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20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2020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8页).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安徽、江苏、黑龙江、广东并列省级组织机构第一,得分均为 10 分。上海、北京、河南、四川、山东并列第二,得分均为 9 分。各省党政机构得分几乎均高于社会组织得分,党政机构得分最高的安徽(7 分)在电子政务、“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大数据等方面均有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领导规划和统筹协调。社会组织得分最高的广东(5 分)拥有各类互联网业联合会、电子政务协会、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数据协会、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多个社会组织,且一些组织成立时间早在 2000 年前后,起步较早,结构功能相对完善。各省份中,浙江位居制度体系总排名第一位,得分为 15 分。福建、上海、广东、山东并列第二位,得
2、分均为 13.1 分。贵州、安徽、广西并列第三位,得分均为 11.9 分。整体来看,相比数字政府类政策,各省颁布的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互联网+”民生等经济社会领域的数字生态类政策涉及面更广,数量也更多。在数字政府类政策体系方面,各省平均得分 3.4 分,其中最高的浙江(7.5 分)在数字政府发展、公共数据标准与安全、“互联网+”监管、“互联网 +”政务等方面均有明确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在数字生态类政策体系方面,各省平均得分 6.1 分,其中浙江、福建、上海、广东、山东、安徽、广西、河南、天津、四川、陕西并列第一位,得分均为 7.5 分,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 +”民生方面基
3、本都出台有相关的政策规划。各省中,四川、海南并列治理能力排名第一位。上海、浙江并列第二,福建、贵州并列第三。在平台管理方面,四川、海南、上海、浙江、福建、贵州、北京、广西、吉林、新疆得分最高;31 个省份的政府门户网站近四成无多语种设置和市民个人注册登录网页。在数据开放方面,17 个省份建设有数据开放平台,占比约 55%。在政务服务方面,16 个省份开通了政务 APP、政务微信小程序、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最多跑一次”这四项服务;12 个省份开通了其中三项。在政民互动方面,四川、海南、北京、天津、宁夏、重庆、安徽表现最佳;31 个省均设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市长信箱、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版
4、块,20 省设有统一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13 省份设有抖音账号。各省份中,北京位居治理效果第一位,得分为 18.8 分。第二至五位依次为:上海(17.4 分)、天津(15.3 分)、浙江(14.4 分)、重庆(13.2 分)。在覆盖度方面,各省在政务 APP 万人下载量、政务微博和抖音粉丝量、政务微信公众号发文量上面差异较大,上海得分最高(6.7 分),是各省平均得分的 2 倍多。在满意度方面,浙江(4.9 分)、湖南(4.8 分)居于前两位,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在渗透度方面,北京得分最高(6.6 分),其次是上海(6.1 分),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在回应度方面,重庆(5.1 分)、四川(5.1 分)、北京(4.4 分)分列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