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度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12页).pdf

上传人: 皮*** 编号:96873 2022-09-07 12页 427.51K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年度2021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工作组— 90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编审:孙达锋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执笔:赵春艳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邰丽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华 蓉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董 娇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刘寅山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统稿:赵春艳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编辑:杨红朝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91 —//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 //一、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一)产量及产值情况1、中国产量及产值情况据中国食用菌协会会对全国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的统计调查,2020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 4061.43 万吨(鲜品计),约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 85%,比 2019 年增长 3.2%;2020 年总产值 3465.65 亿元,比 2019 年增长 10%。 图 1 2004-2020 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产值情况(单位:万吨、亿元)2020 年,产量在 300 万吨以上的有河南省(561.85 万吨)、福建省(452.5 万吨)、山东省(332.53 万吨)、黑龙江省(331.77 万吨)、河北省(326.57 万吨)5 个省。产值超过 200 亿元的有河南省(401.63 亿元)、云南省(281.26 亿元)、河北省(244.97 亿元)、福建省(229.12 亿元)、四川省(226.10 亿元)、山东省(204.7亿元)、黑龙江省(202.63 亿元)7 个省份。香菇(1188.21 万吨)、黑木耳(706.43万吨 )、平菇(682.96 万吨)、金针菇(227.91 万吨)、杏鲍菇(213.47 万吨)、双孢蘑菇(202.21 万吨)、毛木耳(189.19 万吨)依然是中国产量前七的种类,7 种食用菌产量合计占总产量的 83.97%。2020 年度全国各类食用菌产品年出口量为 64.72 万吨、创汇 27.28 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 5%、25%。 图 2 中国食用菌主产区产量(单位:万吨)— 92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图 3 全国食用菌产值超过 200 亿元省份(单位:亿元)图 4 2007-2020 年七种大宗食用菌产业变化图 5 2004-2020 年中国食用菌出口创汇情况(单位:万吨、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 93 —//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 //2、云南省产量及产值情况食用菌是云南优势农业产业,野生食用菌适生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1 位。在 2020 年云南省政府出台《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函〔2020〕97 号),为云南食用菌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确定了新目标。据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统计,2021 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 85.14 万吨,总产值 324.93 亿元,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 28.04 万吨,产值 211.13 亿元;栽培食用菌产量 57.1 万吨,农业产值 113.8 亿元,总产量和总产值同比去年分别增长 14% 和15.53%。 图 6 2019-2021 年云南省各州市食用菌产量情况(单位:吨)图 7 2019-2021 年云南省各州市食用菌产值情况(单位:万元)(数据来源: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办公室)— 94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二)主要品种及区划布局1、中国食用菌栽培品种情况2020 年全国大面积食用菌种植有 20 多个品种,其中,产量增长的有 22 个品种,羊肚菌 89.22%、秀珍菇 52.22%、松茸 50.02%、大球盖菇 40.67%、真姬菇38.74%、灰树花 28.18%、茯苓 / 猪苓 26.56%、牛肝菌 24.52%、猴头菇 21.16%、其他菇 18.43%、毛木耳 12.39%、滑菇 11.66%、红椎菌 9.52%、天麻 9.33%、香菇 6.48%、草菇 5.30%、杏鲍菇 4.93%、竹荪 4.59%、银耳 2.69%、灵芝 2.25%、黑木耳 0.66%、北虫草 0.10% 。2020 年产量减少的有 9 个品种,平菇 -0.51%、茶薪菇 -0.55%、白灵菇 -6.98%、姬松茸 -9.12%、鸡腿菇 -10.00%、榆黄菇 -10.82%、金针菇 -11.99%、双孢蘑菇 -12.60%、金福菇 -91.78%。(数据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2、云南省食用菌栽培品种情况云南省坚持野生食用菌稳保育面积、抓质量,栽培食用菌增面积、抓特色。 2021 年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产量 28.04 万吨,产值 211.13 亿元;栽培食用菌产量57.1 万吨,农业产值 113.8 亿元,形成了一批产量超过 1 万吨的生产县,其中陆良县超过了 10 万吨。全省以野生食用菌为主,占总产值近六成,主要有松茸、牛肝菌、松露、鸡油菌、干巴菌、鸡枞、青头菌、红菇、奶浆菌等 10 余个品种。栽培食用菌主要有木耳、香菇、平菇、姬松茸、羊肚菌、天麻、大球盖菇、金耳、白参、黑皮鸡枞、暗褐网柄牛肝菌等。 3、食用菌出口创汇情况中国出口创汇。根据海关统计出口数据显示,2020 年度全国各类食用菌产品出口量为 64.72 万吨、创汇 27.28 亿美元,同比分别减 5%、25%。 云南出口创汇。云南省出口单品主要以牛肝菌、松茸、块菌(松露)等为主,产品远销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栽培食用菌方面,产量较大的种类有香菇、平菇、黑木耳、天麻、姬松茸等。2020 年云南食用菌出口量与出口额波动明显,据昆明海关提供数据,全省出口 1.61 万吨,出口值 1.3 亿美元,出口全球32 个国家(见图 8)。出口种类主要有鲜或冷藏的松茸、鲜或冷藏的块菌、鲜或冷藏的香菇、鲜或冷藏的金针菇、其他鲜或冷藏的蘑菇、冷冻牛肝菌、盐水的其他伞菌属蘑菇、盐水其他磨菇及块菌、干香菇、干牛肝菌、干羊肚菌、未列名干蘑菇及块菌、其他蘑菇罐头等。出口创汇较高的是松茸(0.06 万吨,0.32 亿美元,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等)、牛肝菌(0.6 万吨,0.38 亿美元,主要出口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和块菌(0.13 万吨,0.14 亿美元,主要出口香港、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栽培食用菌出口的有香菇(0.07 万吨,0.02 亿美元,主要出口国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香港等)和金针菇(0.36 万吨,0.03 亿美元,主要出口国泰国、— 95 —//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 //老挝、马来西亚等)。图 8 2015-2020 年云南省食用菌出口总量和创汇额(单位:吨、万美元)(三)市场经营主体情况云南省食用菌交易逐步集中,在昆明市内,云南木水花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2020 年交易额约 72.6 亿元,昆明北苑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2020 年食用菌交易额约 20 亿元、关上蔬菜批发市场食用菌年交易额约 20 亿元、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食用菌年交易额约 10 亿元、骏骐批发市场食用菌年交易额约 20 亿元,昆明市已形成规模超百亿级的食用菌交易市场体系。全省食用菌年产值超 1 亿元的县达 38个,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的企业(合作社)约 1300 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800 多家。 年产值 2000 ~ 5000 万元的企业约 40 家,产值在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的企业约 40 家,年产值 1 亿元以上的企业有 10 多家。 (四)绿色发展成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云南多样性资源独特优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大决策部署。云南省食用菌绿色发展模式通过主推优良菌种栽培应用技术、栽培营养配方优化提升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高效节水技术、部分品种工厂化栽培技术、现代智能技术等,实现了食用菌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等绿色发展初步发展,同时通过食用菌品牌建设,野生食用菌知名度,价值不断提升,栽培食用菌通过产量及质量并线,效益不断提升,各州(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品牌方面,云南省食用菌“三品一标”建设不断提升,全省食用菌获认证的有机产品 29 个、— 96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绿色食品 8 个,地理标志产品 2 个。(五)加工增值成效云南省食用菌加工研发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起步晚,云南省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企业虽有 600 多户,但普遍以鲜品、干品和速冻品等初加工产品销售为主,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少导致食用菌罐头、功能型保健品等少,实力相对较弱,精深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滞后,精深加工规模小,产业附加值较低,产业链短,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按照初级加工品产值是原料的 3 ~ 4 倍,精深加工健康类、美容类产品是原材料的 10 倍以上,云南食用菌产业潜在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加工值还未能充分发挥。相比于发达国家食用菌加工率约 75%,中国约 6%,以灵芝、香菇酱系列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云南食用菌产业基本以产地卖原料为主,有部分通过分拣分级增加效益,但是依靠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则少之又少,云南食用菌产业要针对产品附加值低的短板弱项,加大食用菌产品提质增效研发。 (六)科技创新支撑目前,云南省已建成的国家和省级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中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真菌多样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将以“十四五”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契机,打造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食用菌科技支撑平台。 (七)市场开拓成效在目前,面对新冠疫情冲击的和气候等自然灾害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管理部门、研究院所及生产经营主体等,及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在整体思路上,坚持把统筹工作与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借网络“云会”造势,借势发展,整体上食用菌产业市场开拓工作成效凸显。(八)三产融合情况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 食用菌作为近年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云南食用菌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山区、林区等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重要途径,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云南省各州(市)通过承办野生食用菌交易会等增加交易量,增加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了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平,同时加快构建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仿生栽培、交易集散、精深加工、餐饮美食、科普展示、菌文旅游等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为打造“绿色食品牌”提供有力支撑。— 97 —//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 //(九)重要政策、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在 2020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函〔2020〕97 号)的指导下,云南省食用菌主管部门及各州(市)积极响应,按照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及各州(市)依据食用菌发展基础、产业优势及实际情况,纷纷出台实施方案或意见。 省级层面。云南省供销合作社 云南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政策资金扶持申报指南》(云供发〔2021〕10 号),组织全省在食用菌产业投资建设、制定实施食用菌新标准、食用菌新品种审定及推广、食用菌“三品一标”产品质量认证等为扶持范围,助力打造世界一流“云菌绿色食品牌”。同时,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台了《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 2025 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 180 万吨,年均增长率达 10% 以上,总产值 500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10% 以上,综合产值达1200 亿元以上。州(市)层面。部分州(市)出台食用菌实施意见或方案,截止目前,玉溪、曲靖、红河、临沧、大理、楚雄等 6 个州(市)政府已出台贯彻落实文件。昆明、玉溪等出台了本地区的“十四五”时期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 5 年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目标、布局、方向和保障措施。(十)联农带农富农效果围绕全省各地食用菌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建立帮扶带动机制,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与推进易地安置、稳定就业、稳定脱贫帮扶相结合,开展全产业链服务。 依托科技特派人员及专家服务团队等,帮扶完善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搭建了特色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对接平台,创建了科技成果示范基地,集成推广优良菌种示范应用,培养食用菌产业科技带头人,助力贫困地区打造特色食用菌产业,推动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加农户收入,拓展农村集体经济来源,食用菌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 二、野生菌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全省趋势分析一是产业发展将由数量增长向效益提升转变。未来五年云南省食用菌产业栽培规模将不断增加,产业发展重心将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二是政策支持由广泛覆盖向优势区域或产品集中。目前,云南省食用菌生产布局状况的变化不但会影响食用菌的供给总量,而且对食用菌市场价格稳定和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三是食用菌品种多样性将大幅增加。在大健康及大食物观的背景下,消费多样性需求不断增加,高值、营养及安全多样产品将被大量需求。四是保育促繁及栽培食用菌规模将增加。在省“十四五”食用菌产业规划中,布局了保育促繁技术应用及基地建设,同时布局了栽培食用菌栽培品种,将促进野生— 98 —云南省产业发展报告—(2021 年度)食用菌保育促繁及栽培食用菌规模增加。五是产业经营主体更加趋向本土化发展。菌种供给是产业的“芯片”,从长远看,云南要将品种选育、扩繁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产业优势,因此,云南省培育“本土化”的食用菌经营主体是未来主攻方向,培育一批本土化的科技人员、菇农、企业、合作社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让食用菌助力乡村振兴,真正成为富农增收的产业。 (二)国际国内发展态势分析上个世纪 30 年代到本世纪 80 年代食用菌产业重点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双孢蘑菇等为主要品种,此后逐渐向亚洲转移。如,韩国食用菌主要工厂化栽培品种为金针菇、平菇、杏鲍菇,其他香菇、真姬菇、杨树菇、桑黄、灵芝、猴头菇、榆黄蘑、茶薪菇等也有种植。在生产模式上,韩国食用菌栽培品种远远少于中国,但产业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水平很高,基本上为工业化设施生产,栽培场所以远程控制的智能菇房为主。在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大多采用瓶栽,生产环节高度工厂化,生产效率高,主要栽培品种有金针菇、平菇、灰树花、蟹味菇、杏鲍菇、猴头菇、木耳、灵芝、双孢菇和滑菇,其中,金针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云南省食用菌产业面临哪些问题? 如何推动云南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