的维修成本。3、固态电池发展历程固态电池发展历程 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半固态电池已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关键节点。半固态电池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70 年代,201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 Yet-MingChiang 提出“液流电池”概念,用带有细微颗粒的悬浮液作为电极研制而成半固态电池。在这种半固态电池中,电极是由微小的锂化合物粒子与液态电解液混合而成的泥浆状物质构成,这是半固态电池技术的重要起源。2012-2016 年间是半固态电池的启动期,此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初步探索阶段。2017-2022 年是半固态电池的高速发展期,这一阶段材料 5/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研发及电池性能提升取得进展,同时产业界开始关注并布局相关技术。2023 年以来,半固态电池逐渐步入产业化,并处于商业化前夕的关键节点。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有望逐步实现量产。全固态电池尚处于研发阶段,有望逐步实现量产。在早期电化学研究阶段,英国科学家约瑟夫 汤姆逊前瞻性提出了利用固态电解质实现更稳定电池循环的概念,19 世纪中期硫化银、氟化铅等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发现为固态电池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关键性的道路。1992 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无机固态电解质(LiPON),并成功组装固态电池,标志着全固态电池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随后多种固态电解质材料被陆续发现,21 世纪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全固态电池在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以及界面工程等领域的研发取得显著发展。整体而言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发展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了其全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全固态电池技术正加快从研发走向量产的进程。二、驱动因素二、驱动因素 1、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低空经济 机器人,多重场景提振固态电池需求机器人,多重场景提振固态电池需求 新能源汽车领域普遍预期全固态电池在 2026 年装车、2027 年小批量生产。低空经济为固态电池打开新市场,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到 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元在低空经济领域,被视为行业核心载体的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刚性需求,其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为 300Wh/kg 及以上,这一能量密度基准必须于依赖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此外,固态电池或是人形机器人最为适配的产品之一,不仅能够显著增强续航时间,加之其具有不易燃、无腐蚀、不挥发等特性,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机器人室内工作安全性。6/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政策推动下的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政策推动下的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2020 年 10 月,国务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首次将固态电池明确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加速其研发与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性。23 年 1 月,由工信部等六部门携手制定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又进一步细化了对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研究的强化要求。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发布超越传统的电池体系重大研究计划 2024 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明确指出将重点支持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的固态电池等项目,旨在通过关键材料和技术的创新,推动技术突破。2025 年 2 月,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及企业代表共同聚焦材料科学、新工艺与新装备的进展,与会者们深入探讨了全固态电池的创新突破与面临的挑战,众多专家认为,固态电池有望在 2027 年实现量产。4 月 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发布,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新国标聚焦的三大领域:热扩散、底部撞击和快充循环安全性,充分体现出对电池设计与材料的高要求。固态电池因其固态电解质的优越性,在安全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的耐高温性、不可燃性和无泄漏特性,使其更加适合在高端电动汽车中广泛应用。新国标的实施,无疑加速了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实际量产的进程,尤其是在车企对安全性的高度关注下,预计将大力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7/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三三、固态电池的制备固态电池的制备路线路线及流程及流程 1、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技术技术路线路线 8/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当下固态电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的并存与探索。当下固态电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多种技术路线的并存与探索。固态电池工艺技术核心在于固态电解质制备及成膜。根据电解质不同,当前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1)聚合物路线聚合物路线 聚合物电解质主要由高分子聚合聚合物电解质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基体、锂盐及添加剂构成,该路线材料具有易于加工、高化学稳定性物基体、锂盐及添加剂构成,该路线材料具有易于加工、高化学稳定性的优点,缺点则是室温下离子电导率偏低、机械强度较低。的优点,缺点则是室温下离子电导率偏低、机械强度较低。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基体如聚氧化乙烯(PEO)、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以上聚合物材料为离子传导提供通道;常用锂盐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在聚合物基体中解离出锂离子实现导电;添加剂则用于改善电解质性能。聚合物可通过交联改性等方式提升离子电导率等性能短板。聚合物可通过交联改性等方式提升离子电导率等性能短板。以聚氧化乙烯(PEO)类聚合物电解质为例,由于其结晶性,室温离子电导率很低,通常为 10至 10S/cm 数量级。国内已有团队通过对 PEO 进行共聚、交联等改性后,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离子电导率可以提升至 10 S/cm 级至 10S/cm 级。此外,大多数氧化物材料离子导电率亦在 10 至 10S/cm 之间,该性能短板已经不明显。聚合物与其它无机物材料进行复合可以大大发挥其性能优势。聚合物与其它无机物材料进行复合可以大大发挥其性能优势。聚合物拥有有机物易加工特质,经过改性后的聚合物材料可以与其它无机物材料进行复合形成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目前海内外多有企业采用氧化物-聚合物合成的路线的企业;复合后的材料有望具备氧化物和聚合物材料的多重性能优势。(2)氧化物路线氧化物路线 氧化物电解质是含有锂、氧以及其他成分(磷氧化物电解质是含有锂、氧以及其他成分(磷/钛钛/铝铝/镧镧/锗锗/锌锌/锆)的化合物。锆)的化合物。固态电池氧化物电解质按照电解质成分可分为晶态和非晶态型。晶态氧化物电解质制造成本较低,可制备容量型电池,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主要包括 GARNET(石榴石)型、NASICON(快离子导体)型、LISICON(快离子导体)型、Perovskite(钙钛矿)型、Anti-Perovskite(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整体看,氧化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整体看,氧化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0 S/cm)、机械强度高等优点,缺点则是界面相容)、机械强度高等优点,缺点则是界面相容性较差。性较差。目前常用的氧化物电解质为 LLZO(锂镧锆氧)、LATP(磷酸钛铝锂)等。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已经逐步实现批量化的制备能力。上市公司层面,璞泰来、金龙羽、东方锆业、三祥新材等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专利布局及电解质生产能力。9/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氧化物制备方法主要包含固相法和液相法。氧化物制备方法主要包含固相法和液相法。固相法对电解质材料高选择性、成本低、工艺相对简单。但由于存在煅烧过程,能耗相对较高,且成品一致性仍有一定提升空间。液相法通常将原材料溶解、混合反应后脱水聚合形成溶胶/凝胶,其优点在于能耗较低,成品一致性相对较高。但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同时过程产物存在一定环保问题,需进行处理后排放。当前国内主流固态电池企业均有氧化物电解质路线布局。当前国内主流固态电池企业均有氧化物电解质路线布局。氧化物电解质成本可控,以常见的氧化物电解质 LATP/LLZO 为例,其金属材料成本均低于 10/千克,原材料成本端可控。国内头部的固态电池企业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电池中均有氧化物布局。应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半固态电池已经搭载于部分车型中,实际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和汽车续航里程。(3)硫化物路线硫化物路线 相比于聚合物、氧化物电解质,硫相比于聚合物、氧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极高(室温可达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极高(室温可达 10 10 S/cm),并且),并且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可适配高比能电极材料(电化学窗口可达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可适配高比能电极材料(电化学窗口可达 5V),缺点在于化学稳定性差。),缺点在于化学稳定性差。生产安全性、专利壁垒、高生产成本或成硫化物电解质量产最大的阻碍,短期存在量产难度。生产安全性、专利壁垒、高生产成本或成硫化物电解质量产最大的阻碍,短期存在量产难度。由于硫的化学性质活跃,在制备过程中易于酸、水进行反应生成剧毒气体硫化氢,对生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多数制备过程需对设备密封性要求极高同时需要配合惰性气体环境避免化学反应释放有毒气体。同时,日韩在硫化物领域研发较为领先,丰田公司、三星集团等日韩企业在专利布局战略与市场战略两者间实现了紧密结合和良好运行,存在一定专利壁垒。成本端,原材料高纯硫化锂单吨在 400 万元,是短期量产的重大阻碍。远期看,由于硫化物性能卓越,宁德、比亚迪等大厂仍积极战略布局。远期看,由于硫化物性能卓越,宁德、比亚迪等大厂仍积极战略布局。宁德时代建立了 10Ah 级全固态电池验证平台,目前已进入 20Ah 样品试制阶段,并计划 2027 年实现硫化物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比 10/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亚迪于 2024 年已下线(中试)60Ah 全固态电池,计划 2027 年小批量示范装车;此外,国轩高科、广汽埃安、恩捷股份等企业也在推进硫化物电解质的产业化进程。(4)卤化物路线卤化物路线 卤化物电解质主要由锂金属卤化物卤化物电解质主要由锂金属卤化物(如(如 LiCl、LiBr、LiI)与过渡金属卤化物(如)与过渡金属卤化物(如 ScCl、InCl等)等)组成,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组成,具有高离子电导率(10 S/cm)、低界面阻抗的优点。)、低界面阻抗的优点。由于卤组元素(氟、氯、溴、碘)具有电正性、化学稳定性、易加工的特性,卤化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且能够与多数高电压正极材料兼容;但其与负极存在界面不相容问题,该问题仍待解决。卤组金属的高离子电导率特性可以解决目前部分氧化物、聚合物材料离子电导率较低的问题,提升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当前已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应用。当前已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应用。清陶能源第二代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 卤化物 聚合物”复合技术路径,预计 2025 年开始规模搭载于上汽 MG 等车型上;宁德时代在 2025 年 1 月获得掺杂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的专利授权,亿纬锂能、湖南恩捷、比亚迪和一汽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卤化物电解质路线。(5)固态电池路线之争讨论总结固态电池路线之争讨论总结 硫化物和复合电解质较具商业化应用潜力,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技术路线。硫化物和复合电解质较具商业化应用潜力,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技术路线。综合来看,单一固态电解质体系性能各有短板。但硫化物仍被认为是单一固态电解质中最有望实用化的材料之一,因其不仅在离子电导率的关键性能上具有优势,在可加工性、对负极材料稳定性等方面不构成短板,且在合成成本、对正极材料稳定性上等劣势领域已有实用性解决方案。此外,未来固态电解质也有望从单一组分向多组分复合体系发展,主要系多组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成本和综合性能更优。从专利角度看,从专利角度看,硫化物电解质部分底层专利受限于日韩,存在一定超车难度;中国在氧化物、聚合物领域专利数量较多,各自领域国内核心科研机构分别为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青岛所。11/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产业落地或为技术收敛的重要节点。产业落地或为技术收敛的重要节点。从产业进展看,氧化物、聚合物路线落地速度更快,氧化物、聚合物路线落地速度更快,这得益于其成本的快速下降。国内采用氧化物路线的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均有批量化出货;采用聚合物路线的冠盛股份亦有 Gwh 级别产能建设规划及批量出货。硫化物产品则多处于小试、中试阶段。3、固态电池生产流程变化固态电池生产流程变化 传统锂电池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前、中和后道三个环节;前道为极片制造,多采用湿法制备正负极片。传统锂电池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前、中和后道三个环节;前道为极片制造,多采用湿法制备正负极片。将混合导电剂、粘接剂的浆料均匀涂覆在正负极片,后经过烘干与集流体辊压复合;再通过分切设备将宽幅极片切割为符合电芯尺寸的窄条形成电极片。中道工序聚焦电芯组装,需要进行注液、焊接密封。中道工序聚焦电芯组装,需要进行注液、焊接密封。通过卷绕或叠片工艺将正负极片与隔膜组合成电芯主体,随后将电芯装入金属或铝塑膜外壳中,并进行烘干以去除残留水分;此后注入电解液,最后通过焊接封口。后道工序则注重电池性能检测,重点在化成分容。后道工序则注重电池性能检测,重点在化成分容。流程包括清洗电芯表面残留电解液、干燥存储以稳定电解质状态,以及通过检测设备对电池外观、尺寸和电性能进行筛选,最终通过充放电激活电池并测试实际容量。固态固态电池电池前道工艺可以采用干法或湿法。前道工艺可以采用干法或湿法。湿法与传统液态前道工序基本无异;干法电极为近年新兴技术,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性能的优势。干法电极是在干燥状态下混合活性物质、导电剂与粘结剂,经干法涂布成形,后通过辊压复合至集流体表面;电解质膜亦可通过干/湿法制备,干法可通过辊压/熔融挤出/静电喷涂三种方式成膜,国内主要使用辊压为主,最后进行分条定型。中段取消隔膜、注液工艺,新增胶框印刷、等静压。中段取消隔膜、注液工艺,新增胶框印刷、等静压。经辊压和分条完成定型后,在叠片前会增加胶框印刷环节,把树脂音刷到电极边缘形成回形框,在压力下起到支撑绝缘作用;随后,通过叠片堆叠极片与电解质层。在进入后道前,通常添加等静压环节以提升电解质与极片的致密性,优化界面接触。半固态则仍需保留隔膜结构、注液量较少仅需浸润。后段工艺不变,改用大压力化成。后段工艺不变,改用大压力化成。部分全固态电池通过大压力化成设备对电芯施加高压,常规电池拘束压力要求 3-10t,固态电池化成拘束压力一般要求 60-80t(10Mpa 压强/单个电芯);部分会使用预锂化技术。12/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相比传统液态锂电制作,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变化主要集中在前、中道。相比传统液态锂电制作,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变化主要集中在前、中道。由于固态电池材料易与水、空气等其它物质反应,整体、生产组装环节的密封性有不同程度提升。前道环节:前道环节:湿法制膜的设备差异较小;若引入干法工艺,则对应需新增干法涂布设备等。中道环节:中道环节:需要使用无隔膜叠片机替换传统叠片卷绕机械;新增胶框印刷机用于结构稳定;新增等静压设备用以增强电芯内组件界面之间的接触效果。后道环节:后道环节:低压化成被替换为高压化成,需配备高压化成分容机以激活固态电池性能。(1)前段)前段极片与固态电解质制备环节:极片与固态电解质制备环节:干电极助力降本,电解质成膜工艺创新干电极助力降本,电解质成膜工艺创新 干电极核心优势在于低成本,特斯拉主导推行。干电极核心优势在于低成本,特斯拉主导推行。从干法制备电极的工艺流程来看,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制程大大缩短,不需要使用溶剂及其相关的蒸发、回收和干燥设备,能耗也显著降低,因此对电池制造降本增效具有积极意义。根据美国干电极设备供应商 AM Batteries,采用其干法设备可在电极制造中节省 40%的资本支出和 20%的运营支出,同时能耗和碳排放也将降低 40%。特斯拉将干电极技术作为其降本关键策略之一,积极推进正负极双干法工艺生产大圆柱电池,为整个行业带来了示范效应,也进一步催化了干法工艺的普及。对于硅基负极而言,干法电极工艺也被视为解决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瓶颈的有效手段之一。特斯拉的专利信息显示,该公司正尝试利用干法工艺,实现碳纳米管或石墨等导电剂对硅基材料的均匀包覆。13/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干法制膜产业化工艺路线聚焦,粘结剂原纤化成为主流。干法制膜产业化工艺路线聚焦,粘结剂原纤化成为主流。干法制膜的工艺分为六种不同类型:粘结剂原纤化、静电喷涂、气相沉积、热熔和挤压、3D 打印和直接压制,其中产业化实践主要围绕粘接剂原纤化和静电喷涂两大类展开。以特斯拉所收购 Maxwell 为代表的粘结剂原纤化法,通过高剪切力将粘结剂纤维化,使其将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紧密结合,形成具有强度的自支撑电极膜。日本丰田、美国 AMB 所推崇的静电喷涂法,主要利用带电粉末在电场作用下均匀沉积至集流体上,再通过热压使粘结剂融化固定、挤压成自支撑膜。尽管静电喷涂法在技术成熟度上较高,但其在粉末厚度控制和均匀性方面存在更多局限性,其制备的电极膜在耐久性和柔韧性上不及原纤化法。因此行业普遍认为,粘结剂原纤化法在性能稳定性和可加工性上表现更优,逐渐成为主流路线。粘结剂的纤维化是干电极工艺核心环节,核心设备包括气流粉碎机、螺杆挤出机和强力混合机。粘结剂的纤维化是干电极工艺核心环节,核心设备包括气流粉碎机、螺杆挤出机和强力混合机。粘结剂原纤化的效果受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其完善程度直接关乎后续成膜的稳定性以及黏结剂 PTFE 的用量,并直接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目前,商用 PTFE 纤维化方法主要包括气流磨法、高速混合机法及双螺杆法,核心目标都是实现 PTFE 的均匀分散和精细拉丝。这一工艺对设备的剪切力和温控能力要求极高,核心设备包括气流粉碎机、螺杆挤出机和强力混合机。其中气流粉碎机效率最高,螺杆挤出机良率最佳。14/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辊压是成膜环节关键工序,干法工艺设备要求提升。辊压是成膜环节关键工序,干法工艺设备要求提升。辊压的核心目标是将膜片厚度减薄至满足叠片或连续收卷需求,同时提升膜片的张力与强度,实现工业化生产。辊压是保证电极厚度均匀一致的关键步骤,干法电极工艺对辊压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工作压力、辊压精度和均匀性方面。由于干法电极缺乏液态溶剂的润湿作用,颗粒间结合力较弱,因此在辊压过程中需要通过更大的外部压力来实现颗粒的紧密压实。此外,辊压精度和膜厚均匀性对电极的成品率、能量密度和电池性能稳定性至关重要。辊压机的成膜性能及生产效率是决定干法工艺能否实现量产的核心要素。辊压机的成膜性能及生产效率是决定干法工艺能否实现量产的核心要素。干法辊压的速度和压力直接影响极片的压实密度。行业领先水平的压实密度目标为:负极压实1.6g/cm,三元正极压实3.5g/cm,铁锂正极压实2.5g/cm。在生产效率方面,成膜的速度和宽度是关键因素。清研纳科提出,负极成膜速度需达到80 米/分钟,正极成膜速度50 米/分钟,幅宽1000 毫米,并实现多幅(6 幅)制造,才能接近湿法电极的生产效率(双面湿法速度可达 160m/min),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2)中段电中段电芯装配环节:芯装配环节:“叠片叠片 极片胶框印刷极片胶框印刷 等静压技术等静压技术”1)叠片:全固态主流装配工艺,精度要求大幅提升叠片:全固态主流装配工艺,精度要求大幅提升 叠片工艺是全固态电池的主流装配方案。叠片工艺是全固态电池的主流装配方案。全固态电池需在无液态介质条件下实现固态电解质层与电极层的紧密贴合,无机电解质由于韧性和延展性较差无法适用传统液态电池中常见的卷绕工艺,而叠片工艺可以通过正极、固体电解质膜和负极的简单堆叠实现电池各组件的集成,从工艺成熟度、成本、效率等方面考虑,是最适用于全固态电池的装配工艺。当前,丰田、Quantum Scape 等头部企业均以叠片工艺为核心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因此在固态电池中段设备中,叠片机有望取代卷绕机占据主导地位。15/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固态电池对叠片设备提出严苛要求。固态电池对叠片设备提出严苛要求。一方面,叠片压力需要精准控制,既要保证相邻极片之间的贴合度,又要避免固态电解质产生微裂纹,直接导致电池短路。另一方面,在压合过程中,容易出现固态电解质膜与电极膜之间因横向作用力而发生相对偏移的问题,且叠片过程中,正负极边沿处容易因压合作用而出现弯折接触而导致短路的情况。因此固态电池用叠片设备需要具备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2)胶框覆合技术:提升固态电池极片贴合度,避免内短路问题胶框覆合技术:提升固态电池极片贴合度,避免内短路问题 现有的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仍不成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极片料卷在完成裁断工序后与其他极片进行复合、以制备固态电池电芯时,难以确保相邻的极片之间具有高的贴合度,从而导致固态电池电芯的质量下降。根据利元亨公开的专利技术,其提出了一种固态电池极片胶框覆合方法、装置及叠片设备,能够提升固态电池电芯中的相邻极片之间的贴合度,保证固态电池电芯的质量佳。16/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等静压:致密化与界面问题的潜在解法等静压:致密化与界面问题的潜在解法 固态电池设备开发侧重高压致密化与电极固态电池设备开发侧重高压致密化与电极/电解质复合。电解质复合。在传统液态电池中,电极孔隙通过液态电解液的浸润形成连续的离子传输通道,然而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的刚性特征使其难以充分填充高孔隙结构,因此固态电池中孔隙率需控制在 5%以下,才能保证锂离子的快速传导。同时,固态电池中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物理接触质量远逊于液态体系,界面阻抗成为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压致密化工艺、电解质&极片复合工艺成为固态电池制造的关键工艺,设备开发的重点落在增强电解质/电极紧密复合和电极致密化,提升界面均匀性。等静压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致密化技术。等静压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致密化技术。等静压技术是将待压件的粉体置于高压容器中,利用液体或气体介质不可压缩和均匀传递压力的性质从各个方向对加工件进行均匀加压,使粉体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大小一致的压力,从而实现高致密度、高均匀性坯体的成型。在这过程中,材料的特性与尺寸、形状、取样方向无关,而与材料的成型温度、压力有关。等静压技术本身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在陶瓷、粉末冶金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在固态电池中,传统热压、辊压方案提供压力有限且施加压力不均匀,难以保证致密堆积的一致性要求,进而影响电池性能。而等静压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电芯内部的空隙,提升电芯内组件界面之间的接触效果,进而增强导电性,提高能量密度,并减少运行期间的体积变化。按成型和固结时的温度高低,等静压机主要分为冷等静压机、温等静压机、热等静压机三类。冷等静压是目前最常用的等静压成型技术。冷等静压是目前最常用的等静压成型技术。冷等静压机在常温下运行,无需加热装置,一般由加压站、冷却系统、缸体(钢筒)、框架、上端塞(顶盖)、控制柜等组成。通常利用液体(例如水或油或乙二醇混合液体)为压力介质,利用橡胶和塑料作包套模具材料,相比热等静压,可对粉末施加更高的压力(100-630MPa),可为下一步烧结、煅造或热等静压等工序提供具有足够强度的“生坯”,并可在烧结之前对其进行较为精细的机械加工,显著减少烧结后制品的加工量。在固态电池应用领域,有研究人员利用冷等静压技术制备石榴石基超薄柔性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另有研究人员采用冷等静压-高温固相法制备 Li6.3Al0.15La3Zr1.75Ta0.25O12固态电解质。韩国 LG 能源公司也曾公开专利,利用冷等静压机采用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了无负极全固态电池。17/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温等静压存在一定调控难度,海外企业有所布局。温等静压存在一定调控难度,海外企业有所布局。温等静压机利用液体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在密闭容器中通过增压系统逐步加压,使得被加工的物体在各个表面受到相等的压强,并在模具限制下完成成型过程。与冷等静压机相比,温等静压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加热介质或工件,以达到特定的温度条件,从而促进材料的致密化、扩散或相变等过程。工作温度一般不超过 500,压强范围可达 300MPa 左右。但是温等静压的温度和压力对于制品有着很大的影响,较难实现对温度的精准控制,同时工作缸内均温性也难以得到保证。据报道称,三星 SDI 在固态电池产线中测试中采用了水压和辊压工艺的温等静压机。瑞典高压设备专业供应商 Quintus Technologies 在其电池应用中心投入的 QIB 180 实验室电池压机也是温等静压机。热等静压适用性好但成本较高。热等静压适用性好但成本较高。热等静压机需要以较为昂贵的氩气、氮气、氦气等惰性气体或其他混合气体作为压力介质,向制品(粉体或已经成型的样品)施加各向同等压力(100200MPa)的同时利用加热炉对制品施加 10002200的高温,从而使制品得以烧结或致密化的过程。在固态电池生产中,热等静压机能够确保电池组件在高压和高温下受到均匀的压力,从而产生高度均匀的材料,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可控性强,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可以精确控制固态电池的致密化和界面接触过程,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适用范围广,热等静压机适用于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固态电池生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18/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后段化成封装环节:新增高压化成设备后段化成封装环节:新增高压化成设备 高压化成设备将替代传统化成设备。常规的锂电池化成压力要求为 3-10 吨,而固态电池化成的压力要求提高至 60-80 吨。固态电池需要高压化成的核心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固-固界面特性和离子传导机制,这与传统液态电池的化成过程存在本质差异。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问题:解决固固界面接触问题: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是刚性接触,存在微观空隙和接触不良,必须通过高压(通常 60-100MPa)压制才能消除界面空隙,增大有效接触面积;促进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物理/化学结合。激活离子传导通道:激活离子传导通道: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需要高压化成实现强制锂离子穿透固固界面屏障,在界面处形成离子导通网络,以及降低界面阻抗。四四、市场现状及预测市场现状及预测 1、我国我国固态电池制造商企业布局固态电池制造商企业布局 中国半固态电池制造商包括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国轩高科等锂电巨头,同时还包括太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固态电池企业,侧重方向主要为氧化物路线,国内固态电池已有/在建/规划产能达数百 GWh,国内总体产业化进展趋势较快。国内车企以自主研发或合作方式推进半固态电池陆续装车,布局半固态电池技术的车企包括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巨头。车企纷纷与固态电池厂商展开合作致力于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19/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我国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二我国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二 截至截至 2024 年年 4 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排名前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排名前 5 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国、欧洲。国、欧洲。日本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一,日本在电池领域的研究起步早、积累丰富,日本打造车企和电池厂共同研发体系,政府资金扶持力度超 2 千亿日元,力争 2030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我国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二,自 2016 年以来,我国年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2024 年我国投入约60 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和吉利共六家企业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20/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中国全固态电池产业融资趋势中国全固态电池产业融资趋势 中国全固态电池领域与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融资趋势具有高度相关性,融资事件聚焦具有全固态电池研发实力的动力电池厂商。从单笔融资金额上看,全固态电池融资量级不断上升,2020 年后单笔融资量级达到十亿元级别,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在融资能力方面的差距逐渐拉大。从融资事件数量方面看,2022年达到高峰,之后相关融资事件数量逐渐下降,融资事件聚焦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头部企业。4、目前存在的目前存在的研发及量产研发及量产问题问题 五五、产业链分析、产业链分析 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锂、锆、锗、钴、镍、镧等矿产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固态电池制造企业,包括电池厂商、固态电池初创企业和锂电材料厂商,负责固态电池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是主导研发、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设备,对固态电池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特性有较高需求。21/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上游:、上游:固态电池对上游资源的影响固态电池对上游资源的影响 固态电池的出货量有望逐步带动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固态电池的出货量有望逐步带动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锂电池的兴起带动了碳酸锂的行情,三元电池的兴起带动了上游钴的行情。未来固态电池的渗透率的提升对于上游的原材料也有一定的影响。电解质层面:从常见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电解质层面:从常见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LLZO、LATP 等可以看出,有望对锆、镧、钛等金属形成等可以看出,有望对锆、镧、钛等金属形成一定的影响。一定的影响。按照 100Gwh 电池量,半固态和全固态下对固态电解质的消耗量级不同,以 LLZO 为例,100Gwh 半固态电池预计消耗约 0.58 万吨氧化镧,在全固态下需要约 5.8 万吨氧化镧;100Gwh 半固态电池预计消耗约 0.29 万吨氧化锆,在全固态下需要约 2.9 万吨氧化锆。钛:全球钛矿下游需求主要是钛白粉(白色颜料和功能性材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海绵钛等。镧: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LLZO 的原材料包括镧元素,属于稀土元素。2022 年全球稀土产量为 30 万吨,同比增长 3.4%。其中,中国稀土产量达 21 万吨,同比增长 25%。对于氧化镧,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截止到 2020 年,中国高纯氧化镧的年产量大约在 2.5 万吨左右,占据了全球高纯氧化镧产量的 80%以上。22/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LLZO 的原材料包括锆元素,据华经情报统计,2019 年全球生产锆矿物精矿约为 148 万吨(以 ZrO2 计),澳大利亚是生产锆精矿最多的国家,2019 年生产锆精矿 55 万吨,而我国生产锆精矿 8 万吨,占世界总资源的 5.4%。2、中游:、中游:固态电池对电池材料固态电池对电池材料体系的影响体系的影响 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发展的过程中,材料端固态电解质是最为核心的环节。而同时,正负极材料也向高压高密度方向升级迭代,同时在正负极中需要添加导电剂以降低电极内阻、提升电子导电性。(1)正极:高能量密度体系是发展方向正极:高能量密度体系是发展方向 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体系是发展方向。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体系是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因此需要开发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适配固态电池。远期看,全固态电池更多可能使用高镍、钴酸锂、富锂锰基等高电压正极材料。半固态多沿用现有三元材料。传统电解液的稳定电压窗口通常为 1.5-4.3V,当正极电压超过 4.3V 时,电解液会发生氧化分解,生成气体和界面膜,导致容量衰减。但固态电解质的稳定化学窗口可达 5V 以上,能为高电压正极提供安全运行环境,让固态电池中高镍、钴酸锂、富锂锰基等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应用成为可能。23/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负极:石墨负极负极:石墨负极硅基负极硅基负极金属锂负极金属锂负极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当前从石墨负极向硅基负极发展。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当前从石墨负极向硅基负极发展。当前锂电市场主流选择为石墨负极,当前石墨负极各项技术较为成熟,容量方面已接近理论容量 372mAh/g,而硅基负极因其理论比容量(4200mAh/g)远高于石墨负极,被认为是新一代负极的优秀材料。除容量优势外,硅基负极具有较低的脱嵌锂电位(0.4Vvs.Li/Li ),充电时可以避免表面的析锂现象。而硅基负极主要挑战在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明显,因此当前硅基负极多与石墨材料进行掺混,在提升容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其他关键性能的达标。在各类负极材料中,金属锂具有极高比容量(3860mAh/g)和极低电极电势(-3.04V 相比于标准氢电极电势),是能源材料领域极具前景的核心负极体系。在金属锂电池中,金属锂的不均匀沉积会导致锂枝晶生长、界面副反应增加并加剧负极体积膨胀,从而降低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3)导电剂:碳纳米管应用较多,导电性能良好导电剂:碳纳米管应用较多,导电性能良好 导电剂作为一种关键辅材,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混合用于生产电极极片,可以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导电剂作为一种关键辅材,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混合用于生产电极极片,可以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目前锂电池生产中常用的碳系导电剂主要为颗粒状导电剂(如导电石墨、导电炭黑)、纤维状导电剂(如碳纳米管 CNT、气相碳纤维 VGCF 等)、片状导电剂(如石墨烯)。纤维状导电剂主要有碳纤维(纤维状导电剂主要有碳纤维(VGCF)和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CNT)两种。)两种。纤维状导电剂与活性物质的接触形式有点点接触、点线接触,纤维状的结构可以保证活性物质间和在横向、纵向方向上导电性的提高。VGCF 有着高的本征电导率和热导率,其产品纯度高,能够应用于锂电池中,显著降低电池极化,但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居高不下。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纤维状结构能够在电极活性材料中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由于 CNT 的性状,其不宜直接加入正负极粉体中进行混料,商业化的 CNT 一般是制备成导电浆料来出售,导电浆料将 CNT 的比例做到很低,以保证其分散性。24/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4)设备: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是增量环节设备: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是增量环节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对新增设备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对新增设备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前文,全固态电池引入了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技术,新增了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升级了叠片设备。先导智能具备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解决方案能力,纳科诺尔在干法电极设备具有先发优势,曼恩斯特已完善前端环节的成膜技术布局等等。3、下游:下游:AI 赋能产业变革,赋能产业变革,eVTOL 人形机器人打开增量空间人形机器人打开增量空间(1)AI 技术引领固态电池新变革技术引领固态电池新变革 固态电池从“单场景”向“多场景”拓展:覆盖科研、高端消费、新兴科技、商用储能、民用交通等多个场景;满足高安全、高稳定性、高能密度等多样化需求。驱动产业链重构与洗牌:固态电解质商、改性材料商、BMS 商、设备商等核心环节企业价值上升;电解液、隔膜等液态电池环节绑定性弱化,话语权下降。25/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AI 智能终端对固态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智能终端对固态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以 eVTOL 为代表的载人飞行器对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电池占总成本比重较大因此要求具有较强的性价比。电动汽车要求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充电倍率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要求电池具有性价比以提升产品价格吸引力。在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如手机,对电池容量和环境适应性的要求通常较高,电池容量多在 3000mAh 以上,并适应多种环境,同时对于成本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更加重视通过优良的电池性能提供给用户更优质的体验。与手机和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相比,这些新兴领域能够接受全固态电池等先进电池技术所带来的较高成本,高性能和轻量化在当前阶段受到厂商重视。航天、深潜等科研领域追求极致性能,对成本不敏感,其对干能量密度和电池寿命的要求非常高,并且要求电池对干极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6/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目前固态电池正从动力到穿戴设备进行全场景突破。(2)固态电池与固态电池与 eVTOL 完美契合完美契合 eVTOL 飞行器主要由机体子系统、导航通讯与飞控子系统、动力子系统和能源子系统构成。飞行器主要由机体子系统、导航通讯与飞控子系统、动力子系统和能源子系统构成。eVTOL 的动力系统采用分布式推进系统(DEP,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该设计使其能够提升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冗余、有效降低本机噪音(降低约 10%)和最大限度提升动力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对于对于 eVTOL 飞行器来说,电池有两项关键性能指标与飞行器来说,电池有两项关键性能指标与 eVTOL 综合性能紧密相关,一是能量密度,一综合性能紧密相关,一是能量密度,一是功率密度。是功率密度。相比较来说,电池功率密度(单位质量电池的放电功率大小)是 eVTOL 飞行器更关键的性能指标,因为它决定了 eVTOL 是否可以安全起飞和着陆。而另一方面,能量密度(电池平均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大致上决定了 eVTOL 的航程范围,目前 300Wh/Kg 能保证 200300 公里航程。作为作为 eVTOL 技术的核心组件,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技术的核心组件,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 eVTOL 飞机的性能和市场接受度。飞机的性能和市场接受度。能量密度方面,eVTOL 垂直起飞所需要的动力是地面行驶的 10-15 倍,商用门槛高达 400Wh/kg,且未来能量密度要求将会达到 1000Wh/kg,远高于当前车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方面,eVTOL的飞行需要经历起飞、巡航、悬停等阶段,其中起降阶段要求电池的瞬间充放电倍率在 5C 以上。安全性能、循环寿命等方面,eVTOL 对电池的要求也极为严苛。27/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政策引导,政策引导,eVTOL 将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助推剂。将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助推剂。2024 年 3 月 27 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明确提出推动 400Wh/kg 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 500Wh/kg 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鉴于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限制和 eVTOL 对电池性能的高要求,固态电池有望率先在 eVTOL 市场放量。航空动力电池独立赛道“风起”。今年以来,随着低空场景应用的拓展与落地,相关电池企业订单及融资等动态不断,国内电池企业密集加码低空经济赛道:亿纬锂能 3 月 18 日宣布为小鹏汇天提供飞行汽车电池,其 2 月 21 日已助力 AS700D 载人飞艇首飞;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分别与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展开合作;宁德时代在 2 月 11 日港股招股书中提出航空电池产能规划,并投资峰飞航空;孚能科技 1 月23 日透露已实现全球首批 eVTOL 电池量产交付。珠海冠宇 3 月 13 日宣布完成 9 亿元增资,强化无人机业务布局,行业正加速抢占低空经济新高地。在近期 CIBF2025 上,固态电池成为核心展示方向之一,多家企业展示了面向低空经济场景的动力电池方案,涵盖城市空中交通、工业无人机、载人飞行器等应用方向,产品普遍强调轻量化设计、倍率输出与冗余安全体系。如赣锋锂业 500Wh/kg 级全固态电池,配套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10Ah 级样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计划年交付验证样品;亿航智能联合欣界能源推出“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480Wh/kg,循环超 1000 次,eVTOL 续航提升至 48 分钟以上。产业链企业亦开始介入系统集成与平台适配,如海目星联合欣界能源启动 5GWh 固态电池产线建设。飞行电池成为固态电池工程化验证的重要接口,也在低空经济打开新的增长预期。28/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人形机器人突破人形机器人突破“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推手的关键推手 在今年“两会”期间,人形机器人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和委员就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发展、量产应用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方面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紧迫性,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向“人机共生”文明跃迁的临界状态。当劳动力缺口扩大、AI 技术成熟、能源革命突破、地缘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形成共振,其发展已不再是“是否必要”的选择题,而是“以多快速度实现”的生存命题。当前人形机器人的“能源之困”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锂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导致作业中断频繁,例如特斯拉 Optimus 仅能支持数小时基础任务;其二,电池体积和重量占比过高,限制了机器人的灵活性与轻量化设计;其三,极端温度下的性能衰减与潜在热失控风险,阻碍了其在工业、救援等场景的应用。这些短板恰恰与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能力、结构紧凑性和热稳定性形成鲜明互补。当固态电池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这场“能源革命”将改写机器人的能力边界。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可支持全天候自主作业,超快充技术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即充即用”,而本质安全特性则拓宽了其在家庭、医疗等敏感场景的适用性。29/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5 年,随着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扩展,固态电池未来或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能源系统的首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参考特斯拉的 Optimus 单机带电量,如果每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均配备 2kWh 电池容量,GGII 预计,2025 年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用锂电池出货量将达 2.2GWh,到 2030 年需求将超 100GWh,2025-2030 年复合增长率超 100%。具身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并推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重塑细分市场格局。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预估销售量在 2025 年将达到 7300 台,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24 亿元;到 2030 年,销量将达到 16.25 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 250 亿元。预计到2031 年,人形机器人进入快速起量期,到 2035 年销量有望达到 200 万台左右,届时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 1400 亿元。30/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4)看好固态电池在锂电池弱看好固态电池在锂电池弱 beta 情景下的情景下的 alpha 增量增量 SMM 预计,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在 11%左右,储能行业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 27%左右,消费电子板块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 10%上下。预计到 2030 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或达约 2800GWh。全球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方面,SMM 预计,2025 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在 0.1%左右,2030 年预计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或达 4%左右,2035 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 9%上下。对比新能源汽车、储能以及消费(3C 数码,eVTOL 等)三大领域固态电池未来的发展增速发现,预计到 2030 年消费电子板块渗透率有望达到 12%左右,率先实现突破 10%,固态电池应用在消费场景率先突破,EV 潜力最大。AI 消费终端由于体积限制,对于能量密度要求更高,叠加用户体验升级等因素,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的试验田,渗透率先突破 10%;储能板块场对电芯成本敏感度较高,仅部分价格敏感度较低且极度注重安全性的场景使用固态电芯,短期内需求量有限,预计 2030 年固态电池在储能板块的渗透率或在 2%左右;新能源电池板块,预计到 2030 年渗透率有望达到 5%左右,高端电动汽车对于高安全性和高续航里程的需求,固态电池是其关键选择之一。六六、相关公司、相关公司 1、冠盛股份:聚合物领域积累深厚,储能用固态电池已实冠盛股份:聚合物领域积累深厚,储能用固态电池已实现商业化现商业化 公司布局固态电池作为第二成长曲线,商业化进展处于前列。公司布局固态电池作为第二成长曲线,商业化进展处于前列。冠盛股份成立于 1985 年,主营业务为汽车底盘系统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并聚焦于固态电池并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 年,该公司与吉林东驰合资成立浙江冠盛东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项目,计划 2026 年下半年投产,致力于推出循环次数更高,生命周期更长的半固态、准固态电池新品。31/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半固态磷酸铁锂交付,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领域。半固态磷酸铁锂交付,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领域。目前公司半固态磷酸铁锂用于储能领域,交付产品的循环寿命在 10000 次以上,能量密度达 170wh/kg,较传统储能液态电池循环寿命长 1.5 倍左右,安全性大幅提升。公司积极布局准固态产品,根据公司调研,目前其准固态产品已经可达到 380-420wh/kg,用于动力电池领域。2、纳科诺尔:锂电辊压设备市占率第一,干法电极设备领跑者纳科诺尔:锂电辊压设备市占率第一,干法电极设备领跑者 纳科诺尔成立于纳科诺尔成立于 2000 年,主业辊压机国内市占率位于前列。年,主业辊压机国内市占率位于前列。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新能源电池极片辊压机,2024 年公司辊压机设备收入占比达 93.56%。公司锂电池极片辊压设备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行业市占率位于前列。受益于锂电扩产周期,2021-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提升,主业具有较强稳定性。公司依托主业优势,前瞻布局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设备。公司依托主业优势,前瞻布局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设备。2023 年,公司与清华研究院在深圳合资成立公司清研纳科,针对固态电池、电极制备的工艺难点,发力干法电极、固态一体化设备。目前清研纳科已经发布多款干法电极设备,并给国内头部大厂供货。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其干法电极中试线有望投入生产。3、长阳科技:凭借成膜工艺积累,布局固态电池电解质膜长阳科技:凭借成膜工艺积累,布局固态电池电解质膜 公司在锂电隔膜领域具有技术积累,与固态电池膜具有技术同源性。公司在锂电隔膜领域具有技术积累,与固态电池膜具有技术同源性。公司锂电隔膜产品已应用于动力、储能等多个场景,具有较为深厚的研发积累。固态电池同样需要使用电解质膜隔离正负极,并实现离子的自由穿透,与传统锂电隔膜在功能、结构上有一定相似性。同时,理想的电解质膜还需要化学稳定性、界面相容性和机械强度高等特点。32/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公司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复合膜。公司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复合膜。公司 2024 年 11 月公告与中科院物理所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开发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复合膜。目前公司开发的多孔基膜已经给部分头部客户送样,并且该材料在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领域具有普适性。若后续开发顺利,公司固态电池复合膜有望成为固态电池行业通用化的解决方案。4、光华科技:干法工艺实现硫化锂高纯度低成本光华科技:干法工艺实现硫化锂高纯度低成本 光华科技成立于 1980 年,是先进的专业化学品服务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其主营业务涵盖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化学试剂、新能源材料及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主要聚焦于固态电解质所需原料的研发与生产,如硫化物、氧化物等。公司制备的硫化锂纯度达到 99.9999%,远超行业标准 99.99%,目前硫化锂相关固态电池材料产品产能为 300 吨/年,未来可根据市场需求扩产至 3000 吨/年。公司通过干法工艺实现了硫化锂的低成本生产。公司通过干法工艺实现了硫化锂的低成本生产。目前硫化锂成本占硫化物固态电池材料成本的 71.6%,硫化锂降本成为硫化物固态电池量产道路上的关键议题。公司的“湿法提纯 气相沉积”的干法工艺与原材料自供能力齐发力,将硫化锂成本降低至 20 万元/吨,低于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临界点 50 万元/吨,扩产后成本能进一步降低至 10 万元/吨。目前公司已经向清陶、蓝固、太蓝、卫蓝送样,还与国轩高科达成合作,共同研究固态电池循环利用体系。5、赣锋锂业:氧化物陶瓷膜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赣锋锂业:氧化物陶瓷膜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公司公司逐步从上游原材料公司转型至电池材料。逐步从上游原材料公司转型至电池材料。赣锋锂业成立于 2000 年,是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拥有五大类逾 40 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主营业务为锂系列产品和锂电池及其材料,其中半固态电池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公司能量密度 240-33/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70Wh/kg 的第一代固液混合锂电池已实现量产。2021 年,第一代固液混合锂电池成功搭载于东风汽车旗下 E70 车型。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研发固态氧化物电池。主要路线为 GARNET 型和 NASICON 型氧化物电解质粉体,目前年产能已经达到百吨至千吨级。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已经实现超薄氧化物电解质陶瓷膜试制,厚度达到 50m,室温离子电导达到 0.6mS/cm。此外,第二代固态电池正处于研发阶段,其采用三元正极、固态隔膜和金属锂负极,能量密度可达 400Wh/kg 以上,循环寿命超 700 次。并开发出能量密度达 500Wh/kg 的样品,可通过 200热箱与针刺等严苛测试。硫化物领域,公司自产优级硫化锂原料,纯度99.9%,并向行业提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6、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优势显著,固态电池预计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优势显著,固态电池预计 2027 年实现量产年实现量产 卫蓝新能源成立于 2016 年,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产学研孵化企业,专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储能、小动力三大部分。目前电池产品仍以半固态为主,主要电芯产品 360Wh/kg 高能量密度动力电芯已经于 2023 年 6 月交付给蔚来汽车。产能方面,公司合计电池产能 28.2GWh/年,规划产能超过 100GWh,客户涵盖钇威汽车、蔚来、三峡、海博思创、国电投等。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选择氧化物电解质。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选择氧化物电解质。卫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采用的是高镍三元正极 硅碳负极 氧化物及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的方案,能量密度目标 400Wh/Kg 以上,2027 年产能规划 2GWh 并实现量产装车。到 2030 年,有望把全固态电池的销售价格控制在 0.5 元/Wh 以下。7、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领域领跑,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领域领跑,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34/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清陶能源成立于 2016 年,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衔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生产装备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产,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特种电源、高端数码等领域。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方案,能量密度达 368Wh/kg,搭载于上汽智己 L6 车型的电池包可支持 1083 公里续航,于 2024 年实现量产装车,目前公司已深度绑定上汽集团,并积极北汽、广汽等车企进行合作。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选择复合电解质方案,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选择复合电解质方案,公司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路线,电池液体含量将降至 5%,计划于 2025 年推出;公司第三代全固态电池采用“高电压锰基正极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含锂复合负极”技术方案,计划于 2027 年量产,目标能量密度超500Wh/kg,成本较一代将降低 40%。8、三祥新材:锆系产品龙头,清陶能源供应商三祥新材:锆系产品龙头,清陶能源供应商 锆系产品龙头,海绵锆市占率超过锆系产品龙头,海绵锆市占率超过 50%。公司目前已形成“锆系、镁系、先进陶瓷系”三大业务板块,并持续延链拓展,产品主要涵盖电熔氧化锆、海绵锆、氧氯化锆、纳米氧化锆、氧化锆陶瓷、轻量化新材料和铸改新材料等 160 多个品种。2023 年公司海绵锆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50%。氧化物、氯化物电解质已积极向下游清掏能源等企业送样。氧化物、氯化物电解质已积极向下游清掏能源等企业送样。公司以自产氧化锆为原料,进行了固态电解质粉体的合成试验,主要包括 LLZO、LLZTO 等系列含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氧化物电解质已完成送样供下游客户组装成固态电池进行相关性能测试,氧化物系列电解质已完成中试线设计。氯化物电解质开发方面,公司已提供给下游客户及相关科研院所进行氯化物电解质合成及组装固态电池验证,整体性能表现优良,锆基氯化物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工厂实现小批量供货。2024 年 2 月,公司表示锆基材料已向清陶能源等企业送样,并达到使用要求。9、厦钨新能:布局厦钨新能:布局 NL 正极和氧化物、硫化物电解质正极和氧化物、硫化物电解质 35/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钴酸锂、NCM 三元材料、氢能材料为核心产品。正极材料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新型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新型正极材料 NL。NL 全新结构正极材料性能更加优异,该材料结构稳定层间距宽,在锂离子脱放过程中形变较小,目前正在调试产线,预计 2025 年将会有数千吨产量,也是全球首次量产该正极材料,在相同电压平台下,该材料可将能量密度提升 10%-15%,显著优于传统正极产品,预计将在消费电子和低空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固态电解质方面,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在氧化物路线和硫化物路线均有布局。氧化物路线技术工艺与钴酸锂及三元材料相似。硫化物技术路线部分痛点主要在于硫化锂,由于其合成工艺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公司已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从目前小试、中试结果来看技术指标良好,降本空间较大。七、七、未来展望未来展望 1、未来半固体电池将迎来降、未来半固体电池将迎来降本本 未来头部厂家的半固态电池成本相较于液态电池的成本持平甚至有所下降。清陶能源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比液态电池成本降低 20%,2027 年的第三代全固态电池预计将比液态电池降本 40%。根据TrendForce 的预测,随着制造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度提升,半固态电池综合成本在 2035 年有望降至0.4/Wh 以下。2、全固态电池迎来黄金发展期全固态电池迎来黄金发展期 目前,固态电池正处于测试阶段,出货量较少,市场普及预计还需 5 至 10 年。GGII 数据显示,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 7GWh,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固态电池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产业化路径来看,将从半固态入手,逐步实现全固态应用;技术路线从氧化物/聚合物/复合态,逐步向硫化物发展;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等性能持续提升。2026-2028 年将成为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的关键阶段。36/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部分国家部分国家/地区政策与公司研发现状及未来规划地区政策与公司研发现状及未来规划 近年来,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国内龙头企业纷纷透露其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进展和规划,日韩方面也有相关进展披露,整体而言,产业正朝着“2027 年左右上车、2030 年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目标规划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综合公开信息,全固态电池在 2027 年前后开始进行示范性装车应用,2030 年后全固态电池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2026-2028 年为国内车企固态电池集中量产期。根据相关车企规划,2026 年期间广汽昊铂、东风汽车将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2027 年长安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全固态电池逐步起量,2028 年东风汽车规划实现全固态车型量产上市。37/37 2025 年年 6 月月 9 日日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八、参考研报八、参考研报 1.中泰证券-固态电池行业深度研究: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演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路线2.华龙证券-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固态电池,锂电发展新阶段,产业化加速中3.华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AI 动力打造固态电池发展新引擎4.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新技术系列报告(五):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之工艺与设备5.东莞证券-固态电池行业系列之设备专题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设备先行受益6.五矿证券-电气设备行业固态电池深度:从技术本征看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趋势7.湘财证券-锂电材料行业深度: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相关材料有望受益8.东北证券-先导智能-30045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固态电池提升空间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
动力电池行业分析25Q1吉图咨询、对标研究12目 录CONTENTS 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动力电池企业排名动力电池产销情况储能电池情况31、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全球动力电池行业规模4全球动力电池行业装机量近几年来持续增长,2024年的装机规模已经高达894.4GWh,同比增长26.8%,增长量接近200GWh,2025年第一季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221.8GWh,同比增长39.7%,如能持续增势,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行业装机规模有望突破1000GWh。从月度走势来看,每年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规模水平均在前一年的水平之上,2025年亦是如此,并且3月份的装机规模已经超越2024年10月份的装机规模,仅次于2024年11-12月份。GWhGWh0.0 .0.0.0.00.00.00.00.00.0 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全球动力电池行业装机规模YOY0.020.040.060.080.0100.01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月度走势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海外动力电池行业规模52020-2024 年,海外(除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从约 81.2GWh 增长至 361.4GWh,2025 年 Q1 约为 100GWh,呈现先快速增长、后增速放缓、2025 年 Q1 边际复苏的态势。海外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在经历 2021 年爆发后,2022-2024 年受市场波动和中国企业挤压进入调整期,2025 年 Q1 迎来弱复苏。海外动力电池占比的波动反映全球电池供应链从“日韩主导”向“中国引领”的重构。2025Q1 的弱复苏是短期政策与新车型驱动,长期看,中国企业凭借技术、成本、产能优势,将持续扩大海外份额。0 0Pp0100150200250300350400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Q1GWh海外动力电池行业装机规模(除中国)YOY55.31I.80B.34E.06.41D.36 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Q1海外动力电池行业装机规模占比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规模6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从弱到强、技术引领、全球扩张”,2025Q1 延续高增长,政策、市场、技术多重驱动。未来,技术创新(固态、钠离子)、储能需求、海外布局持续推动增长,头部企业通过规模与技术巩固全球竞争力,格局呈现“强者恒强、多元技术并行”。2025年一季度,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装机规模达130.3GWh,同比增长52.8%。从装机的动力电池类型来看,主要有三元电池和铁锂电池两种;中国市场的铁锂电池占比持续扩大,三元电池的占比持续缩小,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愈发明显。52.8%0.0 .0.0.0.00.00.00.00.000200300400500600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装机规模YOY22.220.224.479.8183.8261.0409.0105.2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 2025年Q1电池类型占比三元铁锂其他GWhGWh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7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装机规模中大部分来自装车量,装车量占比九成以上,储能电池相对较少,按照月份走势来看,装车量在下半年的规模水平较高,比较符合中国车市的销量走势,下半年的装车量主要是为了第四季度的销量旺季做准备;2025年的装车量增量所复苏。从装车的动力电池类型来看,主要有三元电池和铁锂电池两种;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占比持续扩大,三元电池的装车量占比持续缩小,三元电池不如磷酸铁锂电池更具有性价比。0102030405060708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GWh0 0Pp0 20/022020/042020/062020/082020/102020/122021/022021/042021/062021/082021/102021/122022/022022/042022/062022/082022/102022/122023/022023/042023/062023/082023/102023/122024/022024/042024/062024/082024/102024/122025/02三元电池装车量占比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其他82、动力电池企业排名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9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全球布局,实现从“跟跑”到“领跑”。2025Q1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全面主导市场,日韩份额持续萎缩。未来,全球化、技术迭代、储能配套将驱动增长,头部企业强者恒强,二线企业差异化突围,行业进入“中国主导、技术多元、全球扩张”新阶段。排名201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Q1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同比企业装机量(GWH)份额同比1宁德时代96.732.6%宁德时代191.637.0%宁德时代257.736.8%宁德时代339.337.902%宁德时代84.9 38.30.1%2LG化学60.220.3%LG新能源70.413.6%比亚迪111.815.8%比亚迪153.717.20%比亚迪37.0 16.70b.3%3松下36.112.2%比亚迪70.413.6%LG新能源95.813.6%LG 新能源96.310.80%-14%LG 新能源23.8 10.70.3%4比亚迪26.38.8%松下38.07.3%松下44.96.4%中创新航39.54.40%-12%SK On14.6 6.607.7%5SKI16.75.6%SK On27.85.4%SK On34.44.9%SK On394.40%中创新航8.6 3.902.3%6三星SDI13.24.5%三星SDI24.34.7%中创新航33.44.7%松下35.13.90%8%国轩高科7.7 3.50.8%7中航锂电7.92.7%中创新航20.03.9%三星SDI32.64.6%三星 SDI29.63.30%-11%三星 SDI7.3 3.30%-3.9%8国轩高科6.42.1%国轩高科14.12.7%国轩高科17.12.4%国轩高科28.53.20g%松下7.2 3.20%-6.5ESC4.21.4%欣旺达9.21.8%亿纬锂能16.22.3%亿纬锂能20.32.30%亿纬锂能5.7 2.60X.3SVOLT3.11.0%孚能科技7.41.4%欣旺达10.51.5%欣旺达18.82.10%蜂巢能源5.6 2.500.0%其它26.08.8%其他44.58.6%其他49.47.0%其他94.310.50%其他20.4 9.20.7%海外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10海外动力电池市场从“日韩垄断”转向“中国主导”,2025Q1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宁德、比亚迪等)通过技术、成本、客户优势全面崛起,日韩企业份额持续萎缩。未来,全球化扩张、技术迭代(LFP 固态)、区域市场(欧美亚)渗透将推动中国电池企业巩固海外地位,重塑全球供应链。排名201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Q1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同比企业装机量(GWH)份额同比1LG新能源5436.5%LG新能源65.229.7%LG新能源88.6 27.8%宁德时代97.4 27.0.9%宁德时代49.638.209.70%2松下35.524.0%宁德时代48.822.3%宁德时代87.8 27.5%LG新能源88.8 24.6%1.0%比亚迪21.916.90.00%3宁德时代19.112.9%松下37.517.1%松下44.6 14.0%SK on39.0 10.8.7%LG 新能源12.79.80%8.50%4SK On16.411.1%SK On27.812.7%SK On34.1 10.7%松下35.1 9.7%-18.0%SK On6.14.708.60%5三星SDI13.18.9%三星SDI24.011.0%三星SDI32.4 10.2%三星SDI29.5 8.2%-10.6%松下5.13.90%0.00%6远景动力4.22.8%远景动力4.32.0%比亚迪6.8 2.1%比亚迪14.8 4.17.6%中创新航53.80B.90%7PEVE(丰田子公司)2.11.4%孚能科技2.10.9%孚能科技5.2 1.6%TESLA8.0 2.2y00.0%国轩高科4.63.50v.90%8欣旺达0.90.6%PEVE2.00.9%PPES4.7 1.5%孚能科技7.5 2.18.9%三星 SDI4.23.20%-22.20%9LEJ(三菱子公司)0.60.4%欣旺达1.50.7%远景动力3.6 1.1%PPES7.4 2.0).8%蜂巢能源3.52.705.90比亚迪0.50.4%比亚迪1.40.6%PEVE2.8 0.9%中创新航6.7 1.9)4.1%亿纬锂能3.12.40c.20%其他1.41.0%其他4.72.1%其他8.7 2.7%其他27.2 7.5.9%其他14.210.90c.20%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11中国动力电池企业 呈现“头部集中、二线崛起、技术多元、全球扩张”的格局,2025Q1 延续高增长,宁德、比亚迪稳居前二,国轩等二线企业增速亮眼。未来,新能源汽车、储能、海外市场持续驱动,技术迭代(LFP 钠、固态)与全球化布局(欧美亚基地)将巩固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行业进入“技术升级与格局优化”新阶段。排名201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Q1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企业装机量(GWH)份额同比企业装机量(GWH)份额同比1宁德时代80.5 52%宁德时代142.0 48%宁德时代167.1 43%宁德时代246.0145.08G%宁德时代57.5344.349.26%2比亚迪25.1 16%比亚迪69.1 23%比亚迪105.5 27%比亚迪135.0224.74(%比亚迪30.8723.79g.41%3中创新航9.1 6%中创新航19.2 7%中创新航32.9 8%中创新航36.486.68%中创新航6.995.394.68%4国轩高科8.0 5%国轩高科13.3 5%亿纬锂能17.3 4%国轩高科26.574.85g%国轩高科6.424.952.58%5LG新能源6.3 4%欣旺达7.7 3%国轩高科15.9 4%亿纬锂能18.713.41%8%亿纬锂能5.604.32C.59%6蜂巢能源3.2 2%亿纬锂能7.2 2%蜂巢能源8.7 2%蜂巢能源17.413.170%蜂巢能源4.853.74f.10%7亿纬锂能3.0 2%蜂巢能源6.1 2%LG新能源8.3 2%欣旺达15.862.89%欣旺达2.982.30.73%8塔菲尔新能源2.9 2%孚能科技5.4 2%欣旺达8.3 2%瑞浦兰钧12.772.331%瑞浦兰钧2.622.02H.02%9孚能科技2.5 2%LG新能源5.2 2%孚能科技5.9 2%正力新能10.941.993%LG新能源1.971.51.85欣旺达2.1 1%瑞浦兰钧4.5 2%正力新能5.4 1%LG 新能源7.761.41%-6%极电新能源1.891.455.00%其他12.0 8%其他14.8 5%其他12.4 3%其他24.354.44E.00%其他8.48 6.19%-123、动力电池产销情况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规模132019 年总产量 85.36GWh,2024 年增至 1089.7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70%。2021-2022 年增速爆发( 163.3%、 146.5%),受益于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2023-2024 年增速放缓至 36%-47%,但仍处高位,体现行业向市场驱动转型。2025 年 Q1 前 4 月产量 441.3GWh,同比 54.7%,单月产量稳定在 100-120GWh,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 年预计75% ),头部企业扩产贡献增量。动力电池产量(MWh)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总计20196,8004,8008,2007,3009,9006,4005,7006,7007,6456,6679,0436,20685,36120208309024,4784,7235,1905,3466,0817,4458,6159,86012,72615,13681,333202112,0499,45111,28212,92613,79315,19717,35219,48223,16925,12328,23131,632219,686202229,66431,77239,17928,96435,57841,29447,23750,07659,13862,82063,40652,469541,597202328,16941,45151,18646,95856,55660,11660,99673,34577,40077,30087,70077,700738,877同比-509WF)G7#AH6%环比-46G$%-8 %6%2%7%6%0%-11 2465,20043,60075,80078,20082,70084,50091,800 101,300 111,300 113,000 117,800 124,5001,089,700同比68%-45)37CF3G%环比-16%-33t%3%6%2%9%2%4%6 25107,800 100,300 118,300 118,200同比638TI%环比-13%-7%0%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走势14从产量走势来看,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从2021年开始超越三元电池产量,2023年两者的差距快速拉开,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产量明显高于三元动力电池的产量。2025年第一季度三元动力电池的产量基本维持在两成,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基本维持在8成,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占比增长减缓,三元锂动力电池在高端车型中仍有较高的地位。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2023.032023.052023.072023.092023.112024.012024.032024.052024.072024.092024.112025.012025.03MWh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其他0 0Pp0 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3.012023.032023.052023.072023.092023.112024.012024.032024.052024.072024.092024.112025.012025.03三元材料(产量)磷酸铁锂(产量)其他(产量)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销量152021-2024 年,中国动力电池销量从 186.0GWh 增长至791.3GWh,四年增长超 4 倍,2025 年 Q1 达 285.8GWh。2024 年同比增速 28.4%,虽较2021-2022 年(超 100%)回落,但仍处高速增长区间,印证行业从“爆发期”向“稳健增长期”过渡。285.8186.0465.5 616.3791.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销量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64、储能电池情况储能电池情况17从储能电池的销量情况来看,储能电池的销量规模较动力电池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增长速度较快,2025年4月的储能电池销量再创新高,储能电池将有望迎来爆发期。6.73.811.018.421.722.924.124.427.331.230.530.217.523.127.931.50.05.010.015.020.025.030.035.0储能电池销量1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glzqdatemark1 证券研究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行业专题研究|汽车 国内国内超超豪华豪华汽车专题:进口韧性未衰,汽车专题:进口韧性未衰,自主破局自主破局或或.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行业专题报告:RobotaxiRobotaxi 景气度加速上行,商业化拐点渐近景气度加速上行,商业化拐点渐近评级:推荐(维持)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06月05日汽车戴畅(证券分析.
BOND&amp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2025人工智能(AI)趋势报告(英文版)(340页).pdf
北京大学:2025年AI Agent与Agentic AI原理与应用报告(221页).pdf
MobTech研究院:2025年银发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31页).pdf
中国低空经济百人会:2025地方低空经济平台建设指南白皮书(74页).pdf
斯坦福大学: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官方中文版)(456页).pdf
彭博Bloomberg:2025年生成式AI展望报告:当DeepSeek颠覆行业, 近2万亿美元的市场有哪些机遇?(102页).pdf
什么值得买:2025年上半年兴趣消费报告(48页).pdf
思科&amp毕马威:2025人工智能就绪度白皮书:企业数智化转型的Al变革路径与评估指南(78页).pdf
世界经济论坛&埃森哲:全球经济未来情景:2030年生产力发展报告(31页).pdf
CEIBS&增长黑盒:2025年AI时代的商业进化蓝图(37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