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中国互联网医疗——曙光初现(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永:中国互联网医疗——曙光初现(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互联网医疗经历了十年的浮沉,从2010年萌芽,到2013年起步,再到 2016年达到第一个高点。当时进入的互联网企业认为,“互联网+医疗”能够打破医疗信息不对称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困局,改变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巨头们跃跃欲试,试图通过互联网引导终端需求,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重塑医疗行业,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也在各自的版图上添上最后也最难的一块拼图:医疗。然而随着政策不如预期,技术突破缓慢,优质医疗资源欠缺,患者导流成本昂贵而且付费意愿低下,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各自生态搭建的过程中烧完了第一波资本市场的热情和资金,盈利却依然遥遥无期。资本随之进入冷静期,中小企业黯然离场,留下独角兽们,
2、艰难突围。面对中国14亿人口以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供给存在极大的缺口,而资源错配和结构不合理使得医疗效率愈加低下,互联网的属性可以增加效率,缓解资源配置的难题。随着监管越来越成熟,自2019年起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从明确定义互联网医疗的辅助定位,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下,细化政策全方位落地,包括网售处方药有条件放开,以及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可纳入医保覆盖,行业的发展路径正在逐渐清晰。公立医院积极开展线上服务,终端用户线上诊疗行为和购药数量激增。传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抓住机会加大投入,互联网医疗是否真的已经进入快车道?未来,掌握优质资源的公立医院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药企对未来商业模式
3、如何思考,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是否会带来中国医疗健康生态的巨变?安永咨询团队通过数月的研究,推出中国互联网医疗 曙光初现。我们希望报告对关注互联网医疗的同行者们有所借鉴。互联网医疗近年来高速发展,在我国卫生医疗总支出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2015年至2019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年复合增速为44%,处于超高速发展状态,根据IQVIA的预测,未来三年内互联网医疗规模将以高于2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 2015年以来,互联网医疗行业收入在我国卫生总支出中的占比不断提高,2019年互联网医疗占比为1%,虽然占比在不断提升,未来仍有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020年,新冠疫情对互联网医疗的全方位推动,线上诊疗、医药电商、线上支付等环节均受到政策大力扶持,行业发展前景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