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恒农业:云南省重楼的种植与发展情况(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恒农业:云南省重楼的种植与发展情况(27页).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云南省重楼的种植 与发展情况 目录 前言.6 第一章 云南省重楼种植历程.7 1.1.引种驯化成功.8 1.2.技术不断完善.8 1.3.蓬勃发展至今.9 第二章 云南重楼种植现状.10 2.1.面积不断增加.10 2.2.品种混乱无序.12 2.3.下游市场狭窄.12 2.4.价格逐年暴涨.13 2.5.野生资源枯竭.17 第三章 云南重楼未来发展.19 3.1.刚性市场需求.19 3.2.严控质量标准.20 3.3.产新高峰将至.21 3.4.价格回归理性.21 3.5.家种替代野生.22 第四章 资料性附录.22 4.1.滇重楼历史沿革.22 4.2.滇重楼产地及道地性考证.25 4.
2、3.滇重楼与七叶一枝花.25 6 前言前言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云南重楼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缅甸也有分布;七叶一枝花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越南北部也有分布。重楼是云南的地道药材和重要天然药物之一,中医认为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方面具有确切的
3、疗效,是云南白药、宫血宁等中成药产品的重要原料。在自然环境中,重楼从一粒种子到供药用成为终端商品,需要十年左右,加之高价位的剌激长期滥采滥挖,致使野生重楼在野外难觅踪迹。多年来,云南省各研究单位和中药种植企业及种植户对重楼进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目前,我国重楼野生资源匮乏,人工种植发展迅猛,主要产地集中于云南滇西北的丽江、大理、怒江地区,滇西的保山、临沧地区,滇中的玉溪、曲靖地区以及滇东南的文山红河地区,以滇重楼为主。重楼药材现逐渐由采集野生资源转向依靠家种提供,尤以云南滇西北、滇西、滇中产的粉质重楼为优,并视为道地药材。7 第一章第一章 云南省重楼种植历程云南省重楼种植历程 重楼的人工
4、种植历史较为久远,最早为产地附近农民采集后种在房前屋后,早在名医别录 中对重楼就有“而茎叶亦可爱,多植庭院间”的记载,清代的吴其濬的 植物名实图考也有“江西、湖南山中多有,人家亦种之”的记载,可以明确的是当时种植的主要是七叶一枝花。但由于在过去重楼用量一直不大,野生资源又很丰富,因此重楼的人工种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重楼药材一直靠野生采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宫血宁”、“抗病毒冲剂”等新产品的开发使重楼资源进一步紧张,云南白药等企业开始人工种植技术研究。近年来由于野生重楼资源匮乏,重楼价格暴涨,也刺激农户种植重楼的积极性,国内重楼种植如火如荼。纵观当今重楼 人 工 种 植 的 进
5、 程 总 的 可 以 划 分 为 三 个 阶 段(图1 1)。图 1 1-1 1 云南省重楼种植发展阶段 8 1.1.引种驯化成功 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到 2008 年,由于重楼资源日益匮乏,开始了其人工驯化种植,但由于种子萌发时间较长,种植周期长,种植利润过低,因此重楼的人工种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这段时间主要是采集野外重楼种源,开始人工驯化种植,云南白药集团在武定建立了重楼种植基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开展重楼种子萌发技术等研究,重楼引种驯化种植在丽江、大理、文山开始有所规模。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在 2009 年对云贵川重楼种植面积调查统计,2009 年全国重楼种
6、植面积为 3000 亩左右,并且以云南为主,而云南又以丽江最多、其次为大理,再次为文山。1.2.技术不断完善 2008 年至 2015 年期间,这段时间主要是解决重楼的种植技术问题。由于市场对滇重楼需求量较大,其人工高产高效栽培迫在眉睫。加快发展滇重楼人工种植规模,首先要解决优良种源缺乏问题,利用云南的资源优势,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滇重楼品种资源,是提高滇重楼药材质量;其次要加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及公司多年的努力下,基本解决重楼种子萌发周期长、萌发率低的瓶颈,并选育出高产优质的重楼新品种,建立了重楼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