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互联网医疗价值报告2021(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互联网医疗价值报告2021(27页).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撰 稿出 品特别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研究团队八点健闻京东健康前 言:在疫情冲击带来的重大变局中,在政策、行业与用户形成三重动力的当下,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充分抓住客观发展机遇,通过集聚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推进健康治理,发挥出破除资源约束、降本增效、方便快捷等价值效能,以及积极响应人民需求的社会责任价值,逐步形成聚焦“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行业价值共识。在互联网医疗重塑医疗健康体系的进程中,政策端适时响应,在鼓励中推动规范;行业端回归理性,在规范中谋求发展;用户端认知转变,在体验中提出服务需求,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围绕用户真实需求,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长
2、效发展机制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同时,相关监管细则的出台和行业自律探索则为互联网医疗行为回归医疗本质指明路径,“规范”和“创新”成为新阶段互联网医疗发展关键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研究团队撰稿,八点健闻出品,京东健康特别支持的本报告,在回顾行业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面临的“变”与“不变”的基础上,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相关参与者提供形势解析和解决方案参考,并对新阶段互联网医疗发展定位和发展要求作出前瞻性讨论,以提振行业发展的信心,明确行业发展的最终价值依归。洞察:三重动力驱动互联网医疗全面发展01Page | 01一、 互联网医疗的定义二、 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
3、历程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创新,在政策与行业的互动式发展过程中,中国互联网医疗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价值底色和丰富应用内涵的概念定义。远程医疗在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具体形式可以视为对“互联网医疗”的狭义理解。具体是指以不同远程传输技术为依托,进行诊断、护理、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服务等活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远程医疗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延伸服务。而更广泛意义上的 “互联网+医疗健康”则涵盖包括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在内的多个维度,是信息化时代医疗健康要素与网络信息技术要素交互构成的一个活动集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的相关内
4、容,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互联网+医疗健康”至少包括“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广义的“互联网医疗”是指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载体和技术实现个体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覆盖,并与咨询、诊疗、康复、保健、预防等全流程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基于新型业态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一) 企业动力: 行业自发探索创新2018年以前,在互联网医疗监管政策尚未明确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主要由先行企业和一些走在前沿
5、的医疗机构推动,互联网医疗相关主体进行自发探索和创新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在这一阶段,互联网医疗行业相关企业实现了从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到发展医药电商服务,从挂号服务到提供轻问诊咨询服务,并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医疗服务的转变。由于这一阶段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业务范围尚未接触太多真实的医疗问题,因此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也相对较小。Page | 02(二) 政策动力: 行业迎来发展利好2018年,互联网领域相关政策导向逐渐明确,积极的政策信号助推形成了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多重利好,被称为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元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就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支撑体系、加强
6、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总的来说,意见是对社会需求作出积极响应,也是对互联网企业、医疗机构和地方政府创新探索经验的阶段性总结和提升,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政策导向既是互联网医疗的驱动器也是制动器。随后,相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三个互联网医疗试行规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的发布使得重点领域的政策框架日益清晰。2019年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的指导意见,确定了监管要求和政策归属,以及首诊、处方药等存在风险的服务红线。宁夏成为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山东、陕西、海南、浙江等地相继发布的互联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