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三个课堂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实践意义-智能语音科技创新论坛(20页).pdf

上传人: 云闲 编号:84540 2021-01-01 20页 123.70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根据报告的内容,全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三个课堂”建设在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中的实践意义。文章提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2022》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这些政策文件都强调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校园、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双减”政策,以及乡村地区学校师资结构性缺编、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过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优化教室互联网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如翰林博德品牌全套课堂硬件产品、云上翰林院软件产品体系等。总之,全文主要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我国教育资源均衡化、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核心数据: 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为15388.3万人,其中乡镇学校占9617.4万人。 2. 当前教育预算中接近80%用于硬件采购,缺乏足够资金打磨端到端体验、挖掘教学数据沉淀价值。 3. 三个课堂建设的主要痛点包括成本高、体验差、增加助教老师独自操作等。
如何通过“三个课堂”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 教育新基建与“双减”政策下,教师如何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如何在实践中优化“三个课堂”产品,提升教育质量与体验?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