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2023)(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2023)(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3年11月蓄势腾飞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目录前言前言:大湾区“大湾区“机不可失机不可失”2一、一、概述:蓄势腾飞,重新启航概述:蓄势腾飞,重新启航4二二、打造打造产品服务创新高地产品服务创新高地11三三、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14四四、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19五五、探索金融数据跨境流通探索金融数据跨境流通21鸣谢鸣谢27联系我们联系我们281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前言:大湾区“机不可失”2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前言本调研报告基于普华永道对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内的多位金融高管及学术界代表的深入访谈撰写而成。与上一期报
2、告1类似,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在某领域达成了广泛共识,但在另一些政策法规尚未明朗、仍处于探索阶段的领域,分歧依然存在。令人欣慰的是,自普华永道第一份调研报告发布五年来,市场对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态度已逐渐发生改变。最初,有人抱着观望的心态,也有人认为大湾区蕴含的机遇与其业务发展方向并不一致,还有人担心人才匮乏、监管制约等问题。如今,人们对大湾区金融服务业未来发展明显趋向乐观。多家金融机构的高管均以香港为基地,推进其亚洲及大湾区发展战略2。这种现象在保险和资产财富管理行业尤为明显。用一位资深中资银行家的话来说,大湾区仍是一个“机不可失”的市场。我们在报告第一章概述中提到,大湾区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歇,
3、近几年的沉淀,给政府和企业在制定重要政策和部署重大战略上,提供了更充裕的回旋余地。报告的第二至第五章将从打造产品服务创新高地、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和探索金融数据跨境流通四个方面,向读者呈现金融业致力于大湾区融合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大湾区“机不可失”1.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雏形初现:https:/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香港政府统计处、澳门统计暨普查局2019-2022年大湾区各城市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元人民币)年大湾区各城市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元人民币)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
4、庆香港澳门20192020202120223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一、概述:蓄势腾飞,重新启航4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3于2019年2月发布后,引起了业界热议。普华永道在2020年发布的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调研报告中指出,面对这一新兴市场及其带来的机遇,金融机构纷纷摩拳擦掌,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评估相关资源需求,从而抓住大湾区的发展机遇4。不久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或“疫情”),严重打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部署。疫情让商业格局以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些趋势加速发展(例如数字化),另一些趋势(例如人才流动
5、)的发展则截然不同。概述3.https:/ Promotion Roadmap)5,便是近期监管政策的一个新进展。该计划涵盖财富科技、保险科技和绿色科技,以及人工智能与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等科技类别,将更全面地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自2022年7月习主席视察香港至今,很多促进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陆续发布。我从未见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如此多的支持举措,包括“互换5.https:/www.hkma.gov.hk/gb_chi/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0B/2023/08/20230825-3/
6、7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蓄势腾飞付信息的共享。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未来有一款大湾区居民卡,它可以通过数据平台链接内地医疗保险账户、银行卡和人力资源记录等信息,这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李家聪李家聪大湾区医疗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跨境数据流通需要许多政府层面的协调。其中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快速支付系统(FPS)。虽然用时颇长,但最终它通过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实现了支许多市场参与者面临的挑战是,在其大湾区发展战略中应优先考虑哪些因素。金融机构应该着力于把握那些能使自身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本次调研的部分受访者专注发展各自的金融服务或产品,另一些受访者则已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大湾区未来全面发展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