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迪:2022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意识与顾虑调查报告(17页).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君迪 2022 中国消费者 智能 汽车 数据 安全 个人隐私 意识 顾虑 调查报告 17
- 资源描述:
-
《君迪:2022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意识与顾虑调查报告(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迪:2022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意识与顾虑调查报告(17页).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上搜索。
1、2022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意识与顾虑联合调查2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发展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网约车平台和科技公司都将汽车数据用于减少排放、管理交通和避免事故等用途。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对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驾驶人、乘车人和车外人员的个人信息被收集、使用和共享,也带来了一些隐私风险。由J.D.Power(君迪)与环球时报联合发起的“2022中国消费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意识与顾虑调查”,旨在了解中国消费者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数据的关注程度以及顾虑所在。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现阶段智能汽车厂商能否妥善保护个人敏感
2、信息的整体信心不足;汽车作为第三生活空间,消费者对车内的个人隐私泄露较对智能手机隐私泄露更为敏感;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不了解以及不知道如何维权,加重了智能汽车用户对个人隐私泄露及后果的担忧;确保用户对个人信息处理的知情权和控制权,能有效增强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安全感;对智能汽车厂商而言,如果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的个人敏感信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021年10月开始实施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已就汽车数据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规范。相比于智能手机、互联网等行业,智能汽车行业对用户数据使用和保护还很不成熟,借鉴其他行业经验,在合规前提下收集必要的用户信息,充分保证用户对个
3、人信息收集的知情权和控制权,才能增强用户信任感。2受访消费者总体信心指数仅为45.7分,仅有约三成(30.4%)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或极其有信心,超过四成(41.0%)表示完全没信心或信心不太足。你对汽车厂商妥善保护你的个人敏感信息的信心程度如何?信心指数CONFIDENT INDEX45.7比较有信心极其有信心30.4%完全没信心信心不太足41.0%/100分3非常介意或比较介意个人敏感信息被智能网联汽车收集、使用和共享的受访者比例高达77.4%。4非常介意39.0%有一些介意20.1%完全不介意2.5%比较介意38.4%一直都知道很少知道/完全不知道你是否知道你的哪些个人敏感信息被智能手机
4、/汽车收集、使用和共享?“一直都知道”个人敏感信息被收集的智能汽车用户(21.8%)明显低于智能手机用户(31.2%),而很少知道或完全不知道的智能汽车用户(22.2%)明显高于智能手机用户(16.7%)。22.2%智能汽车用户16.7%智能手机用户21.8%智能汽车用户31.2%智能手机用户5您对以下哪些类型的个人敏感信息泄露比较介意?91.6%68.1%63.5%55.5%50.2%45.6%31.3%29.0%6.0%89.4%60.6%35.6%69.3%40.8%59.1%51.7%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联系方法、个人账户等)车内摄像头拍摄画面个人生物特征数据(如人脸、指纹、语音等
5、)地理位置和路线信息车载APP/手机浏览记录和聊天记录消费记录车外摄像头/他人手机摄像头拍摄画面手机/车辆硬盘存储数据(照片、音频、视频等)驾驶行为数据(刹车频次、速度等)智能汽车用户智能手机用户智能汽车用户对地理位置和路线信息以及车内摄像头拍摄画面信息尤为敏感,此外,智能汽车用户对个人生物特征数据也更加敏感。6智能汽车用户VS智能手机用户+4.8%消费记录+19.9%地理位置和路线信息个人生物特征数据+2.9%个人信息+2.2%相比之下,用户对个人数据被黑客获取用于车辆攻击的担心最低。88.4%我的个人信息被收集和转卖给第三方77.3%个人私密信息被偷拍后非法传播或被敲诈62.9%账号被盗取
6、私人财产遭受损失51.8%车辆被黑客攻击导致失去对车辆的控制您比较担心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什么后果?7你在购车时是否收到过汽车品牌或经销商关于个人敏感信息事项的介绍和提示?有不记得由于没有收到提示或没有提示印象,智能汽车用户对个人信息收集的知晓度较低,也影响了用户对汽车厂商妥善保护个人信息的信心。47.8%没有28.1%24.0%8你是否知道汽车数据安全法具体保护的消费者权益有哪些?21.6%52.5%21.2%4.6%知道有法律存在,而且了解一些保护权益知道有法律存在,但不了解保护了哪些权益完全没听说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且对权益非常了解仅有约1/4受访者表示知道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且
7、对权益有一些了解或非常了解。9在什么车辆使用情况下你可能愿意考虑共享个人敏感信息?为了及时获得碰撞提醒和紧急救援,保证行车安全为了避开拥堵道路,精准规划行车路线为了查明车辆故障为了调查事故原因为了查询附近商店、加油站/充电站、停车场等信息为了改进汽车质量和车内功能使用体验为了APP自动登录、免密支付等使用便利为了及时获得保养和维修提醒73.7%38.1%53.5%41.7%24.1%36.8%33.5%22.7%15.5%为了获得保险费率折扣10完全不愿意只愿意共享少量个人敏感信息了解个人敏感信息的使用目的后,还需要再考虑考虑只要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个人敏感信息收集,都愿意无所谓,方便就行你是否
8、愿意共享个人敏感信息以获取车辆使用便利性?30.0%18.5%34.8%15.7%1.0%三成受访者完全不愿意分享个人敏感信息,近两成(18.5%)只愿意分享少量个人信息,超过三成(34.8%)了解使用目的以后还需要再考虑是否愿意分享。1157.3%53.3%43.9%43.6%30.5%16.5%消费者希望获取隐私条款的途径不限于官网/官方APP、电话客服、4S店等常规渠道,也包括车机系统等数字化渠道。智能汽车厂商可以参照智能手机行业,在用户初次使用时将隐私条款设为必读,在保证合规的同时,增强用户信任感。你倾向于通过以下哪些渠道获得隐私条款?汽车品牌设立呼叫中心,解答用户的个人信息与隐私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