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1-2035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战略与路线图研究(134页).pdf

上传人: 半声 编号:53991 2021-10-19 134页 5.04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对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问题、趋势、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 1.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期间总体实现了预期政策目标,但也存在公共充电设施区域发展不平衡、社区充电难问题较突出、中重型货运电动化的充换电保障体系尚待建立等问题。 2.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监管体系、保障体系与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但距离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显著差距。 3. 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即充(换)即走型”设施补能快速化;二是“停-充复合型”设施普及化与智能化;三是车网协同试点突破与规模商用化。 4. 充电基础设施情景模型的量化评估结果显示,若不能有效突破当前充电瓶颈,我国将无法完成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目标。政策目标场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到2025年可以达到24%,到2030年渗透率可以达到58%,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5.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尤其是V2G的导入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时也会产生显著道路交通领域的碳减排进程和整体减排效果。 6.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路线图可分为三个阶段:突破升级期、提升推广期和全面普及期。 7. “十四五”期间应针对不同类型充电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以及发展阶段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体系,实现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充电基础设施如何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如何实现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普及和高质量发展?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