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研究院:中国汽车品牌洞察报告(2022版)(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车研究院:中国汽车品牌洞察报告(2022版)(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2年中国品牌市占率将突破50%中国品牌洞察报告(2022版)易车研究院2022年1月14日序 言2018-2020年,青年首购用户的大幅减少等,导致中国品牌与海外品牌双双遭遇销量大幅下滑的严峻挑战。其中中国品牌下滑幅度更大,直接跌破700万辆。但2021年,中国品牌率先触底反弹,销量突破800万辆,市占率突破40%,期间海外品牌持续下滑。2022年,中国品牌市占率能否持续扩大并突破50%?销量能否持续提升并突破1000万辆?2023-2025年,海外品牌会如何积极调整,中国品牌该如何积极应对?本报告基于上述思考,进行了简单梳理与探究,不足之处大家多指点与批评。0%5%10%15%20%2
2、5%30%35%40%45%020040060080010002000-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场销量与市占率走势(万辆)市场销量市占率21世纪前20年,中国品牌经历三轮增长期,目前进入第四轮,2021年触底反弹,2022年市占率能否一鼓作气突破50%? 第一轮为2000-2006年,其中2003-2006年加速发力,中国品牌市场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市占率超过30%; 第二轮为2007-2011年,其中2009-2010年加速发力,中国品牌市场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但海外品牌更出色,中国品牌市占率跌破25%; 第三轮为2012-2017年,其中2013-2016年加速发力,中国
3、品牌市场销量突破800万辆大关,市占率逼近40%; 2018年起,进入第四轮增长期,中国品牌就遭遇了当头一棒,出现了近20年第一次的销量与市占率的双下滑。2021年,中国品牌触底反弹,销量重回800万辆大关,市占率升至40%。2022年,中国品牌市占率能否一鼓作气突破50%?终端销量能否突破1000万辆? 随着外资股比限制政策的彻底取消,2023-2025年,谁能领导中国品牌有效抵御海外品牌的战略性反击?中国品牌市占率能否守住50%?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进行中)数据说明:终端销量2000-2006年,准入门槛降低,中国品牌主打海外品牌主动放弃的5万元以内价区,市占率突破30%,奇瑞引领第
4、一轮增长 1997年,奇瑞、吉利等新势力,不约而同进入汽车行业,但都没有生产资质,都是偷偷摸摸造车、卖车,有点像目前的低速山寨电动车企业;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北京老亚市仰天长叹,恳求上天给次失败的机会!这把老天爷吓了一跳,只见过祈求升官发财,没见过这么想不开的。可能是好奇,最后成全了,以中国加入WTO的2001年底为契机,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等纷纷获得轿车生产资质,终于可以正大光明造车、卖车,当然,还有修车; 李书福旋即喊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中国车跑遍全球“等新台词,吉利快速投放豪情、优利欧、美日三款5万元以内的低价车,要以豪放之情,造出优于夏利超过赛欧的产品,
5、取得打败美日车企的效果!奇瑞调整更果断,一边抓紧与“干爹”上汽“分手”,一边争分夺秒推出超低价重磅车型QQ,且快速上量,助力奇瑞一跃成为中国品牌领头羊,2006年销量逼近30万辆,领先本田、丰田,位居大盘第二。再加夏利表现坚挺,2000-2006年,奇瑞、夏利、吉利组成了中国品牌第一阵营; 在第一轮增长期,除华晨,绝大多数中国品牌都聚焦5万元以内价区,该价区属于绝大多数海外品牌主动放弃的细分车市。按照当时海外品牌严谨的造车标准,5万元以内根本造不出车,更别提造出好车,但中国品牌硬是在5万元以内价区,造出了一堆低价车,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0%10%20%30%40%50%02004006008
6、0010002000-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场销量与市占率走势(万辆)市场销量市占率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61.50 29.60 28.11 27.86 26.65 24.01 16.05 15.83 13.71 12.48 大众奇瑞本田丰田别克现代夏利铃木日产吉利2006年中国乘用车销量TOP10(万辆)29.60 16.05 12.48 8.00 6.54 6.07 5.41 3.67 3.44 3.42 奇瑞夏利吉利海马哈飞中华比亚迪一汽江淮长城2006年中国品牌销量TOP10(万辆)第一轮2001-2007年部分中国品牌获得(轿车)生产资质与进入乘用车20022003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