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商管由重及轻品牌竞争于蓝海-210619(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商管由重及轻品牌竞争于蓝海-210619(22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所以我们认为,商管行业的竞争中,先发优势比物管更为重要一些。物管行业的存量拓展是普遍可能存在的,但商管行业在初代拓展之后,难以开展存量拓展(除非某商管平台出现经营崩溃的迹象)。三种经营模型的品牌竞争之路目前看,轻资产平台的第三方竞争才刚刚开始,大多数公司的第三方管理占比并不高。除了极个别头部公司外,绝大多数商管平台在 2019 年之前并没有第三方外拓经验(正如绝大多数品牌物业管理公司在 2018 年之前没有刻意开展第三方外拓)。购物中心的运营,市场上共存三种模式,分别为重资产模式、基金化模式和轻资产第三方模式,这三种模式由重至轻,基金化模式和轻资产模式孰优孰劣还需等待时间的证明。海外来看,基金
2、化模式(小股模式)的确更为常见,但我国的确也存在轻资产商管业务不断壮大的可能性。重资产模式发展受到资金约束,但产权的存在也的确令管理权最为稳定如果企业持有的商场位置较佳,亦不失为稳健之选。更重要的是,所有轻资产业务的品牌,都来自于重资产的积累。离开了重资产的营建,轻资产的商管无从开始,没有第三方业主愿意信任毫无经验的商管品牌。重资产模式目前是商业地产运营的最常见的模式。好的经营性业务,能为地产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入,一定程度上覆盖每年利息和股息的支出。基金化模式(小股模式),即轻重结合,由管理平台出少部分资金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旨在解决管理平台和业主利益绑定的问题,同时这一小部分出资也能得到不错的资产回报,或实现资金回流。如大悦城地产与 GIC、中国人寿、高和资本等专业机构分别成立了大悦城核心基金、大悦城并购改造基金以及区域型并购改造基金,将资产出表,从重资产模式转换为小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