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2022云计算行业报告-云端中国展望2025(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肯锡:2022云计算行业报告-云端中国展望2025(14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云端中国,展望2025哪些因素会推动中国的下一波云计算普及浪潮?成功的企业将不再以云迁移为目标,而是会借助云计算追求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2022年8月 Getty Images作者:沈愷,王玮,Anand Swaminathan,童潇潇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中国在云计算的迁移速度上可谓突飞猛进,已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的公有云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再增长一倍以上,从2021年的32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00亿美元。迄今为止,中国的云计算用户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为主,他们需要能随时灵活取用的不限量的计算能力,帮助其应对客户需求的巨大波动。例如,在中国“双11”购物节当天,电子商
2、务的流量、交易量和商品交易总额最多可以达到平日的30倍。具备实时购物和观众互动功能的热门直播电商也对计算基础设施有着巨大的需求。消费者驱动的增长仍将成为中国云计算普及的重要动力,但我们认为,中国的下一波云迁移浪潮可能会由工业和制造业等关键领域来引领。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不断发展的云市场格局,我们调研了来自诸多行业领域的278位企业IT、数字化和云计算决策者,并就未来几年云计算可能会在哪些领域创造价值形成了洞见。关于本调研在麦肯锡2021年中国云计算调研中,我们对278位企业IT、数字化和云计算高管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IT、电子商务、运输和物流、教育、零售、医疗保健、汽车、金融、房
3、地产、酒店和餐饮、制造和工业等,所在企业性质也不尽相同,有本土上市公司、私营企业、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此次调研旨在收集四个方面的数据并形成洞见:云计算的普及现状和使用计划、转向云端的动机、云计算的采购因素、挑战和能力缺口。入选调查样本的企业年营收应超过10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超过500人,且已经启动或正在规划数字化转型。此次调研的目的不是针对该市场得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是对中国的云计算普及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洞见。1 数据来自Gartner。“公有云”是指由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并维护的按需使用和付费的云服务和基础设施;“私有云”是指企业自我托管的、运行套装软件提供云服务的专用硬件;“传统服务器
4、”是指企业自我托管的专用硬件,但不能通过运行套装软件来提供云服务。2云端中国,展望2025私有云在未来中国云市场格局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几年,中国的云迁移速度将与世界其他地区基本保持一致,2021年至2025年间,将有19%的IT工作负载转向云端。但中国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区别在于其私有云占比很高,到2025年有望达到42%,届时公有云占比约为36%(见图1)。图1随着用云量增加,中国市场上私有云将继续保持对公有云的优势。中国IT工作负载分布1,所有受访者平均百分比(总数=278人)1问卷问题:在贵公司的全部IT工作负载中,目前分别有多少比例在本地服务器、私有云和公共云上运行?预计今后三年的百
5、分比是多少?(回答推算至2025年)资料来源:麦肯锡2021年中国云计算调研;麦肯锡2021年全球云计算调研随着用云量增加,中国市场上私有云将继续保持对公有云的优势。本地服务器私有云公有云实际数据2736224241322025预测数据+19%3云端中国,展望2025在我们的调研中,只有11%的受访企业计划以使用公有云为主。其余受访企业将会继续搭配使用私有云与传统服务器,或者使用混合云。约有49%的企业有意发展云原生。中国的私有云定制需求很高,因而对规模化和盈利能力构成了限制。我们的分析显示,选择私有云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安全地配置公有云,二是企业来自金融服务等受到监管的
6、行业,三是企业希望将数据存在自己手上。多数中国企业都不愿在IT和软件上采用定期缴费的模式,而更倾向于一次性付清或预付款项,以将IT和软件成本资本化(以及用光剩余的年度IT预算)。因此,想抓住中国市场增长机会的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以下简称“CSP”)需要同时在私有云和公有云领域提供强有力的价值主张,并具备支持企业管理混合云基础设施的能力。他们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是找到一个具备规模化潜力的盈利模式,并做好中短期效益可能不如发达市场有吸引力的准备。当选择CSP时,只有19%的企业愿意使用单一服务提供商,而76%的企业希望与多个CSP合作。只有5%的受访企业认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