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彭木根:通信感知一体化性能分析:竞争还是协同?.pdf

上传人: 张** 编号:162782 2024-05-01 32页 11.25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通信与感知性能指标分立,需构建通信感知一体化指标及其模型。 2. 提出通信感知一体化指标:量纲为bit/s/Hz,按系数分配资源。 3. 分析时/频/空分通信感知的适用性,基于一体化指标。 4. 利用通信信号进行无线感知的理论:通信与感知目标不同,影响感知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感知目标特性、通信系统参数。 5. 通信导频用作感知,同时影响通感性能。 6. 提出基于菲涅尔区模型提取动态分量的方法,揭示利用通信信号进行感知覆盖范围性能极限。 7. 分析同步误差导致的感知性能恶化,探索同步误差-位置信息联合估计理论。 8. 给出多用户感知协同通信中最优感知时间占比紧下界。 9. 分析频分体制下太赫兹波束追踪的容量上界。 10. 提出感知方位角+角速度协同波束追踪,容量性能增益显著。 11. 介绍太赫兹通感一体化试验平台,支持样机化。 12. 第三方测试表明,通感一体化能力可实现Gbps级通信、高精度感知、0.5ms计算时延。
通信感知一体化指标如何构建? 通信信号如何实现无线感知? 通感一体化如何提升通信性能?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