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个人信息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pdf

上传人: 云闲 编号:92632 2021-01-01 108页 3.70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根据报告的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个人信息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文章指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权利本源、个人信息的识别功能、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等,并讨论了普通个人信息利用的特例,如基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维护他人基本人权等情形下的个人信息利用。 2. 网络安全审查的制度前提:文章从技治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网络安全审查的制度前提,包括对国家信息技术依赖性的审视和对国家信息技术风险性的审视。 3. 网络安全审查的法律要素: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法律要素,包括审查性质、审查对象、审查范围、审查主体、审查程序和审查内容。 4. 网络安全审查的标准及其透明度:文章讨论了网络安全审查的“安全困境”和从现实主义到建构主义安全观的变化,以及网络安全审查的标准及其透明度。 5. 网络安全审查的最佳实践:文章介绍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双重遵从要求,以及网络安全审查的遵从框架。 6. 电信标注的法律问题:文章从网络安全法的角度审视了电信标注行为,分析了电信标注的法律关系、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7. 网络安全治理法律成本效益分析:文章对网络安全治理法律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包括立法理念、立法技术、立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网络安全治理法治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从多个角度对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个人信息保护与合理利用如何平衡? 网络安全审查的标准及其透明度如何? 电信标注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