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版)-智慧水利分册(6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2版)-智慧水利分册(60页).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前 言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不仅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水利工作成效至关重要,迫切需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水利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信息化战略和治水方略的部署要求、水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对智慧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智慧
2、水利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迎来重大机遇。“十四五”必须高举智慧水利这面旗帜,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加强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提高“四预”能力,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强力驱动。本书编写组 指导单位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 编写单位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北京智汇云舟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 主 编 卢卫娜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 编 周文丽、李锋、官情、孙季辉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周 舟 (北京智汇云舟科技有限公司)任国飞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目录 01 行业趋势 02 愿景内涵 03 整
3、体架构 04 应用场景 05 经典实践 06 生态合作 1 01 行业趋势 2 1.1 政策导向 2021 年 10 月,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指出: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网络安全为底线,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建成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在重点防洪地区实现“四预”,在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跨省重点河湖基本实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提升 N 项业务应用水平,建成智慧水利体系 1.0 版
4、,水利数字化、网络化和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2021 年 11 月 29 日,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电等业务应用建设,逐步形成“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到 2025 年,建成智慧水利体系 1.0 版;到 2030 年,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湖全面建成数字孪生流域,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 2.0 版;到 2035 年,各项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021 年 12 月,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
5、设工作会议指出: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算 3 据、算法、算力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1.2 行业发展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利信息化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水利信息化行业正处于全面实用及发展阶段。据水利部统计,我国智慧水利数字化方面,初步形成了 43.36 万处点组成的水利综合采集体系,全国水利一张图正式发布并得到积极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实现了全国年度全覆盖。网络化方面,全部地市级以上水利部门和 80.5%的县级水利部门接入水利信息网,99.
6、7%的地市级以上水利部门和 90.7%的县级水利部门接入视频会议系统,初步构建了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智能化方面,有 11.7%的智能视频监控,8 类河湖“四乱”现象实现遥感影像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应用初见成效,在 11 个单位开展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数据来源:中国水事网)截至 2021 年底,建设了全国水利信息点 43 万个,全国 5186 条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实现了水文监测全覆盖,11 万座国家报汛站雨量水情监测信息收集传输时间由过去的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在全国建立水利一张图汇集了 55 类 1600 万个水利对象,且实现动态管理和在线更新。全国范围内规模化以上的江河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