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温和而长期的信用重构进程-21070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温和而长期的信用重构进程-210702(14页).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地产信用来到尖峰时刻。2019 年三季度到 2021 年一季度,信托市场的地产企 业就处在融资净回笼状态;境内债券市场在最近 4 个季度也处于融资净回笼状 态。 压减存量融资的进程, 客观上持续增加企业的信用压力。 偶发债券违约事件, 也暴露了非银类金融机构面临兑付清偿问题时欠缺经验, 这也令中低信用评级房 地产债的发行更加艰难。从境外债的表现而言,信用利差走阔并没有结束。应该 说,一些低信用的地产公司实质欠缺债券市场再融资能力。 和煤炭行业历史的信用问题比较。和煤炭行业历史的信用问题比较。这一轮地产行业的信用问题,起源于大量信 用债替代银行借款,并长期借新还旧。信用债虽然期限长、无抵押,但却
2、容易陷 入信用恶化的循环煤炭行业曾在 2014-2016 年出现过类似从局部到整体的 情况。扩张激进,盈利能力下降,杠杆较高的煤炭企业最终付出了惨重代价,政 策干预和行业基本面转好则最终实现了煤炭行业的信用重构。 相比煤炭而言,地产的信用重构可能更加温和,但却可能更加长期。相比煤炭而言,地产的信用重构可能更加温和,但却可能更加长期。地产行业 信用风险的时空背景毕竟又有别于煤炭行业。 煤炭当时出现长期的价格下跌, 房 价虽然被限制,往往却少有下降风险,且房屋销售速度是正常的。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宏观重要性以及处置资产的可能性,决定了地产的信用重构是更加温和的。 但信用问题无法自己化解,又意味着整个信用重构的时间周期可能是较长的。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部分企业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信用重构有挑战,也有机遇。信用重构有挑战,也有机遇。信用重构的过程不结束,部分企业居高不下的资 金成本就会侵蚀利润, 处置资产更可能暴露部分企业净资产不扎实的问题。 即便 是没有信用风险的企业,整体资产质量仍可能被质疑。但信用重构也是机遇,供 给侧改革确实存在,土地市场年内趋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