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行业抗体新技术路线系列研究报告:双特异性抗体工程性双靶点抗体技术平台成重中之重-220816(33页).pdf

上传人: 起** 编号:93098 2022-08-17 33页 2.49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的发展历史、技术平台、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投资建议。 1. 双抗发展历史:双抗概念于1960年首次提出,1975年杂交瘤技术的发明使得双抗的生产成为可能,1983年首次使用杂交瘤技术生产出非对称结构的双抗。1996年,首个解决链间错配问题的技术Knob-into-holes问世,大大提高双抗生产的成功率。2009年,首个双抗catumaxomab在欧洲获批治疗恶性腹水。2014年,CD19 X CD3 双抗 Blinatumomab 被 FDA 批准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2017年,Emicizumab 被批准用于治疗 A 型血友病,双抗药物首次进入非癌症领域发挥作用。 2. 双抗技术平台:双抗生产主要难点在于解决不同链错配问题,目前已开发出多种技术路线来提高装配的成功率。包括全长双抗和非全长双抗,其中全长双抗又分为对称设计和非对称设计。 3. 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内多家公司已经拥有自研双抗技术平台,目前在研管线达上百条。且国内技术平台的潜力已得到国际制药公司的认可,药明生物、和铂医药等公司通过外部授权、合作收获数笔数亿美元的交易。康方生物 AK104 今年 6 月国内获批治疗宫颈癌,率先实现了首个国产双抗的上市。 4.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已经拥有双抗技术平台的公司,如药明生物、金斯瑞、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和铂医药、中国生物制药。
双特异性抗体工程性双靶点抗体,技术平台成重中之重 新冠口服药市场跟踪+瑞德西韦/VV116技术分析深度报告 临床 III 期数据待公示,新冠适应症上市申请推进中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