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五道口:金融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白皮书(2025)(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五道口:金融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白皮书(2025)(40页).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金融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金融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白皮书(白皮书(20252025)、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1课题组简介课题组简介编撰单位编撰单位: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组长:组长:谢荣全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会长周道许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参与人员:课题组参与人员: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周波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国华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克军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嘉仪慕尼黑工业大
2、学社会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社会专业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周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总监黄旌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专员沈乐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专员丁浩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技术转移专业硕士研究生徐褆泽纽约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刘铠硕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实习生2序言一:擘画智能时代新蓝图,筑牢国家金融安全屏障序言一:擘画智能时代新蓝图,筑牢国家金融安全屏障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进程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性的战略性技术,正以前所未
3、有的广度与深度重塑全球经济社会格局。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关键领域之一。推动金融与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不仅是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抉择,更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筑牢网络强国根基的时代要求。实践表明,金融人工智能在提升服务效率、创新产品模式、优化风险控制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然而,技术应用的背后,新的风险与挑战也随之浮现。从数据安全、算法公平,到模型可靠性,再到技术供应链自主可控,每个环节都潜藏着可能冲击金融体系稳定的安全隐患。必须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金融高质量
4、发展。本白皮书的撰写,旨在全面梳理全球及我国金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产业格局,系统剖析其核心技术应用与潜在安全风险,并探索构建兼具前瞻性与适应性的治理框架。我们期望通过这份报告,凝聚行业共识,为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机构部署 AI 战略提供指引,为全社会共同构建安全、可信、普惠的金融智能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谢荣全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2025 年 10 月3序言二序言二:洞察技术变革深层逻辑洞察技术变革深层逻辑,探索金融安全治理新范式探索金融安全治理新范式人工智能,特别是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 AI,正对金融理论与实践构成颠覆性冲击。它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一种重构金
5、融服务价值链、改变风险生成与传导机制的底层力量。理解并驾驭这股力量,需要我们超越对技术应用的浅层观察,深入其内在逻辑,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深厚的行业洞察,系统性地审视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金融的本质是经营风险,而金融安全是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基石。人工智能的“黑箱”特性、决策的不可解释性、以及潜在的算法偏见和模型脆弱性,都给传统的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确保 AI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知、可信、可控、可用”,如何构建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敏捷治理”框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智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业界权威机构,共同发起此项研
6、究。我们致力于搭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对话平台,融合技术前沿、金融实务与公共政策,对金融人工智能的安全与治理问题进行体系化、学理化的深入剖析。本报告力求以客观的数据、审慎的分析和前瞻的思考,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金融人工智能治理新范式、维护国家金融长治久安贡献学术界的绵薄之力。周道许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2025 年 10 月4目录前言.6摘要.8一、绪论:新范式下的金融变革与安全共生.10(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0(二)核心概念界定.11二、全球与中国金融人工智能发展态势.13(一)全球市场格局与多元化发展趋势.13(二)中国金融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14(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