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医美行业2021中期策略:科技变美服务赋能-210609(7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医美行业2021中期策略:科技变美服务赋能-210609(77页).pdf(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产业链构成:上游高壁垒,下游重服务我们将医美行业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依次是:上游原材料生产商、医美器械及针剂生产商、中游医美服务机构,此外伴随获客渠道线上化,形成下游链接消费者端的医美渠道平台:1) 上游原材料生产商:产能及利用率相对稳定,集中度及竞争格局良好,但相比医美针剂厂商缺乏品牌壁垒:目前医美原材料主要包括玻尿酸、肉毒素和胶原蛋白及刺激剂等,其中玻尿酸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代表厂商包括鲁商发展、华熙生物等;2) 上游医美器械及针剂厂商:具备牌照、产品研发及渠道壁垒,参与者数量较少,毛净利率及利润空间较高:器械产品包括射频仪、激光仪器、酷塑仪器等,代表厂商有赛诺秀、飞顿、复锐医疗科技等。针
2、剂主要指玻尿酸注射剂、肉毒素注射剂及胶原蛋白刺激剂等,代表厂商有海外的艾尔建、高德美、LG 以及国内的爱美客(自研)、华熙生物(自研)、昊海生科(自研)、四环医药(代理)等;3) 中游医美服务机构:机构牌照及执业医生稀缺,前期资金投入及人力成本较大,多以地方性机构为主,数量众多且格局分散。地域、规模、单城内营收集中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医生数量与机构需求间存在缺口,客单价偏高但医生薪酬及引流成本高企;4)下游医美渠道平台:商业模式以广告服务等信息服务+抽佣服务为主,前者即商家的入驻费和投放的广告费,后者是从用户和医美机构的交易中抽取的佣金,抽佣针对医美终端机构,比例为 8%-10%左右。价值分配:上游针剂厂商盈利能力更优,下游服务机构差异较大。1)上游针剂厂商:加价倍率在 3-10 倍,毛净利率较原料厂商及下游服务商更高,优质龙头厂商毛利率80%-90%以上,净利率50%-60%以上;2)中游医美机构:毛利率处于 50%左右水平,但盈利能力受销售费用的严重侵蚀,净利率由负值增长至 10-15%区间,优质服务机构净利率可达 15%-20%但占比较小,行业内盈利机构占比不足 30%。3)下游O2O 医美平台:毛利率约 80%,但由于引流获客成本较高,净利率为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