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据治理协会(IDGA):2025工业企业二次数据治理实践指南白皮书(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数据治理协会(IDGA):2025工业企业二次数据治理实践指南白皮书(45页).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45 2/45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际数据治理协会(以下简称 IDGA),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国际数据治理协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协会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45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本指南的撰写得到了 IDGA 多家企业与专家的支持与帮助,主要参与单位与人员如下。参编单位:山东中翰软件有限公司、深圳德讯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聚中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海纳数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山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多氟多新材料股
2、份有限公司、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泰和新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卡士乳业(深圳)有限公司、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派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春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辰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飞致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创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一数据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浪潮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编人员:段效亮、蔡文海、杜绍森、赵向朋、鲁四海、陈秉宏、张玉勇、刘海庆、刘源、李振、张超、刘伟、童强、周齐心、蔡乐、刘芳芳、王洪涛、孙红、陈皓秋、葛洪玉、赵建业、李晓帅、任涛、牛文彬、李广兵、张志峰、王皓宇、马云涛、高启才、
3、谢增标、陈聪、刘旺、许光峰、王贲、王恩开、刘海洋、刘志、曹彦虎、萨福星、徐延省、石晓光、陈志鹏、刘虎。4/45 前言前言 伴随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数据已然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与关键驱动力。在过去的数据治理过程中,企业积累了庞大的数据资源,初步奠定了数据管理的基础。然而,正如首次远征结束后需进行复盘与休整,企业首次的数据治理实践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深层次问题: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流程存在壁垒、业务价值难以充分彰显等,这些问题依旧制约着企业精准决策、高效运营和业务创新。数据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速决战,而是一场需要持续投入、持之以恒的“持久战”。首次治理为企业奠定了宝贵的基础,也使企业更
4、加清晰地认识到,解决多年累积的复杂数据问题,如同医治顽疾,必须讲究策略与方法,切不可急于求成。历史经验表明,期望一步到位、全面革新的方案往往因阻力过大、成效迟缓而面临半途而废的风险。因此,启动二次数据治理,企业将其定位为在既有成果基础上的“精心谋划”与“深化攻坚”。本指南的形成,是基于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当前数据现状的全面审视。二次数据治理的启动准备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且必要。它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坚定的决心,更要有周全的计划、务实的策略以及对变革阻力的充分预估。本指南旨在系统性地规划二次数据治理的路径,将秉持“聚焦痛点、由点及面、小步快走、价值导向”的实施原则,确保在稳健中启动
5、,在达成共识中推进,在体现价值中持续。通过二次数据治理来突破企业现有数据瓶颈,使数据资产真正焕发生机,为企业的战略发展筑牢坚实可靠的数据根基。5/45 6/45 一、工业企业数据治理现状 经过深入探究,众多工业企业在数据治理方面面临着多维度的挑战。1.1 顶层设计层面 当前的数据治理体系存在系统性架构缺失的问题,尚未构建起覆盖整个企业的数据战略规划框架。各业务板块依据自身需求进行数据建设规划,导致企业级数据治理目标与部门级执行路径出现严重脱节,跨业务的数据标准难以实现统一。1.2 数据质量层面 尽管企业已成功部署主数据管理(MDM)平台,并对编码体系实施了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涵盖数据管理组
6、织、制度、流程、考核机制及相关主数据标准的企业级管理体系,实现了主数据的一处录入、多处复用,然而数据质量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且彻底的解决,导致主数据管理(MDM)平台长期陷入“仅作为赋码工具”的尴尬境地。此外,众多工业企业在面对彻底解决数据质量问题的巨大挑战时,往往选择主动忽视甚至采取“回避”策略,仍然借鉴政府、金融等非工业企业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采用的简易(或人工智能)清洗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工业企业自身数据质量管理的复杂性,进而使得数据质量问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频繁凸显。1.3 数据价值应用层面 多年来,众多工业企业高度重视指标的可视化管理,使得该领域的指标梳理 7/45 与可视化呈现等方面逐渐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