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咨询(BCG):2025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士顿咨询(BCG):2025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5年9月苏日娜、崔东、张岳泓、康书鼎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目录1.起飞前夜:奠定中国eVTOL市场发展的时代基石 11.1 关键技术突破,催生飞行器全新形态 21.2 多元场景涌现,驱动产品差异化发展 31.3 核心要素协同,推动eVTOL商业化加速实现 42.未来可期:中国eVTOL市场规模展望 102.1 个人飞行eVTOL:多元化飞行体验载体 102.2 出行eVTOL:公共与私人出行渗透 162.3 中国载人eVTOL商业化进程展望 203.奋楫扬帆:中国eVTOL企业发展展望 223.1 发展路径 223.2 核心能力建设 234.远航新程:海外eVTOL市场潜力 245
2、.结语:天已开阔,风正可期 28波士顿咨询公司2025年9月1.起飞前夜:奠定中国eVTOL市场发展的时代基石eVTOL全称为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一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依靠电机驱动的飞行器。它结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优势与固定翼飞机的高效巡航能力,同时具有低噪音和低碳排放的特点,更适用于低空应用场景。作为面向低空出行场景的新一代飞行器形态,eVTOL被视为重塑未来交通体系的关键方向之一。从飞行器分类的维度看,eVTOL与直升机、短距起降航空器以及常规起降航空器存在差异。在电动航空的分支里,eVTOL又可以细分为多旋翼
3、(multicopter,时速0100公里/小时)、复合翼(lift+cruise,时速100200公里/小时)、倾转旋翼(tilt-rotor,时速130300公里/小时)等类别,与油电混合动力飞机、电动固定翼飞机等共同构建多元化的电动航空生态1(参阅图1)。1 本报告研究仅限于民用和商业领域,不涉及军用领域。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eVTOL核心特点垂直起降航空器(VTOL)短距起降航空器(STOL)燃油驱动电力驱动常规起降航空器(CTOL)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0100公里/小时100200公里/小时 130300公里/小时直升机民用飞机油电混动电动固定翼飞机混动固定翼飞机电动混动固定
4、翼无人机可满足中国民航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欧洲航空安全局等适航审定标准多旋翼设计,保留系统冗余电力推进可承载人员或货物,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巡航机/观测机eVTOL主要细分来源:BCG分析。图1|主流航空器分类及eVTOL核心特征波士顿咨询公司2025年9月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21.1 关键技术突破,催生飞行器全新形态eVTOL的诞生并非依赖单一技术的发展,而是电机驱动、分布式推进、全新构型与智能化系统四项关键技术共同突破的结果。这些底层技术的进步为飞行器设计与运行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也使得eVTOL首次具备了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化潜力。电动化:重新定义飞行动力来源相比传统内燃机,电机驱动
5、系统更为安静、清洁且结构简洁,大幅提升了eVTOL在城市内及低空空域运行的可接受性。同时,电机内部的机械部件更少,显著降低维护成本,提升运行可靠性。分布式:打破传统飞机设计边界区别于主流的传统固定翼飞机的单发或双发设计,eVTOL通常采用更多数量的小型推进器分布式布局,从而提升了系统的冗余性和安全性。分布式布局使得飞行器在气动设计上更为灵活,支持如飞翼布局、共轴多旋翼等更高效或紧凑的形态,同时也为飞控智能化与姿态控制奠定了重要基础。新构型:专为低空飞行设计的架构依托电机驱动和分布式布局,eVTOL的构型设计突破了传统固定翼的限制,能够灵活地进行低空飞行和悬停操作,在起降空间、航速、航程、安全性
6、等多个维度上实现性能优化。多样化的构型设计衍生出丰富的产品线,能够覆盖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智能化:智慧安全的飞行操作随着智慧传感、飞行控制算法、自动驾驶等技术的飞速发展,eVTOL的驾驶操控门槛显著降低,同时安全性和运营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在未来,智能化技术也将是eVTOL实现自主飞行和大规模调度管理的重要前提。综上所述,电动化、分布式、新构型与智能化四大关键技术的融合突破,是eVTOL从概念走向工程可行的技术基础。这些技术不仅赋予了eVTOL全新的设计空间和性能边界,也为其在不同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扫清了障碍。波士顿咨询公司2025年9月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31.2 多元场景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