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5.史东晓-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高效运行实践探索——以常州市为例.pdf

上传人: 可*** 编号:184568 2024-11-30 31页 3.31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州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的实践探索,包括项目背景、收运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终端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餐厨残渣的高效生物转化以及高效运行的经验做法。 1. 项目背景:常州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440吨/天,总投资3.63亿元,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工艺。 2. 收运体系:项目公司成立专业收运队伍,采用“公交化”直运模式和“桶装车接”转运模式,收运范围覆盖常州市主城区及部分乡镇,收运体系覆盖率达100%,集中收集率将达到95%以上。 3. 终端处理设施: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工艺流程,包括食物残余和废弃食用油脂的处理,以及沼气利用和污水处理等。 4. 餐厨残渣的高效生物转化:采用黑水虻和蝇蛆养殖技术,实现餐厨残渣的高效生物转化,生产出昆虫蛋白和高值利用产品。 5. 高效运行的经验做法:强调终端建设、体系建设、各方配合以及解决难点的重要性,提出个别地区追求资源化利用不切实际、油脂利用是首位、厌氧产沼是主流、其他方式是补充等观点。
常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如何实现高效运行? 疫情对常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量有何影响? 常州市如何实现餐厨残渣的高效生物转化?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