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国际救助儿童会:2022年运用行为科学理解中国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实践报告(37页).pdf

上传人: AG 编号:601023 2022-08-24 37页 2.17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实践的诊断报告,由儿童行为洞察中心(CUBIC)和国际救助儿童会(英国)北京代表处共同完成。研究在上海和广州两个城市进行,旨在探究流动人口家长践行正向教养的阻碍,以及潜在的干预机会,尤其关注父亲。 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家庭践行正向教养遇到的挑战涉及四个主题:家庭动态、亲子互动、管教方式、知识来源和媒体使用。家庭动态层面存在家长间互动有限或质量不高、普遍的家庭角色规范以及家长间缺少解决冲突的方法等问题。亲子互动层面,家长有养家糊口的责任,并以工作为借口不参与教养,家长缺乏自信,存在关于家长角色的普遍社会规范,家长陪伴孩子时间少、质量低,以及父母辈与祖辈的教养方式相冲突。管教行为层面,个体相信暴力管教是有效的,存在普遍的家庭角色规范,家长缺乏情绪管理能力,旁观者效应,以及家长缺少非暴力管教的方法。知识来源和媒体使用层面,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有限,信息实用性不足。 研究指出了一些初步的干预机会,包括促进家庭角色规范的转变,强化家长既有的积极观念和行为,利用社会规范消除暴力管教,改善正向教养服务的安排、提高可及性,激发家长兴趣、促进家长自我提升。
父亲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家长如何减少暴力管教行为? 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家庭教育?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