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分会场2_巫强_主机安全领域eBPF的探索与实践-巫强_报告PPT.pdf

上传人: 科*** 编号:713376 2025-06-08 18页 1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eBPF技术在主机安全领域的应用与实践,以字节跳动终端安全团队开发的ByteHIDS Elkeid CWPP/主机入侵检测系统为例,介绍了eBPF在监控高危操作、适应不同Linux发行版和内核版本等方面的优势。关键点如下: 1. eBPF技术具有高可用性和低侵入性,能满足用户需求和对LKM的担忧。 2. eBPF需考虑内核版本、特殊场景及性能要求,如lockdown模式和架构/硬件相关问题。 3. eBPF常用监控机制包括Kprobe、Kretprobe、Tracepoint等,需关注功能实现、工程便利性和性能影响。 4. 文章提到了性能评估数据,如在启用HIDS的情况下,Rawtp sys_exit对syscall性能的影响较小。 5. eBPF技术面临的问题包括ringbuf类型选择、map动态调整及内存占用、部署与内核适配等。 引用核心数据:启用HIDS(elkeid.ko)后,Syscall性能下降约53.1%(5.4.0-48内核版本)和65.3%(5.8及以上内核版本使用BPF_CORE_READ)。这表明eBPF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系统性能有一定影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eBPF在内销安全中的优势?" "Elkeid驱动监控点如何优化?" "eBPF部署的内核适配难题?"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