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202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2022)(12页).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银研究产品系列经济金融展望季报中银调研宏观观察银行业观察人民币国际化观察国别/地区观察作者:赵廷辰 中国银行研究院电话:010 6659 1558签发人:陈卫东审稿:周景彤 李佩珈联系人:刘晨电话:010 6659 4264对外公开全辖传阅内参材料2022 年 1 月 13 日2022 年第 2 期(总第 399 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在主要国家中,谁能够较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可在 21 世纪大国博弈中占据优势。 “养儿防老”曾经是影响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关键变量,但在市场化改革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背景下,养老金融和医疗陪护产业的发展使“养儿防老”必要性下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则
2、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要遏制老龄化趋势,关键需依靠政府发挥“集体理性” ,提高生养子女的净收益,必要时可直接发放生育补贴。政府不能有效作为,是发达国家陷入老龄化困境的重要原因。我国具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著制度优势,随着政策关注度提升,未来我国可能成为全球应对老龄化问题最好的国家。研究院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否较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变量,是影响 21 世纪大国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 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老龄化问题再度引起我国各界关注。一、现状:我国已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根
3、源于低生育率。一般认为,如果总生育率1低于 2.1,新生人口便不足以弥补父母数量。如果总生育率持续低于 2.1,即使总生育率能够保持稳定,出生率2也会逐年降低,将会出现总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老龄人口占比上升等三个特征,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我国总生育率于 1992 年跌破 2.1(1.98),1995 年后长期维持在 1.6-1.7。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我国已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印证了这一判断。当前,我国人口现状呈现出老龄化趋势下的三个特征。第一,总人口增速进一步减缓。2020 年我国总人口为 14.12 亿人,2010-2020 年间总人口增长了 5.38%
4、,低于 2000-2010 年(5.84%),明显低于 1982-1990 年(12.45%)和 1990-2000 年(11.66%)。表 1:从人口普查结果看我国总人口变化趋势普查年份总人口(万人)较上次普查的人口增长率(%)195359,435.00-196469,458.0016.861982100,818.0045.151990113,368.0012.452000126,583.0011.662010133,972.005.842020141,178.005.38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1964 年后,我国 15-64 岁年龄段(此年龄段一般被视为劳动年龄)
5、人口比例持续攀升,自 1964 年的 55.75%升至 2010 年的 74.53%,1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简称总生育率,指该国或地区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2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CBR)简称出生率,指该国或地区人口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活产婴儿数与同期总人口数量之比,一般用千分比表示。“人口红利”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然而,本次普查发现,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不但首次下降,而且降幅较大(-5.98%),这无疑将对未来经济增长带来挑战。表 2:我国各年龄组人口占比及趋势(单位:%)年份各年龄组人口比例:15-6
6、4 岁较上次人口普查的变化各年龄组人口比例:65 岁及以上较上次人口普查的变化195359.314.43196455.75-3.563.57-0.86198261.505.754.911.34199066.745.245.570.66200070.153.416.961.39201074.534.388.871.91202068.55-5.9813.504.6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三,老龄人口占比显著提升。从前几次普查结果来看,我国 65 岁以上(一般被视为老龄人口)人口占比虽然持续提升,但每十年间增幅一般不超过两个百分点。但据本次普查,老龄人口占比不仅首次突破 10%(达到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