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2022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2022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54页).pdf(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2022 版)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2022 年 1 月目录前 言 11. 城市数字孪生概述 31.1 城市数字孪生内涵及概念模型 31.2 城市数字孪生典型特征 51.3 城市数字孪生相关方 71.4 城市数字孪生技术参考架构 81.5 城市数字孪生关键技术 101.6 城市数字孪生典型应用场景 162. 城市数字孪生发展现状 212.1 政策引导现状 212.2 产业生态现状 262.3 总体发展趋势 292.4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3. 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现状 353.1 国际标准化现状 353.2 国内标准化现状 364. 城市数字孪生标准体系 394
2、.1 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394.2 标准分体系描述 404.3 标准明细表 435. 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建议 51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 (2022版)1当前,城市数字孪生已经发展成为支撑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手段。城市数字孪生通过在数字空间对城市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进行全要素表达、全过程呈现、全周期可溯,实现城市全面感知、虚实交互、智能决策、精准控制,推动城市智能化、智慧化发展。202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指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
3、”“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城市数字孪生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标准是促进技术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 年 12 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明确指出“围绕智慧城市分级分类建设、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城市数字资源利用、城市数据大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城市数字孪生等方面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明确将城市数字孪生纳入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城市数字孪生领域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整体规划、加速推进。为做好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工作整体规划,有序推动相关标准制定与应用实施工作,全国信
4、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组建了城市数字孪生专题组,并联合相关单位编制了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2022 版)(简称“本白皮书”)。本白皮书在系统研究城市数字孪生内涵、典型特征、相关方等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数字孪生技术参考架构,并梳理了城市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场景。同时,总结了城市数字孪生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国际国内标准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本白皮书探索形成了“城市数字孪生标准体系总体框架(1.0 版)”,并提出了拟研制标准建议和标准化工作建议。本白皮书构建了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路线图,为后续相关标准研制、应用实施指明了方向。前 言2城市数字孪生概述01城市数字孪生标准化白皮书
5、 (2022版)31. 城市数字孪生概述数字孪生技术与各产业的深入融合能够有力推动各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成为信息化时代产业变革的强大助力。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领域的应用进入了探索实践阶段。随着智慧城市发展理念不断变革和数字孪生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城市数字孪生的理念孕育而生。城市数字孪生契合了当前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的战略需求,是城市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手段。城市数字孪生是智慧城市建设新的创新源和发力点,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核心底座。1.1城市数字孪生内涵及概念模型城市数字孪生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创建城市物理实体的虚拟映射,借助历史数据、实时数据、
6、空间数据以及算法模型等,仿真、预测、交互、控制城市物理实体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城市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物理实体对象以及关系、活动等在数字空间的多维映射和连接。图 1 城市数字孪生概念模型4城市数字孪生的概念模型如图 1 所示。城市数字孪生概念模型包括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数字空间三个部分。分别描述如下:物理空间:物理空间包含城市时空位置、城市要素和城市生态环境。其中,时空位置是城市地理时间空间信息,包含城市各实体和实体间的时间、坐标信息和高程信息等;城市要素是构成城市的各类物理实体的总称,包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能源设施、信息设施等;城市生态环境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的要素,包含土壤、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