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煤炭转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6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煤炭转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60页).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控制蒙东(东北)、晋北、晋中、晋东、云贵、宁东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规模。内蒙古东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需控制褐煤生产规模,限制远距离外运,主要满足锡盟煤电基地的用煤需要。东部地区煤质较差,退出煤矿规模大,人员安置任务重,应适度建设接续矿井,逐步降低生产规模:到 2020 年,蒙东(东北)地区的煤炭生产基地的产量应该控制在 4 亿吨左右。晋北、晋中、晋东煤炭基地尚未利用资源多在中深部,煤质下降,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要做好资源枯竭煤矿关闭退出,加快处置资源整合煤矿,适度建设接续矿井;晋北基地坚持输煤输电并举,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通过晋北 - 江苏输电通道向华东地区供电,结合煤制天然气
2、项目建设,向华北地区供气;晋中基地做好炼焦煤资源保护性开发,结合煤制油项目建设,满足新增煤炭深加工用煤需求,到 2020 那年,晋北基地产量 3.5 亿吨,晋中基地 3.1 亿吨、晋东基地 3.4 亿吨。云贵基地开发条件差,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单井规模小,因此应该加快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工艺方法,加快关闭灾害严重的煤矿,适度建设大中型煤矿,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煤制油项目建设,满足新增煤炭深加工用煤需求。到 2020 年,云贵基地产量 2.6 亿吨。宁东基地开发强度较大,因此应该控制煤炭生产规模,以就地转化为主,重点满足宁东 - 浙江输电通道和宁东煤制油等新增用煤需求
3、。到 2020 年,宁东基地产量应控制在 9000 万吨左右。对于陕北、神东、黄陇和新疆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陕北、神东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煤质好,煤层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生产成本低,重点配套建设大型、特大型的一体化煤矿。结合重要的外送电通道,配套建设一体化煤矿,变输煤为输电,向华北电网送电;结合榆林、鄂尔多斯等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多联产)项目建设情况,有序建设配套煤矿,满足煤炭深加工用煤需要;增加外调规模,通过蒙西至华中等煤运通道向南方供煤,保障华中、华南地区淘汰小煤矿后的煤炭供应。到 2020 年,陕北基地产量 2.6 亿吨,神东基地 9 亿吨。黄陇基地适度建设大型煤矿,补充川渝等地区供应缺口。黄陇基地渭北区域保有资源储量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加快资源枯竭和灾害严重煤矿关闭退出。黄陇基地陇东区域资源埋藏深,缺乏区位优势,煤炭开发仍需依赖外送电力需求。到 2020 年,黄陇基地产量 1.6 亿吨左右。新疆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市场相对独立,以区内转化为主,少量外调,结合向外输出电的线路,配套建设大型、特大型一体化煤矿,满足电力外送煤需要。根据淮东、伊犁煤炭深加工项目建设情况,适度开放配套煤矿,满足就地转化需求,到 2020 年,新疆基地的产量约为 2.5 亿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