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辉副教授-“四新”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旭辉副教授-“四新”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丁旭辉2023年3月25日“四新四新”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四新四新”建设内涵理解建设内涵理解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新文科新文科”建设与大学英语教育创新发展建设与大学英语教育创新发展“四新四新”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规划与设想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规划与设想目录目录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二三四五一、一、“四新四新”建设内涵理解建设内涵理解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
2、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20182018年年1010月)月)“六卓越一拔尖六卓越一拔尖”计划计划 2.02.0 (20192019年年4 4月)月)1.1.“四新四新”建设政策背景建设政策背景2.2.“四新四新”建设内涵建设内涵以信息技术对学科专业的重构和赋能;推动知识重构、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促进思维革命、跨界融通、范式转化;以一流本科教育为价值取向,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3.3.“四新四新”背景下教师的基本观念转化背景下教师的基本观念转化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树立质量卓越意识胸怀天下善于接受新观念,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二、二、“新文科新文科”建设与大学英语建设与
3、大学英语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创新发展1.“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要站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美形象”的高度,着力培养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等关键领域的涉外人才。(吴岩 2022)新文科要努力进行学科交叉,在学科边界上形成新的知识领域,尤其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理交叉,对文科来说,就是提升文科的科学性,从而推进新文科的建设(陈凡、何俊 2020)。外语学科是推进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引领国际前沿学术潮流的重要力量。新文科建设大潮为外语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条件、新机遇(王俊菊 2021)。新文科视角下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创新关系到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关
4、乎外语学科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2.新文科视角下外语学科的使命 大学外语既是新文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的有力推手(向明友 2020)。大学外语课程亦需顺应新时代语境,充分利用语言教学的综合优势,积极迎接挑战,推动学科融合并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3.“四新”建设与课程建设 更新知识技能,开发新课程,开拓新专业;开发新课程是四新建设的实体形态,知识交叉形成课程群和课程体系。三、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三、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系的构建1.建设思路建设思路1.1.建设思路建设思路深刻理解新文科建设内涵和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加强大学外语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建立创新机制
5、,鼓励教师建设课程2.2.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大学英语跨学科课程体系ESP课程 科技英语 经管英语 新闻英语 医学英语视听说研究型跨学科课程 文学与医学 语言心理认知与信息处理通识类跨学科课程 国际组织文献导读 国际组织及外事翻译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策略英语学习方法论 欧洲文化撷萃3.具体建设路径具体建设路径学校政策推动:学校政策推动:兰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兰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3.3.具体建设路径具体建设路径跨学科课程项目分类跨学科课程项目分类通识课在地国际化课程/微专业跨
6、学科贯通课程01兰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方案兰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组织愿意投身通识教育的教师,鼓励组建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课程团队,可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促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通识课建设02兰州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定向申报选题兰州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定向申报选题通识课建设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思维训练与科研方法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01兰州大学本科生在地国际化能力提升建设方案兰州大学本科生在地国际化能力提升建设方案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提高国际化能力培养和教学国际化水平;提升学生多元文