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智慧水利分册(6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智慧水利分册(67页).pdf(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前 言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不仅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水利工作成效至关重要,迫切需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水利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信息化战略和治水方略的部署要求、水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对智慧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智慧水利
2、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迎来重大机遇。“十四五”必须高举智慧水利这面旗帜,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加强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提高“四预”能力,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强力驱动。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主编卢卫娜(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李锋、孙季辉、万全奇、邵鑫、文凡、潘诗宇(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指出: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要求,以数字化
3、、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网络安全为底线,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2021 年 11 月 29 日,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电等业务应用建设,逐步形成“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到 2025 年,建成智慧水利体系 1.0 版;到 2030 年,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湖全面建成数字孪生流域,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 2.0 版;到 2035 年,各项水利治理管
4、理活动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023 年 1 月,2023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统筹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建成覆盖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的数字孪生流域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把数字孪生水网作为省级水网建设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市县等层级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工程。开展工程安全实时监测、智能快速调度、远程安全集控、多维场景耦合计算与展示等技术攻关。构建水利智能业务应用系统。建成多源空间3信息融合洪水预报系统、高精度河流水系分区雨水情预报模型,增强流域水工程
5、防灾联合调度能力。建设生态流量、水量分配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重要断面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整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持续拓展水行政执法、河湖监管、节水管理、水土保持、水文管理等业务应用。2023 年 5 月,关于加强山区河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利用“全国水利一张图”及河湖遥感本底数据库,将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成果、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信息上图入库。充分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河道的动态监管,提高问题发现、推送、处理的时效性。1.2.1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水利信息化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水利信息化行业正处于全面实用及发展阶段。据水利部统计,我国智慧水
6、利数字化方面,初步形成了 43.36 万处点组成的水利综合采集体系,全国水利一张图正式发布并得到积极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实现了全国年度全覆盖。网络化方面,全部地市级以上水利部门和80.5%的县级水利部门接入水利信息网,99.7%的地市级以上水利部门和 90.7%的县级水利部门接入视频会议系统,初步构建了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智能化方面,有411.7%的智能视频监控,8 类河湖“四乱”现象实现遥感影像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应用初见成效,在 11 个单位开展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1近年来全国建设水利信息点 43 万个,全国 5186 条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实现了水文监测全覆盖,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