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安全运维与科研的有机结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网络安全运维与科研的有机结合.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高校网络安全运维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授教授 常务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研究院目录高校网络安全运维的挑战科研与学校实际需求相互促进基于大数据的网络业务与安全分析高校网络安全运维的挑战学校系统通过信息建设了解学校信息 教授们投入了多少精力做科研、教学?各学科的哪些科研成果得到了转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如何?某个项目的是否应该投入建设?建设后的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学习投入怎样?每天花在网上、图书馆、教室、休息等的时间比例?师生们能否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如:交通车、停车场、教室等状态和信息?感知校园!能给出科学的评估、决策数据校园中的信息
2、是否安全?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 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类信息及个人信息均出现在学校的各类业务系统中 系统是否安全?是否遭受攻击?有哪些安全漏洞?谁访问了什么数据?智慧校园需要安全保障 学校的网络开放、活跃 技术、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网络攻击频发 数据泄露严重 用户量大 网络中发生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哪里是薄弱环节?解决方案?案例:徐玉玉事件 一个诈骗电话骗光了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的全部学费,也骗走了这个18岁女孩的年轻生命 诈骗团伙主要组织者陈文辉,15岁时退学,离开老家务工。2016年初,在网上找到了以助学金为名对学生进行诈骗的剧本,想要实施电信诈骗 六名犯罪嫌疑人从2
3、016年8月开始,在一个月时间内,以助学金骗术累计诈骗3万多元,最大的一笔就是徐玉玉案中的9900元案例:徐玉玉事件(续)两样作案:电话卡、银行卡均通过网上购买,银行卡通过非法手段获得 学生信息通过QQ群购买:陈文辉从今年6月开始,先后在互联网上非法购买了数万条山东籍高考考生的个人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学校、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 学生信息网上购买仅需几毛钱学生、个人的信息如何被泄露的?学生、个人的信息如何被泄露的?科研与学校实际需求相互促进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网络安全运维能力 学校科研机构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针对学校在舆情监控、网络和系统安全方面的需求,结合科研团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基础,
4、针对四川大学网络安全运维的需求,专门定制开发了两个平台 四川大学舆情监控系统 四川大学网络业务及安全态势分析大数据平台四川大学舆情监控系统 研究院根据学校相关部门的需求,为学校定制了“四川大学舆情监控系统”系统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后续根据需求进行不定期升级 系统针对互联网的新闻站点、论坛、微博、微信、博客、自媒体、移动APP、百科等多源公开信息,开展与我校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展示,及时采集和发现热点信息,实现事件溯源、专题事件跟踪、热点推送和舆情预警,为学校相关部门提供多源、实时的舆情分析,为舆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四川大学网络业务及安全态势大数据分析平台 由学校出资
5、建设硬件,由研究院进行软件研发,平台于2015年12月上线运行,并采取迭代的方式不断增加新的功能。系统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后续根据需求进行不定期升级 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校园网网络出口流量、核心服务器区域网络流量、安全设备日志等的全信息采集,实现对校园网关键系统的业务状态、安全状态、安全态势的分析和可视化 对全校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实时展现师生对网络业务、上网时间、学习和娱乐等网络行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已有网络安全设备所不能发现的网络攻击,及时掌握全校的网络安全状态通过“学研用”提升科研、人才培养和运维管理各方能力“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
6、打破了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科研成果与学校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学校能力建设,同时也能提升科研团队研究实力: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科研任务,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升了科研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科研团队结合学校实际需求,实际需求促进研究,获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实实在在地展示了大数据的魅力;为学校的网络安全运维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使得学校的舆情和网络安全事件监测能力大幅提升。基于大数据的网络业务与安全分析HDFSHBase数据源论坛微信数据收集爬虫Flume安全设备日志Mahout资源管理(YARN)MapReduceHive存储层存储层S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