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新三板TMT行业专题系列报告之十二:半导体材料空间广阔国产替代迫在眉睫-210325(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新三板TMT行业专题系列报告之十二:半导体材料空间广阔国产替代迫在眉睫-210325(22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全球GDP增长与IC市场关联程度日益密切。集成电路(IC)是最重要的半导体品类,在信息时代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脑、家电、汽车、机器人、工业控制等多种电子产品和系统,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IC Insights对 1980年以来全球 GDP增长率与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发现近年来全球 GDP增长与 IC市场增长关联度逐渐增强:20世纪 90 年代全球 GDP增长率与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10;2000-2009 二者相关系数为 0.63;2010-2018 年二者相关
2、系数为 0.86,预计 2019-2023年这一数值将提升至 0.93,这显示出全球 GDP 与 IC 市场之间关联日益密切。两大因素促使全球GDP增长与IC市场增长关联度提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兼并、收购案例导致主要 IC 制造商、供应商数量减少,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IC 市场供应基础发生变化,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IC市场正逐步从商业应用推动转向由消费者驱动的市场。IC Insights 指出,90 年代大约有 60%的 IC市场由商业应用推动,约 40%由消费者应用驱动,时至今日这一百分比已发生逆转。随着以消费者为导向的 IC 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全球 GDP增速与 IC 市场的发展
3、情况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半导体产业已经经历两次大范围产业转移。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全球半导体经历过两次明显的产业转移,第一次转移是从上世纪 70 年代从美国本土转向日本,索尼、松下、东芝等日企在这轮浪潮中脱颖而出;第二次转移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延续到本世纪初,全球半导体产业开始转向韩国和中国台湾等新兴国家和地区,以三星、台积电为代表的企业逐渐崭露头角。纵观半导体产业的两次转移浪潮,半导体产业的每一次转移都成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承接全球半导体第三次转移浪潮,近年来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比重持续增长。在过去二十度年中,我国凭借低廉的劳动成本和庞大的下游消费市场,获取了部分发达国家/地区的半
4、导体封测/制造业务,并有效带动了上游 IC 设计业的发展,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逐步提升。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受益第三次半导体转移浪潮,我国半导体全年销售额从 2014 年的 917.00 亿美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441.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9.46%,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1.74%的同期增速;我国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比重也从 14Q1 的 26.37%提升至 20Q3 的 35.48%,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销售市场。从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来看,2020 年 7-10 月北美半导体出货金额分别为25.75、26.53、27.43 和 26.41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6.7%、32.5%、40.0%和 26.9%,连续四个月同比实现 25%以上增长,而 11 月、12 月北美半导体出货金额分别为 26.12亿元和 26.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3.10%和 7.60%。2020年,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累计出货金额为 297.76 亿元,同比增长 22.59%,行业景气度凸显。在集成电路投资回温的带动下,2021年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有望优于预期。IC Insights预估,全球前五大半导体企业英特尔、三星、台积电、SK 海力士和美光资本支出将占据半导体市场资本支出总额的 68%,再创新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