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发展之道(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勤: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险发展之道(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参考我国健康险市场发展经验,2014年后,伴随健康中国2030等国家顶层战略设计、百万医疗险对民众健康保障教育的推动下,健康险需求爆发,保险公司加速健康险业务布局。一方面,加速打造以重疾险为价值增长点,以医疗险为促获客的产品体系,多元化健康险产品供给。另一方面,通过TPA采购、战略合作、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拓展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强化生态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伴随经济增长、养老产业政策的推动、居民养老储备意识的增强,养老险市场将持续升温,成为保险公司继健康险后的第二增长级,助力险企培育业务新增长点。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保险公司需未雨绸缪,做好中长期养老保险业务的顶层设计,明确养老业务的
2、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与具体实施路径,从而在公司内形成共识并打造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养老客群并不等同于老年客群,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民养老储备意识的增强,养老客群逐渐分层,保险公司需进一步明确细分客群,通过不同类型客群的家庭收入、持有资产情况、风险承受能力、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等情况进一步进行差异化养老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提前锁定年轻客群: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18-34岁的人群中有48%的青年人群已开始进行养老规划和储蓄,年轻人群养老储备意识逐步提升。保险公司需针对年轻人资金有限、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养老服务 “弱”敏感性等特点进行养老保险产品的设计,缓释年轻人群的“月光”焦虑,培养
3、养老准备意识,尽早进行养老准备。精耕中高端客群:改革开放后的首批中产及富裕群体主要集中在50-65岁年龄段,已逐步进入退休养老阶段,健康、养老已成为这类人群日常最关注的两大风险因素。同时,中高端客群表现出对养老保险产品附带优质养老服务供给的需求偏好,以及对养老解决方案综合化与一站式的诉求。针对中高端客群,保险公司需着重打造“品质养老、尊贵医疗”的产品和服务系列,充分满足该类人群对于品质生活的保障需求。覆盖新经济与灵活就业人群:从健康险市场发展来看,“惠民保”的诞生在基本医保与商保之间起到了纽带性作用,在保险的普惠性与普适性上进行了实质性探索,进一步助力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蓬勃发展的新
4、经济带来灵活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目前全国有近2亿的灵活就业人员,包括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家政阿姨等,该类客群较低的基础养老保障水平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空间。未来,商业保险公司可持续发挥自身的产品创设能力,填补这类人群的养老金融供给空白。围绕客户养老保障需求,精准识别当前养老产品供给缺口,打造“适老化”产品体系是保险机构发展养老保险业务的首要抓手。伴随专属商业养老险试点及相关政策的推进,保险机构应顺势而为,不断丰富养老产品品类,叠加服务强化养老保障属性,并开展老年专属产品创新,抢占市场先机。打造养老产品全链条:从长期年金、终身年金、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税延养老险、专属商业养老险、长期护理险等方向全方位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同时,具有基金代销资质的保险公司可进一步布局目标日期型基金与目标风险型基金,以更好满足符合各类风险偏好及资金情况的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