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界:2022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神经介入篇(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界:2022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神经介入篇(29页).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神经介入篇前言/Preface本篇报告为健康界研究院推出的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系列研究报告之终篇,本篇对手术机器人中其他三个细分领域,血管介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和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进行了分别介绍。泛血管手术机器人是进行血管介入手术的一类机器人,目前泛血管手术机器人主要运用于冠状动脉、脑血管、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我国心血管手术量巨大,手术机器人的参与度低,且当前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尚无产品在国家药监局获批,竞争尚未激烈。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是危险系数和精度要求最高的机器人,可应用于脑深部电磁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电极植入、立体脑电图(Ster
2、eo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电极植入术、辅助显微外科手术、辅助神经内镜手术、神经脊柱手术等多类型操作或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核心技术包括手术规划软件、导航定向系统、机器人辅助器械定位和操作系统。目前国内代表的产品有捷迈邦美的ROSA ONE,柏惠维康的睿米及华科精准等。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是用来辅助自然腔道进行诊断及手术(NOTES)的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属于应用初期,当前主要运用较多的为活检取样和消融术,未来运用有场景有望不断拓展,目前国内尚无获批产品,但已有微创、朗合医疗等企业的产品在设计研发中,有望在2023年实现商业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3、示,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高新技术专利达7.8万件,是2012年3.4倍。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逐年递增。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愿意花费更的金钱追求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2015年以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持续增加,至202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4.2%,深度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宏观环境背景分析国家政策鼓励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在医疗领域内的应用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增加经济水平提高,全国医疗保健支出逐年增加产业端: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手术机器人发展在内的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医院端:手术机器人从甲类设备降为乙类设备,手术机
4、器人进院门槛降低患者端:上海2021年将腔镜手术机器人部分手术纳入到医保,患者就诊成本降低。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健康界研究院政策社会经济技术目录/Contents010203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概述泛血管手术机器人:是一种主从式的机电设备,在心脏、脑部、外周血管相关疾病的介入手术中,能够辅助医生远程控制导管导丝进行手术。一般是医生通过主断手柄输入动作,机器人从端复现医生手部动作。优势:血管介入机器人相比较人工有一些独特优势,不仅增强射线防护、减少辐射损伤、同时使血管介入手术更趋于精准和微创,在手术精准定位和手术质量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技术变革。V
5、S传统血管介入手术手术机器人参与的血管手术操作者在X射线环境下工作,长期操作对身体伤害较大极大减少医师和患者的辐射剂量射线防护学习和应用操作医患隔离现有手术方法技巧性强,风险性高,专科医生培训手术时间长,限制了此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掌控、优化流程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疲劳和人手操作不稳定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手术质量,进而影响患者存在交叉感染风险,铅衣易损伤医生骨骼且易造成疲劳精准操作、临床效果提高,利用图像导航和机械辅助操作,精准定位病变,优化机械输送,缩短手术时长且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医患之间的接触,降低交叉感染,减少传染性疾病风险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应用场景 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已被应用到多种外科手
6、术中。在心血管医学中,机器人系统现在通常用于微创房间隔缺损闭合、二尖瓣修复和CABG手术。新的机器人系统正在开发用于更多的适应有更好的,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内和微创手术主动脉修复,以及基于导管的心房颤动消融术。目前血管内介入机器人主要运用于冠状动脉、脑血管、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脑血管介入治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Corpath200 系统于 2010年引入临床,首次使用该机器人系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临床研究的结果使 CorPath200 成为目前唯一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机器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