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10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102页).pdf(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 (2018 版)版) 指导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指导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 编写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编写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二二零零一八年一月一八年一月 编写单位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腾讯互联网加(深圳)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
2、开发中心 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有生志广科技有限公司 极限元(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头条) 北京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中科云丛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 目录目录 1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2 2 人工智能概述 .3 2.1 人工智能的历史及概念 .3 2.1.1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历史 .3 2.1
3、.2 人工智能的概念 .5 2.2 人工智能的特征 .7 2.3 人工智能参考框架 .8 3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趋势 .11 3.1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11 3.1.1 机器学习 .11 3.1.2 知识图谱 .13 3.1.3 自然语言处理 .14 3.1.4 人机交互 .15 3.1.5 计算机视觉 .17 3.1.6 生物特征识别 .19 3.1.7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21 3.1.8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21 3.2 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趋势 .22 3.2.1 智能基础设施 .23 3.2.2 智能信息及数据 .24 3.2.3 智能技术服务 .25 3.2.4 智能产品 .
4、25 3.2.5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 .27 3.2.6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31 3.3 安全、伦理、隐私问题 .32 3.3.1 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32 3.3.2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33 3.3.3 人工智能的隐私问题 .34 3.4 人工智能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35 4 人工智能标准化现状 .37 4.1 国际标准化现状 .37 4.1.1 ISO/IEC JTC 1 .37 4.1.2 ISO .40 4.1.3 IEC .40 II 4.1.4 ITU .41 4.2 国外标准化现状 .41 4.2.1 IEEE .41 4.2.2 NIST .41 4.2.3 其它 .
5、42 4.3 国内标准化现状 .42 4.3.1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2 4.3.2 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3 4.3.3 全国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3 4.3.4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3 4.3.5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4 4.4 人工智能标准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4 4.5 人工智能标准需求分析 .45 4.6 人工智能标准化组织机制建设 .46 5 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48 5.1 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 .48 5.2 标准体系框架 .49 5.2.1 基础标准 .51 5.2.2 平台/支撑标准 .5
6、1 5.2.3 关键技术标准 .51 5.2.4 产品及服务标准 .53 5.2.5 应用标准 .54 5.2.6 安全/伦理标准 .56 5.3 近期急需制定标准 .56 6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重点建议 .59 附件 1 人工智能标准明细表 .61 附件 2 应用案例 .71 1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于 1956 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智能算法、计算速度、存储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低谷。2006 年以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识别准确性大幅提升,使人工智能再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