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区块链金融行业应用发展报告(2024)(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区块链金融行业应用发展报告(2024)(68页).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区块链金融行业应用发展报告(2024)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2024 年 10 月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编摘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图表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编制工作组编写组成员:狄刚聂丽琴胡达川陈庆接杜金钊王硕张义薛金曦谢谨陈文捷张松松邹晨张尧王帅王可张忠伟朱涛许玉壮张大健鲁欣张文翰郭东升王子健田一鸣邵兵苏庆慧黄步添梁逸敏高文俊杨玉冰张开翔邵鹏参编单位: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秘书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
2、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摘 要当前全球区块链产业格局基本成型,监管政策逐渐完善,我国从国家、地方和行业相继出台了支持政策,推动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近两年,我国在区块链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政务民生、金融科技以及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正在向互联互通、新技术融合(如隐私计算、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安全防护、模块化、大规
3、模部署以及数据存储优化等方向进一步攻坚克难。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金融业当前对区块链技术总体持乐观审慎态度,基于多年的技术积淀和明确的公司发展战略,超6成机构能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或者在开源基础上定制化开发区块链产品,区块链应用已深入业务场景。金融机构当前最为关注区块链技术和隐私计算、数字身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存证、供应链金融、数据共享是当前金融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未来1-2 年,大部分机构仍将继续深挖区块链技术应用价值,聚焦底层技术研究和智能合约应用,深挖数据共享应用价值。区块链金融行业应用的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缺乏高度契合的应用场景、治理机制不完善、数据存储量庞大、智能合约安全风险以及隐私
4、数据泄露等挑战。为此,本报告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一是强化隐私计算技术融合应用,加强隐私保护应对未来挑战,二是提升存储性能激励资源共享,打造安全高效的存储生态,三是提升智能合约安全能力,奠定区块链健康发展基石,四是完善区块链治理能力,保障区块链公平高效运行。目录一、区块链产业发展概况.1(一)国际区块链发展现状.1(二)国内政策与规划.2(三)标准化进展.5(四)国内产业化应用.9二、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2(一)互联互通方面.12(二)技术融合方面.13(三)安全性方面.15(四)模块化方面.16(五)大规模部署.17(六)数据存储.18三、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情况.20(一)总体应用情
5、况.20(二)场景方面.23(三)基础设施方面.29四、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挑战.31(一)高度契合的应用场景匮乏.31(二)治理机制不完善.31(三)数据庞大面临存储挑战.31(四)智能合约安全性挑战.32(五)隐私数据保护挑战.32五、发展建议.34(一)强化隐私计算技术融合应用,加强隐私保护应对未来挑战.34(二)提升存储性能激励资源共享,打造安全高效的存储生态.34(三)提升智能合约安全能力,奠定区块链健康发展基石.36(四)完善区块链治理能力,保障区块链公平高效运行.37六、应用案例.38(一)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定向支付平台.38(二)供应链金融:基于区块链
6、的民航清结算金融服务平台.40(三)存证:平银存证平台.43(四)KYC:分布式数字身份基础设施.47(五)信息报送:执业质量可信报送.49(六)风险防控:金融区块链共享平台(金易链).51(七)不良资产处置: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卡纠纷化解应用.53(八)股权交易和公司治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股权簿记系统.55(九)证券化业务: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证券化现金流跟踪方法.58(十)慈善:基于善本金融理念的数字慈善平台.60一、区块链产业发展概况1一、区块链产业发展概况(一)国际区块链发展现状一、区块链产业发展概况(一)国际区块链发展现状1.产业格局全球区块链产业格局基本成型。一是全球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