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马维林校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美学视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马维林校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美学视野.pptx(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4/5/21西北师范大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马维林 2023年12月9日 海口汇报提纲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 二、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美学视野中国民主同盟会创始人黄炎培校友,中国民主同盟会创始人黄炎培校友,受到毛泽东接见受到毛泽东接见 胡锦涛接见著名教育家胡锦涛接见著名教育家 顾明远校友顾明远校友蒋新松校友蒋新松校友曹鹏校友曹鹏校友汪曾祺校友汪曾祺校友江泽民接见原中国书法家江泽民接见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校友协会主席沈鹏校友校友陆定一与毛泽东在一起校友陆定一与毛泽东在一起著名社会学家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校友与吴文藻校友与夫人冰心夫人冰心国民党元老国民
2、党元老吴稚晖校友吴稚晖校友国学大师上海交大国学大师上海交大创始人唐文治校友创始人唐文治校友政协首届副主席政协首届副主席钱昌照校友钱昌照校友金立群校友金立群校友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竞赛、高考成绩简单等同起来;不顾及孩子的先天禀赋盲目地增加课后训练难度,超前学习;学校整齐划一的课程安排与学生需要多样化、个性化的矛盾;学校教育过度地控制和机械训练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府简单地将清北人数、绝对高分作为教育的评价指标;家长过度焦虑不惜重金假期补课把学生的自由时间全部占满。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困境1:与创新人才培养南辕北辙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
3、境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困境2:以高分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矛盾强调标准答案,按照得分点和严格步骤,追求熟练和规范,有强制性的一面,而创新则是超出常规、挑战权威、大胆质疑、兴趣推动、想象创造教育之司空见惯之怪现象: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人工智能在内的科技正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教育空间无限拓展、教育样态更加丰富,但教育被技术异化也是一种现实存在,我们需要在教育的本然与实然之间寻找平衡,拥抱技术的同时也要规避人主体性弱化、人在人工智能面前变得自卑的风险。困境3:以人工智能为代表技术弱化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最大的伦理风险在
4、于人的主体性弱化和情感世界的荒芜,理性压抑感性(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创新人才的培养恰恰需要激发人的主体性,让青年一代成为生命旺盛、情感丰盈、富有想象力的人。他们对所从事的学习和研究充满热爱,心怀国家、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专心致志。因此,人工智能不等于教育未来,教育只有回归本质才能拥有未来。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困境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弱化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人文精神不足、缺乏艺术理解能力、哲学思维淡化、缺少对世界的深刻认识、情感世界黯淡不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金立群,1949年8月出生于江苏常熟。亚
5、投行筹建者、首任行长、第二任行长。被美国人称为最难对付的谈判者和金融家。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出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金立群在经济学和财政学方面著述甚多,已经出版了多本专著。金立群从踏入职业生涯伊始,几乎一直与金融、国际化等关键词息息相关,金立群曾翻译过著名的投行巨著摩根财团。金立群校友是世界公认的经济金融领域的顶尖人才,其成长经历对教育的启示十分深刻。顾明远 男,中共党员,1929年10月14日生,江苏江阴人,南菁1948届校友,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
6、长。顾先生见证并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所有的教育重大改革,对中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均产生重大影响。基本认识基本认识:一个民族只有站在思想的高地上,才能真正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拔尖创新人才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一流的科学家,解决重大科技创新问题,也需要更多一流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一)国家教育战略引领 (二)基础教育改革推动 (三)众多专家学者引领二、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1.教育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上,放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体系中,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