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升级+品类拓展国产逆变器乘风破浪-220518(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逆变器行业深度报告:技术升级+品类拓展国产逆变器乘风破浪-220518(56页).pdf(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 年 5 月 18 日 行业行业研究研究 技术升级技术升级+ +品类拓展,国产逆变器乘风破浪品类拓展,国产逆变器乘风破浪 逆变器行业深度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电力设备新能源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逆变器是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2 2023023 年年对应对应市场空间市场空间超千亿。超千亿。功能功能上:上:逆变器是实现直交流相互转化的装置,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还具有最大限度发挥太阳电池性能和系统故障保护的功能; 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实现电池系统与电网双向转换。类型上:类型上:储能变流器和光伏逆变器在技术上是同源的。光伏逆变器产品有集中
2、式、集散式、组串式和微型逆变器,2020 年组串式逆变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 66.5%,是光伏逆变器的主流产品。空间上:空间上:根据我们测算 2023 年全球市场空间超千亿,2021-2025 年 CAGR 为 18%,其中储能变流器贡献最大增量。产业链上:产业链上:逆变器核心功能元件 IGBT 较为依赖海外供应,当前国产替代进程正在进行。 三十年激荡,三十年激荡, 降低成本与开拓空间降低成本与开拓空间是逆变器是逆变器发展的两大主线。发展的两大主线。 逆变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1)初创期初创期 1991201119912011:先发优势,先发优势,S SMAMA 一枝独秀。一枝独秀
3、。1991 年德国 SMA 依托优秀的电力电子技术研发生产出第一台逆变器, 21 世纪初期欧洲光伏市场的蓬勃发展催化SMA快速发展, 在2007年-2011年逆变器全球市占率 (出货量口径,下同)常年保持 30%以上。 (2 2)成本领先期)成本领先期 2 2011011- -20142014:材料降本、材料降本、人工降本。人工降本。 随着市场扩容+技术扩散, 中国企业凭借更低的人力成本和物料价格,获得了显著成本优势,以 2010 年数据为例,阳光电源的单位成本仅为 SMA 成本的 56%。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占率从 2012 年 6%急速上升至 2014 年 31%,集中式逆变器的均价从 201
4、1 年 0.8 元/W 下降至 2014 年 0.25 元/W。 (3 3)技术引)技术引领降本领降本期期 2 2014014- -至今:至今:技术是第一推动力。技术是第一推动力。技术降本有两个实现路径,围绕提升电站整体收益率的角度, 组串式逆变器开始崛起; 从降低逆变器单瓦成本的角度,组串式逆变器开始向提高功率方向演进。 (4 4)开拓新领域期)开拓新领域期 2 2017017- -至今至今(与技术(与技术引领降本期并行)引领降本期并行) :MMLPELPE 厂商大放异彩。厂商大放异彩。美国 NEC 新规要求组件级关断促使MLPE 厂商 Enphase 和 SolarEdge 迅速发展,微型
5、逆变器产品崛起。 技术升级技术升级+ +品类拓展,国产逆变器乘风破浪品类拓展,国产逆变器乘风破浪。在组串式逆变器领域,在组串式逆变器领域,华为 2021年发布1500V 双极智能组串产品, 华为与阳光电源通过布局碳化硅二代推动材料创新降本增效, 使得头部企业再铸壁垒, 地面电站和中大型工商业领域呈现出地面电站和中大型工商业领域呈现出华为和阳光电源强者恒强特质华为和阳光电源强者恒强特质。 在微型逆变器领域,在微型逆变器领域, 当前的微逆行业现状与 2010年前后的集中式逆变器的发展情况类似,空间上都处于规模化的开始, 产品上中国厂商的产品性能与海外龙头企业已经不相上下, 格局上都有海外厂商占据绝
6、对领先位置, 成本控制上国内企业大幅低于海外企业。我们仅考虑微逆行业中当前的参与者, 禾迈股份很有可能走出一条当年阳光电源走出的道路, 超过海外企业,禾迈股份很有可能走出一条当年阳光电源走出的道路, 超过海外企业,成为全球龙头。成为全球龙头。 在储能变流器领域,在储能变流器领域, 从产品力上, 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不相上下;从渠道上看, 众多国内企业均有比较好的基础。 德业股份、 阳光电源、 盛弘股份、德业股份、 阳光电源、 盛弘股份、固德威等固德威等储能业务中重点布局的企业, 未来几年的储能业务营收与利润将大幅增储能业务中重点布局的企业, 未来几年的储能业务营收与利润将大幅增长。长。 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