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华夏航空-深度覆盖报告:探索支线新模式凭差异化发展异军突起-210315(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华夏航空-深度覆盖报告:探索支线新模式凭差异化发展异军突起-210315(48页).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我国民航需求成长空间较大。2019 年上半年底,我国支线航空市场覆盖人口达到 8.5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根据华夏航空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的2020 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2019 年,我国人均乘机次数约为 0.47 次,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0.87次,并且远低于美国(2.6 次)、加拿大(2.4 次)、澳大利亚(3.0 次)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 2018 年底发布的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民航局等相关部门预计 2035年我国人均航空出行次数超过 1 次;根据国务院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 2020-2030 年,预计我国人口总量从 14.2 亿人次增至 14
2、.5 亿人次,对应的 CAGR 约为0.21%,以此为依据,可以粗略预计 2035 年我国人口总量约为 14.65 亿人次,对应的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 14.65 亿人次,相应的 19-35 年的 CAGR 为 5.1%。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需求大、消费升级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增加对支线航空服务的需求,中期内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有望高于 2019 年。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 1990 年的 22%上升至 2019 年的60.6%,预计 2030 年将进一步达到 66%左右。大量中小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生活方式已逐渐接受航空运输这种相对成本较高、速度
3、较快的交通方式,快捷交通服务需求增量正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发展,更多中小规模城市需要更完善、更便捷、更经济的支线和区域航空服务。19 年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占比 6.8%,我们中性假设 2035 年占比达到 14%-18%,基于前文测算结果,那么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 4.1-5.3 亿人次,对应 19-35 年 CAGR 约为 10%左右(19 年增速为 6.5%)。支线机场资源增长支撑支线发展。1)密度增大:根据发改委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到 2025 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 370 个(规划建成约 320 个)。国内新建机场绝大部分为支线机场,机场网络布局将进一步完善,
4、航空覆盖人群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到 2035 年,根据民航局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我国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 450 个左右,地面 100 公里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单元。近年来新增机场基本为支线机场,给支线航空运输业带来了发展契机。2)时刻资源相对丰富:目前国内干线机场时刻资源普遍不足,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主要城市的机场时刻非常紧张,各航空公司在主要的干线市场已经无法保证充裕的时刻资源,极大地影响了飞机利用率的提升,成本难以降低。与之相反,依然有大量的支线机场利用率偏低,有充足的时刻资源可以利用。以 2019 年下半年至 2020 年上半年民航运输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民航局 2021 年对支线航空方面的补贴为 39.7 亿元,13-21 年 CAGR 为 19%;其中,对航空公司执飞支线航线的补贴为 14.9 亿元,对中小机场补贴约 24.8 亿元,13-21 年 CAGR 分别为 17%、21%。支线航空补贴主要集中在西南、新疆、西北地区,2021 年合计占比 82%,这些地区也是支线航线最为集中的地区。13-21 年,接收支线航空补贴的航司数量从 23 家增加至 58 家,共同做大支线航空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